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论文_刘治京,史香锟,位召祥,宋晶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二氧化,超临界,耐热钢,热力,结晶度,核反应堆,印刷电路。

超临界二氧化碳论文文献综述

刘治京,史香锟,位召祥,宋晶晶[1](2019)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中的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CHE)作为一种新型微通道紧凑式换热器,适用于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在新一代核能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氢能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分析论述了PCHE的特点和优势,从热力设计和制造加工两方面对PCHE的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就PCHE的通道设计、介质强化传热、制造加工技术及应用材料等关键问题展开分析评述,提出了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期为PCHE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能源与节能》期刊2019年12期)

陶志强,赵庆,唐豪杰,吴家桦[2](2019)在《应用于工业余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的热力学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主开发了一套基于分流再压缩的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的工业余热利用数值模拟程序,并结合?分析原理深入挖掘各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内部机制。发现在任意选定状态参数下,存在一个最佳分流比使得热效率和?效率同时达到最优。透平入口温度变化对最佳分流比不造成影响。提高透平入口温度始终对系统最佳热效率和?效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最佳分流比随主压缩出口压力的提高而单调递减。系统最佳热效率?效率随主压缩机出口压力提高先增加后趋缓,在低压段(15~23MPa)增加明显。随着压力的提高,系统?损失率的减少基本上是由高温回热器贡献的。最佳分流比随着主压缩机入口温度的提高而降低。主压缩机出口压力达25MPa时,主压缩机入口温度提高2℃,最佳热效率和?效率分别下降约3%和5%。主压缩机入口温度提高造成系统性能恶化的结果主要是通过预冷器的?损失率增加实现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3期)

施东波,刘天源,谢永慧,张荻[3](2019)在《基于Gauss过程回归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设计-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透平设计方法精准度差、设计及优化周期长的问题,基于一元流动理论建立了快速的S-CO_2向心透平热力设计方法,结合高精度的叁维气动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Gauss过程回归的设计-优化方法,利用热力设计以及Gauss过程回归预估透平气动设计的真实效率,并在模拟退火过程中检验设计结果的有效性,通过S-CO_2透平的设计及优化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高效性。结果表明:透平等熵效率从初始设计方案的83.68%提升至最优设计方案的91.20%,对于传统的气动设计及模拟退火方法需要120次的气动分析,而该方法仅需24次气动分析,大幅缩短了设计-优化时间,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詹国靖,林敬甄,刘昌树[4](2019)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添加共溶剂萃取芝麻饼粕中木酚素之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芝麻饼粕为芝麻压榨提油后之副产物,仍含有许多具抗氧化生理活性之木酚素,亟待利用。本研究分析芝麻饼粕中木酚素组成,并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添加乙醇做为共溶剂萃取其木酚素。芝麻饼粕的木酚素以芝麻素含量最高,依序为芝麻酚和芝麻林素。乙醇做为共溶剂之最适浓度为6 mol%,提高压力至3500~4000 psi、及萃取温度至60℃,均增加木酚素的萃取率,系为在高压、高温下乙醇与二氧化碳呈现混合均匀状态,增加超临界二氧化碳极性及密度,以萃出更多的木酚素。综和以上,藉由超临界二氧化碳添加乙醇作为共溶剂,增加芝麻饼粕木酚素之萃取率,回收再利用芝麻木酚素,提升芝麻饼粕之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胡涵,孙恩慧,刘超,李航宁,徐进良[5](2019)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流模式锅炉冷却壁的概念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O_2,S-CO_2)布雷顿循环的质量流量是水蒸汽朗肯循环的8倍左右。当该循环应用于燃煤发电领域,且锅炉沿用传统受热面布置时,大流量会导致锅炉大压降。分流模式是指工质进入锅炉前,一分为二,分别流经不同的受热面。分流模式下,冷却壁分为四部分管屏,并形成了冷却壁的新型概念设计。为了深入研究冷却壁分流模式特性,利用Fortran编制了炉膛热力计算和冷却壁水动力计算耦合程序,给出了1000MWS-CO_2锅炉冷却壁的布置方案。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全流模式,采用分流模式的冷却壁有两点优势:1)在相同管径下,能够有效减小压降。2)在相同压降下,管径小,管壁温度较低。同时,当分流布置时,冷却壁应采用垂直管屏。(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丁璐,倪红坚[6](2019)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浸泡对页岩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是非常规油气藏钻探开发的基础问题。依据井下工况,研制超临界二氧化碳浸泡实验装置,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浸泡条件下,页岩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页岩的抗压强度降低至稳定值,弹性模量升高至稳定值,泊松比降低至稳定值。相比于氮气实验,超临界二氧化碳弱化岩石力学性质的能力更强,说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更有利于破岩。相比于清水实验,清水浸泡后页岩抗压强度一直下降,不利于井壁稳定,二氧化碳浸泡后页岩抗压强度下降至稳定值,有利于井壁稳定。浸泡不同岩石发现,岩石抗压强度均降低,但是降低幅度不同,说明超临界二氧化碳可渗入各种不同岩石,改变岩石力学性质,有利于提高破岩效果,加快钻井速度。研究结果为超临界二氧化碳钻完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30期)

