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控制论文_郑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侵蚀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东北地区,临汾,地球化学,方解石,电场,高炉。

侵蚀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郑娟[1](2019)在《不同覆盖措施对陡坡控制侵蚀与建立植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工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泥沙污染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地扰动而导致未受保护的土壤面积增加的结果。以5个建筑工地为例,比较单一秸秆或秸秆+聚丙稀酰胺(PAM)在陡坡地上施用,评估不同类型的有机覆盖物在防治土壤侵蚀和植草方面的效果,在降雨后收集并计算径流、浑浊度、侵蚀泥沙和养分浓度等数据,同时评估陡坡上草的生长情况和覆盖度。(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应用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滕辉[2](2019)在《矿物溶解过程中表面侵蚀坑形成的热力学控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矿物溶解是风化的核心反应,且对不同尺度的地表地球化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长期以来,对矿物溶解过程的研究一直是水-岩界面地球化学的重要课题。目前学界广为接受的观点是大多数矿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的溶解反应主要受控于矿物的表面化学反应过程,而不是溶质在溶液中的物理迁移能力。在众多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中,最为突出的是被溶解矿物表面广泛存在着大量侵蚀坑。但是,从热力学角度出发,晶体缺陷理论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郭冰冰[3](2018)在《钢混结构氯盐侵蚀-迁移多场耦合机制与主动电场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诸多重大钢筋混凝土工程已建、在建或者酝酿规划之中,重大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关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氯离子诱发的钢筋腐蚀是降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所以混凝土材料氯离子侵蚀机理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此外,考虑到绝大数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本质上属电化学腐蚀范畴,因此电化学腐蚀控制是降低或阻止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损伤及延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的直接和有效途径。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电化学腐蚀控制技术包括阴极保护、电化学除氯和电化学再碱化等。然而,当前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的阴极保护技术起源于石油、化工、船舶等行业,仅从腐蚀热力学角度按液态侵蚀介质控制腐蚀,未充分考虑多相、多孔混凝土介质内发生腐蚀的动力学因素。当前所发展的电化学除氯和电化学再碱化等技术出发于控制腐蚀发生的动力学因素,但其缺乏深刻的基础理论支撑以实现精准的腐蚀控制。因此,本文面向量大面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针对混凝土材料的氯离子侵蚀机理及钢筋腐蚀控制中所存在的关键瓶颈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开展基于传输过程物理化学本质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氯离子侵蚀机理与主动电场腐蚀控制等方面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低温水地球化学反应机理,建立了基于表面络合和溶解沉积反应的混凝土内孔溶液与水化产物间相互作用热力学模型。分析了氯离子浓度、温度及饱水度对孔溶液与水化产物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与他人已发表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热力学模型在反映水化产物对氯离子吸附作用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氯离子的侵入,混凝土内率先发生的为C-S-H凝胶对氯离子的物理吸附,随后当有充分的氯离子渗入时,AFm与之发生化学吸附,从而统一了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与结合氯离子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了耦合碳化和氯离子共同作用下的孔溶液与水化产物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发现二氧化碳将逐步导致混凝土中发生CH溶解反应、C-S-H表面的钙离子脱附反应、AFm和C-S-H的溶解反应等过程,从而影响水化产物对氯离子的吸附作用,并建立了不同碳化程度下自由氯离子与吸附氯离子间的关系。(2)基于多孔材料传质理论,结合所提出的孔溶液与水化产物间的相互作用热力学模型,并考虑水分传输的对流作用,建立了侵蚀环境作用下混凝土内物质传输的理论模型。采用算子分裂算法实现了热力学模型与传质过程的耦合,并基于MATLAB语言,搭建了COMSOL-PHREEQC交互接口,实现了饱水和非饱水混凝土材料物质传输的叁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混凝土内孔溶液各离子浓度、水化产物含量、饱水度的时空分布以及混凝土孔隙率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与他人已发表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立的考虑孔溶液和水化产物间相互作用的混凝土传质数值理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从材料腐蚀控制的热力学角度出发,基于腐蚀控制作用下混凝土内电场的数值模型,建立了主动腐蚀控制电场投放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钢筋表面电位进行约束,从热力学角度确保钢筋处于有效腐蚀控制状态。同时,对腐蚀控制系统中阳极材料的服役寿命进行约束,以满足结构服役寿命的设计需求。最后,以整个系统的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阳极材料的位置、面积以及外加电场为优化变量,得到整个系统成本最低时的腐蚀控制电场投放。结果表明,腐蚀控制系统的功率、阳极材料以及总成本经优化后大幅降低。(4)耦合所建立的混凝土传质模型和腐蚀控制电场投放模型,同时考虑阴阳极表面电极动力反应,建立了统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电化学主动电场腐蚀控制的理论模型。对电场与侵蚀环境耦合作用下饱水和非饱水混凝土材料内物质传输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混凝土孔溶液各离子浓度、水化产物含量、饱水度的时空分布以及钢筋表面的电极反应所产生的局部电流密度,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热力学与动力学本质所建立的主动电场控制方法可防止环境中氯离子的侵蚀,提高钢筋周围的pH值及氢氧化钙含量。(5)搭建了两种典型工况下缩尺钢筋混凝土桥墩的主动电场腐蚀控制系统,以进一步验证所建立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并为实际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控制提供示范。在优化设计后的主动电场腐蚀控制系统作用下,钢筋表面的局部电流密度和电位分布的结果表明腐蚀已被完全抑制,同时可避免氢脆的发生。此外,混凝土离子浓度的试验和数值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主动电场腐蚀控制系统可控制外界环境中氯离子的渗入,并可排除受氯盐污染的混凝土保护层中的氯离子。(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10-01)

