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铁磁相互作用论文_张禹,张晓英,张景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铁磁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相互作用,孤子,晶格,模型,量子,长程,普鲁士。

反铁磁相互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禹,张晓英,张景萍[1](2016)在《九核Co~Ⅱ金属簇: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实现由反铁磁到自旋玻璃的磁学性质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核金属配合物具有有趣的结构和迷人的磁学性质~([1])。我们首先利用2-吡啶甲醇~([2]),甲酸钠和大气中CO_2派生的碳酸根离子,合成由μ_6-CO_3和甲酸桥连的九核Co~(Ⅱ)金属簇1,表现出反铁磁相互作用。改变反应溶剂比例,甲酸根取代其中一个Co上的配位水分子,得到了与1的簇结构类似的九核Co~(Ⅱ)金属簇2。与1不同的是,化合物2表现出自旋玻璃行为,这是由于化合物2的晶体堆积模式与1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因此,通过调整晶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成功实现了由反铁磁到自旋玻璃的转变。这一结论对合成具有特殊磁性质的多核配合物具有深远意义~([3])。(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六分会:晶体工程》期刊2016-07-01)

汪森,陈浩,王瑞强[2](2016)在《具有均匀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的一维反铁磁链的孤子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反铁磁体中除了存在常被研究的交错Dzyaloshinskii-Moriya(DM)相互作用外,可能也存在均匀DM相互作用.研究了交换作用各项同性的、具有均匀DM相互作用的一维反铁磁链,采用常用的双子格模型,在DM相互作用的大小D小于最近邻二格点离子上电子间的交换积分J时,利用Holstain-Primakoff变换、多重尺度方法,得到椭圆函数波解和相应孤子解,并且讨论了DM相互作用对一维反铁磁链的解的影响.研究表明:DM相互作用对孤子宽度、峰值及能量均有着重要影响,且关系复杂,不存在随D的增减而单调增减.(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侯小康,王兆喜,李明星[3](2012)在《具有强反铁磁相互作用的二维手性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配合物因其独特的光、电、磁、不对称催化及其生物活性,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1,2]本文采用手性席夫碱为手性源,以金属铜为中心离子和二氰胺根离子为桥联配体,合成了以双核铜为构筑基元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2-04-13)

戴闻[4](2011)在《使用被捕获的离子模拟反铁磁相互作用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叁角形反铁磁相互作用网络中,磁体的自旋取向遭遇到一个尴尬局面,或者叫作窘阻(Frustrated))局面.让我们考虑在平面上的叁个磁体,它们分别位于一个等边叁角形的3个顶点(a,b,c).反铁磁相互作用要求3个磁体中两两取向相反(本文来源于《物理》期刊2011年11期)

周宗立,章国顺,娄平[5](2011)在《相互作用突然开启后的反铁磁海森伯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反铁磁海森伯模型为对象,设想了一个相互作用在t=0时刻开启的非平衡体系.在低温近似下,本文利用重整化群流方程方法讨论了该体系可观测量随时间的演化趋势.本文根据此类体系的特点,给出了获得算符时间演化形式的路径,并成功将其应用于本文所讨论的模型中.其中,本文着重介绍了如何在非平衡自旋体系中应用流方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得到了随时间演化的基态磁化强度,同时论证了该方法处理此类系统的有效性.同时,在与平衡体系基态磁化强度的对比中,发现非平衡可观测量随时间震荡而无法收敛,这一点有别于相互作用突然开启后的Luttinger液体.(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蔡卓,陆文彬,刘拥军[6](2008)在《交错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对反铁磁Heisenberg链纠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了具有交错Dzyaloshinskii-Moriya(DM)相互作用的反铁磁Heisenberg链的纠缠.基于density-matrix renormalization group(DMRG)的数值计算表明,交错DM相互作用消除了系统在外磁场H=2处的二级量子相变,从而量子纠缠反常行为也随之消失;同时纠缠范围的发散也被消除,意味着该模型因子化点的消失.交错DM相互作用导致系统在任意强场下也不会达到铁磁饱和状态,从而保持着自旋纠缠.交错DM相互作用有利于通过外场调控纠缠程度和纠缠范围.(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8年11期)

