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源模型论文_冯爱萍,黄莉,徐逸,吴传庆,王雪蕾

导读:本文包含了面源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负荷,遥感,流域,海河,渠县,阈值。

面源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冯爱萍,黄莉,徐逸,吴传庆,王雪蕾[1](2019)在《基于DPeRS模型的淮河流域氮磷面源污染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PeRS模型对淮河流域氮、磷面源污染空间特征进行遥感像元尺度解析,并对"十叁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中划定的淮河流域235个控制单元进行面源污染优先控制单元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2016年TN和TP面源污染排放量分别为44. 99和2. 44万t,入河量分别为27. 72和1. 27万t;空间分布上,淮河流域的东部和南部氮、磷污染程度较为显着,北部污染程度较轻;农田径流型是淮河流域最主要的氮、磷面源污染源,均占到总污染量90%以上,是该流域氮、磷面源污染防治优先控制的污染源,对于TN指标次要影响类型为城镇地表径流,对于TP指标次要影响类型为畜禽养殖;筛选出淮河流域TN和TP面源污染优先控制单元分别为164和185个,面积占比分别为75. 3%和85. 0%。(本文来源于《环境监控与预警》期刊2019年05期)

原伟鹏,刘新平[2](2019)在《基于熵权-集对模型的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评价与防控——以新疆昌吉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构建以化肥、农药、农膜为主要风险源的生态风险评价与防控模型,基于熵权-集对分析模型尝试评价新疆昌吉州不同县市空间区域耕地面源污染风险等级异质性。结果表明,2004—2017年昌吉州化肥施用总量、农药使用总量和农膜使用总量逐年大幅增加,呈现未来增长态势。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数据的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土壤理化性质、质地、结构等多项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恶化。昌吉州耕地面源污染的生态风险强度区空间上主要分布于昌吉州西部的昌吉市、呼图壁县和玛纳斯县,生态风险中度区主要分布于昌吉州中部的阜康市、吉木萨尔县,生态风险轻度区主要分布于昌吉州最东部的奇台县和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研究表明,新疆昌吉州耕地面源污染存在空间格局的生态风险异质性,呈现东、中、西污染聚集且由西向东依次减轻的空间分布规律,耕地面源污染的生态风险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农民传统耕作方式、水文地质条件、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基础状况等因素相关。基于此,运用Bow-Tie模型构建了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的防控与差异化治理体系。(本文来源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马亚丽,白祖晖,敖天其[3](2019)在《基于SWAT模型的龙溪河泸县境内面源污染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首次以龙溪河泸县境内的面源污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流域的面源污染进行调查、监测和模拟,定量计算和分析该流域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识别关键污染源和污染关键区。结果表明:①SWAT模型在该研究区具有较好适用性,径流、氮磷负荷的纳什效率系数E_(ns)在0.6~0.75,决定系数R~2在0.75~0.85,相对误差Re在10%~30%;②年产水量、TN产量、TP产量丰水期显着多于平水期,丰水期比重大约为70%~80%,平水期多于枯水期,枯水期产量比重在5%以内;③面源污染是各个子流域最主要的污染类型,农业化肥污染与农村生活污染在面源污染中所占比重最大;④农村生活污染对TN产量影响最大,农业化肥污染对TP产量影响最大;⑤11、13号子流域是非点源污染的关键区,选定云锦镇为重点防治区。(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7期)

王道芸[4](2019)在《基于InVEST模型的海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由于监测难度大、隐蔽性强、传播范围广、风险性高等特征已经成为我国湖泊或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不仅损害区域生态系统,还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甚至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典型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区,将InVEST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运用气象数据、土地利用类型、DEM、统计数据等,模拟了2015年流域氮磷输出负荷空间分布,结合ARCGIS、GeoDA软件对流域氮磷负荷进行空间分析,进一步探讨各影响因子与污染物输出负荷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建立不同情景分析,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修正的NDR模型对流域污染物负荷进行定量估算。结果表明,流域氮磷输出负荷空间分布呈现差异性。土地利用类型产生的氮、磷负荷分别为52642943.74kg、10467712.32kg;农田面源污染匹配模式产生的氮、磷负荷分别为34934309.20kg、8076608.01kg。(2)基于ARCGIS对污染物负荷进行热点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产生的氮肥热点区与冷点区分别分布在中部平原和北方山区;而磷肥热点区集中在南部,冷点区集中在渤海湾周围。由农田面源污染模式产生的氮磷肥热点区均分布在流域南部,冷点区分布在流域西部及渤海湾附近。(3)基于GeoDA软件对污染物负荷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及农田面源污染模式下的氮磷输出负荷的全局moran'I>0.5,表明空间上存在正相关,且局部空间自相关分布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性。(4)旱地产生的污染物输出量最多,林地、草地由于过滤能力强,污染物输出量较少;两熟作物的污染物负荷大于一熟作物的污染物负荷,蔬菜的污染物负荷大于其它两熟作物的污染物负荷;流域污染物负荷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加;坡耕地污染物负荷大于平原地区;农田化肥施用量与污染物负荷成正比关系。(5)减少农田化肥施用量可大大降低流域污染物的输出量,同时在水系附近一定范围内建设河岸缓冲区,同样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4)

