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科学生无问题意识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语文科学生无问题意识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木松岭学校朱翠立

“好问”本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就是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上都是很少有人举手。无问题现象,特别是语文科的无问题现象是目前语文课堂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语文课上,学生们较少有提问和回答的欲望。较多的是消极听课,只学不问,有问不答,等待老师自问自答。我在任教的两个七年级班级共94人中做了一个有关问题态度的调查,结果如下:

目前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调查中可以看到,不愿提问的学生比率是最大的,而觉得没什么可问的学生,分别是22%和21%,是第二位,这两类学生加起来,超过了人数的一半。而喜欢提问题的学生不多,各占21%、14%。可见学生的问题意识很弱。

出现这样的局面,问题主要在哪里呢?

第一,目标障碍。我国传统的教育是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目标,所以长期以来我们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即我们的着眼点在教“学”上,在解决问题上,以致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另外当今的考试制度,使许多学校把追求高升学率作为自己的目标,偏重于应试教育,偏重于通过机械记诵、反复操练、加重负担来赢得成功和声誉,从而忽视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试教育的影响:“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真实写照。它注重的是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多年来,教材容量大、难度深,学生作业多、负担重的现象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切都不利于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

第二,观念滞后。主要是知识观和学习观存在问题。在知识与学习的结构中,我们注重的更多的是明确知识的学习,即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对于知识的另一重要形式——默会知识却缺乏关注。默会知识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中的,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是不可言传的知识。在此观念指导下,我们的学习主要偏重于向老师、书本,课堂学,偏重于传授和接受,而忽视探究和体验,无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主题精神和能动性的弱化,严重影响自由人格的形成,探究能力、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因缺少开发训练而逐渐萎缩。

第三,权威压力。我国传统文化中过分强调长幼有序,师道尊严的伦理思想,使教师处于一种近乎“神圣”的地位。于是教师成为权威的化身,课本成为权威的裁体,做学生的只剩下对权威的盲从。传统的教育评价观使人们认为“只有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努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等等。诸如此类的文化传统都抑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第四,态度偏差。问题意识的产生首先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自觉的发生过程。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没有积极思维活动的开展,没有对学习内容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强烈兴趣,问题的产生是不可能的。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学科始终处于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境地。有的同学认为语文课学不学、听不听差别不大,有时间不如多做一些数理化,抱着这样的态度,就连完成一般的学习任务都成问题,更不要说积极学习,产生问题意识了。

第五,技能缺乏。问题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提出问题则是一种能力,是对自己思维困惑的明确表述。有的学生想问却不知怎么问,这也是课堂上学生无问题、少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缺少问题意识的研究。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提问式的传递知识,以学生为主体的答问式的接收知识的教学模式。而学生提问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教师往往提出一个或一串问题,独揽提问大权,学生只是干寻找答案的活。教师依靠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这种做法看似无可指责,但我们是否想到,老师们已经严重忽视了学生主动提问题的权利。问题是老师的问题,思路是老师的思路,面对丰富的文本,学生的想法怎样呢?他们的疑惑、他们的心得没有机会浮出水面。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一种惟师、惟书的心态,思维的惰性不断滋长。

在实际教学中,有时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或者,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又或者,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语文课无问题现象已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首先,培养好奇心,使学生在探索中产生问题,这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前提。

我们都知道牛顿由“苹果落地”引发思考,最后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学说”。如果牛顿没有强烈的好奇心,就不可能产生“为什么苹果自己会掉到地上”的疑问,也就不可能发现“万有引力”了。其实许多看似偶然的发现其实都隐含着一种必然:发现者必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缺乏好奇心,必然对外界的信息反应迟钝,对诸多有意义的现象熟视无睹,对问题无动于衷,更枉论创造与发明。因此,我们也要加强对学生好奇心的培养,提倡“打破沙锅问到底”,让学生做到“每事问”,总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为什么”。

其次,扩展视野,丰富疑源。

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学生视野,丰富疑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和探究阅读。所谓探究阅读是指教师引出一些专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资料阅读和研究。引导学生勤于观察,重视实践,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亲身体验,才会有所感悟,引发思考。

再次,教给学生质疑、提问的技巧,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金钥匙。

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并不容易。学生不喜欢提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该怎样提,对提问的方式方法,内容叙述的要求等没有掌握。有时即使对某种现象产生了疑问,但害怕提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落俗而遭人讥讽,顾虑重重,就选择了沉默。所以,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找问题或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做法有如下几点:

1.学会从课文中寻找问题

(1)围绕课题寻找疑点。课题便是文章的“眼睛”,要是学生能围绕课题提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故都的秋》,题目中“故都”能否换为“北平”?为什么?

(2)抓住课文的重点寻找疑点。在阅读中,可以根据课文记叙的重点,通过前后比较,从中发现疑问。通过这样寻疑解难,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以及写作特点就会得到深刻的理解了。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是如何安排这三天的?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这三天之间的内容有何联系?

(3)从关键句、重点句、中心句来寻找疑点。《荷塘月色》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作者为什么不宁静?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不宁静?

(4)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如《智取生辰纲》一文中,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篇目写杨志的智押?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

当然,除上述以外还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写作方法、背景等方面去设疑、思考和解疑,还可以从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问题,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探究能力。

2.从答问题中学会问问题。

对于那些不知如何提问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提问和老师设计的问题对他们具有很大的示范性和启发性。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做好提问示范,设计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思考兴趣,且具有一定的梯度,让悬着的果子摆在“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位置,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在层层剖析中,在问题的解决中去突破教材的重难点。而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对问题的模式也有所了解,他们会模仿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地、更好地提出问题。这对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学习方法的培养都有正面引导作用。例如,在教学《山居秋暝》时,就可设计如下问题:

(1)王维是哪个朝代的?他的作品主要是反映什么的?这首诗的题目“山居秋暝”点明了哪些内容?

(2)首句创设了怎样的一个环境?中间两句作者描写了怎样一个画面?他是如何描写这个画面的?

(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映作者怎样一种情绪?

(4)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追求?

这样引导提问学生,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地学习诗歌鉴赏的内容后,可以启发学生“让你自己学习古代诗歌,你可以通过哪几方面来学习?”然后引导学生模仿运用,提出类似问题来自学该部分内容,掌握有关知识。假如我们平时都能做好示范、引导,学生自然潜移默化,从而学会向老师和同学发问,并在向老师和同学发问时,把学习内容引向深入,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他们不再满足于弄懂几个问题,也不再对教师和教材所说“照单全收”,而是会产生许多自己的想法,产生许多新的困惑。课堂上“一家之说”少了,“异口异声”多了;下课后,围着老师问这问那的学生多了,老师可以“轻轻松松”地走出教室的机会少了……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和发展。我们语文教师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标签:;  ;  ;  

语文科学生无问题意识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