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宏[1]2004年在《主体参与型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尝试》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一些不良现状,如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则感到上课费时费力效果并不理想等这些情况,为了让我们年轻教师在目前新课改各种新的说法层出不穷的现象面前,能够不至于迷失了自己。本文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带领学生小学实习的切身感受和自己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寻找一条能切实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促使他们从机械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地求知学习的教学方式,从而,较为有效地解决学生语文学习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的问题。 学生主体参与型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切入点,以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原则为经线,以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途径为维线,共同作用于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之中,使学生在一个分阶段有侧重的培养过程中,不断地去亲身感悟和体验,这样人格上更健全,思想上更具独立性,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主体精神一天比一天高,学习成绩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有些原先甘于沉默,不思进取的学生竟有了很大的变化,全体学生和老师都在不断地进步着。
张文明[2]2015年在《主体参与型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尝试》文中认为初中语文不仅是小学语文的延伸与拓展,更是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是大势所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认知,将课堂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身上转移到真正的主体——学生身上。打造主体参与型的语文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自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打下更为扎实的语文基础。
佚名[3]2005年在《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文中指出[阿不拉·买买提]阿不拉·买买提,新疆焉耆人,1958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新疆库尔勒市巴州卫生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高级讲师、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卫生职业教育。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培养了上千名各族卫生专业人才,在新疆各地卫生医疗战线上发挥着各自的骨干力量。撰写的教学、科研论文《版画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学应用》、《谈卫校解剖学教学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新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师情况调查》、《少数民族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浅
赵正新[4]2015年在《教师实践智慧的来源与生长探析》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开始,“教师专业化”已逐渐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和接受,世界主要国家也都相继掀起了教师专业化浪潮。教师专业化话语在我国提出相对较晚,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并逐渐成为“热点”,至今仍方兴未艾。伴随教师专业化的浪潮,教师实践智慧开始逐渐引起关注。人们普遍认为,优秀教师区别于平庸教师的根本标志在于,前者具有实践的智慧,而后者则没有。然而,教师的实践智慧从哪里来、又是如何生长与发展的呢?这正是本文所关注和探究的核心问题。为了解答上述核心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教师实践智慧的内涵(包括构成与表现)与意义是什么。教师实践智慧本质上是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以“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从逻辑上讲,它由“实践伦理”、“实践知识”和“实践思维”叁个逻辑要素所构成,主要表现为:高度的“敏感性”,善于审时度势;适度的“灵活性”,善于变通而不拘泥于规则;良好的“平衡性”,善于遵循“中庸”之道。关注和探索教师实践智慧来源及生长的意义在于:它顺应了教师专业化的内在逻辑(超越“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达成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的动态平衡;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促进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一体化。教师实践智慧究竟从哪里来?许多人认为教师实践智慧主要是天生的,后天影响不大。但大量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向我们昭示,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后天习得的,或者说是可以培养的。虽然说教师的实践智慧无法象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那样可以经由教师的直接讲解而习得,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以经由“经验积累与反思”、“知识学习与内化”、“人际交往与互动”叁条途径而习得。不过,这叁条途径只表明了教师实践智慧的来源,并未回答它又是如何生长、发展的。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动力源于正确的信念系统,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关键是在实践中反思,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条件在于确保教学自主,这叁者共同构成了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机制。基于以上的分析框架,从第四章开始,论文采用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视角,对影响教师实践智慧生长与发展的叁个基本变量即“教师个人特质”、“职前教育”、“职后教育”进行了探讨。该探讨假定,教师的实践智慧主要源于反思性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实践智慧的获得与生长,与职前的师范教育无关。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从事教师职业,都具备成为优秀教师的潜质。换言之,师范生的个人特质包括人格特质、个人能力倾向等,对其入职后获得实践智慧的快慢、可能性大小具有重要的影响及制约作用。据此,为了培养未来的智慧型教师,师范院校应把好新生录取的“入口关”,从是否“乐教”和“适教”两个方面,对考生是否胜任教师职业、成为好教师的潜质进行鉴定。再者,教师实践智慧的生长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职前师范教育提供的准备是否充分、可靠。职前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为教师实践智慧的生长与发展“打下牢固而扎实的基础”,包括职业信念的基础、专业知识的基础、师范技能的基础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此,我国师范教育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主要包括:以工作需求为导向制订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改变师范生的教学方式与培养方式,等等。