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病毒基因论文_高超,李德山,肖莉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城疫病毒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病毒,新城疫,基因,遗传学,脱氨酶,胞嘧啶,血凝。

新城疫病毒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高超,李德山,肖莉杰[1](2019)在《表达双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构建表达双外源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载体,试验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重组新城疫病毒进行了研究。通过反向遗传学操作构建并拯救表达双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r Clone30-EGFP(NP/P)-RFP (P/M)];用重组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并绘制生长曲线;通过免疫荧光试验检测重组新城疫病毒感染HepG2细胞后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并拯救了表达双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重组新城疫病毒的生长动力学与亲本病毒相似,差异不显着(P>0. 05);重组新城疫病毒能够在HepG2细胞中稳定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红色荧光蛋白(RFP)。说明重组新城疫病毒感染HepG2细胞后可稳定表达双外源基因。(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21期)

顾晗,胡增垒,施丽薇,石磊,胡顺林[2](2019)在《基因Ⅶ型和Ⅳ型新城疫病毒诱导鸡脾脏细胞外基质组织病理学变化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系统比较基因Ⅶ型和Ⅳ型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细胞外基质(ECM)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ECM特异性染色,包括Masson叁色法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对基因Ⅶ型NDV JS5/05株与基因Ⅳ型NDV Herts/33株感染的鸡脾脏进行了ECM组织病理学分析。此外,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了ECM关键组分Ⅰ型胶原蛋白在感染鸡脾脏中的分布。结果显示:与Ⅳ型Herts/33株相比,Ⅶ型JS5/05株能引起以脾脏广泛坏死为特征的更严重的病理变化;ECM特异性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Herts/33相比,JS5/05显着降低脾脏ECM蛋白丰度,严重破坏胶原纤维的走向、排列与网络结构。结果表明:鸡脾脏ECM的严重降解是基因Ⅶ型NDV感染过程中特征性的病理事件,且ECM的病理变化在促进Ⅶ型NDV诱导免疫病理损伤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19年17期)

马吉强,刘建华[3](2019)在《新城疫病毒昌吉株F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毒NDV-CJ株的F基因(第1~374位)进行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VIId基因分型,是一种偏碱性、不稳定和可溶性蛋白质。具有信号肽(虚序列为MGPRPSTKNPVPMMLTVRVALVLSCICPANS)、16个磷酸化位点(9种保守性蛋白激酶位点)、1个糖基化位点,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34.71%)和无规则卷曲(43.80%)为主,表明该蛋白既具有稳定蛋白骨架作用,也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徐萍,徐小博,TATIANA,Fotina,王叁虎,赵坤[4](2019)在《一株新城疫病毒F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新乡市某养鸡场的疑似新城疫病鸡群中分离到1株新城疫病毒,并对该病毒分离株进行F基因的扩增、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F基因全长为1 662 bp,F蛋白裂解位点区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117,具备强毒株的特征;同源性分析表明,该新城疫病毒分离株与国内外流行的基因Ⅶ型强毒株之间的同源性较高,为87.5%~97.7%,其中与国内流行的基因Ⅶd型的参考毒株同源性最高,为95.4%~97.7%,而与现用疫苗株La Sota、Clone-30、B1、Mukteswar等同源性较低,84.2%~86.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新城疫病毒分离株与基因Ⅶd型参考毒株FJ882014、FJ608335和GU227738处在同一个进化分支上,亲缘关系最近。(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5期)

何雷,王加冕,王海蓉,赵文龙,张杭[5](2019)在《嗜肠道型新城疫病毒VGGA毒株的分离培养和全基因测序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新城疫病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败血症和高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新城疫病毒给世界各地的养殖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鸡源NDV毒株的全基因序列测定,毒力特点差异及遗传进化规律对于研发新城疫疫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试验把临床应用中的NDV VGGA疫苗株,通过滴鼻的方式接种至入雏鸡体内进行病毒的分离,随后通过有限稀释法进行3代病毒纯化,通过HA及MDT对毒株进行生物学方面的测定。在此基础上,根据GenBank中已经公布的新城疫病毒基因序列设计出5(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7)

