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背景下加强我国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政府对策研究

入世背景下加强我国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政府对策研究

韩小松[1]2004年在《入世背景下加强我国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政府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001年12月11日,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随着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以及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的逐渐取消,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方面,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在遵守WTO各项规则的基础上保护我国国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将不合格的进口商品挡在国门之外,保护我国的正常贸易利益,维护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另一方面,我们应充分利用WTO的相关规则,采取相应的对策,打破WTO其它成员采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我国的外贸出口,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服务。 在WTO的各项协定中,《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协定》对各成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规范,其中《SPS协定》管辖的对象为各成员在动物检疫、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领域采取的技术性措施,而其它领域的技术性措施归《TBT协定》管辖。 因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讲,技术性贸易壁垒指的是在所有贸易领域采取的、对正常贸易起阻碍作用的技术性措施,其中包括SPS措施;从狭义上讲,技术性贸易壁垒仅指《TBT协定》所管辖的措施。 本文所讨论的是广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文中描述了主要发达国家技术贸易壁垒的现状、特点,搜集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具体数据,分行业进行了说明,特别是在农业方面,以最近对我出口农产品造成“瓶颈”限制,急待加强的卫生注册制度为例,详细剖析了目前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消费者的健康和动植物的安全,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构筑技术性贸易壁垒,普遍对进口食品及其原料实行的进口企业卫生注册制度。阐述了我国目前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所面临的问题与现状以及政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主体机构体系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应采取尽快完善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主体机构体系建设,建立技术壁垒措施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部委协调、健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府管理机制,提高技术法规的法律地位和层次等主要应对措施。

韩小松[2]2005年在《入世背景下加强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政府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1年12月11日,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随着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以及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的逐渐取消,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方面,需要建立自己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在遵守WTO各项规则的基础上保护我国国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将不合格的进口商品挡在国门之外,保护我国的正常贸易利益,维护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WTO的相关规则,采取相应的对策,打破WTO其它成员采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我国的外贸出口,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服务。

高勤[3]2005年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壁垒开始逐步弱化,一些发达国家在享受贸易自由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凭借其科技、管理、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设置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近年来,中国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频繁碰壁,出口纷纷受阻,有的甚至被迫退出了市场。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经贸的发展,研究技术贸易壁垒意义重大。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作为守卫国门的经济卫士,技术贸易壁垒具有的技术特征与一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一切活动都密切相关。在我国出口商品整体质量水平不高,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增多,而扩大出口又日益迫切的情况下,如何打破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 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现状及特点,以及对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挑战,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阐述了中国检验检疫部门在应对技术贸易壁垒中应发挥的作用。

王轶南[4]2007年在《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应对非关税壁垒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关税壁垒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普遍建立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断增大。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关贸总协定组织的多边贸易谈判成功地促使关税总体水平大幅度下降,使贸易壁垒的重点由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作为多边贸易体制载体的GATT和现在的WTO,虽然其宗旨是倡导贸易自由化,但也认识到没有关税和非关税限制的自由贸易不可能完全实现,因此选择了次优的贸易政策,这使非关税壁垒的存在和使用有了长期的合法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3大贸易国,但贸易规模的扩大也必然影响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出口商品结构和秩序有待进一步优化,加之国际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正常发展的阻滞将在较长的时期显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相关概念、表现形式和主要特征进行介绍,澄清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概念,分析在多边贸易体制下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发展特点和迅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以及非关税贸易壁垒给受制国带来的消极和积极影响;然后重点剖析在多边贸易体制下,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WTO的规则对贸易保护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不仅针对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形式制定了新的协议,更对关贸总协定已有的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本文主要分析了《反倾销协议》、《保障措施协议》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叁个相关文件。作为分析研究的延伸,主要通过经济学中一般均衡的研究模型对中国主要面对的3类非关税壁垒分别进行了经济效应的评析。为便于在应对措施的制定上更具有针对性,重点探讨了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体系,从中发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从国外因素和国内因素两个角度比较深入地分析中国出口产品面临非关税壁垒影响的原因,并结合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中国应对非关税壁垒的对策建议。

曹艳梅[5]2007年在《国际贸易中技术标准壁垒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WTO追求国际贸易的自由化,限制各种非关税措施的使用,防止其演变成为贸易壁垒。而在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技术标准已成为发达国家保护自己市场、占据别人市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利器。许多跨国公司为发展中国家设置了一道比单纯TBT或知识产权壁垒更高、更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技术标准壁垒。技术标准壁垒已成为发达国家控制产业链、遏制竞争对手的工具,成为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外贸出口的重要障碍。我国加入WTO后,如何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壁垒、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健康稳定发展已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了。因此,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和加强技术标准壁垒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探讨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技术标准的基本理论问题。简要介绍WTO法律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定,并进一步考察技术标准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重要地位,介绍技术标准的含义、特征和实质,以加强对技术标准的理解,为后续展开研究提供基础。第二章提出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中已经形成了一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剖析了技术标准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进一步分析技术标准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的影响机制,并考察了世界各国为消除技术标准壁垒对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进行的不懈努力。第叁章分析了技术标准壁垒发展的新趋势-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相结合,考察了两者结合的特点、作用机理以及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中的专利技术的交叉使用问题。第四章紧承上章,分析了技术标准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提出突破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技术标准壁垒,并科学构建我国的技术标准体系。

