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探讨

产科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探讨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产科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的探讨。方法: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05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腹部切口给予护理干预。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对患者手术前的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及心理指导,手术中无菌操作的严格执行,对手术后腹部切口执行护理干预措施和康复护理,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减轻伤口疼痛。结论:2050例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实施护理措施干预,患者切口良好,2050例患者康复出院,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9-0131-02

目前剖宫产手术为产科终止妊娠的主要手段之一[1],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减轻伤口疼痛,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发生。非常重要的是对腹部剖宫产手术切口的护理。现针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剖宫产手术切口的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05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腹部切口,这些病例中剖宫产横切口的1805,纵切口245例,产妇的年龄20~45岁,平均36.5岁,住院时间在5~32天,产妇平均住院天数是6.9天,但产妇中有其中3例纵切口脂肪液化,2例横切口脂肪液化住院时间为9~32天,均愈合出院。

2.护理干预措施

2.1手术前

2.1.1饮食指导调整孕妇的饮食是非常有意义,针对是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孕妇,产前就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量身定制和合理规划饮食,孕期体重增长的控制,避免腹部脂肪过多的囤积,营养不良消瘦体重偏轻的孕妇加强孕期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在手术前多进食高营养食品和营养支持治疗,如高能量、高蛋白质、丰富维生素的食品增加摄入,保证血浆蛋白水平得到提高,充足的营养保证机体需要,组织修复能力及机体抵抗力将得以提高;如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孕妇,控制血糖尤为重要,合理的饮食,适当运动,必要时使用药物调节血糖,需行手术前控制血糖至理想值;如贫血的孕妇,饮食中增加铁的摄入,必要时口服药物,贫血得以纠正;对低蛋白血症孕妇,在行手术前尽量补充优质蛋白后,营养状况得以补改善后在行剖宫产手术。

2.1.2健康指导护士向孕妇详细女性生殖系统及手术方式和方法让孕妇消除心理紧张,强调手术后应注意的问题,手术前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提倡剖宫产手术前备皮,将腹部及会阴的毛发清除干净,并用温水清洁皮肤,降低剖宫产手术后切口的发生感染的机率;教会产妇在手术后护住伤口进行有效咳嗽,以及术后翻身及下床活动时对伤口的保护。

2.1.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多与孕妇沟通,了解孕妇心理状态针对孕妇心理状态,细心向孕妇解答她的疑问,可以缓解焦虑紧张情绪,向孕妇介绍病房其他产妇的经历,使其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心理准备,增加医从性,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准备,认真面对手术,以及了解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式。

2.2手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术前30分钟使用抗生素,有效预防感染,根据病情选择切口的方式,尽量进行横切口并减张缝合,关腹时,麻醉尽量满意的情况下,撕裂腹壁组织应避免,动作轻柔,适当的缝合材料的选择,止血必须彻底,切口必须确认逐层缝合好,保护好切口,以防感染的发生,预计将发生伤口感染或脂肪液化的患者选择合适的缝线[2]。

2.3手术后护理

2.3.1疼痛护理术后切口的疼痛将会影响产妇休息和康复,根据情况使用相应的镇痛措施,可选择持续性静脉镇痛和持续性椎管内镇痛,以及使用镇痛药物如哌替定,曲马多等,可以预防性镇痛,不必等到患者诉疼痛难忍时再给予镇痛药物,如今疼痛已经纳入基本生命体征,护理提倡人性化护理和人文关怀,所以适当的镇痛方法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2.3.2切口护理每日每班护士观察产妇要观察腹部剖宫产术后切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渗血有渗液,预防切口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药物,减少切口张力的处理[3];仔细观察营养不良、肥胖的产妇,根据手术时的麻醉方式选择合适的卧位,术后需要暂时平卧的将小软枕支撑双膝下面,腹部肌肉得以放松,术后根据情况抬高床头,减少伤口表面张力减轻疼痛;术后需咳嗽时,可以平卧或坐位,护士用双手协助产妇将腹部两侧轻压,减少咳嗽时腹部肌肉的牵拉产生疼痛,如产妇也可以轻抚伤口,再有效咳嗽,产妇回病房后4小时就可以用腹带,减少翻身活动引起的疼痛,产后下床活动时,应用上腹带,再轻扶伤口,减轻疼痛不适,根据术后情况,肛门排气后尽量鼓励病人进食营养丰富饮食有利于切口恢复,术后遵医嘱及时注意电解质、维生素、水的补充,如低蛋白血症产妇,高营养饮食,根据情况输入白蛋白,如遇肥胖产妇,手术后可以对切口使用红外线照射,切口疑似感染者,需加用酒精纱布进行湿热敷烤,并日常中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做好脂肪液化切口的预防;如遇以下情况:脂肪液化的切口及切口裂开,伤口渗血渗液等,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做相应的处理

2.4康复教育

张力对腹部切口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响切口能否良好愈合,腹带的使用方法,选择合适的腹带,产妇也可选择普通及专用的,合理指导患产妇如何使用,调整腹带松紧度并固定,防止手术后的产妇,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腹部切口观察,康复教育将及时讲解给产妇,指导大小便如何床上进行、起坐做到“科学3个一分钟”,手术后剧烈活动应避免,护士在操作前,与产妇充分沟通,取得产妇配合,操作时以免令产妇腹内压增高,而使剖宫产术后切口裂开;手术后早期协助并指导产妇活动,有利于体力的恢复,胃肠功能的恢复,肠粘连发生减少,促进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排便排气;排气时间延长者可使用中药熨腹,促进肠蠕动,进食清淡粗纤维丰富的食物,使大便保持通畅。

3.结果

针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措施包括对患者手术前的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及心理指导,手术中无菌操作的严格执行,对手术后腹部切口执行护理干预措施和康复护理,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减轻伤口疼痛,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谢幸.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龚时鹏,余艳红,陈莉.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相关因素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8):495.

[3]马桂栋,龚时鹏,余艳红.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中和术后相关因素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8):1005.

标签:;  ;  ;  

产科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