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运动控制器论文_邱铜

导读:本文包含了智能运动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控制器,智能,模糊,嵌入式,神经网络,自由度,滤波器。

智能运动控制器论文文献综述

邱铜[1](2019)在《基于脑机接口的智能病床运动控制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上有数百万的人由于各种原因长期卧病在床,他们无法独立做出翻身、坐起等动作,对这些病人的护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电动护理床大多依靠遥控器作为人机接口,失能老人无法独立使用。而脑机接口可以通过监测病人的脑电信号识别病人的运动意图进而使得病人可以独立控制病床的运动,这不仅能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能提高病人的尊严感。因此,本课题研发了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智能病床运动控制器。本文使用单通道脑电传感器控制病床的运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多通道脑机接口需要使用者佩戴电极帽,很不方便。本研究采用单通道脑电传感器,记录电极位于前额偏左的Fpl处,参考电极位于左耳垂处,佩戴简单。在算法方面,利用了眨眼信息和闭眼时脑电各个节律的变化信息(尤其是αa节律的变化)。由于病床有8个动作,直接对单通道脑电信号进行8分类较为困难的。本文创新地利用二叉树将8分类变为3次二分类,提高了分类精度。在受试者使用本脑机接口时,需要在受试者面前放一个屏幕,显示8个动作的二叉树框图。切换病床空闲状态和控制状态的方法为快速眨眼,在受试者进行二分类时,选择一个选项的方法为闭眼放松。对脑电信号进行处理的流程为先通过滤波去除工频干扰,再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和主成分分析算法去除眼电伪迹。选择各个节律的能量及其衍生参数作为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其进行二分类。本文征集了 10个研究对象进行在线分类实验,分别进行了 20次二分类选择,分类精度为91.5%。征集了 3个研究对象进行智能病床的在线实时控制,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平均准确率为92%。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为:一是使用单通道脑电传感器控制病床的8个动作;二是通过二叉树将8分类变为3次二分类,再使用眨眼信息和脑电节律变换信息实现对使用者意图的识别。(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1-25)

Mounia,Ticherfatine,Qidan,Zhu[2](2018)在《使用智能PD控制器的高速渡轮运动控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A novel type of control law was adopted to reduce the vertical acceleration of a fast ferry as well as the motion sickness incidence suffered by the passengers onboard by means of a submerged T-foil. Considering the system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under high disturbances, a model-free approach was adopted. In addition, an upgraded proportional-derivative(PD) controller with correction terms resulting from a fast-online estimation of the system dynamics was designed. The overall controller, known as intelligent PD(i-PD) controller, was tested, and the obtain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 classic PD controller. The controllers were also tested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and at different operating velocities.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PD controller to smooth the motions with low computational cost control schemes. Furthermore, thanks to ability of the i-PD controller to continually update the estimated dynamics of the system, it showed a better reduction in both vertical motions and the seasickness level of the passengers with the needed robustness under external disturbances and system changing parameters.(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期刊2018年02期)

吕国强[3](2018)在《智能运动控制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智能化运动控制设备的普及应用,利用其灵活、方便的特性,可以在多种场合下完成自主的运动控制。运动控制器与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紧密。当下,对其进行全方位、智能化的拓展,将会使得运动控制器能够完成更高精度、高复杂度的任务。本文基于高速度、高精度、智能化这些需求,利用业界领先的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的ARM处理器,搭载能够4轴3联动进行多方位插补的MCX314AL运动控制芯片,提出了以ARM(Cortex?-M4)微处理器对运动控制芯片MCX314AL进行控制的嵌入式智能运动控制器结构设计方案。论文中首先对运动控制器的需求进行分析,明确能够达到的目标,确定最终的整体设计。然后对其中关联的技术进行介绍,并给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图与软件的设计流程图。最后对整个的系统进行调试与分析,将各个模块连接上电,确认各个模块正常工作,且系统稳定。本应用是一个嵌入式多轴运动控制器模块,为多自由度机械装置运动控制提供了一种灵活、小型、廉价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该模块内置由主控制器对运动控制芯片进行编程控制的算法,能够对四轴进行单独控制、任意两轴或者叁轴进行插补控制。给模块连接驱动器及执行电机后,系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运动方式开始运动,在无外部因素打断的情况下,直到任务完成停止工作。整个过程完全可以无人参与,实现自主的运动控制。(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8-05-28)

牟炳楠[4](2018)在《运动训练强度智能分配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运动训练强度控制不准确,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信号甄别计算的运动训练强度智能分配控制器的设计。引入智能控制模块,依托智能触点以及无线传输技术,将信号发送到智能模块终端,设置通信适配器调解信号数据,实现多层次信号计算,引入信号甄别计算方法,完成运动训练强度智能分配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运动强度控制器,相比传统运动训练强度控制器,其控制精度及效率有所提高,耗时得以降低,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严正国,吕国强,魏美丽[5](2017)在《智能运动控制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综合,智能化的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考虑到现代工业与生活中控制器的广泛使用,介绍了一款智能化的运动控制器,搭载业界领先的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的ARM处理器,以及能够进行4轴3联动的MCX314A运动控制芯片。提出了以ARM(Cortex-M4)微处理器对运动控制芯片MCX314A进行控制的嵌入式结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软件设计流程。通过机器人、机械臂等实例,具体说明了智能运动控制器的功能和应用前景。同时,此模块中还留有众多的外部接口,以供人机交互使用。(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7年10期)

