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润《诗经原始》的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方玉润《诗经原始》的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肖力[1]2003年在《方玉润《诗经原始》的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论文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方玉润《诗经原始》对汉、宋《诗经》研究方法的突破,总结其具体的文学批评方法,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学术史上的意义。论文分叁章,从以下叁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方玉润《诗经原始》的解读思路(第一章);二、方玉润《诗经原始》的文学批评方法(第二章);叁、方玉润《诗经原始》文学批评中的不足(第叁章)。论文第一章指出,方玉润将汉、宋说《诗》诸儒分别称为“考据”和“讲学”两家,并认为两家性情与《诗》决不相类,因此他对《序》与《诗集传》作出了具体的批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释《诗》的原则:“循文按义”与“全篇合读”的结合。方玉润对传统说《诗》方法亦有不少继承。论文第二章指出,方玉润与一般的经学家不同,他是把《诗经》作为经典的文学文本进行批评,在《诗经》的字句疏证与诗学分析的沟通中追求自悟和新解,并将多种文学批评方法引入对《诗经》的系统研究,使《诗经》批评步入新的轨道,为现代《诗经》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他不像以往的《诗经》研究者那样,去理智地分析、叙述,而是用形象化的描绘性语言表达自己对《诗经》文学的理解和诗意的接受。方玉润对《诗经》研究不仅仅是研究方法上的变化,更是研究思维方式上的变化,他改变了原先《诗经》研究理性分析的方向,而进入了感性领悟的境界。方玉润《诗经原始》体现具体的文学批评方法有:用“语境”传达出对作品的诗意接受、以生活中的人情物理为解读依据、文体学批评视角、文学史的类比。论文第叁章指出,由于方玉润对诗歌语言缺乏精确的把握,因而不免流于主观臆想,加上他受到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因此他对某些篇目的意旨的探讨,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但总的来说,《诗经原始》不失为研究《诗经》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韩立群[2]2013年在《方玉润《诗经原始》研究》文中认为方玉润是清末《诗经》研究的大家,其《诗经原始》融汇汉、宋《诗经》研究的精华,综理诸家,自出机杼,在《诗经》学史上是一部承前启后的着作。方玉润是一个奉儒守道的学者,智略胸怀都比较恢弘。他的《诗经原始》也具有这样的学术特点,且是他所拟的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方玉润及其《诗经原始》为研究对象,本意就是希望在深入了解方玉润生平、思想、性情襟抱的同时,对他的《诗经原始》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本文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至第叁章,主要是在确定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方玉润和《诗经原始》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而以方玉润生平、交游、思想、文学创作为中心,揭示了方玉润《诗经》研究的个人才性、政治文化、思想学术背景。如第二章从清代嘉、道以后《诗经》学发展脉络及出现的趋势入手,在汉学与宋学的斗争和融合的环境中,呈现嘉、道以后《诗经》学发展的政治背景、学术背景,来把握《诗经》学研究的基本走向,和其在新思潮影响下的新变化,探求方玉润《诗经原始》的学术地位。第叁章则主要阐明了他的《诗经》研究与其文学创作的内在关系。指出其诗教思想在他《诗经》研究和文学创作中的核心地位。第二部分是第四章至第六章,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重点介绍《诗经原始》的着述体例与说《诗》方式,论述了《诗经原始》的“总论”法及其渊源,圈点批评与《诗经原始》解《诗》之旨趣,眉评、旁批与集释所反映的解《诗》特色,“标韵”及其“取便今人”的着述观念。在此基础上探索《诗经》阐释之源,并挖掘了《诗经原始》阐释法的学术背景,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诗经》阐释模式对方玉润《诗经原始》的影响着力,把握方玉润《诗经原始》折中于“文士”与“讲学”之间的阐释模式。并由接受史入手,梳理了他对《毛诗序》、《诗集传》、《诗经通论》叁部不同时期的重要《诗经》学着作阐释方法和内容的尊崇与超越。第六章则更进一步,分析方玉润《诗经》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探讨诗人原旨的方法,总结其独特的文学理论和诗学观,从而丰富了《诗经原始》研究的内容。第叁部分是本文的第七章,重点探讨了《诗经原始》的学术成就和不足之处。当然这样的分析并不是以现代的标准为标准,而是从历史的观点和学术的理路入手,对《诗经原始》的学术特征和成就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魏菊英[3]2011年在《清代诗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清代诗经学为研究对象,以业师王锺陵先生提出的着名理论“整体性原则”与“原生态式的把握方式”为指导思想,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挖掘整理与分析,抓住清代《诗经》考据学这条主线,采取总论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将清代诗经学置于学术史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全面、客观的考察,力求对清代诗经学作一个清晰的概括与梳理。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叁个部分。绪论部分对从西汉到清代的《诗经》研究概况作一鸟瞰,并总结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指明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正文包括上编和下编两个部分:上编梳理清代诗经学的发展与嬗变,下编论述清代诗经学的主要派别。上编部分将整个的清代诗经学切割为清初、乾嘉时期、道咸以降叁个阶段,重点在于突出每一阶段的研究背景、研究特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为了突出清代诗经学集传统诗经学之大成,同时又呈现出向近现代诗经学过渡的特征,本文把近代以迄“五四”前(清末民初)的《诗经》研究也纳入清代诗经学的整体框架加以论述。下编部分把清代诗经学的主要派别分为毛诗派、叁家诗派、“独立思考派”叁大派,对各派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专题研究,力图在点面结合的基础上揭示各派的治《诗》特点和治《诗》方法。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清代诗经学对后世的影响。另外,清儒对诗经学基本问题,如孔子删诗与否、《毛诗序》的作者和尊废问题、“六诗”本义等,多有真知灼见,本文附论部分对此加以梳理和总结。最后,本文附录部分通过表格的形式罗列了清代《诗经》研究的700余部专着。

