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状论文-任旭,唐红,李阳,郭壮

草莓状论文-任旭,唐红,李阳,郭壮

导读:本文包含了草莓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磁铁矿,Murchison

草莓状论文文献综述

任旭,唐红,李阳,郭壮[1](2019)在《Murchison陨石中草莓状磁铁矿的成因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系形成早期原始小行星上存在广泛的流体活动,这对矿物及有机物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这些流体的化学成分、氧化还原条件以及小行星表面环境还不是很清楚。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通过对Murchison陨石中草莓状磁铁矿成因和意义的研究予以解决。我们研究发现,随着Murchison母体小行星上流体活动的演化,水溶液变得越来越碱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毛贻静,潘栋宇,张潇天,曹志海,戚栋明[2](2019)在《原位成核生长法制备草莓状多级结构聚合物-有机硅复合微球》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通过原位成核生长法高效构筑草莓状多级结构聚合物-有机硅复合微球的方法。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制备得到的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PS)微球为中心核粒子,吸附自组装的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胶束后,与水解过的硅烷偶联剂(BTEE/TEOS)混合,得到草莓状的PS@oSiO_2复合微球。通过引入CTAB胶束对核种子粒子进行改性及对后续生长有机硅进行预水解,通过调控CTAB胶束液用量及有机硅水解缩合反应条件,可有效控制PS微球和有机硅前驱物之间的反应动力学,最终可控制备表面凸起小粒子粒径及覆盖度可调的草莓状PS@oSiO_2复合微球。该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原位成核生长法制备草莓状复合微球的形成机制,还对开发高性能浸润性表界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关成国,周传明,王伟,万斌,袁训来[3](2018)在《蓝田组黑色页岩和化石的草莓状黄铁矿研究及其对埃迪卡拉纪早期蓝田盆地古环境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蓝田生物群产自于皖南地区埃迪卡拉纪蓝田组二段的黑色页岩中(~600 Ma),以原地保存营底栖固着生活的宏体多细胞藻类和后生动物为特征。过去的研究结果表明埃迪卡拉纪早期蓝田地区古海洋环境在缺氧和含氧之间不断波动。为了探究这种波动的古环境对于蓝田生物群生存和保存的影响,笔者对蓝田生物群化石体和化石赋存层进行了详细的草莓状黄铁矿粒径统计,其中化石包含丘尔藻和扇形藻。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化石赋存层(平均直径:4.7-6.4μm,n=11),蓝田化石体具有更大的草莓状黄铁矿(平均粒径6.5-12.0μm,n=32)和更宽的粒径变化区间。与此同时,部分化石体及其赋存层黄铁矿丢失,仅留下黄铁矿的凹坑,指示水体后期再次转变为氧化并氧化了已经形成的黄铁矿。综合以上信息埃迪卡拉纪早期蓝田盆地的古海洋环境不断波动并且对蓝田生物群的生成和保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蓝田生物群生活在富氧的水体中,当水体中氧气耗尽并转变为缺氧(而不硫化)时,蓝田生物死亡。此时海水中的氧化还原状态不足以使得草莓状黄铁矿在水体或者沉积物表面形成,但是由于生物遗体富含有机质,可以形成更加有利于草莓状黄铁矿形成的更加缺氧的微环境,因而草莓状黄铁矿优先在生物遗体中生长,并可以达到更大的粒径;当海水进一步转变为硫化,黄铁矿开始在水体中或者沉积物表面形成,由于生长时间短,粒径较小;若是后期海水再次转变为氧化状态,沉积物和化石体中黄铁矿氧化消失。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保存于同一赋存层的丘尔藻通常具有比扇形藻更大的草莓状黄铁矿,导致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球形的丘尔藻比扇形藻具有更小的体积/表面积比,更有利于形成硫化的微环境和草莓状黄铁矿生长。(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刘开君,黄菲,高尚,闫莹灿,张志彬[4](2018)在《北大西洋Logatchev热液区草莓状黄铁矿形态特征及其结构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摘纳-微米尺度下,黄铁矿在多种环境中常发生聚集生长,这些聚合体的形貌、粒度和排列关系各不相同,显微或超显微结构形式极具多样性(Barrieet al.,2009;Gao et al.,2017;Huang et al.,2017)。作为海洋环境最常见的多晶聚集体形式,草莓状黄铁矿普遍存在于热液喷口环境中(Gartman et al.,2014),与自形(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文集》期刊2018-07-06)

