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形态学论文_张巧梅,席大力,康成,李燕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比较形态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形态学,纤毛,腹水,骨髓,地下茎,胚层,形态。

比较形态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巧梅,席大力,康成,李燕平[1](2019)在《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侵犯诊断中的价值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侵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初诊疑似NHL骨髓侵犯患者150例,分析患者骨髓标本的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及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联合检测NHL骨髓侵犯的阳性率为30. 67%(46/150),高于单独骨髓细胞形态学[22. 67%(34/150)]、流式细胞术[27. 33%(41/150)]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NHL骨髓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均低于流式细胞术,阴性似然比高于流式细胞术;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约登指数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均低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结论虽然细胞形态学的检出率较低,诊断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淋巴瘤细胞形态具有一定的特征,仔细观察淋巴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可做出提示性的诊断。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的联合检测优于单独检测,联合检测可提高NHL骨髓侵犯的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3期)

李秋鸿,黄清松,陈红梅,毛建文[2](2019)在《人胚胎干细胞与内胚层细胞中初级纤毛的形态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内胚层分化过程中初级纤毛的形态变化及纤毛合成有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检测人胚胎干细胞和内胚层细胞内中心粒周蛋白及乙酰化微管蛋白的表达,利用qRT-PCR测定纤毛合成有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初级纤毛同时存在于两种细胞中;与人胚胎干细胞比较,内胚层细胞的纤毛明显缩短,KIF17和IFT172基因表达显着下调。结论:初级纤毛在内胚层分化过程中会变短。(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22期)

马媛媛,张柳梅,石爱民[3](2019)在《楔形潜吉丁的重描述及近似种的形态学比较(鞘翅目:吉丁科:潜吉丁族)》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楔形潜吉丁Trachys cuneiferus Kurosawa, 1959的原始描述过于简单,且缺少鉴别特征图,本文根据2018年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的楔形潜吉丁标本。对其进行了形态重描述,并给出了详细的鉴别特征图和标本整体图。此外,对楔形潜吉丁及近似种(莎氏潜吉丁T.saundersi Lewis, 1893、杂灌潜吉丁T.auricollis Saunders, 1873和托里诺潜吉丁T.toringoi Kurosawa, 1951)进行形态比较。结果表明,尽管纹饰高度相似,仍可根据头部和前胸背板的光泽、上唇长宽比、前胸腹板的形状、鞘翅侧缘、阳茎等特征将楔形潜吉丁与近似种区分。(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9年06期)

雷婷,虎常萍,陈悦,崔佳佳,杨淋凯[4](2019)在《16种瓢甲雄性外生殖器形态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解剖制作瓢甲雄性外生殖器样本,观察了盔唇瓢虫属、食植瓢虫属、整臀瓢虫属、黄菌瓢虫属、褐菌瓢虫属、异斑瓢虫属、异色瓢虫属、小巧瓢虫属、宽柄月瓢虫属、盘瓢虫属10个属的16种瓢甲的雄性外生殖器的特征。结果表明,瓢甲的雄性外生殖器,尤其是弯管、侧叶、中叶等结构的形态特征在种、属间具有明显差异,瓢甲的雄性外生殖器形态多样、结构复杂,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可作为物种鉴定,特别是区分近似种的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毛峥嵘,马丽琴,彭慧琴,李仲杰,张伟[5](2019)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在比较人体形态学实验课中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人体形态学是浙江大学为适应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6门医学基础学科有机整合形成基础医学整合教程的基础上~([1]),将病理学与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实验课独立出来,2011年融合形成以解剖学为主的人体形态学实验基础和包含病理学和组织学的比较人体形态学实验。比较人体形态学以人体形态学变化为基础,通过观察正常和异常(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顾菡娇,张参参,汪金松,施雪文,夏瑞雪[6](2019)在《中国竹类植物基本形态学功能性状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竹类植物作为一种克隆植物,无次生生长过程,具有独特的生长和繁殖特性。但有关不同类群竹类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所知甚少。本文以在中国分布的34属534种竹类植物为研究对象,从Flora of China中收集和整理其秆高、直径、节间长、竹壁厚、叶长、叶宽等基本形态学功能性状,根据竹类植物生物学特性,按地下茎划分为丛生、散生和混生3个类群,按出笋季节划分为春、夏、秋、冬4个类群,按分布范围划分为中国特有(371个中国特有种)和非特有2个类群,再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探讨不同类群竹类植物在基本形态学性状上的分异格局,采用主成分分析揭示各个功能性状之间的内在关联,剖析不同类群竹类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丛生竹、散生竹和混生竹之间功能性状差异显着,丛生竹具有最大的秆高、直径、节间长、竹壁厚,最小的叶长和叶宽,散生竹次之,而混生竹则具有最小的秆性状和最大的叶性状。中国特有种在秆高、直径、竹壁厚、叶长方面显着小于非特有种。竹类植物秆高、直径、节间长、竹壁厚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叶长和叶宽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竹类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大小性状(主要包括直径、秆高和竹壁厚)在第一主轴具有较大的贡献率,而在水平方向上的叶片功能性状(叶长和叶宽)在第二主轴上贡献率最大。由此可见,竹类植物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对光资源的捕获差异可能是驱动竹类植物系统演化、特有性分布和出笋季节差异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9年06期)

