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信号优先论文-窦慧丽,马万经,王国华

公交信号优先论文-窦慧丽,马万经,王国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交信号优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交通工程,信号配置模型,线性规划,单点交叉口

公交信号优先论文文献综述

窦慧丽,马万经,王国华[1](2019)在《基于公交优先的单点交叉口车道信号协同配置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公交车在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降低公交车的拥堵,对单点交叉口的车道信号协同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公交优先的、以所有通过车辆所承载的乘客数最大为优化目标的单点交叉口车道信号协同配置模型。综合考虑公交车和私家车两种车型在能力占用、承载人数和输送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以交叉口各方向的交通需求、车道饱和率、公交车和小汽车荷载数等为输入参数,以交叉口公交专用道、普通车道功能(左转,直行,直右等)设置、信号周期、相位时长等为优化变量,以交叉口通过公交车小汽车荷载总乘客数的最大备用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单点交叉口公交被动优先的线性规划模型。并以实际交叉口为例,采用Matlab软件分别以通过总乘客数和总车辆数为目标的两种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以交叉口通过总乘客数为优化目标,能保障交叉口同时获得更大的乘客和车辆通过能力。灵敏度分析发现,公交比例越低,公交专用道饱和度越高时,通过的乘客数越大;当公交载客量大时,采用通过乘客数为目标来优化车道功能和信号配时,能显着提高乘客通过能力,公交载客比例对车辆通过能力则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王宝杰,李伟,门玉宝,张箴言[2](2019)在《基于综合通行效率最优的快速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快速公交的通行效率,降低公交信号优先对非优先相位社会车辆的负面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综合通行效率最优的快速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以行人安全过街需求、社会车辆最低通行需求为约束条件,建立非优先相位最小绿灯时间需求模型;依据快速公交到达交叉口时刻所属相位,提出4种信号优先控制模式,构建快速公交优先相位的信号控制模型;以常州公交B1路途经的通江中路-太湖中路交叉口为案例,利用VISSIM检验所提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传统信号优先控制方法,所提方法能够在影响非优先相位较小的条件下,有效提高快速公交的通行效率.(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郭瑞军,张岩[3](2019)在《基于乘客延误的公交优先信号交叉口优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公交优先为导向,针对城市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建立了一种新的模型:以交叉口乘客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求解周期时长,根据各相位乘客流量比和饱和度确定各相位绿信比,将两者结合建立了基于公交优先的单点交叉口定时信号配时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交叉口非优先相位的过剩绿灯时间,确定绿灯延长和红灯早断策略的控制参数,可以设计单交叉口感应信号控制方法.以实际交叉口为例,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基于公交优先的单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方法进行建模,并得出了不同方案下的交叉口车均延误、乘客延误和平均停车次数.结果表明:优化方法能一定程度降低交叉口的车均延误和乘客延误,能降低公交车辆和社会车辆的停车次数.(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启鹏,周卫琪,景鹏[4](2019)在《基于区间D-S证据理论的干线公交信号优先方案评价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力提倡乘用公共交通出行是缓解城市拥堵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同时,采用公交信号优先方法是提高干线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但现有研究较少涉及评估干线公交信号优先方案的优劣,为了弥补干线公交信号在评价方面的不足以及提高整个交通网络的通行效率,加强出行安全,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提出了一种公交信号优先方案的评价模型。首先,从交通效率、运营成本和节能减排3个方面构建干线公交优先行驶的信号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利用个体的经验与所能收集到的相关事实和数据进行证据推理,搭建公交优先行驶的信号评价的区间D-S证据理论决策模型;最后,针对指标属性的不确定性和单决策者决策经验的片面性,将证据理论和多属性决策相结合,利用D-S证据理论评估其优劣并选出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基于区间D-S证据理论的干线协调公交信号优先评价模型,在方案选择上可以帮助决策者排除不确定性和多属性产生的干扰,使决策变得更合理;结合算例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为公交信号优先方案的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公交信号优先评价过程中的单决策者的片面性、指标属性的模糊不确定性,为公交信号优先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钟林,傅惠[5](2019)在《基于着色Petri网的区域边界主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宏观上区域控制与微观上边界交叉口控制之间交互建模的复杂性,本文提出了将边界主交叉口信号控制嵌入边界控制中的方法,并采用着色Petri网(CPN)进行层次化的建模,建立包括上层的交通流表现CPN模型及下层的交通流控制CPN模型。在边界控制中,以优化区域路网整体性能为目标,利用宏观基本图(MFD)作为交通性能指标,建立动态预测模型,并通过模型预测控制(MPC)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在信号控制中,将边界控制的转移车辆数作为预测排放总量,同时在交叉口主方向通过预信号给予公交通行优先权,确保各主交叉口实际排放量与预测排放量趋于一致为目标,优化主交叉口相位时间。(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八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7)》期刊2019-07-27)

