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元素论文_刘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元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重元素,星系,中子星,恒星,超新星,元素,天文台。

重元素论文文献综述

刘霞[1](2019)在《中子星并合产生重元素锶首次被确认》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刘霞)2017年,科学家首次探测到两颗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引发科学界一片狂欢,但故事并没有结束!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撰文称,他们对这次并合产生的数据进行重新分析,首次确认重元素锶来自于这场并合。证实宇宙中较重(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10-28)

于佳秀[2](2019)在《十四族重元素六元氮杂环自由基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配位主族元素自由基很少被报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配位数少,其自由基周围缺乏空间保护,从而难以分离得到稳定的化合物。直到2011年第一例稳定的低配位锗自由基A(L·Ge:,L=[HC(~tBuCN-Dip)_2]~-,Dip=2,6-~iPr_2C_6H_3)才被合成并分离得到其晶体;第二例低配位锗自由基B(·LGe:,·L=·[PhC(PhCN-Dip)_2]~(2-))在2017年被报道。自由基A和B合成方案类似,其分子结构特征和自旋密度分布却大不相同。A和B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配体上的取代基分别是典型的给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受此启发,本文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六元氮杂环锗自由基的取代基效应与自由基类型直接的关系。并与实验组一起,合成了一个新的稳定的六元环状锗自由基C(·LGe:,·L=·[CH_3C(PhCN-Dip)_2]~(2-));探讨了合成此类自由基的机理,从动力学稳定性上给出实验中未能成功分离某些自由基的原因。此外,对锗元素同族的其它重元素自由基的类型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预测。全文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介绍该课题的背景,并简要介绍该课题的理论方法。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叁章内容,第二章是对两种类型六元氮杂环锗自由基机理的研究;第叁章是对低价态十四族(Si,Ge,Sn,Pb)氮杂环卡宾类自由基系统的理论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本研究工作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对象;接着概述六元氮杂环卡宾类自由基的研究背景和应用前景;最后重点介绍了本论文使用的理论计算方法。第二章基于两类不同的自由基分子,使用密度泛函研究了不同β-二亚胺配体对自由基分子结构和自旋密度的影响。我们发现六元氮杂环低配位锗自由基自旋密度有且只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一可以称为p型自由基,单电子占据分子轨道(SOMO)主要由Ge的4p轨道组成,因而自旋密度主要分布在Ge原子周围;其二成单电子占据六元环的NC_3N骨架上的π反键轨道,其自旋密度不再分布于Ge原子上,而是主要分布在N和C原子上,我们称其为π型自由基。自由基的类型基本上取决于六元环中侧位C原子所连接的取代基的强诱导效应,因此可以用取代基团的电负性粗略判断自旋密度分布的情况。然而,当取代基的电负性中等或者两边取代基推拉电子能力相当时,自由基的晶体很难从实验中分离出来。机理研究发现在卤代锗卡宾到锗自由基分子还原的过程中,前线分子轨道能级是否发生交换会直接导致产生不同类型的自由基;然而若轨道能级交换次数过多,则自由基会因为动力学稳定性差而无法分离结晶。第叁章:本章节是对十四族重元素(Si,Ge,Sn,Pb)氮杂环卡宾自由基的系统理论研究。使用密度泛函方法优化了多个十四族氮杂化卡宾类自由基(HC[RCN-Ph]_2E,E=Si,Ge,Sn,Pb;R=CH_3,CF_3,Ph)的稳定构型,探讨了中心原子不同时氮杂环卡宾自由基的类型,以及改变β-二亚胺上的取代基对分子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梦然[3](2019)在《宇宙重元素来源之谜解开》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5月9日电(记者张梦然)尽管元素周期表已经诞生150年,人们仍然不了解很多宇宙重元素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包括黄金、白金以及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的稀土元素。据美国太空网9日报道的一项最新研究称,绝大部分宇宙中的金、铀和其他重元素,都是由迅速旋转的坍(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5-10)

陈超[4](2019)在《银河系首次观测到重元素组成恒星》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东京5月9日电(记者陈超)中国国家天文台、日本国立天文台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含有较多重元素的特殊恒星“J1124+4535”,显示出银河系在诞生和成长过程中曾与小星系合体的痕迹。这颗老年恒星是迄今为止首次发现的具有如(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5-10)