郭薇[5](2019)在《基于SWAT模型的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时空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体环境产生污染的形式可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当人们对点源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和管控后,水质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开始逐渐意识到非点源污染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控制流域面源污染物输出负荷对其水质坏境保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农业增产驱动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我国水体普遍遭到农业面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和河流水质不断下降,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成为学术界与生产部门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响应国家政策,亟需分析降低农耕作物灌水施肥量对不同区域面源污染物输出负荷的影响。本文选取沙颍河流域为研究区域,运用SWAT模型进行面源污染负荷的模拟,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及参数率定与验证,模拟农田水氮磷的区域演变分析。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构建沙颍河SWAT模型,将沙颍河流域划分为23个子流域和46个水文响应单元。采用LH-OAT灵敏度分析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选取对模型模拟过程中影响较大的10个参数。分别为ESCO、CN2、EPCO、CANMX、SOL_K、SOL_AWC、GWQMN、SOL_Z、GW_REVAP、ALPHA_BF。以此10个参数为重点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分析。对SWAT模型进行校准、验证和模拟计算。采用周口水文站1960-1980年实测月径流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2000-2016年实测径流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经过分析,模型在校准期决定系数(R~2)和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ENS)分别为0.75和0.66;验证期决定系数R~2和效率系数Ens分别为0.77和0.74。说明SWAT模型在沙颍河流域适用性良好。(2)模拟并分析了农业非点源负荷输出在其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从时间上来看,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产生于降雨量比较集中的7月和8月里。从空间上来看,2018年总氮和总磷负荷均呈现出中部和东部污染负荷输出量较高的情况;2010年间,其污染负荷在西部区域分布均最高;2012年间,污染物负荷在中部最高;2015年间,其分布在西部和东部较高,污染物分布规律图与降雨量和径流量分布图较为一致。(3)根据我国近年来提出节水灌溉政策,设定叁种可能的情景,情景一:灌溉水不变,化肥氮磷施用量减少20%;情景二:化肥施用量不变,灌溉水减少20%;情景叁:灌溉水减少20%,化肥氮磷施用量减少20%。应用模型对沙颍河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灌水施肥情景下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年际变化中,情景一下的总磷负荷消减量较情景二下的多,情景叁下的总氮和总磷负荷量均比其他两种情景下的高。在区域变化中,北部和南部地区在情景一的总磷负荷均高于情景二下,中部与东部地区在情景一下的总氮总磷负荷的削减率均高于情景二下的。化肥的施用量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与总氮、总磷和硝态氮的污染负荷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9-05-01)

侯孟阳,姚顺波[6](2019)在《异质性条件下化肥面源污染排放的EKC再检验——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分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组的基础上,对不同组别的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强度与人均农业产出之间的EKC关系进行再检验,并分析不同组别EKC未来演变的时间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基于门槛效应分组的化肥面源污染排放EKC检验结果存在显着差异;多数EKC曲线为"倒U"型的省份已跨过拐点,而多数EKC为"N"型的省份均跨过第一个拐点,但跨过第二个拐点的时间至少为9年;虽然不同分组的EKC检验的形状及拐点存在差异,但多数省份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当前处在随着农业经济增长而下降的发展阶段。政府部门应能够着眼于服务"两型农业"的可持续增长目标,因地制宜地做出全局部署,追求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合理控制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的过快增长。(本文来源于《农业技术经济》期刊2019年04期)

