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排水策略分析

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排水策略分析

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市政管理服务中心519050

摘要:目前,我国部分城市面临着洪涝灾害与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将海绵城市理念与国内外最新雨洪管理研究相互融合,不仅可以推动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进程,还能将水资源合理利用并美化城市景观,是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对海绵城市技术错施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排水系统;创新

前言

近年来,有关部门多次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目标,海绵城市的建设广受重视。海绵城市是新型城市雨洪管理概念。相比于传统的城市快速排水系统来说,海绵城市的构建具有补充城市地下水、减少径流污染以及帮助城市调节气候等优势。这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展开探索,以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所谓的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最主要的意义,就是利用其海绵效应有效的改善城市的排水,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保证防雨防洪的同时,加强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工作,有效补充常规水资源,提高本地水源的保障能力。

1.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道路雨水径流组织

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充分发挥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道路中雨水径流应优先进入周边绿带内设置的下沉式绿地和植被草沟等设施,下渗及溢流的雨水通过雨水管道排往下游。

图1海绵城市道路雨水径流组织图

2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设施

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问题。控制径流量、洪峰流量、雨水回收利用和面源污染控制等是设计中主要针对的内容。开发技术立足于控制目标低影响,按照功能可以分为水渗透、调节、储存和污染净化等几类。具体的技术设施包括以下几种:

(1)入渗系统

将不渗水面积减少,地下水的补充通过雨水下渗来增加,从源头上对径流加以控制,达到控制径流量的目标,具有削减一定峰值流量和净化雨水的作用。单项技术设施为透水铺装、渗透塘、绿色屋顶、植草沟和渗井等。

(2)滞留系统

通过对雨水径流的最大化滞留,使洪峰流量减少,洪峰的到来也能得到延缓,从而促使控制洪峰流量的目标实现,也具有净化下渗雨水的作用。单项技术设施为湿塘、植被缓冲带和下沉式绿地。

(3)存储系统

通过对收集和存储雨水的加工和使用,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实现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的目标。单项技术设施为蓄水池和雨水罐。

(4)过滤系统

要净化初期径流储存下来的雨水,使场地对雨水的自然净化力强化,实现控制点源面污染的目标。单项技术设施为绿色屋顶、植草沟和下沉式绿地。

3海绵城市技术设施的应用

(1)下凹式绿化带

追求景观效果,传统的城市道路绿化带往往塑造凸起的地形,雨水会从绿地中迅速流至路面,形成径流直接排出。下凹式绿化带可以让雨水集蓄在绿地中缓慢下渗,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道路的雨水径流量。下凹式绿地是高程低于周边地面或道路,且可用于净化和蓄渗雨水径流的绿地。路缘石可采取铺设道路侧石、开孔侧石、间歇式侧石等多种形式,将道路雨水引入绿化带,增加道路绿地雨水的海绵功能。超过标准的雨水可通过溢流式雨水口,排入市政雨水系统,如图、2图3所示。

下凹式绿地一般设置在地势平坦、土壤排水性良好的场地,雨水下渗速度较快,对植物生长有利。下凹式绿地内设置溢流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雨水口顶部标高宜高于绿地50mm~100mm。绿化带内应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防止径流雨水下渗对道路路面及路基强度和稳定性造成破坏。当径流污染严重时,下凹式绿地的雨水进水口应设置拦污设施。植物品种应选择当地适生的耐水湿植物和耐污染的观赏性植物[4]。

图3下沉式绿地大样图

(2)小型生态滞留区

小型生态滞留区指的和生态树池,一般设置于道路侧边,聚集道路径流雨水,用于雨水前处理和雨水的运输。植物培植基质同样采用了渗透材料,保证道路径流雨水能快速的渗透和排出,减少暴雨峰值流量。

(3)生态植草沟

生态植草沟分为转输型、干式、湿式三种类型。转输型植草沟仅为转输雨水径流作用;干式、湿式植草沟具有净化、渗透雨水作用。植草沟一般为倒抛物线形、三角形、梯形。

(4)透水铺装

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机动车道采用透水沥青路面或透水混凝土路面。与传统路面材料相比,透水性铺块材料能有效减少城市地热效应,具有透水透气散热功能,使土壤保持通透,有利于生态绿化,是城市更接近与自然。人行道铺设结构分无组织排水结构和有组织排水结构,本次采用无组织排水结构,一部分水被透水砖吸收,另一部分顺着横坡流入下凹式绿化带下渗、过滤、收集。

透水沥青路面分类表

4.结语

通过海绵城市设施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提高了城市的透水地面比例,削减雨峰,延迟洪峰出现的时间,减轻了城市排洪压力,降低城市内涝灾害的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体现城市安全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市绿化率,改善物理环境,降低热岛效应,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等多方面效益。因此海绵城市设施值得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建办城函【2015】635号.

[2]杨显.“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建设科技[J].2016(13).

[3]王祝根李晓蕾张青萍李晓策.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道路绿地设计策略.规划师[J].2016(08)

[4]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标签:;  ;  ;  

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排水策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