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中国的应对政策浅析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中国的应对政策浅析

林香粉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000-01

摘要: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储蓄流入股市等投机市场,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当货币政策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违约风险击垮了多数金融机构。

关键词:房地产次贷;投机;利率;资本配置;中国经济

早在2007年4月,新世纪金融公司(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的破产就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这是美国金融危机最明显的征兆;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高流动性货币以增加市场信心,美国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维持,最初形势看来似乎不是很坏。然而,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为表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被迫接管“两房”。

但是,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总资产高达1.5万亿美元的世界两大顶级投行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继爆出问题,前者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后者被美国银行收购;总资产高达1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也难以为继美国政府在选择接管AIG以稳定市场。华尔街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对次贷危机的估计不足终酿苦果。探究其根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为了拉动内需,罗斯福新政的决策之一就是设立房利美,为国民提供住房贷款。1970年,美国又设立了房地美,规模与房利美不相上下。两个公司因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特权,其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有同样的评级。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资产质量和资金结构的合理性。

第二,金融衍生品的“滥用”,助长了投机。“两房”通过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而投资银行利用金融工程技术,再将其打包出售。最终以至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这就进一步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的发生。

第三,美国货币政策实施不当。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储蓄流入股市等投机市场,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当货币政策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违约风险击垮了多数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危机在向全球实体经济不断蔓延的过程中,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中国所受影响也日益加深。统计显示,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减缓,2008年GDP增速也从一季度的10.6%下滑到三季度的9.9%。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2008年11月份以来中国政府雷厉风行、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拯救计划。1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出台了投资规模达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大措施;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决定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四项实施措施;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轻纺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一周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大幅度降息,调整幅度创11年之最;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由于中国财政方面的操作空间多少受到了局限,如果中国想要保

住国内的经济增长,更具建设性的途径是加速旨在刺激国内消费的改革,中国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具体的政策:

第一,中国已经推出了许多旨在促进消费的举措,其中包括采取措施提高廉价住房供应量,开展医疗改革、使得基本服务和药物更容易获得,以及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上种种举措,连同其他做法,将释放出更大比例的可支收入。民众对上述一些做法不完全同意,例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八万网民进行调查仅15%的支持率。

第二,利率调控更加严格。希望可以提高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但是会有反面影响,利率下调,储蓄大比例的转化为投资,那么股市会发生动荡,房地产泡沫会持续膨胀。政策制定者应注意利率调节的力度,力度过小,效果不明显,反之,可能出现不希望的结果。

第三,房贷的“定向宽松”政策。中国政策制定者或许也会有意改善资本配置状况,侧重效率更高的私营部门。主要是指涉及廉价住房、农村发展和中小企业的项目,会提供优惠的信贷条件,在企业方面,由于信贷获取方面的失衡,长期以来资本配置效率较低。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影响力,可以获得更为优惠的利率和贷款条件。而提供着中国80%的就业岗位、贡献了60%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私营企业,却缺少获取廉价银行信贷的谈判待遇,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有迹象表明,旨在优化贷款结构的举措正在产生某些效果。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小企业和中型企业未偿还贷款总额,去年分别同比增长29.3%和17.8%,增幅远高于大型企业。政府还针对农村信用合作社指定了差异化的准备金要求,并公布了中小企业以定向募集方式发行债券的行方案。为了既推动增长、又不加剧通胀,本人认为这种政策是可取的。

由于中国各银行投放了大量信贷以刺激经济增长,自2008年1月以来,M2货币供应量已扩大了87%,这导致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另外,由于这几年,自然灾害不断,而粮食供应问题也加剧了通胀。鉴于政府担心通胀问题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政策制定者不会倾向于再次投放大量信贷,不过一旦认为通胀已得到控制,将有较大的放松货币政策的余地。

第四。,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以保经济增长。政府鼓励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将支撑对建筑与建材的需求,而购买力的提升将推动居民消费。

上述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这是为政策实施提供了客观条件。显然,我国也存在很多待解决的经济问题。

参考文献:

[1]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肯尼迪政府学院(KennedySchoolofGovernment)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J·奈斯比特,著《全球化悖论》(TheGlobalizationParadox)一书

[2]杨家旭著《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过诱因分析》

作者简介:林香粉(1988--),女,河南周口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2008级本科生

标签:;  ;  ;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中国的应对政策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