何云,陈若航,戴耀东,黄彦君[7](2005)在《Co(Ⅱ)Fe(Ⅲ)氰根桥联配合物中的铁磁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穆斯堡尔谱学方法研究了普鲁士蓝类配合物K0.1Co1.4[F e(CN)6].5.5H2O的磁相互作用类型.当测量温度从室温降到低温时,该配合物表现为从顺磁相到铁磁相的变化,相变点在TC=11.5 K附近,宏观磁性表现为典型的铁磁性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高红,杜梅芳,王选章[8](2001)在《层间有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的磁性超晶格的推迟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用等效介质理论计算了层间有反铁磁交换的侧向超晶格 .当外场垂直于磁性或非磁性层时 ,在这种超晶格中存在两种磁序 :反转自旋 ( flop)和平行自旋磁序 .我们发现 ,这两种磁序的表面模的频率随外场和层间耦合的变化情况很不同 .前一种磁序中 ,模式的频率对层间耦合非常敏感 ,我们还发现使表面模存在的两个外场临界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许长谭,刘富义,庞小峰[9](1999)在《具有反铁磁相互作用的双铁磁链中的非线性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子格模型和相干态表示,研究了链与链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的双铁磁链系统中的非线性激发的性质,得到了孤子的宽度,能量及有效质量。结果表明在不同情况下的各向异性双铁磁链中可以激发拓扑性孤子或拓扑性反孤子或非拓性孤子或非拓扑性反孤子(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1999年04期)

张金珊[10](1999)在《一维长程相互作用反铁磁伊辛系统的相变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实空间重整化群方法研究了一维长程相互作用反铁磁系统.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分析,发现此系统在有限温度下不发生相变,与铁磁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3期)

反铁磁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反铁磁体中除了存在常被研究的交错Dzyaloshinskii-Moriya(DM)相互作用外,可能也存在均匀DM相互作用.研究了交换作用各项同性的、具有均匀DM相互作用的一维反铁磁链,采用常用的双子格模型,在DM相互作用的大小D小于最近邻二格点离子上电子间的交换积分J时,利用Holstain-Primakoff变换、多重尺度方法,得到椭圆函数波解和相应孤子解,并且讨论了DM相互作用对一维反铁磁链的解的影响.研究表明:DM相互作用对孤子宽度、峰值及能量均有着重要影响,且关系复杂,不存在随D的增减而单调增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铁磁相互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张禹,张晓英,张景萍.九核Co~Ⅱ金属簇: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实现由反铁磁到自旋玻璃的磁学性质转变[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六分会:晶体工程.2016

[2].汪森,陈浩,王瑞强.具有均匀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的一维反铁磁链的孤子激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侯小康,王兆喜,李明星.具有强反铁磁相互作用的二维手性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C].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2012

[4].戴闻.使用被捕获的离子模拟反铁磁相互作用网络[J].物理.2011

[5].周宗立,章国顺,娄平.相互作用突然开启后的反铁磁海森伯模型[J].物理学报.2011

[6].蔡卓,陆文彬,刘拥军.交错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对反铁磁Heisenberg链纠缠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8

[7].何云,陈若航,戴耀东,黄彦君.Co(Ⅱ)Fe(Ⅲ)氰根桥联配合物中的铁磁相互作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8].高红,杜梅芳,王选章.层间有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的磁性超晶格的推迟模式[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

[9].许长谭,刘富义,庞小峰.具有反铁磁相互作用的双铁磁链中的非线性激发[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9

[10].张金珊.一维长程相互作用反铁磁伊辛系统的相变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论文知识图

自旋玻璃态示意图配合物26的xn厂T与x,nT-T曲线(a)Mn30簇的结构图;(b)Mn30的磁滞回线...一维自旋s=1/2反铁磁和铁磁交替相互...一维自旋s=1/2反铁磁和铁磁交替相互...)钴中心的配位环境;b)具有Kagome的...

标签:;  ;  ;  ;  ;  ;  ;  

反铁磁相互作用论文_张禹,张晓英,张景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