教师实践智慧的生长永无止境,是一个终身化的过程。如果说职前的教师教育对教师成长为“智慧型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打基础”的话,那么,教师在职的继续学习与提高,则是教师积累实践经验、获得实践智慧、成为智慧型教师的“主阵地”。教师在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叁种,即直接学习(包括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和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行动研究)、间接学习(包括读书听报告、案例研习等)和交往学习(包括同伴互助、导师指导等)。这叁种方式各有所长、相互补充。教师实践智慧的获得与持续生长,并不完全取决教师个体的责任感或主观能动性大小,也依赖于教师所处的学校环境状况。学校环境既可能成为促进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助力”,也可能成为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阻力”,良好的学校环境主要包括:以积极的价值取向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减负”,保证教师有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以用于个体的专业发展活动(如教研活动);行政部门必须为教师赋权,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学校内部应致力于构建一种人人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协作互助的文化氛围,这是激发教师自主创造、不断获得实践智慧的“土壤”。
郑世奎[5]2017年在《普通高中新入职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需要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普通高中新入职语文教师是高中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独特的群体,其课堂教学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普通高中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同时也关系到新入职语文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在新一轮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即将全面施行的当下,作为承担母语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再次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普通高中新入职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必将引起人们的重点关注。本文分四章论述普通高中新入职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第一章,导论,分别论述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内容、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普通高中新入职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调查与分析,分别论述调查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和形成原因。第叁章,普通高中新入职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建构,分别从起点能力、过渡能力和目标能力叁个方面建构指标体系。第四章,普通高中新入职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策略,分别从新入职语文教师、普通高中学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范院校四个方面,探讨新入职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策略。本文较系统地梳理了语文课堂教学能力的内涵、结构和培养策略等相关理论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普通高中新入职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模型,以期为广大新入职语文教师个体提供理论参考,提高教师个人的理论修养。同时在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本文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为新入职语文教师提供指导,同时也为普通高中学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范院校提供一定的参考。
魏薇[6]2011年在《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需要做决策。上至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下至个人日常的决定,无一不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作为课程实施灵魂人物的教师,在专业领域更需要决策。新课改不断拓展着教师的专业自主,实现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且“教学的变动性、多样性无不要求教师是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因此专家们断言:“教学是一个需要教师不断做出思考与决策的历程”,“任何教学行为都是决策的结果,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巧就是决策”,“有效教学基本等同于合理的教学决策”(William, shavelson, Clark&Peterson)。有研究指出,教师需要在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前后叁个阶段做出一系列的决策,实施阶段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决策是最为变化莫测和考验教学机智的。因为课堂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场”,充斥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课堂教学也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线性过程,学生又是一个个鲜活的不断变化、发展的个体。因而作为课堂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就时刻面临着决策,教师的决策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形式和效果。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之所,课堂教学是学生成长之源,如何更好的去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做的决策,剖析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的实质,认真倾听教师决策时的心声即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本研究立足于教师课堂教学决策问题,选取一所全日制的A小学为个案,以具体的语文学科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全程地跟踪与深入地考察。研究者走进现场、扎根田野,“成为”他们中的“普通一员”,力图展现并解释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鲜活的决策行为和决策想法,揭示并总结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的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结论与建议。作为一项质的研究,本研究以质化研究为取向,以个案研究为策略,综合运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出声思维、文件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不同方法的相互佐证赋予研究以效度与意义。