李金善, 韩立群[4]2013年在《方玉润及其《诗经原始》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在梳理近百年方玉润及《诗经原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方玉润生平及着述研究、《诗经原始》版本、文献研究、诗经学特色及诗学理论研究的相关问题和研究进程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提出了《诗经原始》研究发轫期、高峰期、转变期、成熟期的基本时间分期。

舒丙旺[5]2010年在《方玉润《诗经》文学阐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基于文学阐释的视角,从《诗经原始》一书内部来探讨方玉润的《诗经》文学阐释的特色和精彩之处。论文分四个部分:第一章,从《诗经》文学阐释史和晚清《诗经》阐释接受的现状这两个视角简单分析了方玉润《诗经》文学阐释的背景及成因。第二章,着重从文学本位的视角论述了方玉润对《诗经》章法、炼字、正变叁个方面的探寻和阐释。第叁章,主要论述了方玉润对诗歌意境的精彩展示。这种对诗歌意境的唯美展现,方氏是立于诗歌情景交融、虚实相间、对面着笔等诗歌创作技巧的视角而阐述的。第四章,主要从题材内容、作法技巧、艺术风格叁个方面将方氏对《诗经》艺术原型作用的揭示做了简单的梳理。笔者对方氏《诗经》文学阐释的方法和品评视角做了如上四章的论述,方氏对《诗经》的文学阐释还有很多的精微之处,笔者能力有限,难尽窥庐山全面。

黎慧强[6]2016年在《诠释与过度诠释——以经解者的历史性视角检视方玉润《诗经原始》的诠释特质》文中认为清代学者方玉润对《诗经》的诠释具有独立和超然的特质。其代表作《诗经原始》是一部在近现代《诗经》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着作。本文从诠释的角度入手,考察方氏的解《诗》方法,检视其对于《诗经》传统诠释的态度,检讨近、现代学者对其的评论,反思近代以来经解者对《诗经原始》的批评方法存在的问题,发现经解者对经典的诠释存在明显的历史性及双重性的特质,时间与环境施加在经解者身上导致经典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诠释与过度诠释的特质,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似乎是当代《诗经》学难以回避的问题。

李晓丹[7]2010年在《方玉润《诗经原始》综论》文中提出方玉润在《诗经》研究上以原诗人始意为最高宗旨和出发点,主张从诗的本文入手,不分汉、宋,客观解诗。他在批判前人传注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具体的解诗主张,以总览法为指导,寻求诗的言外之意,结合地理与民情风俗等方面,从文学角度分析《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客观解诗;从史学的角度来分析诗歌的内容与意义,还原诗歌文学的真实面貌。由于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以及他个人体认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方玉润在诗篇解析时,常常大讲“文王风化”,把朱熹或前人认为淫诗的诗篇解为朋友或君臣之诗,标举“诗无邪”,维护“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同时在解诗时存在着附会史事,曲解诗意,前后抵牾、自相矛盾的现象。但是,总的来说,他能够从经、史、文学等不同角度,独立客观地解诗,对《诗经》传统研究思想即将《诗经》视为经学进行研究形成了挑战,为后来的研究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其理论分析与成果都值得后世借鉴。论文在对已掌握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方玉润《诗经原始》对《毛诗序》、《诗集传》、《诗经通论》中《诗经》研究方法的突破,并具体总结了方玉润的《诗》学思想,探讨了其在学术史上的意义。本论文主体共分叁章:一、方玉润与《诗经原始》;二、《诗经原始》的学术成就;叁、《诗经原始》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第一部分,简介方玉润生平、着述及《诗经原始》的编书体例与版本概况,使我们对方玉润《诗经原始》体例编排和其诗学纲领有一个清晰地了解。在阅读和欣赏诗篇时能够深刻地理解和领悟方玉润及其《诗经原始》的根本思想。第二部分,深入分析方玉润《诗经原始》对《毛诗序》、朱熹《诗集传》、姚际恒《诗经通论》中《诗经》研究方法的继承与超越,结合他们各自的思想价值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方玉润具体的《诗》学思想,阐明《诗经原始》的特色和价值所在。第叁部分,在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础之上,就方玉润在《诗经》研究中所做的分析、研究和阐述,探讨《诗经原始》在分析研究上的不足之处:如他在解诗当中存在着顽固的封建卫道思想,宣扬封建教化观念等问题。

