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比例循环加载论文_罗艳,高庆,陈臻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比例循环加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比例,加载,应力,高温,棘轮,疲劳,合金。

非比例循环加载论文文献综述

罗艳,高庆,陈臻林[1](2011)在《63Sn-37Pb钎料合金在非比例循环加载下的非弹性流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63Sn-37Pb钎料合金在多种非比例应变循环加载下的实验结果,通过考察材料的非弹性应变率与偏应力之间的夹角随累积非弹性应变的变化规律,对63Sn-37Pb钎料合金的非弹性流动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的非比例加载路径下,当加载等效应变幅值相同时,等效应变率越高,非弹性应变率与偏应力之间夹角平均水平越低,当等效应变率相同时,等效应变幅值越大,相应的夹角平均水平越低;在保持时间范围内,非弹性应变率方向与偏应力方向趋于一致;当非比例路径形状不同时,其非弹性应变率与偏应力之间的夹角随累积非弹性应变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研究表明,材料的非弹性流动特性强烈依赖于等效应变幅值、等效应变率、保持时间、非比例路径形状。(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王炜哲,蒋浦宁,张军辉,刘应征,陈汉平[2](2010)在《非比例拉扭组合循环加载下扭转载荷幅对构件应力影响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12%Cr钢薄壁圆筒构件,在控制应变拉扭组合非比例循环加载下高温构件进行了应力和应变数值分析。分别计算了轴向应变控制和剪切应变控制相位差90°非比例加载条件下,不同扭转控制应变幅值对构件轴向和剪切向应力一应变的曲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扭转应变幅增加,相同变形条件下,轴向应力和剪切应力下降,且下降幅度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10-01)

向阳开,郑怡,周志祥,李书芳[3](2010)在《比例及非比例路径下16Mn钢的应力控制循环加载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MTS809系列电液(elec-hydrolic)伺服实验机及Teststar控制系统,对16Mn进行了应力控制的单轴及多轴非比例循环实验。研究了应力幅值大小及其历史对单轴及多轴棘轮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应力幅值的增加,棘轮应变增加,并逐步趋于稳定;同时,先前较大的应力幅值历史遏止了后继较小应力幅值下的棘轮效应。(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童朝霞,张建民,于艺林,张嘎[4](2010)在《非比例循环加载条件下砂土的变形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香港科技大学的空心圆柱扭剪仪对砂土进行了剪应力幅值和应力主轴耦合循环变化的非比例加载排水试验.试验控制条件为:在剪应力幅值周期性变化的同时应力主轴相对试样的沉积方向在0°~180°之间循环旋转.着重分析了这一复杂非比例循环加载条件下砂土的变形特性,包括3个正应变分量的发展、剪应力剪应变关系以及体应变随循环周数的变化关系.其中体应变的主要规律为:随循环周数的增加,砂土的体缩应变不断累积,但累积速率呈递减趋势.试验同时发现剪应力幅值的变化幅度对砂土的变形特性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覃丽坤,宋玉普,姚家伟,王玉杰[5](2009)在《海水中冻融循环后的混凝土在非比例加载下的双轴受压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快速冻融方法,对处于模仿海水的3.5%Nacl溶液中的混凝土进行0、25、50、75次冻融循环,利用大型混凝土静、动叁轴试验系统,进行了4种定侧应力等级的非比例加载下的双轴压试验,系统地探讨了有侧应力作用时,混凝土受腐蚀冻融循环后的双轴受压强度和变形特性等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八面体应力空间表示的腐蚀冻融循环后的混凝土在非比例加载下的双轴受压破坏准则。(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09年01期)

詹志兰[6](2008)在《多轴非比例加载下循环硬化的数值模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一整合的粘塑性本构模型数值模拟了高温多轴非比例循环应力作用下退火316型不锈钢的循环硬化。文章中具体描述说明了该本构模型方程及其材料参数的构成与物理意义。本构方程的所有材料参数均由简单单轴实验得出,圆形与方型单轴扭转循环应力路径下本构方程的数值模拟结果由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构模型的可行性,最后该本构模型扩展的可能性亦得到分析与讨论。(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8期)

