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威论文_程运斌,刘育清,许国建,路冰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丙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色谱,效果,毒力,马拉硫磷,气相,可湿性,蚜虫。

异丙威论文文献综述

程运斌,刘育清,许国建,路冰斌[1](2019)在《气相色谱法测定20%毒死蜱·异丙威可湿性粉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20%毒死蜱·异丙威可湿性粉剂中异丙威和毒死蜱在同柱同条件下分离和测定方法,为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质检机构检测提供参考。[方法]以邻苯二甲酸丙烯酯为内标化合物,5%OV-101/Chromosorb W AW-DMCS(150-180um)为色谱柱固定相,利用FID检测器,通过一阶程序升温对20%毒死蜱·异丙威可湿性粉剂中2种组分进行分离和测定。[结果]20%毒死蜱·异丙威可湿性粉剂中2种主要组分及杂质均得到了有效分离,异丙威和毒死蜱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56、0.070;变异系数分别为0.53%、0.68%;回收率分别为99.08%~101.42%,99.03%~102.12%;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99 9。[结论]本文对20%毒死蜱·异丙威可湿性粉剂的气相色谱方法进行了反复实验,一次进样可同时测定异丙威、毒死蜱的质量分数,缩短了分析时间,达到了简捷、快速、准确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湖北植保》期刊2019年06期)

赵文晋,李明,顾桂飞,李荣玉[2](2019)在《异丙威和啶虫脒在稻田土壤及水稻中的残留检测与消解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异丙威和啶虫脒是防治稻飞虱和叶蝉等害虫的常用药剂,为明确其在稻田土壤及水稻中的残留动态,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稻田土壤和水稻中异丙威和啶虫脒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并采用该方法研究贵州开阳、黄平、桐梓等3地异丙威和啶虫脒的残留动态和其在土壤中消解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0.50~20.00 mg/L范围内,异丙威和啶虫脒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0.999 4。在添加水平为0.1~1.0 mg/kg范围内,稻田土壤中异丙威和啶虫脒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8.35%~92.96%、86.82%~96.0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6%~1.74%、0.52%~1.62%;水稻中异丙威和啶虫脒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3.66%~99.45%、91.94%~98.4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2%~3.62%、0.52%~4.23%。在供试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异丙威和啶虫脒在土壤中的消解起着重要作用,2种药剂在灭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未灭菌土壤的3.01、3.51倍;土壤温度和异丙威与啶虫脒混样浓度对其消解也有影响,土壤中异丙威和啶虫脒的消解速率随着土壤温度增加而加快,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而减慢。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异丙威和啶虫脒在贵州开阳、黄平和桐梓等3地稻田土壤和水稻中的消解动态曲线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2种药剂在水稻植株中消解迅速,半衰期分别为2.08~2.29、2.58~4.24 d;在稻田土壤中的消解速率比植株中的慢,半衰期分别为4.13~5.83、3.64~4.13 d,属于易降解农药(t_(1/2)<30 d)。(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徐飞[3](2018)在《50%噻虫胺·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药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50%噻虫胺·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适宜剂量,以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选用不同剂量的50%噻虫胺·异丙威可湿性粉剂开展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0%噻虫胺·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的用量应高于0.36 kg/hm2,防治水稻白背飞虱的适宜用量为0.27~0.36 kg/hm2。(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22期)

徐蕾,赵彤华,许国庆,刘培斌[4](2018)在《敌敌畏烟剂和异丙威烟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室内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玻璃方箱法测定了敌敌畏烟剂和异丙威烟剂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成虫的熏蒸毒力。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6℃、熏蒸处理2 h时,2种烟剂的毒力达到最大,此时二者的LD50基本持平,但异丙威烟剂的LD99(0.733 30 g.a.i/m3)是敌敌畏烟剂(0.141 40 g.a.i/m3)的5.2倍;而处理时间相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2种烟剂的熏蒸毒力亦均呈增强趋势。且敌敌畏烟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熏蒸毒力较强,韭菜迟眼蕈蚊对敌敌畏烟剂表现出更大的敏感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陈时健,吴宝明[5](2018)在《72%吡蚜·异丙威水分散粒剂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72%吡蚜·异丙威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适宜剂量、安全性等,为该药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72%吡蚜·异丙威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显着,速效性较好、持效期较长,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在稻飞虱若虫高峰期,每667 m~2使用15~20 g即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郑庆伟[6](2018)在《异丙威和啶虫脒以1∶2混配对褐飞虱防效较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贵州褐飞虱对异丙威、啶虫脒的敏感性,贵州大学作物保护研究所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和农学院研究人员采用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异丙威、啶虫脒及其混配对贵州叁地褐飞虱的毒力与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异丙威、啶虫脒及其混配对贵州叁地褐飞虱LC50的平均值分别为23.2892、4.2041、3.6325μg/m L。与敏感品系相比,贵州叁地褐飞虱对异丙威表现出低水平抗性,对啶虫(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8年07期)

唐建锋,李学琳,焦明姚[7](2017)在《异丙威与吡虫啉不同配比对白背飞虱的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的防治白背飞虱,用异丙威与吡虫啉2种农药以4∶1,8∶1和16∶1等3种混配比例以及2种农药单剂对白背飞虱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异丙威与吡虫啉以16∶1混配的共毒系数最高,增效作用明显。(本文来源于《耕作与栽培》期刊2017年06期)

