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鉴别论文_刘旭,刘艳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纤维鉴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纤维,乳腺,肿瘤,红麻,蛋白,腺瘤,黄麻。

纤维鉴别论文文献综述

刘旭,刘艳艳[1](2019)在《浅析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化的增强CT鉴别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化的增强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2016年我院收治的26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放射治疗,其中12例放疗后局部复发(R6T组)、14例放疗后放射性纤维化(RF组)。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未经放疗的2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叁组平扫CT值和增强CT值。结果 RT组平扫CT值(50.8±2.5)Hu、增强CT值(73.8±6.9)Hu明显高于RF组和对照组;而RF组增强CT值(56.2±1.2)Hu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增强cCT鉴别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化的临床价值可靠,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7期)

马明,时瑞瑞,张建运,李铁军[2](2019)在《拷贝数变异(CNV)在颌骨纤维骨性病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和骨化纤维瘤是颌骨常见的两种骨纤维性病变,二者在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表现上常常呈现相似的特点,为它们的鉴别诊断带来了挑战。本研究将评估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是否可用于二者的鉴别诊断,为颌骨纤维骨性病损的精准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材料与方法:(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叁次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8)

李爱军[3](2019)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脑缺血和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脑出血和脑缺血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中自2019年1月21日以来发表的关于GFAP鉴别脑出血和脑缺血的研究,用双变量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了meta分析。以诊断准确性试验质量评价工具(第2版)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以Deeks检验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共有10项研究进了该次meta分析。896例脑缺血和333例脑出血患者纳入了研究。GFAP诊断脑出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和0.94。在发作6h内,GFAP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和0.96。已有的研究无发表偏倚。结论 GFAP是具有潜质的脑出血诊断标志物。(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马明,时瑞瑞,张建运,李铁军[4](2019)在《拷贝数变异(CNV)在颌骨骨纤维性病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和骨化纤维瘤是颌骨常见的两种骨纤维性病变,二者在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表现上常常呈现相似的特点,为它们的鉴别诊断带来了挑战。本研究将评估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是否可用于二者的鉴别诊断,为颌骨骨纤维性病变的精准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材料与方法:1.结合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表现选取确诊为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5例和骨化纤维瘤的患者9例(表1)。(本文来源于《2019第九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1)

姜方舒[5](2019)在《盐酸法鉴别牛奶蛋白纤维与黏纤混纺产品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在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下,对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黏纤混纺产品的定量化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0℃、时间为20 min的试验条件下,用15%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分析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黏纤混纺产品的纤维含量,试验方法及效果最佳。试验使黏纤完全溶解,得到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修正系数d值为1.07,均值在95%置信度下,置信界限远小于1%,相比现行FZ/T01103—2009标准中的方法,该方法简捷、无毒、易操作且效率高。(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9年19期)

韩小燕[6](2019)在《纤维颜色和染料的光谱学鉴别方法的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凶杀、交通肇事、强奸、抢劫、盗窃等各类刑事案件的现场或犯罪嫌疑人处经常可以提取到纤维物证,纤维的种类和染料的分析检验是法庭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纤维的种类,红外光谱等鉴别方法分析纤维的种类,详细介绍了萃取法、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法、显微分光光度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分析纤维染料的方法,从而为侦查破案和起诉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9期)

李辛,沈惠,陈长洁,苑萌萌,王国和[7](2019)在《凤栖原西汉家族墓纤维类铺垫物的鉴别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凤栖原西汉家族墓位于西安南郊凤栖原上,面积约6万平方米。自2008年7月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墓群进行了发掘,经综合分析,判断凤栖原西汉家族墓是西汉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的家族墓群~([1])。凤栖原西汉家族墓的墓葬棺椁中有大量的铺垫物,为纤维类碎屑,未知类别。墓葬中保存的植物遗存代表了汉代较小地区范围的地方性植被特征,同时也是对汉代丧葬习俗的折射。(本文来源于《海岱考古》期刊2019年00期)