方维海[5](2019)在《过渡金属与主族重元素多重键:Fe≡A叁重键(A=As,Sb,Bi)》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重键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化学键,而主族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之间的多重键在无机化学、材料科学和催化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因而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自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大量包含过渡金属TM≡C和TM≡N叁重键的化合物被合成出来,这些多重键化合物表现出(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马田丽,郭冰,韩治宇,李鑫悦,李云居[6](2017)在《重元素合成中s-过程重要反应~(95)Zr(n,γ)~(96)Zr的研究以及大立体角BGO探测阵列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稳定核中子俘获截面测量已经取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并已被应用到天体核合成网络计算。但中子俘获过程中还涉及了大量不稳定核素,此类核素的中子俘获截面还没有可靠实验数据。本工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A0400502),利用自主研发的碗形硅探测器阵列,测量了双中子转移反应90Zr(18O,16O)92Zr和92Zr(18O,16O)94Zr,进而采用中子辐射俘获间接测量方法——替代比率法推导出低能区的93Zr(n,γ)94Zr截面,与直接测量截面符合得很好,验证了替代比率法的可靠性。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本文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期刊2017年00期)

沈斯达[7](2018)在《含重元素纳米结构的制备、修饰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几大疾病之一。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但这叁种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因此,急需寻找并发展一种新型且高效的肿瘤治疗方法,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肿瘤威胁。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磁等物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肿瘤诊疗之中。并且,纳米材料特殊的物理性能,也能被用于开发一些基于新型作用机制的肿瘤治疗方法,如基于纳米材料的肿瘤光学治疗等。除此之外,纳米材料通过主动靶向或被动靶向(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可以有效地在肿瘤部位富集,从而在降低毒副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近几年,含重金属元素纳米结构由于其对X射线的强吸收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增敏放射治疗。同时,对其表面进行功能化后,可以实现多功能影像导航下的的肿瘤治疗。本硕士论文以重金属元素为基础,构建了两种多功能纳米材料,用于影像导航下的肿瘤联合治疗,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超薄二硫化铼(Re S2)纳米片用于多模态影像导航下的肿瘤联合治疗:通过高温热分解法合成了一种均匀超薄、强近红外吸收和X射线吸收的Re S2纳米片。经过对材料表面进行聚乙二醇(PEG)修饰后,所得到的Re S2-PEG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另外,除了由于其具有强近红外光、X射线吸收,可以用于光声成像,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外,Re S2-PEG还能在无螯合剂条件下标记放射性同位素离子(99mTc4+),用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Re S2-PEG可以利用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效应在肿瘤部位进行高效富集,实现了多模态影像导航下的肿瘤光热/放疗联合治疗,有效抑制了肿瘤的生长。2.可代谢超小配位聚合物纳米结构用于核素标记及影像导航下的肿瘤增敏放疗:通过利用六价钨离子与没食子酸(GA)之间的配位作用,合成了超小的配位聚合物纳米点(W-GA CNPs)。经过聚乙二醇(PEG)表面修饰后,水合粒径为5 nm的W-GA-PEG能够稳定分散在生理环境中,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在无任何螯合剂存在的条件下,W-GA-PEG纳米点可以高效地标记放射性同位素(64Cu2+),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利用W原子对X射线的强吸收,W-GA-PEG纳米点实现了PET影像导航下的肿瘤增敏放疗。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其超小结构,W-GA-PEG纳米小点可以通过肾代谢的方式,快速排出体外,大大降低纳米材料由于长期滞留体内所产生的毒性,有望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肿瘤治疗试剂,应用于临床肿瘤诊疗之中。在本硕士论文中,我们构建了两种含重元素的纳米结构,并将其用于影像导航下的肿瘤治疗。该研究结果对含重金属元素纳米结构,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6-01)

谢革英,王浩森,王树平,李宏杰[8](2018)在《贫金属星重元素丰度的核合成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贫金属星的元素丰度随着观测技术的提高,数据越来越丰富,为贫金属星的元素核合成理论和星系化学演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以叁种中子俘获核重元素观测丰度值为约束,分析了部分贫金属星重元素丰度叁种核合成过程的贡献.结果显示,恒星金属丰度越接近于太阳系,其不同核合成过程对重元素丰度的贡献就与太阳系的情况越接;金属丰度较低的恒星,m-s过程对元素丰度的贡献越小,较重的元素丰度贡献主要来自r-过程.(本文来源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苗苗[9](2017)在《宇宙重元素形成之谜》一文中研究指出宇宙中重元素是如何形成的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但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可能找到了答案,这些重元素可能形成于微型黑洞毁灭中子星内部的过程中。像这样的过程将有助于解决其他宇宙难题,例如:神秘伽马射线和射电爆的起源。宇宙中最轻的叁种元素:氢、氦和锂等则诞生于宇宙最初期阶段——大爆炸之后的瞬间,重元素是后期较轻元素原子核与自由(本文来源于《科学大观园》期刊2017年24期)