葛晶[6]2007年在《技术标准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逐渐取代了关税壁垒地位成为国际贸易壁垒最主要的方式,技术标准正在转变成为一个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技术标准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贸易、保护民族产业、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而技术标准化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面对技术标准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状况,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化组织纷纷通过实行技术标准化战略来争夺国际标准的控制权。但是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有限,很多产品达不到发达国家技术标准的要求,这实际上就变成了不平等贸易。本文旨在研究技术标准对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和技术创新活动产生的影响,技术标准阻碍了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面临着技术标准的限制和挑战,这些技术标准壁垒造成的影响在短期内是无法消退的。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使中小企业的创新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就成为了跨越技术标准限制的关键所在,相应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发现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技术标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国内外技术标准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技术标准具有的提供知识存量和反应功能需求两种职能,进而建立了技术标准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模型;其次,研究了技术标准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信息、设备、资金、人员等投入要素的影响以及对构思、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创新阶段的影响;再次,探讨了技术标准对中小企业创新产品的数量、价格以及复合作用机理;本文还通过博弈方法分析了技术标准壁垒的设置,并结合最新的案例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技术标准壁垒的状况作了详细论述,分析了技术标准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际影响;最后,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的结果,本文从政府、行业协会、中小企业自身等叁个层面上提出了通过促进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来实现跨越技术标准壁垒的对策建议。

田强宝[7]2007年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国际舞台上,除了贸易自由化浪潮外,还有一种浪潮的发展引人注目,即环境保护浪潮。我国加入WTO后,关税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逐渐弱化,而绿色贸易壁垒却成为发达国家借以设置贸易障碍的常用形式。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加入WTO后遇到的最严重的贸易壁垒问题之一。纺织工业是我国出口创汇支柱性产业,也是外向依存度很高的行业。我国纺织品出口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近一段时间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减弱,出口数量和出口额的增长趋缓,产品积压使许多纺织品出口企业陷入了困境。本文试图通过对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分析,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的原因,结合我国纺织行业的现状和纺织品出口企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提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和方法,为纺织品出口企业面向国际市场提供一些理论帮助,为经营者的战略决策与实施措施提供一些依据与可操作性对策。本文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二章叙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以及与我国纺织品出口有关的绿色贸易壁垒规定;第叁章介绍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并分析了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章从经济学的角度着重论证了绿色贸易壁垒对于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主要包括成本控制效应、需求抑制效应和贸易促进效应:第五章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日益翻新的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提出一系列宏观、微观对策和展望。

刘高峰[8]2014年在《检验检疫部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的一体化已成为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同时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的关系在不断增强,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贸易建设取得了让世人惊叹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当时的对外贸易总额仅为206亿美元,而截止至2012年底,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是3.87万亿美元,翻了将近190倍,同时这也直接超过了美国,跃居为世界的第一位。中国在作为一个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以及贸易大国的同时,还遇到了很多对外贸易发展的困境,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相当数量的对外贸易活动不断的受到一些贸易壁垒的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欧美及亚洲的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显着优势,针对中国设立了一系列比较苛刻的食品安全、动植物卫生水平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性法规,这是对我国实施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很多的如纺织品、农副产品以及轻工业产品等出口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并遭受到了从未受到过的贸易壁垒,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也限制了我国很多相关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于我国所面临的贸易壁垒困境的研究,尽快的使我国的出口企业摆脱贸易保护主义的困扰,这对于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来介绍一下本文的主要结构,本文将从国内外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文献出发,从而确定了文章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所要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而确定了整篇文章的研究框架。然后,本文又从科学理论的角度对于造成贸易壁垒的原因以及实施贸易壁垒的特点进行探讨和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当前贸易壁垒的运行机制以及检验检疫和技术性的贸易壁垒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同时为了更好的了解目前国际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情况,本文还结合了部分发达国家目前贸易壁垒的现状,对于一些中国遭受到的贸易壁垒实例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结果也可以对于各国的贸易壁垒政策的差异性进行区分。最后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加强风险评估预警、提高科技水平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