武炜,王飒,孟春春,仇旭升,廖瑛[6](2019)在《应用CRISPR/Cas9敲除HeLa细胞DDX21基因对新城疫病毒复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旋酶家族是一类对所有生物都至关重要的酶,主要功能是基因解旋,DEAD/H-box家族RNA解旋酶是一类重要的解旋酶。DEAD-box RNA解旋酶DDX21被证实可能调控宿主细胞先天性免疫。新城疫病毒(NDV)是一种对养禽业危害严重的病原,NDV能够通过多种手段调控宿主先天性免疫,为了探讨DDX21如何调控NDV复制,本研究应用CRISPR/Cas9系统建立DDX21基因敲除的HeLa细胞系,并验证其对NDV复制的影响。针对DDX21基因共设计6条sgRNA,构建敲除载体并电转染细胞,通过药物筛选、亚克隆筛选后,以PCR和Western blot进行敲除效率的双重鉴定,并比较野生型和DDX21敲除细胞中NDV的复制效率。结果显示,由于DDX21对细胞生长至关重要,因此仅获得一株DDX21杂合子敲除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DX21表达量被显着抑制,NDV对在敲除细胞上的复制滴度明显低于野生型细胞,说明DDX21发挥正调控NDV复制的作用,本试验为DDX21调控抗病毒先天性免疫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戴剑涛,郑玉芳,白文顺,姜梦,张天泽[7](2019)在《一株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HN基因的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检测引发昆明地区某鸡场鸡群疑似新城疫(ND)的毒株基因型,试验将采集到的疑似ND病料接种至9日龄鸡胚尿囊腔,对鸡胚尿囊液进行血凝(HA)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和RT-PCR鉴定,对RT-PCR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然后分析HN基因编码区序列同源性及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HA试验凝集价为1∶2~8,HI试验凝集价为1∶2~5,禽流感病毒(AIV)的HI试验均为阴性,初步鉴定分离株为新城疫病毒(NDV),将其命名为KM-16;RT-PCR扩增出的目的条带大小为1 759 bp;KM-16分离株与China-Guangxi14-2002和Japan-SG106-1999的HN基因的同源性为98.6%和98.7%,与经典毒株F48E9和La Sota C5的HN基因的同源性为84.7%和81.9%,与其他参考毒株的HN基因的同源性在95.2%~96.4%之间;KM-16毒株与China-Guangxi14-2002和Japan-SG106-1999等基因Ⅶ型毒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上。说明KM-16分离株为基因Ⅶ型NDV毒株。(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1期)

高超[8](2019)在《高效表达双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溶瘤病毒是一类具有复制能力的肿瘤杀伤型病毒;能特异性识别并感染肿瘤细胞;最终导致细胞溶胀而摧毁肿瘤细胞;但无法在正常机体细胞内复制而不具有杀伤作用;理论上具有更高的抗肿瘤效应和更低的副作用。新城疫病毒作为一种新型的病毒载体可以通过表达外源基因来发挥抗肿瘤作用,如通过表达促凋亡蛋白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水平、通过抑制先天性免疫反应和增加融合能力来增加病毒复制能力和细胞间传递能力、通过表达肿瘤相关性抗原来激活肿瘤特异性淋巴细胞、通过表达抗肿瘤抗体来激活抗体依赖性细胞调控的细胞毒性反应、通过表达细胞因子来激活和招募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研究发现,利用重组新城疫病毒载体(rNDV)同时表达两种外源基因可以共同调控病毒的溶瘤活性,并且溶瘤活性优于单独表达单个外源基因的效果,此外,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影响外源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重组病毒的抗肿瘤活性。然而,rNDV表达两种外源基因时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最佳组合方式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rClone30弱毒株为病毒骨架构建了表达单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病毒质粒和表达双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病毒质粒,通过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平台,拯救了具有感染性的表达单荧光蛋白的重组病毒和表达双荧光蛋白的重组病毒,重组病毒经鉴定和性质测定后转染四种肿瘤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荧光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荧光强度的差异判定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探讨rNDV表达两种外源基因时的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最佳组合方式。实验结果如下:根据新城疫病毒基因组中位点选择的差异,采用rClone30弱毒株为病毒骨架,通过病毒图谱选择合适的酶切位点,构建了在NP/P位点和/或P/M位点插入外源荧光蛋白基因EGFP或RFP的重组病毒质粒;采用脂质体3000转染试剂摸索转录质粒和辅助质粒的比例,通过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平台,拯救了具有感染性的表达可EGFP和/或RFP的重组病毒;通过提取重组病毒的RNA,采用RT-PCR实验,证实了重组病毒中外源基因的稳定存在;获得的表达单外源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包括rClone30-EGFP(NP/P)、rClone30-EGFP(P/M)和rClone30-RFP(P/M),表达双外源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包括rClone30-EGFP(NP/P)-RFP(P/M)和rClone30-RFP-EGFP(P/M)。通过重组病毒凝集鸡红细胞、感染鸡成纤维细胞、感染SPF鸡胚和感染雏鸡,采用HA、TCID_(50)、EID_(50)、MDT和ICPI实验证实拯救的重组病毒在病毒滴度,病毒毒力和病毒致病力等指标上仍为弱毒株;通过绘制并比较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的生长曲线证实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具有相似的生长动力学;结果表明,所构建的5种重组新城疫病毒在生长动力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上与亲本病毒无显着差异。体外培养了四种肿瘤细胞HepG2、A549、Hela和U251,将5种重组新城疫病毒分别转染上述四种肿瘤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重组病毒中外源蛋白EGFP蛋白和/或RFP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荧光蛋白荧光强度的差异证实在转染的四种肿瘤细胞中重组病毒rClone30-EGFP(NP/P)-RFP(P/M)和rClone30-RFP-EGFP(P/M)中荧光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rClone30-EGFP(NP/P)、rClone30-EGFP(P/M)和rClone30-RFP(P/M)中的表达水平,而重组病毒rClone30-EGFP(NP/P)-RFP(P/M)中外源荧光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rClone30-RFP-EGFP(P/M)中的表达;同时发现,所构建的5种重组病毒在肝癌细胞HepG2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相似其他叁种细胞(A549、Hela和U251)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表达双基因的重组病毒优于表达单基因的重组病毒,在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上两种外源基因分别插入在NP/P位点和P/M位点时外源蛋白的表达水平最高。如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并拯救了表达单外源基因和表达双外源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重组新城疫病毒与亲本病毒相比具有相似的生长动力学和生物学特性;确定了rNDV表达两种外源基因时外源基因的最佳插入位点为NP/P位点插入EGFP同时P/M位点插入RFP。本研究为进一步通过有效表达多种外源基因从而增强重组新城疫病毒的抗肿瘤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9-06-01)