姜靖[10](2017)在《你从哪里来,宇宙重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化学“元素周期表”肯定不陌生。然而,宇宙中除了氢和氦之外,其他重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却还是一个未解之谜。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一些重元素由氢与氦通过恒星内部核聚变反应产生。而恒星爆发成为超新(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7-09-22)

重元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低配位主族元素自由基很少被报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配位数少,其自由基周围缺乏空间保护,从而难以分离得到稳定的化合物。直到2011年第一例稳定的低配位锗自由基A(L·Ge:,L=[HC(~tBuCN-Dip)_2]~-,Dip=2,6-~iPr_2C_6H_3)才被合成并分离得到其晶体;第二例低配位锗自由基B(·LGe:,·L=·[PhC(PhCN-Dip)_2]~(2-))在2017年被报道。自由基A和B合成方案类似,其分子结构特征和自旋密度分布却大不相同。A和B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配体上的取代基分别是典型的给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受此启发,本文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六元氮杂环锗自由基的取代基效应与自由基类型直接的关系。并与实验组一起,合成了一个新的稳定的六元环状锗自由基C(·LGe:,·L=·[CH_3C(PhCN-Dip)_2]~(2-));探讨了合成此类自由基的机理,从动力学稳定性上给出实验中未能成功分离某些自由基的原因。此外,对锗元素同族的其它重元素自由基的类型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预测。全文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介绍该课题的背景,并简要介绍该课题的理论方法。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叁章内容,第二章是对两种类型六元氮杂环锗自由基机理的研究;第叁章是对低价态十四族(Si,Ge,Sn,Pb)氮杂环卡宾类自由基系统的理论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本研究工作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对象;接着概述六元氮杂环卡宾类自由基的研究背景和应用前景;最后重点介绍了本论文使用的理论计算方法。第二章基于两类不同的自由基分子,使用密度泛函研究了不同β-二亚胺配体对自由基分子结构和自旋密度的影响。我们发现六元氮杂环低配位锗自由基自旋密度有且只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一可以称为p型自由基,单电子占据分子轨道(SOMO)主要由Ge的4p轨道组成,因而自旋密度主要分布在Ge原子周围;其二成单电子占据六元环的NC_3N骨架上的π反键轨道,其自旋密度不再分布于Ge原子上,而是主要分布在N和C原子上,我们称其为π型自由基。自由基的类型基本上取决于六元环中侧位C原子所连接的取代基的强诱导效应,因此可以用取代基团的电负性粗略判断自旋密度分布的情况。然而,当取代基的电负性中等或者两边取代基推拉电子能力相当时,自由基的晶体很难从实验中分离出来。机理研究发现在卤代锗卡宾到锗自由基分子还原的过程中,前线分子轨道能级是否发生交换会直接导致产生不同类型的自由基;然而若轨道能级交换次数过多,则自由基会因为动力学稳定性差而无法分离结晶。第叁章:本章节是对十四族重元素(Si,Ge,Sn,Pb)氮杂环卡宾自由基的系统理论研究。使用密度泛函方法优化了多个十四族氮杂化卡宾类自由基(HC[RCN-Ph]_2E,E=Si,Ge,Sn,Pb;R=CH_3,CF_3,Ph)的稳定构型,探讨了中心原子不同时氮杂环卡宾自由基的类型,以及改变β-二亚胺上的取代基对分子产生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元素论文参考文献

[1].刘霞.中子星并合产生重元素锶首次被确认[N].科技日报.2019

[2].于佳秀.十四族重元素六元氮杂环自由基的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19

[3].张梦然.宇宙重元素来源之谜解开[N].科技日报.2019

[4].陈超.银河系首次观测到重元素组成恒星[N].科技日报.2019

[5].方维海.过渡金属与主族重元素多重键:Fe≡A叁重键(A=As,Sb,Bi)[J].物理化学学报.2019

[6].马田丽,郭冰,韩治宇,李鑫悦,李云居.重元素合成中s-过程重要反应~(95)Zr(n,γ)~(96)Zr的研究以及大立体角BGO探测阵列的研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7

[7].沈斯达.含重元素纳米结构的制备、修饰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8

[8].谢革英,王浩森,王树平,李宏杰.贫金属星重元素丰度的核合成过程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8

[9].苗苗.宇宙重元素形成之谜[J].科学大观园.2017

[10].姜靖.你从哪里来,宇宙重元素[N].科技日报.2017

论文知识图

(E=N、P、As)多重键化合物合金区与Q235基体的结合面(a)及...(a)和Fe-W(b)合金区高度远大于...激光重熔合金区Fe元素面分布涂层激光重熔处理后断面显微硬...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标签:;  ;  ;  ;  ;  ;  ;  

重元素论文_刘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