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总黄酮对人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分析及研究

红芪总黄酮对人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分析及研究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分析红芪总黄酮对人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影响情况。方法:使用红芪总黄酮对人白血病细胞细胞进行干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检测情况以及分化相关基因检测结果。结果:使用不同浓度的红芪总黄酮处理后,HL-60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以及G2/M期。存在浓度依赖关系,与之相对应的S期细胞减少,但促细胞凋亡作用不显著。与未处理组相比,处理组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组之间的C-fos表达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红芪总黄酮促进HL-60细胞机制可能为调控增殖分化有关基因表达,减少DNA合成以及转录,降低S期间细胞数量,加长细胞倍增时间,继而实现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分化作用。

【关键词】红芪;总黄酮化合物;C-fos基因;人白血病细胞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055-02

Analysisandstudyontheinductiondifferentiationofhumanleukemiacellsbytheflavonoidsoferythem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flavonoidsonhumanleukemiacellinduceddifferentiation.MethodsThecellcycleandapoptosisrateofhumanleukaemiacellsweredetectedbyusingthetotalflavonoidsoferythema.ResultsThehl-60cellcyclewassuspendedinG0/G1andG2/Mphaseaftertreatment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theflavonoids.Therewasaconcentrationdependencerelationship,andthecorrespondingSphasecelldecreased,buttheeffectofapoptosiswasnotsignificant.Comparedwiththeuntreatedgroup,thecorrelationdataofthetreatmentgroupwasstatisticallydifferent,andthec-fosexpressioninthetreatmentgroupshowedadose-dependentrelationship.ConclusionRedstilbeneflavonoids-HL60cellsmechanismforregulatingthe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relatedgeneexpression,reducetheDNAsynthesisandtranscription,reduceSduringcellnumber,elongatedcellsdoublingtime,andthenrealizetheinhibitionofcellgrowthandinducecelldifferentiation.

【Keywords】rTotalflavoneofredstilbene;C-fosgene;Humanleukemiacell

红芪是多序岩黄芪干燥根,为同类产品中的上品。其有着排毒利尿,固表益气以及排脓敛疮的效果,进而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1]。

总黄酮为红芪内主要成分,这种成分对于白血病细胞的生长、繁殖以及分化等有着一定影响,相关作用机制也成为了当前临床中的热点研究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分析红芪总黄酮对人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情况,为日后实验提供理论性依据,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实验药材红芪为研究材料,经鉴定,确认其为上品。实验室完成红芪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作。检测得出有效物质量为88.30%。择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白血病干细胞样本进行研究。

1.2方法

择取白血病患者白血病患者骨髓,开展KG-1a细胞培养,以免疫磁珠法分选白血病肿瘤干细胞并培养。计算红芪总黄酮作用不同时间(总黄酮浓度为60、80以及100mg/L),同时以等量RPMI1640为对照,开展MTT法检测红芪总黄酮对白血病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对白血病干细胞周期以及凋亡情况进行流式检测,PCR检测c-fos等相关基因mRNA并分析可诱导基因的表达量,利用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MAPK等相关蛋白表达,开展RNA干扰技术分别封闭c-fos等基因,western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全面分析表达基因与c-fos之间的网络关系。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开展方差检验分析,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细胞周期和凋亡率检测情况

经检验证实,使用不同浓度的红芪总黄酮处理后,HL-60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以及G2/M期。存在浓度依赖关系,与之相对应的S期细胞减少,但促细胞凋亡作用不显著。详细情况见表。

表红芪总黄酮对HL-60细胞周期和凋亡影响情况(x-±s,%)

注:和对照组相比,△P<0.05。△△P<0.01。

2.2分化相关基因检测

HL-60细胞使用浓度为60、80以及100mg/L的红芪总黄酮处理之后,C-fos表达分别为24.03±2.81,32.34±2.55,38.73±3.14,未处理组为16.84±1.69.与未处理组相比,处理组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组之间的C-fos表达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

3.讨论

红芪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上述化合物主要有A苯环以及B苯环组成,经三个碳原子相互连接,构成的多酚类化合物。

总黄酮广泛存在于红芪皮、果实、叶以及根部。其在黄芪中主要以游离或者糖甙复合物形式存在[2]。因糖种类和连接位置存在差异,会结合形成多类黄酮苷。主要为黄酮醇类、黄酮类、双黄酮类、异黄酮类等相应的醇类。就黄酮类化合物来讲,主要包含金雀异黄素、蛇葡萄素、儿茶素、槲皮素等等。

黄酮类化合物为天然植物陈分,毒性小,为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化合物之一。

此类成分对于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凋亡方面的影响机制,也成为了当研究热点,但值得说明的是,迄今为止,临床上对于红芪所含有的总黄酮对于白血病细胞作用研究不多[3]。

本文指出,HL-60细胞使用总黄酮作用处理之后,CD11b的表达量上升,NBT的还原水平明显降低,证实使用红芪总黄酮对早幼粒细胞进行处理,能令其取得成熟粒细胞的表面标志着以及相关功能。经处理后,HL-60细胞会停滞在G0/G1期、G2/M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进而令细胞增殖速度减少,趋向于分化状态[4]。

细胞增殖和分化会受到有关基因调控影响。而C-fos原癌基因属于蛋白质Fos,编码分子量为55KD,其中包含380个氨基酸残基。C-fos对于某些生长因子以及分化诱导刺激反应早期应答基因。这种基因产物和诱导分化存在极强相关性。其在成熟的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内大量表达。而在没有分化的人早幼粒细胞中并不表达其编码的蛋白质DNA结合性蛋白。其主要以第三信使方式调控基因表达[5]。

本实验证实,经总黄酮作用后,HL-60细胞的C-fos蛋白表达量上升,提示这种基因可能为总黄酮作用靶分子。值得说明的是,很多细胞外信号会对C-fos表达起到促进作用。另外,经过MAPK,PKA和PKC通路,也能令c-Fos发生磷酸化反应,进而对其活性造成影响。Fos家族成员可能和C-jun二聚化,进而形成AP-1转录因子,对涉及到分化以及增殖的基因加以表达。

由此能够看出,上述通路与有关基因是否能够和红芪总黄酮作用有关,为日后研究方向,其也势必成为红芪总黄酮诱导白血病分化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

[1]崔笑梅,王志平,张志华,等.红芪多糖增强LAK细胞对膀胱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2):18.

[2]海力茜,梁鸿,赵玉英,等.多序岩黄芪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1):843

[3]王玮,王琳.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2,4(2):115.

[4]杨向东,李红玉,李德冠,等.蝎毒多肽对白血病细胞株KG1a干细胞活性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4):1278-1281.

[5]张宇,田劭丹,侯丽,等.川芎嗪对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5):844-848.

标签:;  ;  ;  

红芪总黄酮对人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分析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