刘畅[6](2019)在《面向公交优先和环境因素的干线交叉口信号协调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今,许多城市已经将发展公共交通作为改善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保护环境、绿色发展长久以来都是我国在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的理念。据此,本文以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将公交优先和绿色交通思想融入单点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方法和干线信号协调优化方法当中,分别建立了求解各相位有效绿灯时间的单点多目标信号配时优化模型,和求解干线相位差的干线优化模型,并通过实际交叉口案例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具体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建立了单点信号配时优化模型。在单点交叉口信号研究中,本文以各相位有效绿灯时间为自变量,以人均延误、人均排放和停车次数作为优化指标,建立了考虑公交优先和环境因素的单点交叉口多目标信号配时优化模型。探索性使用模糊折中规划方法处理量纲,将各优化指标转化为取值在(0,1)之间的隶属度函数,使用模糊偏好思想处理权重,将多目标模型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单目标模型。最后以北京市平安里西大街与赵登禹路交叉口为实际案例,基于Matlab软件平台进行模型求解,对比分析优化前后指标变化值,验证模型的优化效果。其次,优化了传统粒子群算法。为实现搜索距离和追踪效果的最优化,本文结合自适应惯性权重和异步学习因子两种优化方法,提出二者相结合的优化粒子群算法,为模型的精准求解提供更好的支撑。再次,建立了干线相位差优化模型。在干线相位差模型的研究中,本文剖析了车队到达下游交叉口的四种到达情况,即车队“头尾受阻”、“头阻尾过”、“头过尾阻”和“头尾通过”。基于这四种到达情况分析干线相位差的七种取值区间,根据上下行相位差的计算关系,提出以上行相位差为自变量,以双向车队人均延误和周期停车次数为优化指标的干线相位差优化模型。最后,仿真验证了干线优化模型。本文选取密云县四个相邻的信控交叉口作为实例交叉口,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交通数据,将数据处理后分别带入单点信号配时优化模型、干线相位差优化模型和传统相位差数解法当中,计算得到优化后的绿信比、系统周期与相位差。然后,运用Vissim仿真软件,搭建实例交叉口的仿真平台,通过仿真的输出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5)

郑桂芳[7](2019)在《基于通勤分析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公交优先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是一种为公交车提供信号优先的控制方法,其在改善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提高市民公交出行比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交通中早、晚高峰期间乘客最多且交通最为拥堵,并以通勤乘客为主,优先考虑高峰期间公交通勤乘客的出行,合理优化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有利于提高公交车运行效率,吸引更多的通勤人员乘坐公交车出行,减少私家车出行数量,有效释放交通压力,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做了如下研究工作:(1)乘客通勤信息分析。首先对公交IC卡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归约等;其次,基于预处理得到的数据,采用DBSCAN聚类算法进行公交车单程划分;在此基础上,结合换乘信息和公交车站点信息,运用DBSCAN聚类算法识别上车站点;综合分析上车站点和换乘站点信息,采用站点下车吸引权法识别下车站点;最后根据交叉口上下游区域的乘客信息,实现乘客通勤行为分析。(2)公交车通勤系数设计。在乘客通勤行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叁元线性回归方法,设计乘客个人通勤系数;结合交叉口公交车通勤系数因素分析,设计通过交叉口时公交车的通勤系数计算模型。(3)基于通勤系数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在考虑公交车通勤系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区间二型模糊控制模型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区间二型模糊控制模型中的隶属度函数,最后运用VISSIM和MATLAB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19-05-22)

许佳佳,凤鹏飞[8](2019)在《多相位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感应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公交车到达交叉口时其通行方向相位所处的情况,提出相应的绿灯延长与红灯缩短两种公交信号优先感应控制策略。基于车辆到达与离去的车辆停车与消散原理,对两种信号优先策略实施前后的各相位车辆总延误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再结合公交车与社会车辆的平均载客量进行整个交叉口的人均延误变化情况分析,基于人均延误减小的原则,求出绿灯延长或红灯缩短的理论时长,综合考虑影响相位的最短绿灯时长,确定能够满足各相位通行需求又能实现公交优先的信号控制方法,最后通过案例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延误计算模型与公交优先时点判断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期刊2019年04期)

