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联合药物对稳定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联合药物对稳定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TEVAR)联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稳定性B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AD)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Stanford B型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手段将其分为联合组(TEVAR+药物治疗,n=56)与药物组(单纯药物治疗,n=30),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两组住院期间各类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12~48个月,两组病死率、主要并发症及真腔最大直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联合组患者血栓形成率及血栓吸收率均显著高于药物组,假腔最大直径显著小于药物组(P<0.05);药物组及联合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均为48个月,Log Rank检验提示两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50,P>0.05)。结论:TEVAR联合药物治疗能有效提高稳定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栓形成率及血栓吸收率,缩小假腔最大直径,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并不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论文目录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单纯药物治疗:
  •     1.2.2 TEVAR联合药物治疗: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手术效果统计:
  •   2.2 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比较:
  •   2.3 两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
  •   2.4 两组随访结果比较:
  •   2.5 两组随访生存时间比较:
  • 3 讨 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管军,曾骞,邓超

    关键词: 稳定型型主动脉夹层,药物治疗

    来源: 河北医学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外科学

    单位: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

    基金: 海南省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2-068)

    分类号: R654.3

    页码: 1858-1861

    总页数: 4

    文件大小: 253K

    下载量: 20

    相关论文文献

    • [1].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效果观察[J]. 山东医药 2015(42)
    • [2].局麻方式下行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围术期护理[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S1)
    • [3].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护理[J]. 家庭护士 2008(21)
    • [4].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患者的健康指导[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19)
    • [5].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保留技术[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02)
    • [6].3D打印用于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保留弓上分支和原位开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04)
    • [7].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护理分析[J]. 大医生 2017(04)
    • [8].1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持续脑脊液引流的护理体会[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02)
    • [9].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使用血管缝合器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22)
    • [10].脑脊液引流术在穿透性主动脉溃疡腔内修复术前的应用[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7(01)
    • [11].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学习曲线初探[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02)
    • [12].“一站式”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J]. 中国循环杂志 2017(06)
    • [13].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中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07)
    • [14].腔内修复术在主动脉疾病的治疗应用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3(10)
    • [15].续贯分支导管化技术辅助主动脉腔内修复术重建分支动脉的近期结果[J].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01)
    • [16].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溃疡的效果分析[J]. 精准医学杂志 2020(03)
    • [17].主动脉腔内修复术[J]. 中国医刊 2011(06)
    • [18].动脉瘤破裂腔内修复术后主动脉消化道瘘一例[J]. 临床外科杂志 2018(02)
    • [19].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中选择性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的体会[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11)
    • [20].血管缝合器在经皮穿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临床应用[J]. 现代医学 2017(03)
    • [21].单中心654例非复杂B型夹层腔内修复术远期疗效分析[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05)
    • [22].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不同缝合技术应用的比较[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02)
    • [23].腹主动脉瘤破裂行腔内修复术1例[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3(07)
    • [24].腔内修复术治疗113例主动脉夹层瘤的临床分析[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04)
    • [25].腔内修复术治疗非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及随访结果[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0(04)
    • [26].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后发热的诊疗[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6)
    • [27].血管腔内修复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术前危险因素分析[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02)
    • [28].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腔内修复术的临床与影像学评价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 2016(07)
    • [29].完全穿刺技术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02)
    • [30].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发生脊髓缺血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05)

    标签:;  ;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联合药物对稳定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