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训练对痉挛型双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运动控制训练对痉挛型双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运动控制疗法对痉挛型双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运动控制疗法有效提高脑瘫儿童运动功能提供循证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a)纳入标准:诊断及分型均符合2014年最新脑瘫诊断及分型标准,确诊为痉挛型双瘫儿童;年龄在3-6岁;认知良好,能听懂简单指令,中国比奈智力测试IQ≥70;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Ⅲ级[7];儿童家属对治疗方法知情同意,配合治疗并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b)排除标准:不符合痉挛型双瘫诊断标准;认知能力差,不能听懂简单指令等不配合治疗;合并影响粗大运动功能的神经和骨关节疾病等严重并发症;不能坚持完成疗程时间。c)一般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并经排除标准剔除后的60例痉挛型双瘫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儿童一般情况比较,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分型、粗大运动功能水平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方法:a)常规康复训练: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传统康复;理疗等,PT项目每次40min,其他训练项目每次30min,每天1次,每周5天,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b)运动控制疗法:(1)制定训练计划;(2)运动控制训练:头部的运动控制、坐位的运动控制、膝立位的运动控制、站立位的运动控制、步行的运动控制、速度步行的运动控制、障碍步行的运动控制、室外步行的运动控制。根据训练计划,每次训练训练40min,每天1次,每周5天,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c)根据训练计划,每次训练训练40min,每天1次,每周5天,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运动控制训练并结合常规训练方法,两组儿童都接受训练3个月以上。3)疗效观察:a)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应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GMFM-88项对两组儿童进行评定,得出D(站立)区、E(步行)区分数。b)应用足印分析法进行步态分析,测定得出患儿步长和步宽。c)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患儿ADL分数。d)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12周后采集两组儿童的血样本,采集时间均为晨起安静状态下7:00-8:00空腹抽取静脉血3-5mL,统一送至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和血尿素(BU)指标。4)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正态分布情况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以上评定方法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对比,治疗12周后两组儿童GMFM-88项D区和E区、步长、步宽、ADL分数分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儿童Hb降低、CK和BU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差异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儿童Hb升高、CK和BU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论:运动控制训练将已获得的运动能力加入了功能性目标,使儿童主动性地进行目标运动,儿童可以通过运动控制训练明确自己的运动程序,完善自己的运动策略。运动控制训练将儿童已得粗大运动功能范化进入到日常生活能力,单一环境中训练内容带入到多种环境中,更加注重锻炼儿童参与和适应不同环境研究结果从整体功能和生理生化水平显示运动控制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痉挛型双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改善脑瘫儿童异常步态及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脑瘫儿童回归家庭和社会。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国内会议

作者: 李鑫,庞伟,王安利,范艳萍,王巍巍

关键词: 脑性瘫痪,运动控制,粗大运动功能,血红蛋白,肌酸激酶,血尿素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2019-11-01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医药卫生科技,社会科学Ⅱ辑

专业: 生物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体育

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分类号: G804.2;R742.3

DOI: 10.26914/c.cnkihy.2019.029786

页码: 2301-2302

总页数: 2

文件大小: 1624k

下载量: 62

相关论文文献

  • [1].儿童滑轨悬吊单元对运动发育落后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训练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06)
  • [2].孕龄与出生体质量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影响研究[J]. 临床军医杂志 2020(04)
  • [3].早期感觉综合训练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及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20(15)
  • [4].脑性瘫痪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适应性发育商、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7(01)
  • [5].针灸推拿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22)
  • [6].运动控制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影响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02)
  • [7].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简化及最优路径[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5(12)
  • [8].不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脑性瘫痪患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疗效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05)
  • [9].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与康复锻炼对小儿脑瘫患者粗大运动功能影响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 2012(04)
  • [10].应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对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影响[J]. 中国康复 2012(06)
  • [11].婴幼儿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信度与效度研究[J]. 重庆医学 2011(26)
  • [12].粗大运动功能家长自评量表在脑瘫康复门诊的实用性探讨[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11)
  • [13].网状密集式悬吊训练对发育迟缓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04)
  • [14].音乐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疗效的观察[J]. 临床医药实践 2017(06)
  • [15].针刺和推拿配合神经发育学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2(12)
  • [16].社区康复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05)
  • [17].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小儿脑瘫患者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06)
  • [18].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脑瘫患儿腓肠肌痉挛疗效观察[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7(04)
  • [19].脑瘫儿童运动功能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50)
  • [20].针推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障碍21例[J]. 河南中医 2013(12)
  • [21].中药熏蒸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应用及护理体会[J]. 中国民康医学 2013(08)
  • [22].运动疗法优化方案对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康复疗效的前瞻性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34)
  • [23].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与核心肌力的相关性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11)
  • [24].两种评估量表对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的相关性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3)
  • [25].应用悬吊训练改善运动障碍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效果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05)
  • [26].上田疗法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 右江医学 2015(02)
  • [27].脑瘫患儿智力与粗大运动发育的关系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5(13)
  • [28].脑瘫患儿的运动行为及与运动能力的关系[J]. 广东医学 2015(19)
  • [29].1~6岁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初步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09)
  • [30].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6)

标签:;  ;  ;  ;  ;  ;  

运动控制训练对痉挛型双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