丁佳欣[9](2019)在《基因Ⅱ型、Ⅶ型二价新城疫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易感家禽中死亡率高达100%,对世界各地的养禽业和贸易往来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必报动物疫病之一,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一类疫病。近年来,我国按照国家总体部署,防控力度加大,疫情发病率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控制和根除ND绝非易事,尤其当前防控手段主要依赖传统疫苗接种,无法有效阻止病毒感染与复制,造成局部地区病毒污染比较严重,疫情呈持续性地方流行,且传统疫苗均是针对全病毒设计,常规血清学检测方法不能区分野毒感染抗体和疫苗免疫抗体,无法及时、准确地对疫情作出诊断,对ND的监控十分不利。我国养禽业倡导“绿色、安全”养殖模式,在《国家新城疫防治指导意见(2017—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年底,全国曾祖代、祖代种鸡场达到净化标准。因此,研发一种安全、高效、能有效鉴别野毒感染抗体及疫苗免疫抗体的新型疫苗对ND的防控及净化至关重要。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是由病毒的一种或多种结构蛋白组装而成的纳米级空心颗粒,因形态、大小和自然病毒相似而得名。VLPs适宜的大小及独特的表面结构可被天然免疫细胞和分子有效识别,诱导良好的先天性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且VLPs不含有病毒的感染性核酸,安全性较高,近年来成为疫苗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立足于VLPs生产平台,以ND的经典商品疫苗株基因II型LaSota株和流行优势基因型强毒株基因VII型NA-1株为研究对象,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以LaSota株的M蛋白为囊膜内部骨架蛋白,囊膜外展示LaSota株及NA-1株的保护性抗原蛋白(F蛋白和HN蛋白)的二价NDV VLPs,并从免疫指标、攻毒保护、体内病毒载量和体外排毒时间四个方面对颗粒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针对二价NDV VLPs只含有M、F、HN叁种结构蛋白的特点,以NP蛋白为靶点,建立能够鉴别诊断ND野毒感染与VLPs疫苗免疫的ELISA方法。为ND的防控及净化提供安全、高效的候选疫苗株并为其野毒感染抗体和疫苗免疫抗体的鉴别诊断提供新策略。1、二价NDV VLPs的构建与鉴定利用胞外域替换策略,将LaSota株F、HN基因的胞外域替换为NA-1株F、HN基因的胞外域。通过重迭延伸PCR技术将NA-1株F、HN基因的胞外域与LaSota株F、HN基因的胞内域及跨膜区相连,命名为rNA-1 F、rNA-1 HN基因。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含有LaSota株M、F、HN基因及rNA-1 F、rNA-1HN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BV-LaSota M、rBV-LaSota F、rBV-LaSota HN、rBV-rNA-1 F、rBV-rNA-1 HN。将五种重组杆状病毒同时感染悬浮培养的sf9细胞,96h后收取细胞上清,经纯化后利用SDS-PAGE、Western Blot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鉴定,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均正确表达且组装成与野生型NDV形态大小相似的纳米级颗粒,表明正确构建了含有LaSota株M、F、HN蛋白和NA-1株F、HN蛋白的二价NDV VLPs。2、二价NDV VLPs的免疫效果评价以SPF鸡为实验动物,通过肌注方式免疫不同剂量的二价NDV VLPs。与弱毒商品疫苗相比,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颗粒疫苗能快速激发较高水平的HI抗体效价;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颗粒疫苗能有效诱导更多的CD3~+CD4~+T细胞及CD3~+CD8~+T细胞产生;在两种强毒株(NA-1株和Herts33株)攻击下,颗粒疫苗提供完全保护,且在排毒时间及病毒载量方面呈现出明显优势。3、区分ND野毒感染抗体与VLPs疫苗免疫抗体的ELISA方法建立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制备NDV NP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后经SDS-PAGE、Western Blot技术鉴定,结果表明制备的NP蛋白纯度较高,可用于后续实验。随后以NP蛋白为靶点建立间接ELISA方法,对包被量、样品稀释度、抗体工作条件等环节进行优化,并对检测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敏感性、特异性较高,重复性较好,能够准确区分NDV VLPs疫苗免疫及野毒感染的血清样品。综上,本研究正确制备同时含有ND经典商品疫苗株(LaSota株)及流行优势基因型强毒株(NA-1株)保护性抗原蛋白的二价NDV VLPs,免疫后诱导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在同源强毒株及异源强毒株的攻击下为免疫鸡群提供100%的临床保护,且在体内病毒载量与体外排毒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商品疫苗。同时,以NDV NP蛋白为靶点,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能够对NDV VLPs疫苗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进行准确鉴别诊断。为ND的防控及净化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徐腾飞,张耀丹,李继红,汪伟,孟春春[10](2019)在《鸡源AID基因的克隆及其抗新城疫病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APOBEC家族成员中AID蛋白具有DNA/RNA编辑酶功能,同时具有抑制病毒增殖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明了。本研究首先根据NCBI公布的鸡全基因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鸡AID的基因序列并通过设计PCR引物,成功在鸡法氏囊cDNA样品中扩增出鸡AID基因(chAID)。通过建立并优化chAID的实时定量RT-PCR(rRT-PCR)检测方法,对鸡体内AID基因的表达以及其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同时通过Western blot试验对chAID蛋白在鸡细胞中的表达进行检测。试验显示,chAID基因能够在鸡细胞以及组织脏器中正常表达。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鸡原代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后能够引起内源性chAID基因水平的上调;SPF鸡感染NDV后,chAID基因在不同组织脏器中均出现上调现象,以免疫器官最为显着。为了进一步验证chAID基因对NDV增殖的影响,进一步检测在细胞中过表达chAID基因对NDV增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重组chAID蛋白具有抗NDV病毒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鸡chAID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新城疫病毒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系统比较基因Ⅶ型和Ⅳ型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细胞外基质(ECM)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ECM特异性染色,包括Masson叁色法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对基因Ⅶ型NDV JS5/05株与基因Ⅳ型NDV Herts/33株感染的鸡脾脏进行了ECM组织病理学分析。此外,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了ECM关键组分Ⅰ型胶原蛋白在感染鸡脾脏中的分布。结果显示:与Ⅳ型Herts/33株相比,Ⅶ型JS5/05株能引起以脾脏广泛坏死为特征的更严重的病理变化;ECM特异性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Herts/33相比,JS5/05显着降低脾脏ECM蛋白丰度,严重破坏胶原纤维的走向、排列与网络结构。结果表明:鸡脾脏ECM的严重降解是基因Ⅶ型NDV感染过程中特征性的病理事件,且ECM的病理变化在促进Ⅶ型NDV诱导免疫病理损伤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城疫病毒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高超,李德山,肖莉杰.表达双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载体的构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2].顾晗,胡增垒,施丽薇,石磊,胡顺林.基因Ⅶ型和Ⅳ型新城疫病毒诱导鸡脾脏细胞外基质组织病理学变化的比较[J].中国家禽.2019

