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管制论文_冯嘉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价格管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管制,价格,主体,利润,投入产出,能动性,溢价。

价格管制论文文献综述

冯嘉良[1](2019)在《价格管制视域下市场经济主体能动性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到2008年我国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国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已经做出了初步探索,但是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改革道路仍然充满挑战。本文意在通过说明价格管制的一般概念内涵、分类和现存问题,分析其对市场经济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与往常观点相比,本文创新提出市场经济主体能动性发挥的两种作用范畴——正常区域和灰色区域,说明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总会存在,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在不同的区域发挥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献智献力。(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9年33期)

赵道致,杨洁[2](2019)在《考虑不同监管目标的网约车服务价格管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网约车服务与出租车服务共存的出行市场,考虑网约车平台提供高端服务或低端服务,基于价格管制机制研究网约车服务与出租车服务共存时管制策略的制定,分别用以实现参与(目标1)与公平(目标2)管制目标.比较不同目标下价格管制策略的宽严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网约车平台提供高端服务时,且出租车价格处于较高或较低水平,实现参与目标,需提高网约车服务价格,其余情况下,无管制即可实现目标1.而对于管制目标2,当出租车服务价格较低时,需网约车提价.网约车提供低端服务时,其最优反应价格不仅与出租车服务价格有关.还与两种服务差异化程度有关.无论网约车平台提供高/低端服务,管制目标1的管制强度均高于管制目标2.(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0期)

万江[3](2019)在《违反价格管制的合同效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价格管制要发挥作用需实现从政府政策到市场交易的转换。由于《价格法》有关价格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模糊,加之政府干预本身的合法性、合理性存有争议,法院对价格管制是否属于《合同法》第52条所禁止的强制性规定存在分歧。《合同法》有关合同无效的规定主要针对那些具有显着负外部效应的合同行为。违反价格管制的交易没有直接损害国家、集体、社会与其他主体的利益,负外部效应低,宜尊重诚实信用原则和比例原则,认定违反价格管制的合同原则上有效,并通过可撤销、可变更解决个别案件中存在的显失公平问题。《价格法》修改应当减少命令-控制型的立法模式,放弃违法即无效的一刀切思维,给予司法机关更多的自主裁量空间。(本文来源于《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何芸,汪宁[4](2019)在《价格管制对高成长公司定价的影响——基于倍差法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管制是转轨经济体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一类重要形式,我国新股定价政策为研究价格管制对新股定价以及经济个体行为的影响提供了天然的实验环境。文章以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倍差法研究价格管制对高成长性公司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价格管制的背景下,新股定价取决于公司当前的盈利能力,未来的盈利能力被限制,使得高成长性公司的发行价格被低估;高成长性公司的折价上市使其具有更好的市后表现。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IPO价格管制的经济后果,对注册制实施也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9年07期)

占潇[5](2019)在《股票发行价格管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在回顾股票发行机制以及股票发行定价机制的演变过程中,分析股票发行定价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股票发行定价机制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提出改进股票发行定价机制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当代农机》期刊2019年01期)

宋顺林,唐斯圆[6](2019)在《首日价格管制与新股投机:抑制还是助长?》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股首日涨停板制度(首日价格管制)类似于向上熔断机制,目的是为了抑制投资者"炒新"。但理论上,涨停板制度可能抑制新股投机,也可能反向助长投机。本文以2006~2017年的2109家IPO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首日价格管制导致IPO溢价更高;新股价值不确定性越大,首日价格管制对IPO溢价的影响越大;首日价格管制期间,投资者情绪对IPO溢价的影响更大。此外,首日价格管制还放大了新股上市后的股票换手率和股价波动率,导致新股上市后的股价短期内进一步非理性攀升;但长期来看,新股的换手率和波动率会回归正常水平,新股的股价也会向内在价值回归。最后,本文基于PSM+DID的方法进一步验证了文章的主要结果,结论依然成立。(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19年01期)