刘明[5](2017)在《5%咪喹莫特联合医用愈肤生物膜治疗草莓状血管瘤患儿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5%咪喹莫特联合医用愈肤生物膜治疗草莓状血管瘤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收治的100例草莓状血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儿给予5%咪喹莫特联合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对照组仅给予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观察两组婴儿治疗后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皮损结痂时间和结痂脱落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皮损直径和皮损厚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半年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半年研究组患儿生长发育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并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5%咪喹莫特联合蓝润医用愈肤生物膜膏剂治疗婴儿草莓状血管瘤临床疗效显着,且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经济学》期刊2017年06期)

顾友才[6](2017)在《草莓状超疏水微球的制备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疏水材料及表面的构筑源自于荷叶表面。荷叶出淤泥而不染,是由于荷叶表面存在微米的乳突,微米乳突上又布满纳米突起,这种特殊的微纳分级结构赋予了荷叶超疏水性能。本文从荷叶仿生原理出发,制备了具有分级结构的草莓状复合微球,在亚微米尺度的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构筑纳米级的二氧化硅颗粒。草莓状复合微球除具有类似荷叶表面的微纳结构外,裸露的聚苯乙烯可以和胶粘剂更好的结合,同时聚苯乙烯微球之间通过溶剂的适度溶解,相互之间也可以相互粘连,以此提高该超疏水材料的耐磨性能。本文分别用磺化聚苯乙烯(PS-SO_3H)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的聚苯乙烯(PS-PVP)两种材料制备了草莓状微球,并对制备的微球的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探索了采用草莓状微球构筑的超疏水表面在防水、自清洁、防结冰方面的应用。具体如下:1)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作为乳化剂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通过浓硫酸磺化聚苯乙烯微球得到PS-SO_3H,正硅酸乙酯(TEOS)在磺化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溶胶-凝胶形成二氧化硅(SiO_2)突起,通过全氟葵基叁甲氧基硅烷改性SiO_2得到超疏水草莓状复合微球,并利用该微球制备了超疏水表面。通过磺化时间和二次溶胶-凝胶来控制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数量和尺寸。研究过程中采用FT-IR、SEM、接触角进行了表征分析。2)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乳化剂制备了PS-PVP,TEOS溶胶-凝胶形成的SiO_2核通过氢键作用力被吸到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全氟葵基叁甲氧基硅烷改性后得到了超疏水草莓状复合微球。通过溶胶-凝胶反应过程中加入PVP来调节草莓状复合微球的形貌。研究过程中采用FT-IR、SEM进行了表征分析。3)以PS-SO_3H二次溶胶-凝胶制备的草莓状微球为表层,常用的粘合剂为底层构筑了超疏水表面。测试了该材料的疏水能力、硬度、附着力、耐磨性、耐老化等性能。并在布料、空调滤网、太阳能电池板、绝缘子、高压输电线上进行了应用实验。(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7-05-01)

邓利丽[7](2017)在《孕妇草莓状血管瘤合并带状疱疹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性26岁孕7-月因"左胸背、左上肢红斑26年,起水疱、疼痛8天"。患者出生时即发现左侧胸背部、左上肢分布片状浅红斑,表面平坦,压之不褪色,无任何自觉症状。随体表面积生长红斑面积缓慢增大,部分表面隆起呈分叶状,质地柔软,未曾诊治。8天前,红斑表面不明原因出现芝麻至绿豆大小水疱,簇集状分布,初感阵发性刺痛,后随水疱数量增多疼痛加重,遂来我科就诊。(本文来源于《2017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7-04-20)

嵇菲,金鑫[8](2016)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草莓状和混合性血管瘤的临床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科诊治的颌面部草莓状和混合性血管瘤160例,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结果经过临床治疗,治愈和基本治愈率84.38%总有效率100%。结论用瘤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6年19期)