张文,徐芳玲,杨再华[7](2019)在《鼻水虻属Nasimyia Yang et Yang,2010(双翅目:水虻科)雌性外生殖器比较形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雌性外生殖器在鼻水虻属Nasimyia中的差异及分类意义,对该属4种雌性外生殖器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并进行了描记和绘图,编制了检索表。研究发现,该属的雌性外生殖器在生殖叉、生殖叉孔、生殖叉端叶、第9背板、第10背板、第10腹板等结构上存在稳定而明显的差异,可作为种的鉴定依据,但尾须形态相近,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高广雄,赵云翔,朱琳,曹婷婷,赖伟伟[8](2019)在《不同品系杜洛克公猪精子品质和形态学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比较扬翔华系杜洛克专门化品系与培育所用素材丹系和美系杜洛克在公猪精子形态和精液品质上的差异,为公猪选育和饲养管理提供参考。试验选取广西扬翔股份公猪站存栏杜洛克3个品系共64头公猪,其中丹系公猪26头,美系公猪30头,扬翔华系杜洛克专门化品系公猪8头。公猪按常规方法采集精液,并利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对精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精子密度、活率、正常形态以及总精子数方面,扬翔华系杜洛克专门化品系的杜洛克公猪精液均显着高于美系和丹系的公猪精液(P <0.05);在精子直线运动方面,扬翔华系杜洛克专门化品系与丹系的公猪精液显着高于美系公猪精液(P <0.05),而前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P> 0.05);在精子弯尾、卷尾、近端质滴及中端折断方面,扬翔华系杜洛克专门化品系公猪精液均显着低于其他两个品系的公猪精液(P <0.05);在正常精子形状方面,3种品系杜洛克公猪仅在精子头部宽度和面积上存在显着的差异(P <0.05),在其他参数方面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 0.05)。经综合评定,扬翔华系杜洛克专门化品系公猪的精液品质总体表现最佳,美系公猪精液品质次之,而丹系公猪精液品质相对较差,本研究为引进优良公猪及品系的培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国外畜牧学(猪与禽)》期刊2019年06期)