孟丽辉,钱丽霞,郭晓媛[8](2019)在《MRI直方图结合TIC曲线鉴别乳腺纤维腺瘤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I直方图和动态增强TIC曲线联合应用在鉴别乳腺纤维腺瘤与浸润性导管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及32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乳腺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分别绘制TIC曲线及测量病变区直方图参数,包括均值、方差值、偏度值、峰度值、第10百分位数、第50百分位数、第90百分位数。使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分别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乳腺纤维腺瘤与浸润性导管癌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TIC曲线在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直方图参数中峰度值在动态增强扫描第3期中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均值与方差值在增强扫描第1期、第3期及T2WI呈正相关(P<0.01),峰度值与偏度值在各序列呈强负相关(P<0.01)。两种方法联合诊断可以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论:MRI直方图和动态增强TIC曲线联合应用对鉴别诊断乳腺纤维腺瘤与浸润性导管癌有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张烁,程敬亮,王程程,张勇[9](2019)在《MRI纹理分析对鉴别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MR图像的纹理分析技术在颅内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SFT/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AM)的术前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24例SFT/HPC患者和20例A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MRI资料。利用Image J软件在T2WI、对比增强T1WI(T1CE)和ADC图像中选取肿瘤最大径层面并在瘤体实性部分勾画ROI,采用直方图和灰度共生矩阵(GLCM)两种纹理分析方法,测量病灶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峰度、偏度、角二阶矩(ASM)、对比度、逆差矩、熵值及自相关等纹理参数,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SFT/HPC与AM的各项纹理参数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SFT/HPC及AM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①直方图参数中,在T2WI、T1CE和ADC图像上SFT/HPC的最大值(MaxT2WI、MaxT1CE)、最小值(MinT2WI、MinT1CE、MinADC)、均值(MeanT2WI、MeanT1CE、MeanADC)和中位数(MedT2WI、MedT1CE、MedADC)均低于AM,在T1CE图像上的标准差(SDT1CE)大于AM,在T2WI和T1CE图像上的峰度值(KurtT2WI、KurtT1CE)和偏度值(SkeT2WI、SkeT1CE)均大于A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GLCM参数中,SFT/HPC在ADC图像上的ASM值(ASMADC)小于AM,在T2WI和T1CE图像上的对比度(ConT2WI、ConT1CE)小于AM,在ADC图像上的熵值(EntADC)大于A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WI、T1CE和ADC图像上的逆差矩值(IDMT2WI、IDMT1CE、IDMADC)及T1CE图像上的自相关值(CorT1CE)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AUC>0.7的参数中,以MinT1CE、MedT1CE和MeanT1CE的诊断效能最佳,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70(95.8%、90.0%)、0.964(91.7%、95.0%)和0.960(91.7%、95.0%)。结论:MRI的纹理分析可提供更多量化信息,对于术前通过MRI鉴别SFT/HPC与AM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9年08期)

张祚,熊海鹰,刘超,皮莎莎,姜华[10](2019)在《黄麻和红麻纤维定性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结构和性质相似,黄麻和红麻纤维的鉴别一直是麻纤维鉴别中的难点。本文运用纤维细度仪和扫描电镜,分析黄麻和红麻脱胶前和脱胶后的结构形态,从而实现黄麻和红麻纤维准确定性鉴别。(本文来源于《中国纤检》期刊2019年08期)

纤维鉴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和骨化纤维瘤是颌骨常见的两种骨纤维性病变,二者在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表现上常常呈现相似的特点,为它们的鉴别诊断带来了挑战。本研究将评估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是否可用于二者的鉴别诊断,为颌骨纤维骨性病损的精准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材料与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纤维鉴别论文参考文献

[1].刘旭,刘艳艳.浅析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化的增强CT鉴别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马明,时瑞瑞,张建运,李铁军.拷贝数变异(CNV)在颌骨纤维骨性病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叁次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

[3].李爱军.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脑缺血和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4].马明,时瑞瑞,张建运,李铁军.拷贝数变异(CNV)在颌骨骨纤维性病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C].2019第九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5].姜方舒.盐酸法鉴别牛奶蛋白纤维与黏纤混纺产品含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

[6].韩小燕.纤维颜色和染料的光谱学鉴别方法的综述[J].广东化工.2019

[7].李辛,沈惠,陈长洁,苑萌萌,王国和.凤栖原西汉家族墓纤维类铺垫物的鉴别初探[J].海岱考古.2019

[8].孟丽辉,钱丽霞,郭晓媛.MRI直方图结合TIC曲线鉴别乳腺纤维腺瘤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

[9].张烁,程敬亮,王程程,张勇.MRI纹理分析对鉴别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临床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9

[10].张祚,熊海鹰,刘超,皮莎莎,姜华.黄麻和红麻纤维定性鉴别[J].中国纤检.2019

论文知识图

绵羊毛与特种动物纤维的鉴别粘胶纤维横截面形态纤维鉴别程序的编写Fig.6-2The...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分析的纤维鉴绵羊毛与特种动物纤维的鉴别绵羊毛与特种动物纤维的鉴别

标签:;  ;  ;  ;  ;  ;  ;  

纤维鉴别论文_刘旭,刘艳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