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培养论文_郭晓雨,贺栾劲芝,李晓丽,宋晓飞,孙成振

导读:本文包含了子房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子房,植株,黄瓜,单倍体,南瓜,胚囊,胚珠。

子房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郭晓雨,贺栾劲芝,李晓丽,宋晓飞,孙成振[1](2018)在《旱黄瓜未授粉子房培养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与意义:黄瓜属葫芦科黄瓜属,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全雌黄瓜产量高、效益好,已成为黄瓜育种的重要方向。黄瓜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可加快纯合速率,缩短育种年限,对全雌黄瓜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黄瓜课题组提供的全雌旱黄瓜‘1501'、‘1502'、‘1503'、‘1504'、‘1505'、‘1506'为材料,研究基因型、胚囊发育时期、激素和热激处理等对未授粉子房培养的影响,为加快旱黄瓜育种提供支撑。结果与分析:‘大包107'和‘金冠91-8'雌核启动率最高,达到了91.68%;在植株的盛花期,取雌花开花前1天的未授粉子房,雌核启动率最高,达98.27%;在培养基中添加TDZ,随着浓度上升,雌核启动率上升,浓度在0.08mg/L雌核启动率最高,达到92.86%;35℃热激处理黑暗培养3天,可显着提高未授粉子房的胚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黄瓜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会议手册》期刊2018-10-12)

邓英,唐兵,吴康云,卢松,文林宏[2](2018)在《南瓜未授粉子房培养形成再生植株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阳小青瓜’(南瓜)未授粉子房为外植体,在离体条件下研究热激时间和TDZ浓度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试验步骤,探讨直接获得形成再生植株的方法,加速育种进程。结果表明:35℃高温黑暗培养5d后转入25℃光照培养90d能直接形成再生植株;培养基中附加TDZ浓度在0.04~0.06mg/L能诱导离体子房直接产生再生植株,并以0.06mg/L诱导效果最好,出胚率为22.57%,植株再生率为14.30%。(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孙朋朋,刘涛,沈虹,孙锦[3](2015)在《利用南瓜属蔬菜未授粉子房培养单倍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促进南瓜单倍体育种,通过介绍雌配子形成过程,综述了近年来南瓜属蔬菜未授粉子房(或胚珠)离体培养概况,并对离体雌核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再生植株倍型鉴定和单倍体加倍方法进行阐述,最后探讨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唐桃霞[4](2015)在《西葫芦未授粉子房培养及胚囊植株倍性鉴定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一个完善的西葫芦单倍体资源创制技术体系,本研究以6份不同基因型材料西葫芦未授粉子房为试材,通过未授粉子房培养,探讨西葫芦基因型、培养基添加不同种类与配比的激素、子房采样时期、预处理方式和外源添加物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来提高西葫芦大孢子培养效果;并对胚囊植株通过根尖染色体、叶片气孔保卫细胞、流式细胞仪3种倍性鉴定方法的结果比较,获得一种经济有效的西葫芦胚囊植株倍性鉴定技术。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西葫芦未授粉子房接种在含有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胚效果比较趋势TDZ+NAA>TDZ>6-BA+NAA;不同激素种类组合的9种培养基中供试材料平均诱导率P8>P9>P7>P5>P6>P4>P2>P3>P1。由此得出,西葫芦未授粉子房最适培养基为P8,即MS+30 g·L-1 Suc+8 g·L-1 Agar+0.05 mg·L-1 TDZ+0.25 mg·L-1 NAA。2.西葫芦基因型和未授粉子房采样时期均影响着胚状体的诱导效果。6个基因型材料中诱导效果最好基因型材料是XH14-3,其次是XH13-7;开花前1 d采样胚状体诱导率最高,采样时期诱导效果比较呈现开花前1 d>开花前2 d>开花当天的趋势;由此得出,开花前一天是西葫芦未授粉子房培养取样的最佳时期。3.西葫芦未授粉子房在4℃下经不同时间处理后,胚状体诱导效果因材料不同其效果不同。XH14-3材料经4℃预冷处理24 h可显着提高诱导率和降低玻璃化率,但对XH13-7材料无效果。4.西葫芦未授粉子房切片接种培养基后经35℃热激处理4 d,5 d和6 d,对胚状体诱导率均无显着性影响,仅能提早或延迟西葫芦不同基因型材料胚状体出胚时间,导致玻璃化胚增加。5.在培养基P8中添加10、20、30 mg·L-1的Ag NO3不仅可极显着的降低西葫芦未授粉子房胚状体的玻璃化率,而且有利于缩短最早出胚天数,其最早出胚天数较对照缩短2~5 d,尤以添加20 mg·L-1 Ag NO3效果最好。6.西葫芦未授粉子房诱胚培养基P8中添加20 mg·L-1秋水仙碱,培养2、4、6 d后胚珠生长受到抑制,胚状体诱导率随着添加秋水仙碱培养天数的增加而依次降低,并容易引起胚状体玻璃化。由此得出,20 mg·L-1秋水仙碱对西葫芦未授粉子房诱导胚状体存在着抑制作用。7.叁种胚囊植株倍性鉴定结果与植株田间形态鉴定比较,根尖染色体鉴定准确率为68.75%;叶片气孔保卫细胞鉴定准确率为87.50%;流式细胞仪鉴定准确率为100%;研究得出,西葫芦大孢子培养获得胚囊植株适宜早先选用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初鉴倍性,对于倍性不确定的植株再用流式细胞仪进一步鉴定倍性,可以提高鉴定的准确率和降低成本。(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1)