张文[9](2019)在《中国厚腹水虻亚科分类及比较形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中国厚腹水虻亚科进行了传统分类和比较形态学研究,根据标本和文献记载系统地整理了中国厚腹水虻亚科昆虫27属89个种。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如下:记述了我国厚腹水虻亚科一新记录属:麦其娜水虻属Maackiana Krivosheina,1973。3个新记录种:贝拉华美水虻Abrosiomyia bella Nagatomi,1975,黑胫伽巴水虻Gabaza nigrotibialis(Pleske,1930),弗氏亚拟蜂水虻Parastratiosphecomyia freidbergi Woodley,2012,并对弗氏亚拟蜂水虻P.freidbergi雌性进行了首次描述。16个新种:黄足肾角水虻Abiomyia flavipes sp.nov.;黑股华美水虻Abrosiomyia nigrifemura sp.nov.;异黑股华美水虻Abrosiomyia pseudonigrifemura sp.nov.;海南折翅水虻Camptopteromyia hainanensis sp.nov.;云南折翅水虻Camptopteromyia yunnanensis sp.nov.;异爪哇寡毛水虻Evaza pseudojavanensis sp.nov.;贵州麦其娜水虻Maackiana guizhouensis sp.nov.;海南麦其娜水虻Maackiana hainanensis sp.nov.;历山麦其娜水虻Maackiana lishanensis sp.nov;四川麦其娜水虻Maackiana sichuanensis sp.nov.;贵州单刺水虻Monacanthomyia guizhouensis sp.nov.;黄盾异瘦腹水虻Pseudomeristomerinx flaviscutelluma sp.nov.;云南异瘦腹水虻Pseudomeristomerinx yunnanensis sp.nov.;海南多毛水虻Rosapha hainanensis sp.nov.;叁带多毛水虻Rosapha tristripesis sp.nov.;及高黎贡多毛水虻Rosapha gaoligonga sp.nov.。对有标本的已知种进行描述:环足肾角水虻Abiomyia annulipes Kertész,1914;等额水虻Craspedometopon frontale Kertész,1909;刺等额水虻Craspedometopon spina Yang,Wei et Yang,2010;黄缘寡毛水虻Evaza flavimarginata Zhang et Yang,2010;黑胫寡毛水虻Evaza nigritibia Chen,Zhang et Yang,2010;棕胫寡毛水虻Evaza ravitibia Chen,Zhang et Yang,2010;中华伽巴水虻Gabaza sinica(Lindner,1940);白毛科洛曼水虻Kolomania albopolosa(Nagatomi,1975);长茎鼻水虻Nasimyia elongoverpa Yang et Hauser,2013;宽跗鼻水虻Nasimyia eurytarsa Yang et Hauser,2013;大头鼻水虻Nasimyia megacephala Yang et Yang,2010;若氏鼻水虻Nasimyia rozksonyi Yang et Hauser,2013;四川亚拟蜂水虻Parastratiosphecomyia szechuanensis Lindner,1954;若氏亚拟蜂水虻Parastratiosphecomyia rozkosnyi Woodley,2012;黑斑异瘦腹水虻Pseudomeristomerinx nigromaculatus Yang,Zhang et Li,2014;双斑多毛水虻Rosapha bimaculata Wulp,1904;爪哇带芒水虻Tinda javana(Macquart,1938)及印度带芒水虻Tinda indica(Walker,1851)。通过外部特征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对各属的分属特征进行比较,获得库水虻属Cucla在翅脉上的重要分属特征:R2+3脉在R1脉中部同其相连融合。编制了分属和种的检索表。通过雌性外生殖器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发现:雌性外生殖器在种间的差异稳定而明显,这些差异在种间可以作为雄性外生殖器上鉴定的补充。这些差异在属阶元上不稳定,不能提升为属征,只能将属进行粗略的归类。对厚腹水虻亚科做了基于形态特征数据的系统发育分析,分析了各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孙慧媚[10](2019)在《中国大陆灰麝鼩物种复合体的形态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灰麝嗣(Crocidura attenudta Milne-Edwards,1872)和台湾灰麝鼩(C.tanakae Kuroda,1938)为同属物种,两者形态特征高度相似。近几年的研究报道确定了台湾灰麝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且与灰麝鼩存在同域分布。我们的研究证实了我国大陆的“灰麝鼩”实际上是一个包含3个物种的复合体。由于灰麝鼩物种复合体(C.attenuata species complex)形态特征极其相似,造成了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台湾灰麝鼩长期被错误地当做灰麝鼩。近年来,几何形态学方法被广泛用于解决物种分类、种内和种间形态分化等研究。对于形态学测度指标是否可以有效地适用于灰麝鼩物种复合体的物种分类与鉴定,本研究利用线粒体基因Cytb对灰麝鼩物种复合体进行物种鉴定,在保证物种分类与鉴定正确的前提下,对灰麝鼩物种复合体的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了形态学比较,包括多变量分析的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并且重点进行了几何形态学比较分析,以探讨形态学指标在灰麝鼩物种复合体物种分类与鉴定中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传统形态学方法(包括多元变量分析方法)还是几何形态学方法均不能很好地区分灰麝鼩与台湾灰麝鼩,但传统形态学方法和头骨的几何形态差异能够将隐存种与灰麝鼩分开;2.形态学量度指标几乎无法用于对灰麝鼩与台湾灰麝鼩的物种鉴定,只有判别分析使用头骨背面对灰麝鼩物种复合体的物种判别正确率较高(90.05%);3.隐存种的形态量度指标明显小于灰麝鼩和台湾灰麝鼩,与成体灰麝鼩和台湾灰麝鼩具有明显大小上的区别,但由于仍无法区别于非成年个体,在野外缺乏年龄鉴定条件下难以使用形态学指标确定其物种鉴定结果。(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3)

