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商标抢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诚信原则,诚信条款,商标抢注
商标抢注论文文献综述
张铃[1](2019)在《商标抢注行为中诚信条款的司法适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2013年《商标法》第7条增加了诚信条款,明确任何商标申请和使用行为应遵循诚信原则。诚信原则对商标权的取得提出了洁净之手的要求,这与在先使用商标是否具有知名度、抢注人与被抢注人是否具有特定联系不具有直接关系,诚信条款能够弥补具体条款在遏制商标抢注时的规范性疏漏、纠正第44条第1款在保护特定私人利益上的解释困难和适用混乱。商标申请人主观上明知商标在先使用或注册,以竞争性阻碍或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注册商标属于违反诚信条款的抢注行为,应作为宣告商标无效的相对理由,同时在商标侵权救济中,拒绝对抢注商标提供任何保护。(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黄启哲[2](2019)在《注册“渣渣辉”?张家辉的无奈和商标抢注的暗黑江湖》一文中研究指出谁能想到,演员张家辉曾经最拒绝的昵称“渣渣辉”被他本人注册成了商标。而这一注册行为,不是针对某项产品的开发,而是涉及45品类商标的全面覆盖。不明就里之下,还以为张家辉要以“渣渣辉”的名义在商业上大展拳脚,把“自黑”发展成一门生意。可圈内“懂经”人(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8-28)
詹启智,李亚杰[3](2019)在《论商标抢注行为的法律规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商标作为商业贸易中的一种标识,具有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功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商标的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标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其对经营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基于商标具有巨大的价值,商标抢注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国内外的很多企业都面临着商标被抢注的危害。为此,世界各国也都(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9年21期)
牌姐[4](2019)在《权力的游戏遭遇商标抢注,幸好还有“在先权益”这个利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美国电视连续剧《权力的游戏》落幕,最后一集首次播放时的观看人数再创新高,达到1930万。最后一季虽然只有六集,但据说拍摄成本惊人,平均每集花掉了大约1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亿元。尽管如此,以这部剧的热度,收回成本还是轻轻松松,生财手段之一就是与品牌合作。据统计,《权力的游戏》在全球的合作品牌超过了(本文来源于《中华商标》期刊2019年06期)
张京[5](2019)在《公众人物姓名商标抢注法律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商标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不仅以图形、符号等常见的形式注册商标,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以姓名、尤其是公众人物的姓名注册商标。随着姓名商标的增多,实践中也出现一些案例:一些商标申请人为了抢占先机,恶意侵犯公众人物的姓名权,在未经权利人许可的情况下,将他人的姓名注册商标,严重侵害了公众人物的人身权益。本文以相关的法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公众人物姓名权、商标抢注等问题的研究,结合我国出现的多个侵害公众人物姓名权抢注商标的案例进行分析,在对我国的涉及姓名商标抢注的法律进行归纳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公众人物姓名商标抢注的法律调整提出具体的建议。作为法律硕士论文,本文突出与实践的联系性,在论文的写作中,注意对典型案例的搜集和分析:论文中重点对“莫言案”“羽泉案”“金喜膳案”以及“乔丹案”等案例从法律角度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期望能够通过具体案例的研究,对公众人物姓名抢注中的实践问题作出总结,并对完善相应的法律对策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19-05-10)
郭姊嫣[6](2019)在《商标抢注行为的相关法律问题探讨——以央视诉商评委复审行政纠纷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商标是承载商誉的一种符号,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强大工具。在我国,商标法采用的"注册原则",通过对申请人受理从而确认商标权归属,为商标的注册人提供保护。但是,未注册的商标并非完全不受保护。目前,商标法仍对已使用并且拥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给予了一定的保护,防止他人以不正当手段抢注,这是注册原则的例外。商标蕴含着巨大的价值,诱使一些抢注者利用抢注他人在先使用而未注册的商标来牟取不正当利益。而现行关于规范商标抢注行为的制度仍不尽完善,使得这种行为层出不穷。本文以央视起诉商评委"星光大道"商标异议的复审行政纠纷案为例,分为案情简介、原被告理由及分析、案件争议点、启示、特殊问题的讨论、结论等六部分,通过分析该案例中"在先使用者"与"商标注册者"之间的争议焦点,引出关于商标抢注判断、如何平衡"在先申请人"和"在后使用人"的利益冲突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讨论。(本文来源于《采写编》期刊2019年01期)
朱朝贵[7](2019)在《顺德:发商标抢注预警通知26份》一文中研究指出佛山日报讯 朱朝贵报道:昨日,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2019年第1号《顺德区商标报告》,共监测了近300间企业及区内主要公共资源,发出公告商标抢注预警通知26份、续展注册预警通知4份。根据报告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顺德区累计有(本文来源于《佛山日报》期刊2019-01-23)
沈浩蓝[8](2018)在《商标抢注及其纾解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就拜耳集团诉李某不正当竞争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李某抢注原告业已使用在商品装潢上的"太阳和波浪""男孩和冲浪板"两图案为商标,并持续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对原告进行恶意投诉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被告赔偿原告70万元人民币。该判决现已生效。~([1])该案系我国首例以《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职业商标抢注人的不当行为的案例,体现了我国司法整治商标(本文来源于《中华商标》期刊2018年10期)
木须虫[9](2018)在《治理商标抢注须有细化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首次对职业商标抢注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做出了判决:因恶意抢注商标、恶意投诉,李某被判罚70万元。近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审理的这起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对商标恶意抢注者的有力震慑。真正的商标价值却在于产品及服务与品牌营销的深度结合,恶(本文来源于《中国商报》期刊2018-09-04)
徐梦醒[10](2018)在《恶意商标抢注的认定与制度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抢注行为和恶意商标注册行为这两者是交叉关系。抢注行为不一定都是恶意的,恶意的商标注册也未必都属于抢注。在特定标志已经被他人在其他类型下所使用、不具备敲诈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意图的抢注行为,以及未能证明抢注者具有"恶意"等情况下,不宜认定为恶意抢注商标。为了完善应对恶意商标抢注行为制度,应当着重保障在先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构建追责机制并全面深化制度环节与监管环节的协作。(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监管研究》期刊2018年07期)
商标抢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谁能想到,演员张家辉曾经最拒绝的昵称“渣渣辉”被他本人注册成了商标。而这一注册行为,不是针对某项产品的开发,而是涉及45品类商标的全面覆盖。不明就里之下,还以为张家辉要以“渣渣辉”的名义在商业上大展拳脚,把“自黑”发展成一门生意。可圈内“懂经”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商标抢注论文参考文献
[1].张铃.商标抢注行为中诚信条款的司法适用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黄启哲.注册“渣渣辉”?张家辉的无奈和商标抢注的暗黑江湖[N].文汇报.2019
[3].詹启智,李亚杰.论商标抢注行为的法律规制[J].河南科技.2019
[4].牌姐.权力的游戏遭遇商标抢注,幸好还有“在先权益”这个利器[J].中华商标.2019
[5].张京.公众人物姓名商标抢注法律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
[6].郭姊嫣.商标抢注行为的相关法律问题探讨——以央视诉商评委复审行政纠纷案为例[J].采写编.2019
[7].朱朝贵.顺德:发商标抢注预警通知26份[N].佛山日报.2019
[8].沈浩蓝.商标抢注及其纾解之道[J].中华商标.2018
[9].木须虫.治理商标抢注须有细化措施[N].中国商报.2018
[10].徐梦醒.恶意商标抢注的认定与制度应对[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