本论文包括八个部分:第一章导论部分论述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文献综述梳理并探讨了相关研究概况;第叁章详细说明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体系和研究过程;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分别从个案学校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决策实施的背景情况、基本类型、基本过程与影响因素四个方面阐述研究发现并形成研究结论;在上述基础上,第八章进一步做出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具体表明:第一,通过考察个案学校不同层面、不同水平的语文教师,真实展现了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的基本状况。在这个解释与分析的图景中:一方面说明了A校语文学科教学实施的背景情况,这是课堂教学决策的整体环境和运作根基;另一方面总结了个案学校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的基本类型。研究资料表明,课堂教学决策可划分成四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忠于预设的执行类、基于预设的调整类、超越预设的生成类和预设之外的突发类。第二,本研究不止于揭示个案学校的研究对象们在决策什么,还力求“深入教师头脑中”,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探寻并发现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决策运行的基本过程。通过呈现这个基本运行过程试图说明,教师们为什么决策,如何进行决策,依据什么决策?即具体剖析了教师课堂教学决策基本运作过程中所包括的五个基本要素,归纳出其运行过程为四个基本步骤的循环往复,提出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教师某种程度上受到五种准则的规限。本研究认为,教师课堂教学决策不仅是洋溢着个性特征与主体风格的具体行为表现,决策行为背后还交织着教师的思考历程与思维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课堂教学决策是一名教师基于经验和观念,融合知识、情感、智慧等诸多因素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第叁,本研究发现其实课堂教学决策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产生的结果,影响与制约教师进行决策的因素可分为四个方面:有关于学生的影响因素、有关于教学自身的影响因素、有关于教师的影响因素和有关于环境的影响因素。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动态的影响因素圈,其中的一种因素或者几种综合因素在教师瞬间做判断时对其产生影响。最后,在综合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另建议从激发教师的专业自觉意识;积极践行教师的深度反思;提升教师的“哲学观念”;唤醒和促进教师的批判意识与批判思维;创设良性环境与科学引领体系五个方面着手进行相关改善。
张雪[7]2015年在《当代中国语文教学观念的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当代中国语文教学观念,作为伴随时代发展与教学改革应运而生的思想成果,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课堂教学的面貌。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及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培养教师多元化的理论胸襟、发展理性怀疑精神并建构未来教学观念的价值体系就更加迫在眉睫。本文以当代中国语文课堂教学观念为研究对象,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路径,旨在通过梳理课堂教学观念的演变历程来质疑和批判不合时宜的教学观念,并试图构建未来课堂教学观念的演变趋势及发展路径。语文教学观念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自觉建构并被大多数教师个体接受和认可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流教学思想。本文以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变化为线索,创造性地将当代语文课堂教学观念的演变历程概括为四个阶段:“思政”统领期的“以教代学”→科学主导期的“以教带学”→观念转型期的“以教促学”→人文回归期的“变教为学”。将每种教学观念的形成置于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中分别从两条路径进行探析:一条路径是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师生关系进行理论探究,另一条路径就是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实践案例进行评析,以此来佐证和推论教学观念的演变轨迹。通过对当代中国语文教学观念的演变历程进行反思,发现新近兴起的“变教为学”顺应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引领着未来课堂教学观念的发展潮流。具体而言,教学范式从指令性范式向解放性范式转变;学习方式从接受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教材内容从线性序列向动态生成转变;师生关系从控制关系向对话关系转变。在此基础上指出“变教为学”的实施策略,即顶层设计是理论前提,立足实践是现实基础,教师落实是关键环节。
董蓓蕾[8]2014年在《语文课堂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但是在一些学校的实际语文教学中,以教为中心的讲解和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听讲,没有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不仅教学效果极差,而且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更谈不上具有创新精神。主体参与教学策略是一种学生和教师同为课堂的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它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在语文教学实施主动参与教学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的全而发展。本文以江苏省丰县中学高中部的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和课堂观摩的方法,研究了语文主体参与教学策略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问题出现的影响因素及该校实施语文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成功之处,以期能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具有可参考性的开展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建议。经过对调查结果的梳理分析,笔者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生对语文的初始兴趣较高,但对语文课兴趣并不高;学生依赖教师的情况普遍存在,缺乏主动性与自主性;学生中存在“伪参与”状况,缺乏创造性参与和能动参与;课后学生的语文参与活动与时间较少。影响学生参与度的因素主要有学生自身、教师教育理念及教学环境叁方面,其中学生主体意识的淡薄、在合作学习中普遍具有“旁观者”心理、缺乏创造性、能动性参与、存在伪参与等影响学生参与效果的最主要原因。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根据在丰县中学观摩到的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实况及在阅读有关参考文献论着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优化高中语文主体参与式教学建议,主要有一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定向预习,奠定学生的参与基础;优化合作方案,避免学生的虚假参与;合理确定问题主题,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参与;增加语文实践活动,提供学生广阔的参与空间。
