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下一氧化氮延缓鲜切粉葛褐化效果研究

低温下一氧化氮延缓鲜切粉葛褐化效果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粉葛(南药)鲜切后极易发生褐变,研究5℃一氧化氮(NO)处理对鲜切粉葛护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新鲜粉葛切分成均一小块后分别放入0.5、1.0、2 mmol/L硝普钠(SNP)溶液浸泡15 min,沥干后放于塑料盒中并用聚乙烯保鲜膜封口后置于5℃恒温恒湿箱中贮藏,定期取样测定褐变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不同浓度SNP处理均能有效减轻鲜切粉葛的褐变程度,以2 mmol/L SNP处理效果较好,处理10 d时褐变度仅为对照的62.4%,褐变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显示,不同浓度SNP处理均能显著抑制贮藏期6 d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上升,降低整个贮藏过程中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促进总黄酮积累,且随着SNP浓度增大,对以上指标的抑制或促进作用愈明显,贮藏10 d 2 mmol/L SNP处理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分别为对照的66.4%和5.42倍,2 mmol/L SNP可显著降低贮藏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延缓鲜切粉葛的褐变。对2 mmol/L SNP处理的鲜切粉葛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鲜切粉葛褐变度与PAL活性、总酚含量和类黄酮含量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POD、PPO活性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MDA相关性不显著。【结论】2 mmol/L SNP处理可显著延缓鲜切粉葛褐变,并提高其功能品质,为鲜切粉葛护色工艺提供参考。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NP处理对鲜切粉葛褐变度的影响
  •   2.2 SNP处理对鲜切粉葛PAL活性、总酚含量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3 SNP处理对PPO和POD活性的影响
  •   2.4 SNP处理对鲜切粉葛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5 2.0 mmol/L SNP处理鲜切粉葛生理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宋康华,张鲁斌,冯显爵

    关键词: 一氧化氮,鲜切粉葛,褐化,生理指标,延缓,功能品质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2019年09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B090900012)

    分类号: TS255.3

    DOI: 10.16768/j.issn.1004-874X.2019.09.020

    页码: 142-148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253K

    下载量: 28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声波和臭氧对鲜切莲藕褐变的影响及褐变模型的建立[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22)
    • [2].毛茶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鲜切苹果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23)
    • [3].罗汉果花提取液对鲜切苹果保鲜效果的影响[J]. 食品工业 2019(12)
    • [4].超高压处理对鲜切芋头品质影响研究[J].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0(01)
    • [5].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鲜切花市场分析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4)
    • [6].高浓度二氧化碳气调抑制鲜切莲藕酶促褐变的机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01)
    • [7].“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鲜切花贸易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0(02)
    • [8].鲜切莲藕腐败的荧光检测方法[J]. 食品科学 2020(08)
    • [9].不同清洗剂对鲜切黄瓜杀菌效果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03)
    • [10].海藻糖涂膜对鲜切苹果品质的影响[J]. 包装工程 2020(07)
    • [11].芳香植物纯露处理对鲜切芋头保鲜效果的影响[J]. 保鲜与加工 2020(03)
    • [12].鲜切及冷藏对4种蔬菜品质的影响[J]. 中国蔬菜 2020(07)
    • [13].浅析鲜切花的保鲜技术及营销策略[J]. 种子科技 2020(11)
    • [14].大数据视野下鲜切花产业风险防控机制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 2020(02)
    • [15].乳酸预处理对鲜切马铃薯冷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8)
    • [16].不同干燥方法对苦参趁鲜切制品中主要成分的影响[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08)
    • [17].鲜切山药保鲜剂开发及应用效果研究[J]. 中州大学学报 2020(04)
    • [18].鲜切苹果生理与品质保持技术[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9)
    • [19].赖氨酸和精氨酸复配处理对鲜切苹果褐变的影响[J]. 保鲜与加工 2020(05)
    • [20].超声波-曲酸复合处理对鲜切紫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保鲜与加工 2020(05)
    • [21].抗坏血酸处理对鲜切莴苣生理生化的影响[J]. 现代园艺 2020(19)
    • [22].抗坏血酸对鲜切莲藕品质的影响[J]. 现代园艺 2020(19)
    • [23].许昌市月季鲜切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乡村科技 2020(25)
    • [24].即食鲜切蔬果货架期保存环境对微生物指标的影响[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9)
    • [25].基于智能模型群的鲜切花产业平台的构建[J]. 北方园艺 2019(04)
    • [26].云南鲜切花出口的现状[J]. 商讯 2019(04)
    • [27].大豆分离蛋白对鲜切桃的保鲜效果[J]. 食品科学 2019(13)
    • [28].中国鲜切花进口需求弹性分析[J]. 新疆财经 2019(04)
    • [29].微波对鲜切山药护色及品质的保持[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19)
    • [30].“一带一路”下中国鲜切花产业的定位与格局[J]. 中国花卉园艺 2017(18)

    标签:;  ;  ;  ;  ;  ;  

    低温下一氧化氮延缓鲜切粉葛褐化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