胡正,敖天其,李孟芮,胡富昶,刘凌雪[7](2019)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在缺资料地区面源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解决缺资料地区面源污染精确定量评估问题,以期为缺资料地区水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降雨和地形影响的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并通过借助ArcGIS和等标污染负荷法,选取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地表径流、畜禽养殖、城镇地表径流、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染6大污染源和TN、TP 2大污染物对渠县境内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了估算。【结果】研究区主要污染为面源污染;其TN、TP输出负荷分别为503.84、53.85 t/a,且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居民生活污水为主要污染来源占总污染的49.39%;涌兴镇、叁汇镇为研究区重点治理乡镇。改进后的输出系数模型验证结果显示TN、TP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0.87%和13.86%,模型结果验证良好。【结论】改进后的模型适用于缺资料地区面源综合评价。(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罗娜,李华,樊霆,郭彬,李凝玉[8](2019)在《HSPF模型在流域面源污染模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HSPF模型是以斯坦福水文模型为基础,能综合模拟流域径流、土壤流失、污染物传输、河道水力等过程的应用模型。该模型是半分布式水文水质模型的优秀代表。综述了HSPF模型及与其他常用面源污染模型的对比,概括HSPF模型应用优势,并综述了HSPF模型在不同空间属性条件、不同气象和水文条件下国内外流域面源污染模拟中的实际应用,以及HSPF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研究,最后提出对HSPF模型在我国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王文章,程艳,敖天其,黎小东[9](2018)在《基于SWAT模型的古蔺河流域面源污染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古蔺河水质日益变差,为了解古蔺河流域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关键污染源区(CSAs),首先运用分形理论确定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然后基于SWAT模型进行子流域划分,在此基础上研究古蔺河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迁移转化及污染负荷,结果表明: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为1 500 hm~2,此时子流域划分为37个;模型月平均径流与氮、磷负荷模拟评价指标Nash系数大于0.5,决定系数R2大于0.6,SWAT模型在研究区有较好的可适用性;古蔺河流域2013年TN输出量为2 761.72 t,TP输出量为338.27 t,古蔺镇、德跃镇、石屏乡污染负荷占比较大,各子流域污染源贡献率排序均为化肥>畜禽养殖>居民生活,因此农业化肥和古蔺镇、德跃镇、石屏乡是流域面源污染防治的重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10期)

张丽华,代俊峰,谢永雄,莫磊鑫,苏毅捷[10](2018)在《APEX模型在南方水稻灌区面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南方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农业管理措施,南方水稻灌区污染物迁移过程呈现复杂性。本文在介绍APEX模型的功能特点和应用实例基础上,结合南方水稻灌区氮磷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APEX模型在南方灌区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8年07期)

面源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构建以化肥、农药、农膜为主要风险源的生态风险评价与防控模型,基于熵权-集对分析模型尝试评价新疆昌吉州不同县市空间区域耕地面源污染风险等级异质性。结果表明,2004—2017年昌吉州化肥施用总量、农药使用总量和农膜使用总量逐年大幅增加,呈现未来增长态势。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数据的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土壤理化性质、质地、结构等多项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恶化。昌吉州耕地面源污染的生态风险强度区空间上主要分布于昌吉州西部的昌吉市、呼图壁县和玛纳斯县,生态风险中度区主要分布于昌吉州中部的阜康市、吉木萨尔县,生态风险轻度区主要分布于昌吉州最东部的奇台县和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研究表明,新疆昌吉州耕地面源污染存在空间格局的生态风险异质性,呈现东、中、西污染聚集且由西向东依次减轻的空间分布规律,耕地面源污染的生态风险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农民传统耕作方式、水文地质条件、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基础状况等因素相关。基于此,运用Bow-Tie模型构建了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的防控与差异化治理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面源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冯爱萍,黄莉,徐逸,吴传庆,王雪蕾.基于DPeRS模型的淮河流域氮磷面源污染评估[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9

[2].原伟鹏,刘新平.基于熵权-集对模型的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评价与防控——以新疆昌吉州为例[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

[3].马亚丽,白祖晖,敖天其.基于SWAT模型的龙溪河泸县境内面源污染特征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4].王道芸.基于InVEST模型的海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D].东华理工大学.2019

[5].郭薇.基于SWAT模型的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时空变化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

[6].侯孟阳,姚顺波.异质性条件下化肥面源污染排放的EKC再检验——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分组[J].农业技术经济.2019

[7].胡正,敖天其,李孟芮,胡富昶,刘凌雪.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在缺资料地区面源综合评价[J].灌溉排水学报.2019

[8].罗娜,李华,樊霆,郭彬,李凝玉.HSPF模型在流域面源污染模拟中的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9

[9].王文章,程艳,敖天其,黎小东.基于SWAT模型的古蔺河流域面源污染模拟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

[10].张丽华,代俊峰,谢永雄,莫磊鑫,苏毅捷.APEX模型在南方水稻灌区面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前景[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8

论文知识图

球模型图像与不同X射线源锥肝脏的叁维重建结果对比虚拟软组织数据源的结构关系面源模型在下风向地区浓度的叁...面源模型的矩阵系数A变化图面源模型在下风向的浓度分布

标签:;  ;  ;  ;  ;  ;  ;  

面源模型论文_冯爱萍,黄莉,徐逸,吴传庆,王雪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