刘馨阳[9]2017年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时代数据的多样化、海量化、快捷性、灵活性以及复杂性,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多媒体资源的使用也渗入到教学的各个学科。翻转课堂的全球流行,可汗学院的成功实践,使得“微课程”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微课程微小、快速、紧凑,以学生为中心,它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系统知识,成为了一种适用于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的学习资源。近年来,语文学科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纷纷探索语文教学的突破和创新。本论文以此为背景,将微课程与语文教育教学相结合,探索语文教学在微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并尝试解决语文微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五个部分的研究: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缘由,并对当前与本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简单梳理。文章第一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本文的理论基础。文章第二部分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语文微课程教学设计的现状和原则以及评价标准进行分析。文章第叁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研究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语文微课程的应用。在这部分中,首先对语文微课应用原则进行了研究;其次以第四届全国微课程(体系化)大赛为例,对语文微课程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分别对语文微课程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研究。文章第四部分阐述了研究中的不足,并展望了后续的研究方向。
周敏[10]2010年在《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文课程知识是整个语文课程的逻辑起点,也是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具有很大的理论容量和解释力。但长久以来,语文课程知识学理性研究的缺失,实际上造成了语文知识教育的茫然无措和沉重低效。当前,虽然我们已然是以开放的视野,多元的立场,力求深入到语文课程知识的本质来展开研究,但是,困惑依然存在。我们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内涵、范畴的解说仍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纷纭状态。本文提出的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是在承认语文知识的多样性存在的基础上,尝试用一种全新的视角,为语文课程知识教育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可行性思路。在本文中,笔者把“动姿化”作为语文课程知识重构的一个关键点。“动姿化”一词来自德国人类学家舍勒,把它引入到课程领域,用以表述知识在教材、教学中的一种积极的、不断进化的存在方式。“动姿化”包含了动态研究的意味,蕴含着时间维度上的知识演化历程,同时更关注到知识内在价值的生命力的张扬。语文课程的“动姿化”知识理念融合了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情景教育、理解教育等当前教育新思潮,又与重于“人治”的汉语言特性相通相契,可以看作是中西文化教育思潮的最佳结合视角。从论文结构看,全文共6章,呈现出现状反思——历史回溯——重构策略叁大板块的整体构架思路,来研究语文课程的“动姿化”知识问题。第一板块即第一章,为现状反思。从语文新课改中“泛人文”思潮下的“反知识”现状入手,由语文教学外显行为表层逐步深入到对语文课程知识本体研究性缺失的内在原因分析,提出语文课程知识问题研究的重大意义和现实急迫性。在这一现实基础上,文章展开了纵横两条“动姿化”的研究路径。第二板块,历史的回溯。引入知识进化理论,从纵向路径来展开研究,揭示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的必然趋势。第二、叁两章,引入时间的维度,分别追溯了中国和西方知识教育的渊源和发展历程,以期动态地把握语文课程知识当前境遇形成的深厚背景。这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语文知识教学的“动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东西方的知识教育各时期知识存现状态和知识教育的价值取向流变的描摹,推衍出课程动姿化知识的共同趋势:关注“知识与人的相遇”,彰显知识的精神价值,以促进人的成长。第四章,又回归语文课程改革的当前语境,在中西比对中,反思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关联。通过对教育情境中,“动姿化”演进历程描画,明示出知识自身的内蕴“有用”和“精神”的双重价值:教育过程就是将外在客体知识经过教材化、教学化的演进,最终作用于学生个体,内化为个体的主观知识。放在“泛人文化”的语文课改困境来看,这一视角的审视有着深刻的意蕴:肯定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在语文课程知识的本体当中,弥合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立。第叁板块,提出重构策略。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的‘动姿化”知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如何实现知识的生命化、活化,本文提出了以“知识元”为核心概念整合知识的四个层面,来考量语文课程知识的完形态势的适宜策略。这是一种横向的探究路径。第五章,概念的提出。在分析了近年来诸多语文课程专家、学者的语文知识分类理论基础上,引入一个“知识元”的概念,提出:语文课程知识是一个围绕着最基本的知识元,可多层级链接的整合体。任何一个层级的“知识元”都应该是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四个层面的有机整合。第六章,策略的构设。带有一定的前瞻性,提出了语文课标知识“单元化”、教材知识“概念聚合化”、教学知识“情节化”等语文课程知识“动姿化”的改革策略。以期进一步修缮语文课标和语文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促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形成“人与知识相遇”的动人情境,推进课改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主体参与型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尝试[D]. 张志宏.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2]. 主体参与型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尝试[J]. 张文明. 中学教学参考. 2015
[3]. 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C]. 佚名. 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2005
[4]. 教师实践智慧的来源与生长探析[D]. 赵正新.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5]. 普通高中新入职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郑世奎. 四川师范大学. 2017
[6]. 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研究[D]. 魏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7]. 当代中国语文教学观念的演变研究[D]. 张雪. 浙江师范大学. 2015
[8]. 语文课堂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研究[D]. 董蓓蕾.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9].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D]. 刘馨阳. 渤海大学. 2017
[10]. 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D]. 周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