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论文-王思博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论文-王思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学美术,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博[1](2019)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美术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长春市第72中学教学实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以往美术课堂的不足,重新挖掘和重组教学资源,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符合人性化学习理论,更能体现美术教学有别于一般课程的差异性、审美性、表现性和艺术性,进而优化整个美术课堂。(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14期)

王发平[2](2014)在《翻转课堂应用于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研究——以《我的空间,我定义》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在课外做作业、吸收和内化知识往往会遇到很多障碍,在最需要教师指导和帮助的时候,教师反而不在场。翻转课堂是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进行重新规划,实现了对教学模式的革新。(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陈南燕[3](2014)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活动方式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变化。在新课程的指导下越来越重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学活动的效率得到提高,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为例,分析目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强调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4年04期)

王双凤[4](2009)在《基于专门网络学习平台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我国新一轮美术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课程改革提出的诸多新理念成为当下教育、教学研究的新热点,"网络辅助美术教学"同样成为当下教育同仁抢占研究先机的焦点。在关注基础教育、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与全民素质教育的形势下,美术教育如何跟上时代步伐,适(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期刊2009年07期)

王双凤[5](2009)在《基于专门网络学习平台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原则——欣赏一节精品美术课程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节网络技术辅助的精品美术课程引起了我对于我国中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在对于网络与中学美术教育的契合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于基于专门网络学习平台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美术学习实际水平为基点、直观性、启发性、理论联系实际、阶段或单元式教学、"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等原则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09年05期)

海日[6](2007)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题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美育具有人文性,趣味性,欣赏性,教育性,可操作性等诸多教育功能,通过潜移默化使受教育者具备审美、创造、感知、形象思维等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康的情趣和健全的人格。美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门类之一,是现阶段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二十世纪80年代素质教育开始在我国兴起。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要想通过中学美术教育来实现中小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就要对作为中学美术教学主渠道的美术课堂教学进行前瞻性的创新教学设计,就要坚持以《课改纲要》下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中学美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从“人本”出发,对美术教育的感性和理性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加以精心的利用和设计,潜移默化地对中学生慢慢渗透美育的诸多教育功能,运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龄的学生,依据不同的课型制定出详细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予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让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少走弯路。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包含了四个方面的特性:从趣味性引导到审美性、从教育性延伸到人文性、从悟性上升到创造性、从情境性过渡到联想性。其依据包括:以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依据、以系统科学的的原理方法为依据、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将教学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行有机的结合。(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7-06-05)

刘德谦[7](1995)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基础 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首先依赖于指导思想的正确和教学观念的更新,这是最能发挥教师主动作用和创造性的领域。为此,必须建立在“叁吃透”的基础上,吃透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观念为指导,深入钻研教材,明确目的、任务、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与认知心理,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规律,全面考虑,才能找到适合于本节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案。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加涅博士根据对学习过程的分析,把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这就是:引起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和反馈、这八个阶段分别以学习中发生的心理活动为依据。作为以审美为主线的美术课教学,不仅有一般学(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教育》期刊1995年05期)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在课外做作业、吸收和内化知识往往会遇到很多障碍,在最需要教师指导和帮助的时候,教师反而不在场。翻转课堂是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进行重新规划,实现了对教学模式的革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王思博.“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美术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长春市第72中学教学实践为例[J].文教资料.2019

[2].王发平.翻转课堂应用于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研究——以《我的空间,我定义》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

[3].陈南燕.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下).2014

[4].王双凤.基于专门网络学习平台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原则[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

[5].王双凤.基于专门网络学习平台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原则——欣赏一节精品美术课程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

[6].海日.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题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7].刘德谦.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J].中国美术教育.1995

标签:;  ;  ;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论文-王思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