王德印,徐千淋,宋征[9](2016)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联合外用“艾达乐”治疗增生期草莓状血管瘤患儿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联合外用"艾达乐"(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增生期草莓状血管瘤患儿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83例增生期草莓状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一组和治疗二组。治疗一组患儿176例,给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联合"艾达乐"外用涂抹治疗;治疗二组患儿107例,给予单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管瘤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于治疗8周后复诊,全部283例,血管瘤均有不同程度退化、吸收甚至痊愈。但治疗一组患儿临床疗效远优于治疗二组。治疗一组患儿8周后血管瘤全部消退痊愈94例,大部分消退51例(瘤体缩小、吸收、退化50%~80%),少部分消退31例(瘤体缩小30%~50%)。而治疗二组患儿8周后血管瘤全部消退38例,大部分消退32例,少部分消退37例。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联合外用"艾达乐"治疗患儿增生期草莓状血管瘤可快速抑制其血管瘤的生长,并在较短时间内使其萎缩退化、吸收。较单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时间短、效果好。在治疗过程中患儿无或有轻微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6年09期)

方天勇,王斌,梁彩珍,谢义鹏,吕满庚[10](2015)在《草莓状银/聚苯乙烯-丙烯腈复合微球制备及其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可聚合单体对苯乙烯磺酸钠(Na SS)作稳定剂,采用两步阴离子稳定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聚苯乙烯-丙烯腈P(St-AN)共聚微球,研究了丙烯腈单体加入时间对聚合物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并以微球为模板通过化学沉积法得到了分布均匀、单分散草莓状的Ag/P(St-AN)复合微球。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复合微球的组成、结构、形貌及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后1~3h补加丙烯腈可以得到600~800 nm单分散模板微球。得到的Ag/P(St-AN)复合微球表面具有较均一的结构,纳米银粒子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在微球表面有较好的分散性及稳定性,同时Ag/P(St-AN)复合微球对硼氢化钠(Na BH4)还原对硝基苯酚(4-NP)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5年12期)

草莓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报道了通过原位成核生长法高效构筑草莓状多级结构聚合物-有机硅复合微球的方法。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制备得到的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PS)微球为中心核粒子,吸附自组装的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胶束后,与水解过的硅烷偶联剂(BTEE/TEOS)混合,得到草莓状的PS@oSiO_2复合微球。通过引入CTAB胶束对核种子粒子进行改性及对后续生长有机硅进行预水解,通过调控CTAB胶束液用量及有机硅水解缩合反应条件,可有效控制PS微球和有机硅前驱物之间的反应动力学,最终可控制备表面凸起小粒子粒径及覆盖度可调的草莓状PS@oSiO_2复合微球。该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原位成核生长法制备草莓状复合微球的形成机制,还对开发高性能浸润性表界面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草莓状论文参考文献

[1].任旭,唐红,李阳,郭壮.Murchison陨石中草莓状磁铁矿的成因及意义[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2].毛贻静,潘栋宇,张潇天,曹志海,戚栋明.原位成核生长法制备草莓状多级结构聚合物-有机硅复合微球[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关成国,周传明,王伟,万斌,袁训来.蓝田组黑色页岩和化石的草莓状黄铁矿研究及其对埃迪卡拉纪早期蓝田盆地古环境的指示意义[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4].刘开君,黄菲,高尚,闫莹灿,张志彬.北大西洋Logatchev热液区草莓状黄铁矿形态特征及其结构演化[C].2018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文集.2018

[5].刘明.5%咪喹莫特联合医用愈肤生物膜治疗草莓状血管瘤患儿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

[6].顾友才.草莓状超疏水微球的制备及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7

[7].邓利丽.孕妇草莓状血管瘤合并带状疱疹1例[C].2017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7

[8].嵇菲,金鑫.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草莓状和混合性血管瘤的临床总结[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

[9].王德印,徐千淋,宋征.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联合外用“艾达乐”治疗增生期草莓状血管瘤患儿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

[10].方天勇,王斌,梁彩珍,谢义鹏,吕满庚.草莓状银/聚苯乙烯-丙烯腈复合微球制备及其催化性能[J].精细化工.2015

标签:;  ;  

草莓状论文-任旭,唐红,李阳,郭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