梁志远,桂雍,赵钦新[7](2019)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下典型耐热钢腐蚀行为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关键部件和系统所占空间小、节水潜能巨大和经济性显着等优点,在新型燃气轮机、舰船发电、第四代核电、火力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体系中,超临界态二氧化碳工质与系统关键高温部件直接接触而造成腐蚀,但其对耐热材料腐蚀规律尚未清晰。同时,结合现役发电机组水蒸气工质的腐蚀安全问题频发,为保证新型发电循环系统的长周期安全运(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王吉祥,谢放华,曾虹燕,杨俊杰,黄承辉[8](2019)在《辐射交联共聚聚丙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行为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叁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作为交联剂与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共混制备片材,用γ射线在空气环境下对片材样品进行辐照,并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片材进行间歇发泡。通过对样品结晶行为、凝胶含量和泡孔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交联剂TAIC和不同吸收剂量对PPR的结构和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剂TAIC的添加在熔融共混时能促进PPR产生轻微交联,辐照后PPR/TAIC(质量分数2%)的交联程度增加,同时也发生氧化裂解,并且氧化裂解程度随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大;PPR中主要存在α晶型和γ晶型,发生交联后能形成更多的γ晶型,γ晶型的存在能触发产生更多的成核位点,形成良好的微孔结构。对于本研究中的PPR/TAIC(质量分数2%)片材,最佳吸收剂量为25 kGy,此时泡孔孔径达到最小约41μm,泡孔密度达到1.5×10~(10)cm~(-3),发泡样品断裂伸长率达到230%。该聚丙烯样品在释压为20 MPa条件下的scCO_2适宜发泡温度窗口可达10℃左右。(本文来源于《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畅,臧晓南,刘柱,王振东[9](2019)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在裂殖壶菌DHA提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容量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对裂殖壶菌OUC168菌粉进行油脂萃取,并以四种油料作物黑芝麻、大豆、花生、核桃进行比较,通过气相色谱技术检测了萃取物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比较和分析了不同萃取条件下超临界流体对不同脂肪酸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四种油料作物中的脂肪酸均以16-18C为主,裂殖壶菌中含有丰富的长链脂肪酸DHA(22C:6,44.34%),是非常好的不饱和脂肪酸来源。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可以有效萃取四种油料作物中的脂肪酸,萃取率均在75%以上。对于裂殖壶菌中脂肪酸的萃取,在萃取温度30-40℃,萃取压力30MPa,分离温度35-55℃条件下,长链脂肪酸的萃取率总体低于短链脂肪酸;同种脂肪酸在萃取温度为30℃时的萃取率高于40℃时的萃取率。在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30MPa,分离温度55℃,分离压力8~10MPa,CO_2流速14L/h的条件下,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裂殖壶菌总脂肪酸的萃取率为56.03%,DHA萃取率为22.16%。(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吴攀,高春天,单建强[10](2019)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在核能领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具有热效率高及系统简单紧凑等优点,是非常有前景的第四代核反应堆能量转换系统,可有效提升钠冷快堆和铅冷快堆的热效率。介绍了简单和再压缩2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的基本原理,回顾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作为反应堆直接冷却循环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内多尺度、宽参数范围的换热及流动机理研究,不同形式的布雷顿循环设计和优化,布雷顿循环控制策略研究,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部件的实验研究与性能分析,将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本文来源于《现代应用物理》期刊2019年03期)

超临界二氧化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主开发了一套基于分流再压缩的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的工业余热利用数值模拟程序,并结合?分析原理深入挖掘各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内部机制。发现在任意选定状态参数下,存在一个最佳分流比使得热效率和?效率同时达到最优。透平入口温度变化对最佳分流比不造成影响。提高透平入口温度始终对系统最佳热效率和?效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最佳分流比随主压缩出口压力的提高而单调递减。系统最佳热效率?效率随主压缩机出口压力提高先增加后趋缓,在低压段(15~23MPa)增加明显。随着压力的提高,系统?损失率的减少基本上是由高温回热器贡献的。最佳分流比随着主压缩机入口温度的提高而降低。主压缩机出口压力达25MPa时,主压缩机入口温度提高2℃,最佳热效率和?效率分别下降约3%和5%。主压缩机入口温度提高造成系统性能恶化的结果主要是通过预冷器的?损失率增加实现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论文参考文献

[1].刘治京,史香锟,位召祥,宋晶晶.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中的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J].能源与节能.2019

[2].陶志强,赵庆,唐豪杰,吴家桦.应用于工业余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的热力学和?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3].施东波,刘天源,谢永慧,张荻.基于Gauss过程回归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设计-优化方法[J].动力工程学报.2019

[4].詹国靖,林敬甄,刘昌树.超临界二氧化碳添加共溶剂萃取芝麻饼粕中木酚素之探讨[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5].胡涵,孙恩慧,刘超,李航宁,徐进良.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流模式锅炉冷却壁的概念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6].丁璐,倪红坚.超临界二氧化碳浸泡对页岩力学性能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7].梁志远,桂雍,赵钦新.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下典型耐热钢腐蚀行为及机理研究[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8].王吉祥,谢放华,曾虹燕,杨俊杰,黄承辉.辐射交联共聚聚丙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行为及其性能研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9

[9].刘畅,臧晓南,刘柱,王振东.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在裂殖壶菌DHA提取中的应用[J].海洋湖沼通报.2019

[10].吴攀,高春天,单建强.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在核能领域的应用[J].现代应用物理.2019

论文知识图

调节分离染料回收[BMIM]PF6通过pH...2 阿昔洛韦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5-11射孔试件超临界二氧化碳压...3-6超临界二氧化碳缓冲罐3...4-4超临界二氧化碳泄露管道结冰...3-16凝析气-超临界二氧化碳非...

标签:;  ;  ;  ;  ;  ;  ;  

超临界二氧化碳论文_刘治京,史香锟,位召祥,宋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