周维明,刘翔,支劲超,季安邦[6](2016)在《基于BYEC-1820运动控制器的中置柜检修智能小车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供电系统中,为了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中置柜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次,然而中置柜非常重,需要一种智能小车来进行辅助操作,提高效率和增加安全性,把职工从繁重的人工操作中解放出来。小车主控制器采用BYEC-1820运动控制器,小车的驱动环节由伺服电机构成,要求电机的输出转矩过渡平滑,电机的软硬启动特性良好。采用图像处理技术用于小车的视觉定位系统(VSL),保证了小车能准确抓取中置柜断路器开关。小车水平调整平台上安装有水平传感器,利用模糊PID控制技术提高小车检修平台的水平调节准确性。利用外扩液晶显示器显示小车各个部分动作指令按键和小车各部分运行状态。小车成功应用于中置柜断路器安装、调试、检修过程中,显着提高了检修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了检修工作的人工投入,明显缩短了中置柜断路器检修工作的停电时间。(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6年10期)

张长勇,张鑫婵,赵飞,王兴财[7](2016)在《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智能车运动控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智能车为控制对象,为解决单一运动控制方法难以满足智能车控制准确度、稳定性等要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智能车运动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神经网络实现模糊推理,将智能车与预定轨迹之间的相对距离和方位信息模糊化后作为输入,并通过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不断调整连接权值和模糊值中隶属函数的参数,提高了控制器的自适应能力,使智能车能够快速稳定地沿预定道路行驶。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控制器动态响应好、稳态误差小,能够满足智能车的运动控制要求。(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16年03期)

张光磊,齐红,贾鹤鸣[8](2015)在《基于极点配置的智能体PID运动控制器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智能体的运动控制问题,以水面船舶减摇问题为例,采用易于工程实现的经典PID控制器,提出了一种以时间乘横摇和艏摇的绝对误差累积和为性能指标的单纯形优化算法来解决控制器参数优化正定问题,该方法在理论推导出控制器参数的结果后再以实际系统输出做为优化的依据进行参数整定,最终实现对横摇和艏摇的最优控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控制器的实用性;同时由于横摇和和艏摇的频带特性之间的差异,通过引入高通滤波器更好地解决了舵减横摇对航向影响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单纯形算法优化的控制器参数提高了控制效果,加入高通滤波器降低了舵减摇对航向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孙晓洁,叶桦,于荣,孟玉静[9](2011)在《基于PLC的泵车智能臂架运动控制器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基于PLC的泵车智能臂架运动控制器的实现过程。针对泵车所处的工作环境,进行了需求分析,并设计了系统总体框图。选择合适的PLC及其开发工具,在设置好端口、参数和库文件的基础上,进行了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为了验证PLC运动控制器的效果,还搭建了以数据采集卡和工控机构成的测试平台,提供的人机界面可以直观地看到各节臂架的角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PLC运动控制器可以实现臂架系统的自动运行,能够很好地跟踪目标轨迹。(本文来源于《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期刊2011年06期)

何志琴,徐丽丽,曹敏[10](2010)在《基于模块化的智能运动控制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的开放性和通用性要求,设计一种基于DSP和CAN总线技术的高性能全数字控制系统。该系统选用功能丰富的单片DSP作控制器实现了两台直流无刷电机的协调控制,利用CAN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上位机对电机的实时监控管理,给出了系统的硬、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动静态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0年09期)

智能运动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A novel type of control law was adopted to reduce the vertical acceleration of a fast ferry as well as the motion sickness incidence suffered by the passengers onboard by means of a submerged T-foil. Considering the system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under high disturbances, a model-free approach was adopted. In addition, an upgraded proportional-derivative(PD) controller with correction terms resulting from a fast-online estimation of the system dynamics was designed. The overall controller, known as intelligent PD(i-PD) controller, was tested, and the obtain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 classic PD controller. The controllers were also tested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and at different operating velocities.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PD controller to smooth the motions with low computational cost control schemes. Furthermore, thanks to ability of the i-PD controller to continually update the estimated dynamics of the system, it showed a better reduction in both vertical motions and the seasickness level of the passengers with the needed robustness under external disturbances and system changing parameters.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智能运动控制器论文参考文献

[1].邱铜.基于脑机接口的智能病床运动控制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9

[2].Mounia,Ticherfatine,Qidan,Zhu.使用智能PD控制器的高速渡轮运动控制(英文)[J].JournalofMarineScienceandApplication.2018

[3].吕国强.智能运动控制器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8

[4].牟炳楠.运动训练强度智能分配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8

[5].严正国,吕国强,魏美丽.智能运动控制器的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7

[6].周维明,刘翔,支劲超,季安邦.基于BYEC-1820运动控制器的中置柜检修智能小车控制系统[J].制造业自动化.2016

[7].张长勇,张鑫婵,赵飞,王兴财.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智能车运动控制器[J].电气应用.2016

[8].张光磊,齐红,贾鹤鸣.基于极点配置的智能体PID运动控制器参数优化[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9].孙晓洁,叶桦,于荣,孟玉静.基于PLC的泵车智能臂架运动控制器的实现[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1

[10].何志琴,徐丽丽,曹敏.基于模块化的智能运动控制器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0

论文知识图

仿真二中智能体的运动轨迹以及控制器...智能运动控制器用例图智能运动控制器Fig5.2PCL-841C...一2智能运动控制器实物Fig·4一2...数控系统结构原理图智能运动控制器用例图

标签:;  ;  ;  ;  ;  ;  ;  

智能运动控制器论文_邱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