肖文兴[9]2012年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近九亿农业人口的生存问题和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农业进行扶持和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对农业进行保护,确保入世后的农业产业安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非常紧迫。农业产业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经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时,能够基本上不受威胁、干扰和破坏而保持正常的运行和发展,不会引发国内农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竞争力是保障农业安全的基本手段。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挑战,如外资对我国农业的控制增强,潜在风险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我国农业产业链不发达,产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制约等。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投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农业产业的竞争。一些开放度高、缺乏有效调控手段的产品受贸易和外资进入影响大,产业安全状况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其中羊毛、棉花、大豆是较为典型的叁个品种。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作物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一些,包括棉花、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玉米、大豆和大麦。而小麦和大米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入世会对水果、蔬菜和畜产品带来有利影响。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大于机遇。根据何维达和何昌(2002)的研究,中国农业在2001前基本安全,本文改进研究方法,借鉴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IMD和WEF在整合国际竞争力的多指标体系时的方法,建立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探索性的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加入“WTO”后,2002-2009年,中国农业的安全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中国农业仍然是“基本安全”,接近“不安全”的边缘,因为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增加,需要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防范措施。与其他一些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而且,首次对湖南农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同时,编写了附录一的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根据农业产业安全评价的五个安全度区域及其状态标识本研究创新地设置相应的预警灯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它国家农业保护政策启示我们:应完善我国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我国农业;产业保护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扩大内需和开拓国际市场应并重,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保护手段力求多样化和灵活性;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运用世贸组织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和规定,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在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下,我国要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农业保障体系,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推进农业税制改革和国家财政支持,合理利用外资。我们必须要构筑起确保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树立“大开放”、“大发展”、“大安全”的农业产业安全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于扩大开放的相互依存中促进大发展,于大发展的相互合作过程中谋求大安全。但是,农业产业安全具有其产业特色所要求的特殊性,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建立灵敏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防范产业安全风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中国农业企业要做大做强,建立完整自主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品牌,自主定价体系,降低对外依存度,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抵御外部冲击,保障产业安全。

郑德雁[10]2004年在《WTOTBT框架下提升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变化的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国际贸易理论,吸收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价值流管理以及核心竞争力等现代贸易与管理理论,针对我国目前水产品出口贸易中非关税壁垒日趋严重的现实和我国水产品出口产业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结合经济一体化和E经济发展加快的特点,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试图找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突破出口壁垒能力和扩大我国水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的有效对策。 本文从水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首先分析了WTO\TBT协定的主要特点、宗旨、原则及主要内容、执行现状,就整个协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已变得更加复杂。而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履行承诺的博弈中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扩大出口上首先要研究好世贸协定的规定,在世贸协定框架内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扩大我国产品市场份额,有效维护我国的基本权益。 本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具有两面性、广泛性、系统性、隐蔽性与连锁性、争议性与不确定性、政府行为与非政府行为并存等主要特点,并列举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提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评判标准和演进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世界水产品市场结构及主要进口国的技术壁垒进行了系统分析,为提出对策奠定基础。本文认为我国水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技术性壁垒呈现出高科技化、生态化、人文化和数字化。技术性贸易壁垒所产生的后果呈现出区域化、一票否决化和扼制化。扼制化是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目的。其主要就是扼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来看,发达国家企业或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较少,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企业拥有领先的技术和独特的产品。而有这样企业和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具有很强活力与挑战力的环境,促使这项产业中的企业持续升级并扩大它的优势,最终使该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成功。文中总结了美国的技术推广体系与社会化服务体系、法国促进企业出口体系、荷兰用科技手段促进传统产业之国际竞争力、挪威、冰岛引领世界水产贸易新潮流、韩国培植骨干企业,发挥大企业之带动作用等发达国家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验,指出我国破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应运用“植树原理”从国际贸易规则、国家政府、产业管理和企业四个层面着手,运用“棒球效应与价值流管理”的基本理念予以分析。提高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突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价值流主要有国际市场通道建设、目标国际市场开发和国内产业培育叁大方面。国内产业的培育主要是指国家政府、产业管理及企业素质如何形成全力,创造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流。国内产业是基础,市场通道是枢纽,开发国际市场是关键,叁者是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但无论如何,国内产业这个基础性工作必须抓好。抓好这个基础性工作的核心就是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最高标准生产加工“安全型健康水产品”。这就是要解决的核心价值流。 实现“安全型健康水产品”核心价值流要经过叁个步骤:严格管理、自觉执行、潜意识执行。具体来讲应该包括四个子价值流:水产企业准入、健康养殖、规范加工、完善市场,还要有七大体系支撑:促进水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国家政策扶持体系、科技研发体系、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体系、示范区建设体系、企业家队伍建设体系。并以山东为案例,结合本论文的主要观点,提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举措和水产出口产业发展模式,突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入世背景下加强我国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政府对策研究[D]. 韩小松. 郑州大学. 2004

[2]. 入世背景下加强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政府对策研究[C]. 韩小松.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5

[3].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D]. 高勤.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4]. 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应对非关税壁垒问题研究[D]. 王轶南. 东北林业大学. 2007

[5]. 国际贸易中技术标准壁垒法律问题研究[D]. 曹艳梅. 苏州大学. 2007

[6]. 技术标准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葛晶.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

[7].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田强宝. 江苏大学. 2007

[8]. 检验检疫部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研究[D]. 刘高峰. 重庆理工大学. 2014

[9]. 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D]. 肖文兴. 湖南农业大学. 2012

[10]. WTOTBT框架下提升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 郑德雁. 中国海洋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  

入世背景下加强我国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政府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