鞠敏[9](2019)在《基于排放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内人均GDP的增加,人均保有的机动车数量持续攀升,由此引发各大城市的一系列交通拥堵与交通污染问题。政府部门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旨在通过减少城市道路人均占有率来缓解拥堵问题。又有相关研究表明机动车在交叉口怠驶过程中会增加油耗,排放大量的尾气,故如何在考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问题的基础上实施交叉口的公交信号优先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鉴于北京的交通拥堵现状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相关政策,以城市道路交叉口作为切入点,借助Synchro软件,以西大望路与松榆南路交叉口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交叉口排放与信号配时研究,并且研究结果表明交叉口的污染物排放与信号配时存在一定的关系,不一定信号配时方案最优情况下,污染排放最小,因此在进行优化时不能仅取延误作为唯一指标。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乘客出行时间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指标而建立的多目标控制的公交优先控制模型,该模型主要针对主动优先与绿灯延长结合进行优先控制,最后对该策略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为了能清晰展示本文研究,特将研究内容分为了六个部分。首先,总结国内外关于公交信号优先的研究现状,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内容;其次,梳理了与信号控制交叉口公交优先相关的控制理论;并通过信号仿真软件Synchro软件研究交叉口处信号配时与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排放与信号配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并不是信号周期越长越好;基于上述理论知识,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即基于排放的公交信号优先模型,并通过微观仿真软件TransModeler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很好的减少交叉口的排放,并有效地减少交叉口的延误,提高整个交叉口的服务水平。(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4-20)

许超然[10](2019)在《考虑公交路权优先的信号协调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交通的压力不断增大。由于城市道路空间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和交通需求的无限增长,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更加严重,交通拥堵日益突出,城市“驾驶不便,驾驶困难”的情况越来越激烈。因此,为了有效改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不顺畅的现状,积极推动城市的发展进程,有必要重点加强公交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置。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保证公共交通的发展可以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学习,本文首先阐述了路权的相关概念和分类,进而引出公交优先的定义,并对公交优先的分类和控制策略进行了介绍,明确了公交路权优先是进行公交优先控制的根本出发点。然后,介绍了常用的车辆信息采集技术以及检测器布置方案,通过对比采集技术的优缺点,结合实际的情况确定给出了最佳的信息采集方案。接着,深入分析了单交叉口公交优先控制的基本思想、延误情况以及信号配时的相关参数,并将车辆路权定量化,分别提出了在同相位与多相位两种情况下的公交路权优先实施方案。而后,结合单交叉口的分析确定了干线公交优先的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考虑公交车在道路上行驶的优先级,以获得最小的加权人均延误为目标,构建信号配时优化模型。由于所构建的模型为非线性,所以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并利用MATLAB软件编程。最后,将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应用于西安市朱雀大街上的叁个连续交叉口,通过分析公交路权系数变化对人均延误的影响,确定了所选案例的车辆路权系数值,带入编程求解。将求得的结果带入VISSIM仿真。通过对仿真中检测器采集到的优化前、优化后的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模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本文从公交路权优先的角度,研究干线信号优化问题。所构建的模型对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具有参考意义;对公交运行效率的优化,道路通行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为城市路网系统结构的不断完善提出了建议,丰富了公交优先信号优化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2)

公交信号优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快速公交的通行效率,降低公交信号优先对非优先相位社会车辆的负面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综合通行效率最优的快速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以行人安全过街需求、社会车辆最低通行需求为约束条件,建立非优先相位最小绿灯时间需求模型;依据快速公交到达交叉口时刻所属相位,提出4种信号优先控制模式,构建快速公交优先相位的信号控制模型;以常州公交B1路途经的通江中路-太湖中路交叉口为案例,利用VISSIM检验所提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传统信号优先控制方法,所提方法能够在影响非优先相位较小的条件下,有效提高快速公交的通行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交信号优先论文参考文献

[1].窦慧丽,马万经,王国华.基于公交优先的单点交叉口车道信号协同配置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9

[2].王宝杰,李伟,门玉宝,张箴言.基于综合通行效率最优的快速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郭瑞军,张岩.基于乘客延误的公交优先信号交叉口优化模型[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9

[4].王启鹏,周卫琪,景鹏.基于区间D-S证据理论的干线公交信号优先方案评价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9

[5].钟林,傅惠.基于着色Petri网的区域边界主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控制[C].第叁十八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7).2019

[6].刘畅.面向公交优先和环境因素的干线交叉口信号协调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7].郑桂芳.基于通勤分析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

[8].许佳佳,凤鹏飞.多相位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感应控制方法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

[9].鞠敏.基于排放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10].许超然.考虑公交路权优先的信号协调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9

标签:;  ;  ;  ;  

公交信号优先论文-窦慧丽,马万经,王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