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郭晓燕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郭晓燕

黄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河南4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呈现出了繁荣发展的景象。水闸工程在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水利工程总体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关水利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闸施工;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为了实现对于防洪、泄洪、调水、灌溉等工作的有效应对,进一步加大了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而水闸工程项目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也在当前的建设形势中实现了迅速地发展。鉴于水闸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较为复杂,建设队伍十分重视此项目对于施工技术的应用,并且在目前逐步加大了对于技术要点的研究。

一、水闸的作用与重要性

水闸作为挡水泄水的重要建筑物,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闸不仅可以泄洪、挡潮,为上游行船以及取水提供很多便利,而且还能够起到泄洪排涝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调节着河道的水量平衡。水闸是水电水利工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另外在河道、渠系、水库、湖泊及滨海地区均可应用。水闸施工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例如我国古代杰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代表之一。水闸是由闸室、上游连接段以及下游连接段三个部分组成的。

在水利电力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电能的转换效率,所以水闸施工技术的综合性较强,水闸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对水势能的控制,一般来说,水势能的控制越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就越高。在世界能源危机的条件下,水利水电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必将得到大力的支持与发展,因此,发展先进的水闸施工技术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现的贯彻十分重要。

二、水利电力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清洁能源发电已经能够满足一部分的国民需要,与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清洁能源体系,与其他的清洁能源不同的是,水利发电在我国的应用很广,且比较安全可靠,是我国较主要的发电方式。从东部沿海到西部高原,从北部大漠到南部丘陵,水利水电工程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的版图。在大大小小的水利电力工程系统中,水闸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水利电力工程的关键任务就是将通过水的流动与水轮机的转动,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在这个过程中,水闸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说水闸在整个工程中的施工与管理决定着水利电力工程的成败,这句话是一点也不为过的。水闸不仅要靠合格的硬件生产,还要靠优质的管理将水闸的作用发挥出来。

三、水闸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1)成孔。为确保泥浆能保持孔壁平衡,钻机泥浆比重调整控制在1.2左右,在淤泥层中应调整到1.3左右。成孔时,还应注意清孔,同时,为避免清孔后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出现局部坍塌,导致缩径的产生,在清孔时要做到清渣而不清泥。

(2)灌注。灌注过程中,为使导管能承受其自重和盛满混凝土的重量,导管应具备足够的抗拉强度。导管最下端一节导管长度要长一些,一般为4m,其底端不得带法兰盘。内径应一致,内壁须光滑无阻。同时,严格控制导管埋深与拔管的幅度与速度,导管不宜埋入混凝土过深,也不可过浅。及时测量混凝土浇灌深度,严防导管拔空。

2、钢筋混凝土底板施工。综合各种因素,可将输水廊道分3层施工。第一层浇至廊道底板:为使第二层侧墙底部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浇第一层底板混凝土时,侧墙架立10cm的悬空模板并形成标准的廊道底板抹光面的浇筑高程线。第二层浇至侧墙顶部:采用定型加工的大模板,与下层模板连成整体,模板安装位置与设计边线偏差控制在2mm,而且把廊道两边的侧墙模板连成整体,确保廊道的结构宽度偏差最小。第三层浇筑廊道顶板:沉重排架是控制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下沉的关键因素,为此应专门加工承重钢管。为保护廊道底板,钢管下部焊方型钢板。

3、预应力混凝土闸墩施工。预应力闸墩工程采用后装后张法施工。即在预制场地锚索组装、现场预埋钢管成孔,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设计要求强度后,进行穿束、张拉锁定。其主要工艺流程为:锚索制作一锚索运输吊装一锚索管灌浆一锚头混凝土封堵。

4、水闸墙施工

(1)刷大断面。为使原岩体不受破坏,采用风镐剥离刷大(不得使用爆破),当刷大的断面达到设计尺寸后,对周边围岩采用高强度管缝式锚杆支护,并在顶部挂金属网,金属网的面积根据具体工程实况而定。

(2)临时支护。一般工程中,锚杆采用43×1,800mm管缝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允许偏差±150mm。锚杆尾端应露出300mm,并且要用砂浆将锚杆孔封堵密实。锚杆应垂直巷道轮廓,最小角度≥75°。

(3)墙体浇筑。结合混凝土实际供给能力、混凝土初凝时间、水闸墙形状和每层混凝土浇筑量的综合考虑,笔者建议采用“下部水平分层、锥顶分段”的浇筑方案,即按600mm厚度由下向上水平分层施工,当施工至平直段的下帮顶部时,按纵向将锥形部分分为两节,每节内亦按600mm一层高度施工,当下一层施工完,在初凝养护后,开始施工上一层。对顶部锥形不可分层部分一次性立模浇筑。

5、预应力锚索的施工。(1)预应力锚索的布置。根据闸室结构布局,锚索的布置一般采用直束形式,即闸墩锚索在立面上沿弧门水推力合力方向呈扇形布置,其扩散中心角约14°,锚索上游端锚固于弧门面板前大体积混凝土内。同时,为满足施工需要,在上游端部预留锚井和交通道。下游端为张拉端,锚固于预应力大梁上。(2)锚索安装。将制作好的主锚索钢转盘运至坝前,通过缆机吊运上坝放置在安装平台上。保持梳孔器的孔位与锚头上的钢绞线孔位一致。在锚索牵引过程中应尽量保证低速、连续、稳定地进行。(3)灌浆。采用自下而上的循环灌浆法,分四次完成灌浆,即:第一次,上游竖井进浆口进浆,下游两回浆管回浆,待回浆管口出浆浓度比重≥1.80g/cm3时,关闭放浆管,进行压力式并浆30min;第二次,距孔口较远一根为进浆管,另一根为出浆管,工艺同第一次灌浆;第三次,距孔口较近一根为进浆管,锚具孔隙为出浆口;第四次,人工将铁皮罩注满为止,灌浆结束。

四、水利工程中水闸施工管理策略

1、人员调配与工程进度和谐统一。水利电力工程的水闸施工,不仅是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应承担的责任,更是管理部门的责任。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部门要将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调配好,随着工程的进度而不断的调整用人方案,并且要时刻守在现场指挥,才能保证现场的施工有序进行。

2、施工过程与工程质量的和谐统一。水闸施工质量是层层把控的,在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实行责任制,出现问题一查到底,从上到下一概追究责任。在施工日常检查中,通常每一个施工进度的结束,都会由三个层级的人员进行检查,最基层的是班长或组长,在确认工程无任何问题后,签字通过;在整体工程结束之后,这些签字的文件需要存档,以备日后的责任追查。

3、加大对施工人员的责任和安全教育。水利水电工程的各施工人员,在没有进行相关的建筑施工安全或考试不合格者,都不能够进入到工程的施工中去。所以施工人员只有经过严格的施工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作业。总而言之,只有做好相关的责任和安全教育才能实现施工方法和技术的有效利用,最终确保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总之,水闸施工应对各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要点认真研究,控制好工程质量,使工程项目做到内实外美。同时,施工企业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根据水闸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管理的特点,制定完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工程目标。

参考文献:

[1]赵锋贤.水利工程中的水闸工程施工工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2]楼孟华.水利工程中水闸工程施工实践与技术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

[3]吕俊,周浩.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若干问题[J].民营科技,2010.

标签:;  ;  ;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郭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