赵怡丽[8](2016)在《马拉·异丙威乳油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马拉硫磷和异丙威分析方法.使用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在HP-5毛细管柱上对试样中的马拉硫磷和异丙威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结果显示,马拉硫磷和异丙威的标准偏差为0.096和0.13,变异系数为0.63%和0.86%,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9.56%和99.48%,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5和0.998 3.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6年09期)

姚克兵,于居龙,束兆林,赵来成,缪康[9](2016)在《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蚜虫的控制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蚜虫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 d,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3种剂量150、300、450 g/hm~2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为86.20%~98.62%,中高剂量的防治效果显着优于对照药剂吡蚜酮和吡虫啉处理;药后3 d,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为97.56%~100%,显着优于异丙威处理;药后7 d,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为90.47%~100%,显着优于异丙威和吡虫啉处理;药后14 d,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为93.41%~96.80%,显着优于异丙威处理。因此,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推荐剂量为150~300 g/hm2,防治适期在小麦齐穗后麦蚜始发期。(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8期)

韩晶波,李明,李荣玉,徐雪凌,尹显慧[10](2016)在《异丙威、啶虫脒及其混配对褐飞虱的毒力与田间防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贵州褐飞虱对异丙威、啶虫脒的敏感性,采用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异丙威、啶虫脒及其混配对贵州3地褐飞虱的毒力与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异丙威、啶虫脒及其混配对贵州3地褐飞虱LC50的平均值分别为23.289 2、4.204 1、3.632 5μg/m L。与敏感品系相比,贵州3地褐飞虱对异丙威表现出低水平抗性,对啶虫脒表现敏感。2015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异丙威和啶虫脒以1∶2混比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效,施药7 d后防效达到80.71%,高于异丙威(63.13%)和啶虫脒(69.52%)的单剂防效。(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异丙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异丙威和啶虫脒是防治稻飞虱和叶蝉等害虫的常用药剂,为明确其在稻田土壤及水稻中的残留动态,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稻田土壤和水稻中异丙威和啶虫脒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并采用该方法研究贵州开阳、黄平、桐梓等3地异丙威和啶虫脒的残留动态和其在土壤中消解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0.50~20.00 mg/L范围内,异丙威和啶虫脒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0.999 4。在添加水平为0.1~1.0 mg/kg范围内,稻田土壤中异丙威和啶虫脒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8.35%~92.96%、86.82%~96.0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6%~1.74%、0.52%~1.62%;水稻中异丙威和啶虫脒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3.66%~99.45%、91.94%~98.4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2%~3.62%、0.52%~4.23%。在供试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异丙威和啶虫脒在土壤中的消解起着重要作用,2种药剂在灭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未灭菌土壤的3.01、3.51倍;土壤温度和异丙威与啶虫脒混样浓度对其消解也有影响,土壤中异丙威和啶虫脒的消解速率随着土壤温度增加而加快,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而减慢。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异丙威和啶虫脒在贵州开阳、黄平和桐梓等3地稻田土壤和水稻中的消解动态曲线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2种药剂在水稻植株中消解迅速,半衰期分别为2.08~2.29、2.58~4.24 d;在稻田土壤中的消解速率比植株中的慢,半衰期分别为4.13~5.83、3.64~4.13 d,属于易降解农药(t_(1/2)<30 d)。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丙威论文参考文献

[1].程运斌,刘育清,许国建,路冰斌.气相色谱法测定20%毒死蜱·异丙威可湿性粉剂[J].湖北植保.2019

[2].赵文晋,李明,顾桂飞,李荣玉.异丙威和啶虫脒在稻田土壤及水稻中的残留检测与消解动态[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徐飞.50%噻虫胺·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8

[4].徐蕾,赵彤华,许国庆,刘培斌.敌敌畏烟剂和异丙威烟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室内毒力测定[J].湖北农业科学.2018

[5].陈时健,吴宝明.72%吡蚜·异丙威水分散粒剂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8

[6].郑庆伟.异丙威和啶虫脒以1∶2混配对褐飞虱防效较好[J].农药市场信息.2018

[7].唐建锋,李学琳,焦明姚.异丙威与吡虫啉不同配比对白背飞虱的毒力测定[J].耕作与栽培.2017

[8].赵怡丽.马拉·异丙威乳油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方法[J].河南科学.2016

[9].姚克兵,于居龙,束兆林,赵来成,缪康.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蚜虫的控制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6

[10].韩晶波,李明,李荣玉,徐雪凌,尹显慧.异丙威、啶虫脒及其混配对褐飞虱的毒力与田间防效[J].江苏农业科学.2016

论文知识图

3 异丙威对 mNSC 迁移的影响异丙威、异丙威和2一异丙基苯酚钠混...蛋白与异丙威(a)和氯氟...异丙威(a)加入不同农药后AuNPs-3MPS胶体的...

标签:;  ;  ;  ;  ;  ;  ;  

异丙威论文_程运斌,刘育清,许国建,路冰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