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领中涵养科学精神

在引领中涵养科学精神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518000;江西省赣州市全南中学341800

摘要:科学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介绍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施引领策略来涵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与思考。引领策略主要包括在问题情境的引领中生成科学精神;在思辩活动的引领中养育科学精神;在“思维清单”的引领中提升科学精神。

关键词:科学精神引领策略生成养育培养提升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实践活动、思维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独立、辩证、批判的品质和行为特征,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策略,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从而让科学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可操作、可实施、可评价,让理念变为现实,让学科素养变为学生素质,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必须探究和落实的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引领策略来涵养科学精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就以《文化生活》的教学为例向广大同行加以介绍,恳请同仁不吝批评指正。

一、在问题情境的引领中生成科学精神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因此,理性精神的培养要有一个问题情境作为载体,它象“锚”一样引领学生围绕情境调动、筛选、重组知识,展开分析、判断、评价等一连串理性思维过程,在问题的解决中逐步生成科学精神。在实际教学中,问题情境要走出仅被作为证明所授知识正确性的根据,或易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手段,或活跃课堂气氛的插曲等误区。因此,思想政治课问题情境的设置要坚持真实性、复杂性和人文性的基本原则:要以生动鲜活的情境激发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冲动,而复杂真实的情境则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通过独立思考、理性分析、辩证思维,凝练出个人见解,彰显理性精神;同时,情境的选择要渗透教育者的价值理解,具有“意义”的内涵,显露出“情境”一词的“有情之境”的本意,从而让情感活动和理性思考的认知活动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

比如,笔者在教学《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时,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在网络上看到的一条描述“70后”们文化生活的微博,要同学们谈谈他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很快地回答道“单调乏味”。接着,教师要同学们例举平常感兴趣并参与过的文化活动,然后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与70后的文化生活相比,当代文化生活呈现什么特点?”和“文化生活色彩斑斓、多种选择的原因是什么?”两个问题。通过问题的设置,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对话、与长辈对话,在对话中感受到当前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特别是通过发展的眼光对比70年代的文化生活,感受时代的巨大变化,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教师又设置问题:“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给我们当前文化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们如何在色彩斑斓、错综复杂的文化生活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呢?”同时要求每个小组合作讨论,推荐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或广告,并说明推荐的理由,谈谈它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哪些可喜的变化。通过预设情境的引领,同学们观察生活中的电视节目和广告,并进行推荐理由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这种判断评价,是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文化生活,知道可喜变化是主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要兼顾改造矛盾的次要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认同先进、健康的文化。

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加大问题的思维含量。教师提供事前准备好的中央电视台的频道栏目设置和相应的节目单,要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如此设置?学生通过讨论后回答“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文化需求”。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必须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与之相适应,它包括经典的和流行的、传统的和时尚的、高雅的和通俗的等等。面对“经典”作品和“流行”作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正方是“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反方是“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请同学们分两大组分别代表正反方,就上述话题展开激烈辩论。同时还要同学们在辩论中表明“我们中学生可为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辩论话题的设置,学生进行相互对话和思维碰撞,领悟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的方向和内涵,并产生创新丰富大众文化的愿望。

为了让学生将初步生成的科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就学生的素质,教师又引导学生结合对“文化生活喜忧的表现及原因”的判断理解,给身边参与不健康文化活动的人做一个正确引导,撰写一篇文章。通过实践引领,既完成了对课堂所学内容的一个巩固和检验,更是将他们在本节课积淀的素养发挥出来,落实到真实的社会中,形成了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的科学精神及其关健能力。

二、在思辩活动的引领中养育科学精神

学科素养是经历特定学习后形成的学科观念、思维方式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基于学科素养视野下的课程设计注重把“内容标准”与“社会活动”整合起来,力求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设计内容化。而描述素养水平的证据主要是学生的“行为表现”,而不单纯是考卷上的答案。因此,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德育课程背景下,政治课程的发展趋势是把理论知识“讲授型”课程教学向“活动型”课程教学转变,而科学精神尤其需要在思辩活动的引领中养育。

1.在观点辩析中学会理性思考。辩证法的学科教学被安排在必修四模块,因此,在学生尚未学到辩证法的知识时,在讲述如何正确处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关系时,要精心预设课堂中的思辩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方式,引导其学会理性思考。

例如,在讲授“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笔者先创设了如下情境:近年来,一些学者联名发出倡议书,号召人们抵制圣诞节,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国家则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列为法定的假期。然后,提出以下辩题让学生辩论交流:

观点一:抵制“洋节”;观点二:引进“洋节”。思考:你赞成哪种观点?依据是什么?

