高危TP53突变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中淋巴结外侵犯的相关性分析

高危TP53突变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中淋巴结外侵犯的相关性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高危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p53,TP53)突变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淋巴结外侵犯(extracapsular spread,EC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88例OSCC患者资料。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组(A1)、淋巴结转移不伴ECS组(A2)、淋巴结转移伴ECS组(A3)。比较各组TP53基因外显子(5-8)在原发灶及转移灶的缺失情况;ECS与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及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TP53突变状态与ECS的相关性。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1组、A2组及A3组均发现TP53(5)纯合子缺失;A3组(10/30)发现TP53(6)纯合子缺失;A1组、A2组及A3组均未发现TP53(7)纯合子缺失;A2组(7/42)、A3组(10/30)及A3组(10/60)发现TP53(8)纯合子缺失;A1组1年和3年DFS分别为75.00%和70.83%,A2组1年和3年DFS率分别为70.59%和58.82%,A3组1年和3年DFS分别为46.67%和40.00%,A3组1年和3年DFS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A1组1年和3年OS分别为83.33%和75.00%,A2组1年和3年OS分别为73.53%和50.00%,A3组1年和3年OS分别为46.67和40.00%,A3组1年和3年OS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A3组发生TP53低危型突变(LR)4例(13.33%),TP53高危型突变(HR)12例(40.00%),TP53野生型突变(Wt)4例(13.33%),其他突变10例(33.33%)。其中,HR型突变与其他突变较其他类型发生例数多(P<0.05);吸烟、原发灶范围、野生型/低风险与高风险/其他与ECS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OSCC患者中ECS是DFS与OS的重要标志物,且ECS中以高危突变较为常见,说明TP53高危突变与OSCC中ECS存在一定相关性。

论文目录

  • 1 病例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各组TP53基因(5-8)外显子在原发灶及转移灶中的缺失情况比较
  •   2.2 ECS与DFS及OS的相关性分析
  •   2.3 TP53突变状态与ECS的相关性分析
  •   2.4 ECS的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石磊,陶峰,刘瑞敏,刘巧蓉

    关键词: 淋巴结外侵犯,基因突变,相关性

    来源: 上海口腔医学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肿瘤学,口腔科学

    单位: 甘肃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分类号: R739.8

    DOI: 10.19439/j.sjos.2019.06.018

    页码: 644-647

    总页数: 4

    文件大小: 992K

    下载量: 40

    相关论文文献

    • [1].饰胶蛋白聚糖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 2020(05)
    • [2].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J]. 癌症进展 2020(12)
    • [3].安罗替尼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于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前景[J].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0(05)
    • [4].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年龄分布与肿瘤分子标记物的关系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 2019(03)
    • [5].染色质重塑因子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9(01)
    • [6].血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03)
    • [7].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及转移进展[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16)
    • [8].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01)
    • [9].无创检测技术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国内研究现状[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6(06)
    • [10].北京市居民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情况及相关资料分析——单中心5年连续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7(05)
    • [11].口腔鳞状细胞癌干细胞的治疗靶点及应用前景[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07)
    • [12].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病变区菌群分析[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12)
    • [13].具核梭杆菌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重庆医学 2020(16)
    • [14].微小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06)
    • [15].延续性护理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效果评价[J]. 现代医学 2019(02)
    • [16].硝酸盐转运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J]. 中国处方药 2019(07)
    • [17].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相关基因标志物的分析[J]. 口腔医学 2019(08)
    • [18].环状RNAhsa_circ_00551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9(05)
    • [19].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及临床意义[J]. 口腔医学研究 2018(05)
    • [20].牙周炎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44)
    • [21].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唾液和血清中N-α-乙酰基转移酶10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04)
    • [22].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及转移机制研究进展[J]. 口腔医学研究 2018(11)
    • [23].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生物指标的相关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08)
    • [24].口腔鳞状细胞癌肿瘤标记物的研究[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02)
    • [25].老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手术区域感染的风险因素研究[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6(02)
    • [26].口腔鳞状细胞癌机制研究[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3(01)
    • [27].白介素-6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口腔医学研究 2010(02)
    • [28].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观察与护理[J]. 山东医药 2009(08)
    • [29].Skp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J]. 口腔医学研究 2008(01)
    • [30].bF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组织分布及其表达[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8(05)

    标签:;  ;  ;  

    高危TP53突变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中淋巴结外侵犯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