王建国,刘灵灵,王连庆,康永林,商德广[7](2006)在《高温多轴比例与非比例循环加载下疲劳寿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薄壁圆管和缺口试样,在MTS 809电液伺服材料试验系统上对GH4169合金的高温多轴疲劳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对称轴向和扭转应变控制、比例与非比例循环加载,轴向与扭转应变的相位差分别为0°,45°,90°.通过对薄壁圆管和缺口试样的高温多轴疲劳寿命特性分析,基于临界面方法提出了一个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在考虑临界面上最大剪应变和正应变对多轴疲劳损伤贡献的同时,还引入了应力状态对多轴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应用新模型对 GH4169合金高温多轴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缺口试样和薄壁圆管的高温多轴疲劳寿命估算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王建国,王红缨,王连庆[8](2006)在《高温多轴非比例循环加载试验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实验室现有试验设施的改进和自动控制软件的设计与编制,建立了完善的高温多轴非比例循环加载试验技术。该技术的建立为进行工程材料的高温多轴疲劳特性研究,以及工程热端零部件的工程设计、定寿和延寿等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便利的试验条件。(本文来源于《物理测试》期刊2006年03期)

阚前华,康国政,张娟,刘宇杰[9](2005)在《SS304不锈钢高温非比例多轴加载下时相关循环变形行为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973K下,对SS304不锈钢多轴循环加载下的时相关应变循环特性和时相关棘轮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揭示了材料在不同加载路径、不同加载速率以及不同保持时间下的循环软/硬化特性和棘轮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在高温下,材料的循环软/硬化和棘轮变形均体现出明显的时相关效应,即其循环变形行为不仅强烈依赖于加载速率,而且还明显依赖于保持时间;另外,材料的变形行为在高温下也具有强烈的加载路径依赖性.研究得到了一些有助于后续建立时相关本构模型的结论.(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05年09期)

尚德广,蔡能,陈建华,孙国芹,王建国[10](2004)在《高温拉扭比例与非比例加载下循环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拉扭薄壁管疲劳试样 ,在控制应变拉扭循环加载下对高温合金材料GH4169的循环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别测试和研究比例与非比例拉扭加载下拉与扭的应力响应值随循环数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低周拉扭疲劳加载下 ,拉与扭应力响应的硬化与软化特性取决于应变加载路径和加载参数(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04年S1期)

非比例循环加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12%Cr钢薄壁圆筒构件,在控制应变拉扭组合非比例循环加载下高温构件进行了应力和应变数值分析。分别计算了轴向应变控制和剪切应变控制相位差90°非比例加载条件下,不同扭转控制应变幅值对构件轴向和剪切向应力一应变的曲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扭转应变幅增加,相同变形条件下,轴向应力和剪切应力下降,且下降幅度逐渐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比例循环加载论文参考文献

[1].罗艳,高庆,陈臻林.63Sn-37Pb钎料合金在非比例循环加载下的非弹性流动特性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1

[2].王炜哲,蒋浦宁,张军辉,刘应征,陈汉平.非比例拉扭组合循环加载下扭转载荷幅对构件应力影响的数值分析[C].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3].向阳开,郑怡,周志祥,李书芳.比例及非比例路径下16Mn钢的应力控制循环加载实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4].童朝霞,张建民,于艺林,张嘎.非比例循环加载条件下砂土的变形特性[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

[5].覃丽坤,宋玉普,姚家伟,王玉杰.海水中冻融循环后的混凝土在非比例加载下的双轴受压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09

[6].詹志兰.多轴非比例加载下循环硬化的数值模拟(英文)[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

[7].王建国,刘灵灵,王连庆,康永林,商德广.高温多轴比例与非比例循环加载下疲劳寿命预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

[8].王建国,王红缨,王连庆.高温多轴非比例循环加载试验技术[J].物理测试.2006

[9].阚前华,康国政,张娟,刘宇杰.SS304不锈钢高温非比例多轴加载下时相关循环变形行为的实验研究[J].金属学报.2005

[10].尚德广,蔡能,陈建华,孙国芹,王建国.高温拉扭比例与非比例加载下循环特性研究[J].机械强度.2004

论文知识图

9 GH4169 合金试验寿命与预测值的比较和Lee的试验2Fig3.16Phill...90°非比例加载疲劳断口裂纹扩展区微...无修正时的σ1-ε1关系图有修正时的σ1-ε1关系图对称拉压循环加载的计算结果

标签:;  ;  ;  ;  ;  ;  ;  

非比例循环加载论文_罗艳,高庆,陈臻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