[3].马吉强,刘建华.新城疫病毒昌吉株F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J].新疆农业科技.2019

[4].徐萍,徐小博,TATIANA,Fotina,王叁虎,赵坤.一株新城疫病毒F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进化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9

[5].何雷,王加冕,王海蓉,赵文龙,张杭.嗜肠道型新城疫病毒VGGA毒株的分离培养和全基因测序及分析[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2019

[6].武炜,王飒,孟春春,仇旭升,廖瑛.应用CRISPR/Cas9敲除HeLa细胞DDX21基因对新城疫病毒复制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9

[7].戴剑涛,郑玉芳,白文顺,姜梦,张天泽.一株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HN基因的序列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8].高超.高效表达双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的构建[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

[9].丁佳欣.基因Ⅱ型、Ⅶ型二价新城疫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评价[D].吉林大学.2019

[10].徐腾飞,张耀丹,李继红,汪伟,孟春春.鸡源AID基因的克隆及其抗新城疫病毒作用[J].中国兽医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均匀性检验结果目的片段RTPCR扩增结果目的片段RTPCR扩增结果13株I类新城疫病毒分离株F基因片段RT...2新城疫病毒基因沮示意图(引自文...新城疫病毒F基因遗传进化树

标签:;  ;  ;  ;  ;  ;  ;  

新城疫病毒基因论文_高超,李德山,肖莉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