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大胆探索,激烈争辩,畅所欲言,开拓思维,学生因此逐步形成了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接着,教师进一步点拨,促成学生思维升华:对待事物或现象的看法,不应遵循“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而应该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2.在比较鉴别中学会理智选择。在教学中,虽然许多教师喜欢采用比较的方法明辩知识,但不少是为了比较而比较,缺少具体情境指导下的理性选择,更缺乏价值澄清基础上价值观的确立。所以,我们的教学不但要有比较,也要有鉴别,更要有指导下的理智选择。只有这样,学生的科学精神才能得到培养。

比如,在讲“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时,笔者引入以下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鉴别、选择:在2015年10月6日,屠呦呦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古老的中药在今天仍然有益,它还沉睡着尚未开发的,可能进一步改善人类健康的潜力,这一点是宣称‘废除中医’者也否认不了的。中药被证明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仅靠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传统方法难以将其功效最大化。我们应把中医药的精华与现代医学工艺的长处结合起来,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根据上述材料进行思考,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针对中医存废的争议,你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2)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的中医医术?

在对具体的传统中医药文化进行辩证分析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进一步澄清,对“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形成理性的价值判断,并因此完成“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价值选择,从而水到渠成地实现科学精神的升华。

3.在“思维清单”的引领中提升科学精神。现行课程标准缺少对于学科思想方法的界定和说明,缺少对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想方法的明确的教学建议。使得教师不能清晰地认识学科思想方法,更缺乏基于渗透思想方法的课堂教学实践。政治学科教学停留在解读教材文本、以知识解释知识的浅表层面,忽略了思想方法的提炼和渗透,以致于科学精神不能得到有效的引领而有序提升。

对于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科学精神的考核评价在高考考试大纲中是有要求的。但由于一些教师对于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内涵缺乏准确而全面的把握,以致对学生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科学精神的培养缺乏理性的自觉,缺乏可操作的策略。笔者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思维清单”是帮助学生澄清思维要素、建立思维秩序的良好方法,是一套好思维的标准。按照“思维清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路径,从而走出盲目无序的误区。

理性批判者要有良好的问题意识,能够带着问题去观察和分析身边事。因此,问题是贯穿批判性思维的主线,而一个囊括思维全过程的“问题清单”可以是:(1)关于问题: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价值、问题的预设是否为真、问题的界定是否清晰、问题具有哪些复杂性;(2)关于证据:哪些信息和事实可以证明观点、如何查证证据的可靠性、证据是怎样证明观点的、是否有重要信息的遗漏、是否发现干扰性因素;(3)关于推理和评价:从证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推论是否考虑了其他相同的或不同的观点、前后逻辑是否一致、是否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排除了个人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差。

笔者以上述“问题清单”为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分析2013年全国新课标政治题“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于学生缺乏辩证思维方法的系统指导,以致对问题的思辩单一而没有深度和创新等。后来,笔者拟制了如下“辩证思维清单”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真理相对性的观点,厘清观点正确性的条件和范围;运用联系多样性的观点,补全观点正确的内容或其他理由;运用矛盾分析法,深入阐述观点内容的正确与错误;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使观点体现创新精神。运用上述清单,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改编的问题“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辩证思维清单”的引领促进了辩证思维方法的有效运用,为科学有效地分析问题、辩析观点提供了指导,做到精准定位、精致分析,提升了思维品质,让思辩全面、多向而有深度和创新。

上述环环相扣的思维清单,将思考的诸要素和环节明确化、外显化、序列化,可以帮助学生弄清楚到底需要思考什么和如何思考,使思维具有清晰性与合理性。经由学生的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矫正,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潜能,从而优化了思维品质。

科学精神的涵养促进了学生完整、成熟的人格提升,是高中政治学科立德树人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教师要正确把握新一轮课程改革方向,努力探索,有效实践,通过理性的引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科学精神闪耀于政治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晓凤走向通往“理性”之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3),14-16。

[2]石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6),20-24。

[3]王小光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2,6。

[4]金程远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及其培养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5,14-36。

标签:;  ;  ;  

在引领中涵养科学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