王甜,黄志霖,曾立雄,肖文发,宋文梅[4](2018)在《叁峡库区退耕还林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控制——以兰陵溪小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秭归县兰陵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5—9月自然降雨条件下,对叁峡库区内典型退耕还林模式(茶园、板栗林、柑橘园)及原有农耕地(对照)径流小区的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情况进行了监测和分析,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对小流域土壤侵蚀及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后土壤侵蚀量和总氮、总磷流失量明显减少,与农耕地相比,板栗林、柑橘园和茶园地表径流流失减少幅度分别为41.95%,22.78%,6.11%,土壤侵蚀减少幅度分别为87.91%,75.26%,58.94%,总氮流失量减少幅度分别为52.42%,44.08%,31.26%,总磷流失量减少幅度为72.87%,70.45%,43.24%。(2)相较农耕地,退耕还林模式速效氮流失量明显减少,硝态氮流失量顺序为农耕地332.09g/hm~2>茶园243.42g/hm~2>板栗林124.76g/hm~2>柑橘园123.18g/hm~2,铵态氮流失量顺序为农耕地184.22g/hm~2>茶园132.18g/hm~2>柑橘园117.62g/hm~2>板栗林91.42g/hm~2,且硝态氮流失量占总氮流失量比率高于铵态氮。(3)总氮、总磷主要通过侵蚀泥沙途径流失,速效氮流失的主要途径是地表径流。流域内主要污染物为随侵蚀泥沙流失的总氮。(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李磊,尹良田,孙海洋,汪洋[5](2018)在《喷嘴式流入控制装置特性研究与侵蚀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窜和气窜是油气储藏的常见问题,最终会导致非经济性开采。为延长开采周期,设计了流入控制装置。但由于油藏开采周期长达20多年,工具工作环境渐趋恶劣,因此流入控制装置的可靠性极为重要。丹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CFD方法,从雷诺数、流量系数和几何结构等3个方面对倾斜喷嘴式流入控制装置进行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喷嘴边缘对流入控制装置流动特性的影响很大。同时,应用拉格朗日粒子法做了进一步的侵蚀模拟研究,通过改变几何形状、喷嘴圆角半径、砂粒尺寸和压差等参数对喷嘴中和喷嘴边缘处的侵蚀进行了分析,最终实现了适应于不可压缩流体的优化设计,并提出了下步研究建议。研究结果对于我国长水平段水平井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石油机械》期刊2018年07期)

崔泽思[6](2018)在《水库控制范围侵蚀产沙影响主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北地区17座水库为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关性分析、主成分统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流域形态、土壤性质等各种因子对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并明确了原因中的主导因素,从而推断出减少各因子对水库所在区域的扰动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证水土资源平衡。(本文来源于《水利建设与管理》期刊2018年03期)

