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航迹规划论文_熊佳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协调航迹规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航迹,飞行器,算法,策论,无人机,启发,强度。

协调航迹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熊佳新[1](2017)在《基于滚动优化的多无人机航迹规划与协调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人机有高机动性和低成本,特别是无需飞行员驾驶的优点,在军事、工业和消费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而飞控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无人机群的自主协同执行任务成为了可能。提高无人机的自主水平,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减少对通信质量的依赖,而多机协同可以提升无人机群执行任务的效能,因此自主协同技术的实现可以提高无人机的应用能力。然而当前无人机自主协同能力较差,为了提高这种能力,首先需要让无人机具有完全自主规划航迹的能力。为此,本文研究了单无人机的航迹规划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无人机的避碰航迹优化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多无人机航迹规划与协调方案,主要的工作和贡献如下:由于现实环境常常是已知粗略环境信息,精细环境信息未知,且环境动态变化的情况,传统方法难以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规划航迹。针对传统方法的这种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优化的多算法融合航迹规划方案,充分利用全局先验信息和局部后验信息,有机地结合了全局航迹规划和局部航迹规划方法,同时满足了规划的优秀性和适应性。本文基于理论和实验分析,证明了PRM(Probabilistic Roadmap Method)+Dijkstra算法比栅格法+A*算法更适用于无人机的全局航迹规划,选取PRM法进行地图建模,Dijkstra算法生成全局航迹,在全局航迹点间使用RRT(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法针对躲避突发障碍物和平滑航迹进行滚动地局部优化,通过仿真验证了这种融合方案的优秀性和适应性。本文还针对无人机局部航迹规划的特殊需求,对RRT算法进行了变长变概率探索的优化,并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案比基本RRT算法搜索路径的效率高。针对多架无人机在同一空域下执行任务的避碰问题,本文进行了详细的问题建模,采用了一种基于预测状态的分布式协调算法进行了解决,并根据上述局部规划预定的航迹,把这种算法用于对各无人机预定航迹进行避碰优化,实现航迹规划与航迹协调的结合。本文采用分布式算法解决问题,相对于集中式的算法,分布式算法具有降低问题复杂度、适应无人机群网络结构动态变化的优点。经过建模发现多机航迹避碰是一个多约束多目标问题,本方案采用能高效率搜索解的智能优化算法对这个问题求解。经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预测步长足够的情况下,本方案能保证多无人机的安全飞行。(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12-01)

冯倚银,李景荣,施晓红,华祖耀[2](2008)在《一种改进的多飞行器协调航迹规划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传统多飞行器协调航迹规划算法(CCRP),给出了子种群航迹初始化的非随机方法,简化了算法流程,增强了约束条件对变异算子的启发强度,重点提出了针对交叉算子的航迹对接算法.算法实现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有效应用于真实战场环境中的多航路规划与重规划.(本文来源于《'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8-07-01)

严平,丁明跃,郑昌文[3](2006)在《基于Nash均衡与进化计算的协调航迹规划(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策论框架下研究多无人飞行器的协调航迹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ash平衡和进化计算的航迹规划算法。协调航迹规划是一个多目标合作优化问题,也是一个非合作对策问题。飞行器编队的分布结构提供了一种隐性偏好信息,有助于找到飞行器编队的最优协调航迹和最优飞行代价分配。本文算法使用特定的航迹个体表示方法和进化算子,按照层次方法处理各种航迹约束。不同飞行器间的协同和竞争关系定义在航迹评价函数里。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博弈论航迹规划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期刊2006年01期)

郑昌文,丁明跃,周成平,苏康,袁鸿翼[4](2003)在《多飞行器协调航迹规划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飞行器的协调航迹规划展开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进化的多飞行器协调航迹规划算法。在该算法中 ,不同飞行器的潜在航迹形成它们自己的子种群 ,并在子种群内部进化。不同飞行器间的协调关系由航迹的评价函数来实现。同时 ,通过使用特定的染色体表示方法和进化算子 ,该算法可以有效利用各种环境信息 ,处理各种航迹约束 ,并实时地生成叁维航迹(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协调航迹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传统多飞行器协调航迹规划算法(CCRP),给出了子种群航迹初始化的非随机方法,简化了算法流程,增强了约束条件对变异算子的启发强度,重点提出了针对交叉算子的航迹对接算法.算法实现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有效应用于真实战场环境中的多航路规划与重规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协调航迹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1].熊佳新.基于滚动优化的多无人机航迹规划与协调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2].冯倚银,李景荣,施晓红,华祖耀.一种改进的多飞行器协调航迹规划算法[C].'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3].严平,丁明跃,郑昌文.基于Nash均衡与进化计算的协调航迹规划(英文)[J].ChineseJournalofAeronautics.2006

[4].郑昌文,丁明跃,周成平,苏康,袁鸿翼.多飞行器协调航迹规划方法[J].宇航学报.2003

论文知识图

多飞行器协调航迹规划实验无人机基染色体编码示例战术数据链多链操作组织结构示意图交叉过程示例无人机实时航迹规划流程图变异过程示例

标签:;  ;  ;  ;  ;  ;  ;  

协调航迹规划论文_熊佳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