梁新兴[8]2007年在《在因循传统下的创新思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清代《诗经》研究中,方玉润继承和发展了其前辈姚际恒独立思考的怀疑精神。在他的《诗经》研究专着《诗经原始》里面,方玉润在诗旨探究的过程中对《毛诗序》、《诗集传》甚至是姚际恒的《诗经通论》都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批判。同时,方玉润也很重视《诗经》的文学价值,在文学的范畴内对《诗经》作出了很多精彩生动的评点和赏析。可以说,方玉润的《诗经原始》无论是从经学研究或是文学解读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不过,在对《诗经》经学研究的过程中,方玉润并不能完全超脱传统经学思想的束缚,在批评前人的同时,也因循了前人的很多错误观点。而方玉润对《诗经》所进行的文学评点和赏析虽然视角新颖、妙语连连,但这毕竟不能代表《诗经原始》的主要研究方向。纵观整部《诗经原始》,经学释义仍是方玉润《诗经》研究的主导方向。所以说,方玉润的《诗经》研究,既有创新的一面,同时也无法完全脱离传统的因素,甚至可以说只是在传统的层面上所进行的有限创新。这种二重性的出现既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有方玉润个人的原因。但从总体上说,《诗经原始》给当时的《诗经》研究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也给后人的《诗经》研究带来了很多启示意义,不失为诗经研究史上的一部优秀着作。

徐林云[9]2016年在《方玉润《诗经原始》研究现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诗经》研究史渊源流长,清人方玉润所着《诗经原始》则在其中占据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者们就对方玉润的《诗经原始》作了专门的研究,现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大致将前人的研究分成四个角度,即文献学角度、理论批评角度、比较研究角度以及《诗经原始》的成就与不足角度,对学界当前有关"方玉润《诗经原始》"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廓清。

李贺军[10]2006年在《清代《诗经》学独立思考派《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诗经》学中的独立思考派以姚际恒、崔述、方玉润为代表,近现代以来,研究《诗经》的学者对《诗经》独立思考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针对姚际恒《诗经通论》、崔述《读风偶识》、方玉润《诗经原始》的个案研究已有很多,但尚未有人将叁人作为一个派别进行整体研究。本文着眼于独立思考派整体,在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他们之间的联系,归纳独立思考派的内涵,并将独立思考派地位的确立和新文化运动结合起来。论文由六部分组成:引言,简要回顾“独立思考派”称谓的由来,说明选题意义。第一章,《诗经通论》对《诗经》的研究。本章从《诗经通论》对《小序》批评的角度讨论了姚际恒的说《诗》方法,分析了姚际恒对朱熹“淫诗”说批判的实质,还总结了《诗经通论》从文学角度批评《诗经》的成绩。研究发现《诗经通论》说《诗》的根本方法是“涵泳篇章,寻绎文义”,这与朱熹的说《诗》方法一致;姚际恒对朱熹“淫诗”说的批判是对其说《诗》方法的局部背离;《诗经通论》从文学角度研究《诗经》的成绩表现在对《诗经》语言艺术的评价、对《诗经》的艺术性评点、将《诗经》与后世文学创作进行比较等方面。第二章,《诗经原始》对《诗经》的研究。本章讨论了《诗经原始》对《诗经通论》的继承和发展,《诗经原始》的说《诗》方法,《诗经原始》从文学角度批评《诗经》的成绩叁个问题。在对《诗经》的基本看法、篇旨的解释和艺术成就的评价等方面,《诗经原始》对《诗经通论》都有很多继承,同时也有很多发展;《诗经原始》的说《诗》方法和朱熹、姚际恒的说《诗》方法一脉相承;《诗经原始》从文学角度研究《诗经》的成绩表现在对《诗经》的文学性欣赏、对《诗经》的艺术性评点、将《诗经》与后世文学创作进行比较等方面。第叁章,《读风偶识》对《诗经》的研究。此部分指出了《读风偶识》对朱熹《诗经》学的继承,分析了《读风偶识》说《诗》的史学特征。第四章,新文化运动与独立思考派地位的确立。独立思考派的疑古精神,以

参考文献:

[1]. 方玉润《诗经原始》的文学批评方法研究[D]. 肖力. 湖南师范大学. 2003

[2]. 方玉润《诗经原始》研究[D]. 韩立群. 河北大学. 2013

[3]. 清代诗经学研究[D]. 魏菊英. 苏州大学. 2011

[4]. 方玉润及其《诗经原始》研究述评[J]. 李金善, 韩立群.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5]. 方玉润《诗经》文学阐释研究[D]. 舒丙旺. 安庆师范学院. 2010

[6]. 诠释与过度诠释——以经解者的历史性视角检视方玉润《诗经原始》的诠释特质[J]. 黎慧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7]. 方玉润《诗经原始》综论[D]. 李晓丹. 辽宁师范大学. 2010

[8]. 在因循传统下的创新思变[D]. 梁新兴. 广西大学. 2007

[9]. 方玉润《诗经原始》研究现状综述[J]. 徐林云.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

[10]. 清代《诗经》学独立思考派《诗》学研究[D]. 李贺军. 河南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方玉润《诗经原始》的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