陈能场[7](2018)在《长期性植被恢复可控制土壤侵蚀》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一个周六的下午,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服务部门的科学家Neil Shook正在位于北达科他州Woodworth的家里休闲。“我的妻子在户外,她大叫着要我出来看看这个。”他回忆说。一大块褐色的云彩遮住了西边的地平线。看起来像是沙尘暴来了,但(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报》期刊2018-02-02)

王贵宝,张余斌,习立阳,王彩永,任艳军[8](2017)在《河钢石钢2号高炉炉缸侵蚀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石钢2号高炉(1080m~3)炉缸局部热流强度升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通过采取炉皮灌浆、加装炉衬监测电偶、调整风口布局、改高压水加强冷却、局部堵风口、降低冶强等一系列可行性控制措施,炉缸热流强度降到了安全范围之内,保证了炉缸的安全运行。(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01.炼铁与原料》期刊2017-11-21)

杨丹丹[9](2017)在《汾河临汾段土壤侵蚀控制与洪水调控服务供给和需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利益。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MA)报告,全球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24项生态系统服务中,有15项正在退化,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研究能很好的解决自然资源在不同利用目的之间的分配,有效的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更好的为人类造福。本研究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以汾河临汾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LSE模型),收集整理研究区多年月降水量数据、土壤类型数据、DEM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和植被覆盖度数据,评价了2000年、2005年、2010年的土壤侵蚀量和侵蚀强度等级,分析了土壤侵蚀控制服务及洪水调控服务的供给和需求时空分布的变化特征和驱动因子,并利用迭加工具分析了供需平衡问题,指出了个别县域供需不平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在土壤侵蚀强度方面,2010年,汾河临汾段最大土壤侵蚀模数为41639.1t/(km2·a),侵蚀总面积10928 km2,侵蚀强度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研究区年土壤侵蚀总量为229×105 t/a,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094.96 t/(km2·a),侵蚀量以极强烈、中度和剧烈侵蚀为主。2000年,最大土壤侵蚀模数为16221 t/(km2·a),侵蚀总量877.05×104t/a。2005年最大土壤侵蚀模数为28724.6 t/(km2·a),侵蚀总量1314.44×104 t/a。(2)2000-2010年,汾河临汾段微度侵蚀面积在逐年减小,轻度侵蚀基本保持不变,而中度、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侵蚀在逐年增加,各等级侵蚀量与侵蚀面积变化趋势相同。土壤侵蚀强度和侵蚀量由两侧山地向中部盆地递减,中部临汾盆地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两侧山地以高强度侵蚀为主,且西部吕梁山脉高于东部太岳山、霍山。(3)土壤侵蚀量和侵蚀模数均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后减小,25°是侵蚀量的临界坡度;同样,土壤侵蚀量和侵蚀模数也均随着高程的增加而增加,而后减小,其临界高程是1500 m;从土地利用类型看,旱地对土壤侵蚀的贡献最大,占侵蚀总量的96%以上,森林侵蚀量最小;研究区主要的土壤类型是黄绵土和褐土,二者的侵蚀量和侵蚀模数均高于其它土壤。(4)土壤侵蚀控制服务的供给区是汾河谷地两侧的森林和草地等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山地,需求区为汾河临汾段内的农田、居民区、商业区和水库等。对供给区和需求区进行迭加,得出在尧都区、襄汾县、曲沃县和侯马市供需出现了极不平衡的现象,需求显着大于供给。因此,这些县域需要加大植树造林与现有植被的保护工作,增加供给量。(5)洪水调控服务的供给区是洪水暴发地和受洪水影响地区的森林、草地和水库,需求区是容易受到洪水灾害影响的区域,包括暴雨区及暴雨影响区域的居民区、农田和商业建筑物等。将供给区和需求区进行迭加,可知在个别县域供给和需求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在中高等需求的曲沃县、侯马市、尧都区、洪洞县及襄汾县,供给却很小。因此,在这几个县域需要加大植树造林与现有植被的保护工作,同时注意保证河道的泄洪能力。(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6-15)

