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兴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五5亚段遗迹组合与生物扰动成因白云岩

山西兴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五5亚段遗迹组合与生物扰动成因白云岩

论文摘要

兴县关家崖剖面奥陶系马家沟组五5亚段地层中保存大量无脊椎动物遗迹化石,可识别出居住迹、牧食迹、觅食迹、3大类,共8个遗迹属、15个遗迹种。其中居住迹3属6种,分别是Arenicolites isp.、Cylindricum isp.、Thalassinoides isp.1、Thalassinoides isp.2、Thalassinoides isp.3、Thalassinoides isp.4;牧食迹2属4种,Helminthopsis abeli、Helminthopsis isp.1、Helminthopsis isp.2、Scolicia isp.;觅食迹4属9种,分别为Lorenzinia isp.、Planolites isp.、Planolites beverleyensis、Planolites montanus、Teichichnus rectus、Thalassinoides isp.1、Thalassinoides isp.2、Thalassinoides isp.3、Thalassinoides isp.4。根据遗迹化石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可划分3个遗迹组合:1)Helminthopsis–Planolites组合,该组合以觅食迹为主,部分为居住迹,出现在潮间带和潮下带;2)Thalassinoides–Teichichnus组合,该组合遗迹化石种类较单一,主要为觅食迹,分布于潮间带和潮上带;3)Thalassinoides–Helminthopsis组合,该组合出现在潮间带。基于遗迹化石组合的分布特点,提出山西省兴县奥陶系马家沟组五5亚段遗迹化石的沉积环境模式。华北地区寒武系和奥陶系发育了大量的生物扰动白云岩/生物扰动灰岩,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及室内相关实验手段及方法,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对生物潜穴及围岩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结构分析,发现生物潜穴内部主要为白云石,基质围岩主要为方解石,生物潜穴在野外露头上表现为颜色不一的斑块状。两个剖面大量发育遗迹化石Thalassinoides,Thalassinoides的三维潜穴系统为白云岩化流体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为回流渗透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潜穴充填物白云岩化,从而形成了大量豹斑状的生物扰动白云岩。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遗迹学与古环境、古生态学
  •     1.2.2 生物扰动灰岩/白云岩研究现状
  •     1.2.3 兴县地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及工作量
  •     1.4.1 生物扰动计算方法
  •     1.4.2 潜穴直径、潜穴间距计算方法
  •     1.4.3 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
  •     1.4.4 工作量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1 研究区域地质构造
  •     2.2.2 研究区域地层概况
  • 3 兴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五5亚段遗迹化石组成
  •   3.1 关家崖剖面的遗迹化石
  •   3.2 遗迹化石组合
  • 4 兴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五5亚段沉积环境
  •   4.1 潮上带亚相
  •   4.2 潮间带亚相
  •   4.3 潮下带亚相
  • 5 生物扰动(遗迹化石)对白云岩化的影响
  •   5.1 生物扰动白云岩的宏观特征
  •   5.2 生物扰动白云岩的显微特征
  •   5.3 生物扰动白云岩的超微特征
  •   5.4 生物扰动对于白云岩形成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刘梦瑶

    导师: 张立军

    关键词: 山西兴县,马家沟组,遗迹化石,古环境,白云岩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地质学,地质学,地质学

    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

    分类号: P588.245;P534.4;Q911

    DOI: 10.27116/d.cnki.gjzgc.2019.000026

    总页数: 76

    文件大小: 7057K

    下载量: 17

    相关论文文献

    • [1].实施“生态兴县 产业兴县 文化强县”战略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J]. 衡阳通讯 2019(08)
    • [2].对山西省兴县精准扶贫中异地搬迁的思考[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3)
    • [3].兴县方言中“动”的用法[J]. 黑河学院学报 2017(09)
    • [4].兴县实验小学:做推动老区教育的先锋[J]. 山西教育(管理) 2020(01)
    • [5].对“科教兴县”战略涉及因素的思考[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03)
    • [6].兴县兴盛看今朝[J]. 山西政报 2010(12)
    • [7].浅析兴县方言中的土语词汇[J]. 大众文艺 2019(17)
    • [8].档案图说大兴县署署址的变迁[J]. 北京档案 2016(09)
    • [9].开明绅士牛友兰与兴县新式教育[J]. 吕梁学院学报 2013(04)
    • [10].经济文化强省建设靠科技[J]. 中国农村科技 2010(01)
    • [11].大力实施科教兴县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J]. 中国农村教育 2008(04)
    • [12].对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的探讨——以吕梁市兴县为例[J]. 华北自然资源 2020(01)
    • [13].浅谈兴县脱贫攻坚对策[J]. 山西农经 2019(03)
    • [14].山西兴县磁窑沟北宋窑场与其烧造的瓷器[J]. 文物天地 2019(09)
    • [15].助力打赢吕梁市兴县脱贫攻坚战[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10)
    • [16].推进项目兴县要坚持做到“三个三”[J]. 中国外资 2011(08)
    • [17].对福建将乐县“科教兴县”战略涉及因素的若干思考[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12)
    • [18].2016年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发掘简报[J]. 中原文物 2017(06)
    • [19].山西兴县方言同音字汇[J]. 方言 2014(04)
    • [20].开展科技兴县(市)工作 推动基层科技创新——湖北省案例研究[J]. 中国农村科技 2014(10)
    • [21].奏响主旋律——公安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进工业兴县纪实[J]. 楚天主人 2012(01)
    • [22].民初山西兴县的乡村店铺[J]. 社会科学战线 2012(04)
    • [23].推进项目兴县要坚持做到“三个三”[J]. 中国外资 2011(06)
    • [24].百年来兴县方言声母的演变[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 [25].实施优秀人才聚集工程,深入推进“人才兴县”战略[J]. 现代人才 2010(03)
    • [26].兴县方言的人称代词浅析[J]. 西安社会科学 2009(01)
    • [27].注重协调 强化落实 扎实推进科教兴乡兴县工程[J]. 中国农村教育 2008(Z2)
    • [28].山西兴县方言的应答词语[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07)
    • [29].晋绥精神重装前行 老区兴县花开正艳——山西兴县县长梁志锋畅谈老区的豪迈跨越[J]. 祖国 2012(12)
    • [30].依据气候特点资源优势,搭建杏产业经济兴县富民[J]. 中国果菜 2011(05)

    标签:;  ;  ;  ;  ;  

    山西兴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五5亚段遗迹组合与生物扰动成因白云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