朱彬露[7](2019)在《基于水质改善的自来水价格管制政策和效应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自来水是“质与量”的高度统一,居民的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量”的供给,更要有“质”的保障。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居民对自来水的需求逐步从“有水喝”升级为“喝好水”。随着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城市供水普及率已基本实现100%全覆盖,居民对水质安全的关注度和需求逐步提升,对自来水的支付能力不断提高。然而,在日益恶劣的水源水质条件下,自来水深度处理和安全输配的问题更加突出,居民龙头水水质堪忧。长期以来,在较低价格水平和滞后价格调整周期下,供水企业盈利甚微,甚至成本价格倒挂,对自来水生产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更是有心无力,无法达到水质改善的目标。可见,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现状与居民自来水水质安全的需求产生了强烈矛盾,城市水价改革如何支撑水质改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水价调整产生的宏微观经济效应作为凸显因素,以政府水价管制偏差及其校正为思路构建理论框架,以杭州市在建的千岛湖配水工程(下文称“引千入杭”)为例,通过水质改善导致水价上涨的宏微观经济效应评价,对价格调整方案进行比较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我国城市传统自来水价格管制效果评价;二是构建凸显性与自来水价格管制偏差模型;叁是水价调整的宏观经济效应评价;四是水价调整的微观经济效应评价;五是“引千入杭”不同价格方案的宏微观效应比较。最后,在理论与实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水质改善的自来水价格管制优化的政策建议。在政府定价的水价管理体制下,水价调整决策既要考虑宏观经济影响,又要考虑社会可承受能力,基于水质改善的自来水定价同样也在此决策框架中展开。通过对比拟定的“引千入杭”叁个价格方案,从宏观效应看,即便水价上涨30%带来的影响依然不显着;从微观效应看,杭州市水价上涨20%(即3.45元/吨)为最佳方案。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以下叁方面:1、构建传统自来水价格管制偏差的凸显性理论模型。基于水价调整背离宏观经济发展、供水企业成本倒挂的偏差现状,构造凸显性对政府公共产品定价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创新性地将该模型运用于自来水价格决策中。2、实证检验水质改善导致水价上涨的宏观和微观效应。在宏观层面,本文运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测算水价上涨对CPI、PPI、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GDP平减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在微观层面本文将“水质改善”作为一个积极信号,量化居民对高水质的支付意愿和能力,为水价科学决策提供依据。3、实证比较杭州市“引千入杭”水价调整方案并提出政策建议。综合居民支付意愿与能力、工程投资成本回收以及周边城市水价情况为“引千入杭”拟定叁个水价方案,分别对比各方案下水价上涨的宏微观经济效应,为“引千入杭”工程水价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9-01-06)

周思娇[8](2018)在《PPP模式下污水处理服务价格调整模型与政策研究——基于最高上限价格管制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污水处理PPP模式得以广泛应用,在PPP较长的周期内,污水处理服务价格调整成为污水处理企业成本补偿、合理收益、效率激励的关键。由于污水处理具有自然垄断等特性,管制者往往对污水处理实行价格管制,但在我国现行的价格管制方式下,污水处理企业普遍存在着成本补偿不足、缺乏改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激励,为此,本文采用激励性价格管制方式,构建基于最高上限的污水处理服务价格调整模型,并提出基于最高上限的污水处理调价政策思路。(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8年23期)

李楚墨[9](2018)在《浅析过度医疗与价格管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但医疗卫生费用的占比与世界各国相比却极小。这个几近矛盾的数据表明医疗卫生事业在中国还存在弊端,经济腾飞却没能带动医疗卫生事业跟着进步。医疗费用上涨是每个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这也是政府部门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最常见的政府行为是从调节医疗价格入手。本文将从过度医疗与传统医疗服务方面的价格管制行为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8年33期)

王刚,李伟阳[10](2018)在《价格管制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政府定价监管不断加强的现实背景,着力解决价格管制企业管理层经营业绩的科学评价问题:首先从理论入手,研究提出了管制利润和管理利润的概念,并建立了价格管制企业盈利恒等式,然后从促进价格管制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机制有效建立的角度,构建了以管理利润为核心的新型业绩评价体系,最后从政府制度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叁个方面提出了有关体系推广应用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财务与会计》期刊2018年22期)

价格管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网约车服务与出租车服务共存的出行市场,考虑网约车平台提供高端服务或低端服务,基于价格管制机制研究网约车服务与出租车服务共存时管制策略的制定,分别用以实现参与(目标1)与公平(目标2)管制目标.比较不同目标下价格管制策略的宽严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网约车平台提供高端服务时,且出租车价格处于较高或较低水平,实现参与目标,需提高网约车服务价格,其余情况下,无管制即可实现目标1.而对于管制目标2,当出租车服务价格较低时,需网约车提价.网约车提供低端服务时,其最优反应价格不仅与出租车服务价格有关.还与两种服务差异化程度有关.无论网约车平台提供高/低端服务,管制目标1的管制强度均高于管制目标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价格管制论文参考文献

[1].冯嘉良.价格管制视域下市场经济主体能动性浅析[J].现代商业.2019

[2].赵道致,杨洁.考虑不同监管目标的网约车服务价格管制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9

[3].万江.违反价格管制的合同效力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9

[4].何芸,汪宁.价格管制对高成长公司定价的影响——基于倍差法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9

[5].占潇.股票发行价格管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建议[J].当代农机.2019

[6].宋顺林,唐斯圆.首日价格管制与新股投机:抑制还是助长?[J].管理世界.2019

[7].朱彬露.基于水质改善的自来水价格管制政策和效应评价[D].浙江财经大学.2019

[8].周思娇.PPP模式下污水处理服务价格调整模型与政策研究——基于最高上限价格管制理论[J].现代经济信息.2018

[9].李楚墨.浅析过度医疗与价格管制[J].时代金融.2018

[10].王刚,李伟阳.价格管制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初探[J].财务与会计.2018

论文知识图

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与玉米产量、价...利润最大点、限定的收益率点、价格一 能源价格管制效果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原油价格管制1 价格管制条件下帕累托有效配置...价格管制下的效率损失

标签:;  ;  ;  ;  ;  ;  ;  

价格管制论文_冯嘉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