周胜利[10](2017)在《基于模糊控制理论及ZigBee无线网络的智能水土侵蚀采样装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土侵蚀是指土壤或成土母质在外力(水、风)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水土侵蚀是土壤退化的一个最普遍的原因,全球约有80%的土地受到侵蚀,遭受水土侵蚀的土地达到10.94亿公顷,其中严重侵蚀达7.51亿公顷。大雨或暴雨对土体的击溅力强,径流量大,冲刷强烈往往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情况越来越严重,不断地恶化的土地情况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其中水土侵蚀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水土流失类型,其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7%。降雨或冰雪冻融导致的地表径流是水土侵蚀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有很多科研部门和政府单位都在研究各个地区的水土侵蚀情况,研究水土侵蚀对我国的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土地的合理利用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国内此方面的发展相对较晚,导致我国在水土测量采集方面的装置多数都从国外引进,国外的设备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使得国内每年水土流失监测部门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国外设备,因此水土流失采样设备的国产化意义重大。同时,在国产化的同时结合实际科研和工作要求对设备进一步的改造,生产出性能更佳价格更低的高质量的国产化产品,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国际上对于水土侵蚀的监测通常是通过搭建径流小区,采集雨后径流小区内产生的径流来分析水土侵蚀的情况。传统的采样装置使用有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恶劣的降雨环境中给操作者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性,为了有线传输带来的不便性,本文基于无线局域网(ZigBee)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的径流场水土侵蚀采样系统,用于自动采集雨后地表径流样本,并记录径流的流量强度和降雨强度等参数。装置采用TI公司的CC2530微处理器为核心控制器,负责无线数据收发及采样装置控制。该系统由无线手操器和多台径流采样装置组成。手操器和径流采样装置组成星型ZigBee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手操器作为中心节点负责整个网络的管理及对各个采样装置的控制。径流采样装置作为网络分节点根据手操器设定的采样规则自动对径流进行分离采样。对于径流采样规则的设定实现了人工设定和设备智能设定两种方式,智能设定方式采用了基于模糊数学的模糊逻辑控制算法,根据实时的降雨强度和径流强度信息建立合理的专家知识库,同时进行相应的模糊推理,得到更为合理的采样规则设定。经过现场实验,结合实验数据,验证了该系统具有使用方便、稳定性好等优点,对水土侵蚀设备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5-01)

侵蚀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矿物溶解是风化的核心反应,且对不同尺度的地表地球化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长期以来,对矿物溶解过程的研究一直是水-岩界面地球化学的重要课题。目前学界广为接受的观点是大多数矿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的溶解反应主要受控于矿物的表面化学反应过程,而不是溶质在溶液中的物理迁移能力。在众多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中,最为突出的是被溶解矿物表面广泛存在着大量侵蚀坑。但是,从热力学角度出发,晶体缺陷理论指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侵蚀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郑娟.不同覆盖措施对陡坡控制侵蚀与建立植被的影响[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9

[2].滕辉.矿物溶解过程中表面侵蚀坑形成的热力学控制机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郭冰冰.钢混结构氯盐侵蚀-迁移多场耦合机制与主动电场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4].王甜,黄志霖,曾立雄,肖文发,宋文梅.叁峡库区退耕还林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控制——以兰陵溪小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8

[5].李磊,尹良田,孙海洋,汪洋.喷嘴式流入控制装置特性研究与侵蚀模拟[J].石油机械.2018

[6].崔泽思.水库控制范围侵蚀产沙影响主成分分析[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8

[7].陈能场.长期性植被恢复可控制土壤侵蚀[N].中国环境报.2018

[8].王贵宝,张余斌,习立阳,王彩永,任艳军.河钢石钢2号高炉炉缸侵蚀的控制[C].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01.炼铁与原料.2017

[9].杨丹丹.汾河临汾段土壤侵蚀控制与洪水调控服务供给和需求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10].周胜利.基于模糊控制理论及ZigBee无线网络的智能水土侵蚀采样装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132]研究区低起伏古侵蚀面(GoogleEarth截...云南松林土壤侵蚀控制和坡面保护...云南松林土壤侵蚀控制和坡面保护...表示龙川江流域植被土壤侵蚀控制...苔藓对颗粒侵蚀的控制作用

标签:;  ;  ;  ;  ;  ;  ;  

侵蚀控制论文_郑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