白金娟,沈瑞娟,吴月琴,龚振德,何玉科[5](2014)在《百合远缘杂交子房培养和胚珠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百合(Lilium)是世界知名的观赏花卉和药用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利用杂种优势,通过杂交育种是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手段。但百合的远缘杂交非常困难,成功率极低。我们利用东方百合品种"索邦"和"西伯利亚"为亲本育种材料,于开花前2天用尖头镊子小心去除母本"索邦"的雄蕊后套袋,待柱头完全成熟后将父本"西伯利亚"的花粉均匀涂抹在母本的柱头上,并隔天重复授粉,直到子房开始膨大才停止授粉。约70天后,将已受精膨大的子房和胚珠用干净的手术刀片切下,先后经漂水和无菌蒸馏水清洗后,置于含2,4-D和6-BA的Murashige and Skoog(MS)培养基上诱导生长。随后,以远缘杂交F1代组培苗的鳞茎内层鳞片为外植体,结合百合种球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获得了两个较耐热、抗病虫和早花的表型稳定的百合新品种"植百16"和"植百21"。(本文来源于《花卉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11-22)

魏爱民,杜胜利,韩毅科,刘楠[6](2014)在《农杆菌介导的黄瓜未受精子房培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一种直接获得转基因纯系的转化方法,首次开展了农杆菌介导的黄瓜未受精子房培养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试验以除草剂草胺膦为选择标记,胚胎发生阶段,最适除草剂质量浓度为0.5~1.0 mg·L-1,幼苗生根阶段除草剂质量浓度为2.0 mg·L-1;以羧苄青霉素为抑菌剂,最适抑菌质量为450 mg·L-1;最佳浸染方法为OD600=0.3农杆菌工程菌,浸染10 min;共培养时间为3 d;在浸染菌液和共培养基中加入0.01%的silwet-77,有利于获得较多抗性胚胎及抗性植株。该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为黄瓜转基因方法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瓜菜》期刊2014年05期)

曾碧玉,许传俊,张庆美,黄青云[7](2013)在《大花蕙兰与墨兰种间杂交子房培养研究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花蕙兰与墨兰种间远缘杂交是培育具香味、易开花、早开花、抗性强的大花蕙兰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大花蕙兰为母本,墨兰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共设计叁个杂交组合。结果显示,同一组合子房不同离体时间培养萌发率差异明显,且不同组合间最适宜子房培养的离体时间有所差异。叁个杂交组合最适宜的子房离体时间分别为授粉后90 d、120 d及100 d,萌发率分别为80.0%、80.0%及60.0%。(本文来源于《亚热带植物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韩毅科,杜胜利,魏爱民,张历,刘楠[8](2010)在《利用未受精子房培养技术育成黄瓜新品种‘津美3号'》一文中研究指出‘津美3号'是采用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技术育成的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瓜长13~15cm,表面光滑、亮绿,清香可口,耐低温弱光能力强,丰产性好,越冬温室栽培总产量15kg·m~(-2)以上。(本文来源于《纪念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建所二十五周年论文摘要集(2001—2010)》期刊2010-05-22)

