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网自动化中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应用羊磊

电力配网自动化中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应用羊磊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天长供电公司,安徽省天长市2393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是维系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健康运转的重要基础,加强对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水平非常重要。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在智能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了对电力系统各设备的有效控制与管理,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更加规范有序,不仅降低了电力系统管理难度,同时为电力系统各设备的有效运转创建一个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确保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电力配网

引言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用电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合理的发展是非常重要,它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进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力服务的质量如果没有得到保证就会牵制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电力系统配电网设计,由此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

1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结构特点分析

1.1中心监控单元

中心监控单元是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其整体运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是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例如,远程通信功能、功率运输功能、模拟量输入等。从现阶段配电网自动化终端设备设计情况来看,在遵循相关规范的基础上,主要是以平台化和模块化设计为主。

1.2馈线自动化终端操控回路

操控回路对电力配网的馈线自动化终端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对回路进行控制时,通常会设置相应的人工操控开关,对在相应的位置做出明显的标识,这样可以为相关的电力工作人员观察开关位置提供方便,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回路的控制状况。在安装自动化终端后,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对其进行监控。

1.3电力系统配网的自动化

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包括众多先进的技术,例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传播的技术以及通信发送技术等众多的技术,促使配网自动化的形成。其主要工作的原理就是利用智能化的控制运行工作,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部分区域的故障,那么配网自动化能够将其区域的电路强行关闭,从而保证单方面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既能保护没有故障区域的正常工作,同时能够及时将产生故障的区域进行修复,避免出现连续断电的情况。因为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能够有效地自动寻找故障,并限制故障区域的运行,有效减少了故障的延伸,使电路正常运行工作得到了保障,使人们在生活中正常用电的安全得到保证。

2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2.1加强配网的自我诊断

因为配网自动化属于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管理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并且利用自身的诊断技术对电力系统的整个系统进行监督与管理。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整个过程进行检测与分析,科学合理的寻找故障的发源地,有效的修复故障,并将故障多发地进行记录。因此相关供电企业应该不断的嘉庆配网的诊断能力,使其能够将出现问题的原因与数据进行记录,根据目前的科技进行改进,促使电力系统能够长期有效的运行。

2.2供电质量提升及故障隔离

依照农村电网当中的智能建设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在实际的配电工作当中,变电站的速断时间定值大小设定为0.7-1s,运用时间极差来对配电网络进行有效的防护。在配网系统当中对智能开关设备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实现故障点和隔离供电的快速回复,同时针对故障指示器的实际故障点位来进行有效的确定,将所产生的故障问题信息直接上传到终端控制系统当中,有效实现了线路故障问题的实施警告功能。是一处单辐射线路的时间级差的故障原理,其中单辐射线路的失效件级差当中,以4、5区间当中所产生的故障问题来进行举例说明,当指定线路当中同时感受到了故障电流的情况下,在5区域当中的时间定值设定为0.5s,因此在该5DL短路器内部会出现跳闸现象,直接对故障区域进行了隔离,实现了对整个电路的有效防护。

2.3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的电能生产一个非常复杂和综合的过程,其中蕴含的变量问题、不确定因素具有较高的模糊程度。基于此,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可实现对这些不精确系统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使电力系统在模糊控制技术的操控下像人类一样对这些模糊信息进行分析和审核,进而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决策和判断,然后将其转化成准确的数据或信息传递给管理人员,为管理人员调整运行参数、制定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模糊控制技术与神经网络技术综合运用,实现了对电力系统负荷的准确预测。首先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负荷预测,其次借助模糊控制技术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确保了负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2.4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专家智能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有效降低电力系统设备运行问题,通过对电力行业的专家知识和推测方式进行融合,创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库、综合数据库等对电力系统运行问题进行发现,对专家知识和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准确掌握电力系统运行问题成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避免了因运行问题恶化带来的严重后果。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如电力系统规划、诊断、调度员培训、控制等。在对调度员培训时,通过模拟电网故障诊断和处理的模拟培训专家系统,模拟各种故障信息的报警信号,锻炼调度员对警报的快速判断与识别以及处理能力。

2.5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是智能技术新衍生出的一种技术,它主要借助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和实践,具有优于其他智能技术的信息处理能力、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能实现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灵活控制,具有非线性的特征。电力系统管理借助神经网络状态估计方法,解决了单纯依靠数学建模的传统方式。神经网络状态估计方法可实现对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建模,利用已知的输入输出测量值来训练电力系统的突触联系强度,用神经网络来检测电力系统的稳定特性。该技术的非线性、并行处理能力降低了人工操控和控制管理难度,其特有的神经元网络能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即时监测和即时控制,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明显提升。

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被大部分供电企业广泛的使用,从而有效的提升电力系统运行工作的稳定性,促使人们在用电时减少出现故障的概率。因此,在现有的基础上,相关供电企业应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并不断地使用先进的技术加强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水平。根据发达国家的技术,将配网自动化技术不断完善与创新,使我国电力事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际平.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9,26(5):223-224.

[2]黄素彪.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4):16-17.

[3]陈辉,樊尊冠,曹乔森.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9):136.

[4]唐永明.解析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J].低碳世界,2018(11):57-58.

[5]王栋栋,金义彪.试论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25):16.

[6]朱丽,杨俊.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8(3):245-246.

标签:;  ;  ;  

电力配网自动化中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应用羊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