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部位杜仲中5种苯丙素类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部位杜仲中5种苯丙素类成分

论文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部位杜仲中的5种苯丙素类成分含量。方法:采用Hi Q 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2%甲酸(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2 min,4%~12%B;12~35 min,12%~14%B,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7 nm,柱温25℃,进样量5?μL。结果:绿原酸、咖啡酸、原儿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5种成分分别在0.04~1 mg/m L(R2=0.999 7)、0.001 6~0.029 mg/m L(R2=0.9940)、0.001 6~0.04 mg/mL(R2=0.998 9)、0.008~0.04 mg/mL(R2=0.998 7)、0.013~0.029 mg/mL(R2=0.998 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不同添加水平加标回收率为94.05%~107.02%,其相对标准偏差在0.95%~4.11%之间。结论:建立方法适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可用来对杜仲叶、杜仲干皮中5种苯丙素类成分(绿原酸、咖啡酸、原儿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进行含量测定。不同生长年限杜仲叶中的5种苯丙素类活性成分总量高于杜仲干皮。因此,在制备含杜仲保健食品时,可考虑应用杜仲叶作为杜仲干皮的替代物。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超声辅助法提取苯丙素类成分的单因素试验
  •       1.3.1. 1 甲醇体积分数对杜仲样品中苯丙素类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       1.3.1. 2 超声提取时间对杜仲样品中苯丙素类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       1.3.1. 3 料液比对杜仲样品中苯丙素类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     1.3.2 苯丙素类成分HPLC测定
  •       1.3.2. 1 色谱条件
  •       1.3.2. 2 混合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1.3.2.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1.3.2. 4 方法学考察
  •       1.3.2. 5 样品测定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定成分选择结果
  •   2.2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2.1 甲醇体积分数的影响
  •     2.2.2 超声提取时间的影响
  •     2.2.3 料液比的影响
  •   2.3 苯丙素类成分HPLC测定
  •     2.3.1 色谱条件选择结果
  •     2.3.2 HPLC分析
  •     2.3.3 方法学考察结果
  •       2.3.3. 1 线性关系
  •       2.3.3. 2 精密度
  •       2.3.3. 3 稳定性
  •       2.3.3. 4 重复性
  •       2.3.3. 5 加标回收率
  •   2.4 杜仲中苯丙素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 3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子东,付冬梅,张威鹏,张琳,祖元刚

    关键词: 杜仲,苯丙素类,高效液相色谱,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部位

    来源: 食品科学 2019年0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化学,中药学

    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部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公益性行业(林业)科研专项(201504701-205)

    分类号: R284.1;O657.72

    页码: 186-191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857K

    下载量: 403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刺五加注射液中苯丙素类化学成分[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13)
    • [2].天山雪莲中苯丙素类成分大孔树脂富集工艺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04)
    • [3].大叶紫珠苯丙素类衍生物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06)
    • [4].锦葵科植物的苯丙素类及相关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2(01)
    • [5].大叶紫珠中得到的一个新苯丙素类衍生物(英文)[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10)
    • [6].苦楝果实中具有细胞毒活性的苯丙素类成分(英文)[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08)
    • [7].橙黄瑞香中苯丙素类成分研究[J]. 中草药 2016(22)
    • [8].长毛风毛菊中苯丙素类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药材 2015(01)
    • [9].九牛造根中苯丙素类成分的分离及鉴定[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5)
    • [10].款冬叶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学分析[J]. 中草药 2018(13)
    • [11].火绒草的苯丙素类成分[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02)
    • [12].半边风苯丙素类成分及抑制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活性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14)
    • [13].棕榈花蕾中苯丙素类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药材 2019(11)
    • [14].不同干燥方法对金盏银盘中苯丙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0(07)
    • [15].响应面法优选玄参环烯醚萜苷和苯丙素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J]. 重庆中草药研究 2018(02)
    • [16].杜仲的活性成分和保健功效及杜仲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0)
    • [17].圆二色光谱在中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17(10)
    • [18].中药绵马贯众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19)
    • [19].小叶三点金的苯丙素类成分分析[J].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02)
    • [20].香鳞毛蕨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17(10)
    • [21].兖州卷柏苯丙素类和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 2016(21)
    • [22].蒙药材香青兰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4)
    • [23].大王马先蒿苯丙素类含量测定及有效部位抗疲劳活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05)
    • [24].款冬花不同发育阶段的代谢组学和比较转录组学分析[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7(06)
    • [25].近十年锦灯笼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19(10)
    • [26].芦竹根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 2016(07)
    • [27].枸骨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中国医疗设备 2016(S1)
    • [28].野菊的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5(03)
    • [29].裸花紫珠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7(05)
    • [30].水烛香蒲叶的化学成分研究[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9(10)

    标签:;  ;  ;  ;  ;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部位杜仲中5种苯丙素类成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