韩毅科,杜胜利,魏爱民,张历,刘楠[9](2010)在《利用未受精子房培养技术育成黄瓜新品种‘津美3号’》一文中研究指出‘津美3号’是采用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技术育成的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瓜长13~15cm,表面光滑、亮绿,清香可口,耐低温弱光能力强,丰产性好,越冬温室栽培总产量15kg·m-2以上。(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王爱云,李栒,胡大有[10](2009)在《白菜型油菜和诸葛菜远缘杂交的子房培养及杂种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白菜型油菜和诸葛菜正反属间杂交及杂交子房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授粉后7d取子房进行离体培养其子房存活率和结籽率均较高。对于所使用的4种培养基,培养基A(MS+2.0mg.L-16-BA+0.2 mg.L-1NAA+500mg.L-1水解酪蛋白+0.5%活性炭)显示较好的效果,在杂交组合澧临白菜×诸葛菜中,其最高结籽率达2.56%。适宜的母本结合授粉后恰当的子房离体时间和合适的培养基成分有利于提高杂种的获得频率。通过子房培养,从杂交组合澧临白菜×诸葛菜获得的1株杂种植株,形态上显示出双亲的中间型。细胞学研究显示,该杂种小孢子和花粉发育呈现异常现象,花粉育性低。形态学和SSR分子鉴定表明,该杂种植株为真杂种。因此,通过有性杂交结合子房培养能够将诸葛菜的有益性状转入白菜型油菜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子房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贵阳小青瓜’(南瓜)未授粉子房为外植体,在离体条件下研究热激时间和TDZ浓度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试验步骤,探讨直接获得形成再生植株的方法,加速育种进程。结果表明:35℃高温黑暗培养5d后转入25℃光照培养90d能直接形成再生植株;培养基中附加TDZ浓度在0.04~0.06mg/L能诱导离体子房直接产生再生植株,并以0.06mg/L诱导效果最好,出胚率为22.57%,植株再生率为14.3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子房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1].郭晓雨,贺栾劲芝,李晓丽,宋晓飞,孙成振.旱黄瓜未授粉子房培养初步研究[C].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黄瓜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会议手册.2018

[2].邓英,唐兵,吴康云,卢松,文林宏.南瓜未授粉子房培养形成再生植株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8

[3].孙朋朋,刘涛,沈虹,孙锦.利用南瓜属蔬菜未授粉子房培养单倍体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

[4].唐桃霞.西葫芦未授粉子房培养及胚囊植株倍性鉴定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5].白金娟,沈瑞娟,吴月琴,龚振德,何玉科.百合远缘杂交子房培养和胚珠培养[C].花卉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14

[6].魏爱民,杜胜利,韩毅科,刘楠.农杆菌介导的黄瓜未受精子房培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中国瓜菜.2014

[7].曾碧玉,许传俊,张庆美,黄青云.大花蕙兰与墨兰种间杂交子房培养研究初报[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3

[8].韩毅科,杜胜利,魏爱民,张历,刘楠.利用未受精子房培养技术育成黄瓜新品种‘津美3号'[C].纪念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建所二十五周年论文摘要集(2001—2010).2010

[9].韩毅科,杜胜利,魏爱民,张历,刘楠.利用未受精子房培养技术育成黄瓜新品种‘津美3号’[J].园艺学报.2010

[10].王爱云,李栒,胡大有.白菜型油菜和诸葛菜远缘杂交的子房培养及杂种鉴定[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

论文知识图

红菜薹与甘蓝型油菜子房培养过...水解酪蛋白和活性炭对甘蓝×萝卜离体...黄瓜未授粉子房培养胚的发生黄瓜未授粉子房培养胚的发生及...供体植株栽培季节对黄瓜未受精子房一4子房培养获得的种子F19.3一41...

标签:;  ;  ;  ;  ;  ;  ;  

子房培养论文_郭晓雨,贺栾劲芝,李晓丽,宋晓飞,孙成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