比较形态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内胚层分化过程中初级纤毛的形态变化及纤毛合成有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检测人胚胎干细胞和内胚层细胞内中心粒周蛋白及乙酰化微管蛋白的表达,利用qRT-PCR测定纤毛合成有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初级纤毛同时存在于两种细胞中;与人胚胎干细胞比较,内胚层细胞的纤毛明显缩短,KIF17和IFT172基因表达显着下调。结论:初级纤毛在内胚层分化过程中会变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比较形态学论文参考文献

[1].张巧梅,席大力,康成,李燕平.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侵犯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医学综述.2019

[2].李秋鸿,黄清松,陈红梅,毛建文.人胚胎干细胞与内胚层细胞中初级纤毛的形态学比较[J].广东化工.2019

[3].马媛媛,张柳梅,石爱民.楔形潜吉丁的重描述及近似种的形态学比较(鞘翅目:吉丁科:潜吉丁族)[J].四川动物.2019

[4].雷婷,虎常萍,陈悦,崔佳佳,杨淋凯.16种瓢甲雄性外生殖器形态学比较[J].甘肃农业科技.2019

[5].毛峥嵘,马丽琴,彭慧琴,李仲杰,张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在比较人体形态学实验课中的实践[J].解剖学杂志.2019

[6].顾菡娇,张参参,汪金松,施雪文,夏瑞雪.中国竹类植物基本形态学功能性状的比较[J].生物多样性.2019

[7].张文,徐芳玲,杨再华.鼻水虻属NasimyiaYangetYang,2010(双翅目:水虻科)雌性外生殖器比较形态学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9

[8].高广雄,赵云翔,朱琳,曹婷婷,赖伟伟.不同品系杜洛克公猪精子品质和形态学比较研究[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9

[9].张文.中国厚腹水虻亚科分类及比较形态学研究[D].贵州大学.2019

[10].孙慧媚.中国大陆灰麝鼩物种复合体的形态学比较[D].山东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各组大鼠肝脏的形态比较亲本病毒与重组病毒的TCID50比较结果亲本病毒与重组病毒的超薄切片电镜图各组大鼠颈动脉形态学指标比较、U87-NG细胞原位种植瘤的HE染...本文方法与互相关检测方法响应值分布...

标签:;  ;  ;  ;  ;  ;  ;  

比较形态学论文_张巧梅,席大力,康成,李燕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