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中生代板内花岗岩成因及构造意义 ——以崂山花岗岩为例

中国东部中生代板内花岗岩成因及构造意义 ——以崂山花岗岩为例

论文摘要

崂山花岗岩是广泛分布的中国东部早白垩世板内花岗岩侵入体之一。这些中国东部早白垩世板内花岗岩岩石成因仍有争议,我们选择崂山花岗岩为研究这些花岗岩的代表。崂山花岗岩的锆石结晶年龄为120 Ma,与全岩Rb-Sr等时线显示的126 Ma年龄一致。崂山花岗岩代表性样品的主量元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大(如SiO2/MgO=641937),显示其母岩浆经历了不同程度斜长石、碱性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和副矿物的分离结晶,与岩相学的观察一致。样品富集轻稀土和Rb、Th、U,亏损Ba、Sr,有Eu的负异常。高的87Sr/86Sr(0.70831.2265)是由于变化的高Rb/Sr(0.31到91,平均值约为13),受控于长石的分离结晶。低的?Nd(t)(-13.8 to-19.5)、?Hf(t)(-14.6 to-24.4)和(206Pb/204Pb)i(16.244 to 17.304)显示崂山花岗岩的母岩浆有明显的下地壳的贡献。中生代板内崂山花岗岩的岩浆演化过程最佳解释为,滞留在地幔过渡带的古太平洋板片脱水使岩石圈减薄并产生基性岩浆,基性岩浆底侵、侵入提供物质(10%)和热,引起成熟大陆地壳(20%-25%基性麻粒岩部分熔融)发生部分熔融并产生花岗质岩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胶东半岛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2 崂山区域地质背景
  • 第3章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   3.1 样品的处理
  •   3.2 样品的分析方法
  •     3.2.1 锆石U-Pb定年
  •     3.2.2 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
  •     3.2.3 全岩Sr-Nd-Pb-Hf同位素测试
  • 第4章 崂山花岗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 野外地质特征及岩相学
  •   4.2 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   4.3 主量元素
  •   4.4 微量元素
  •   4.5 Sr-Nd-Pb-Hf同位素
  • 第5章 崂山花岗岩成因及构造意义
  •   5.1 板内构造环境
  •   5.2 岩浆成因
  •     5.2.1 评估下地壳部分熔融模型
  •     5.2.2 岩浆物源的约束
  •     5.2.3 岩浆混合模型
  •     5.2.4 分离结晶
  •   5.3 底部加水弱化假说的重要意义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高雅洁

    导师: 牛耀龄

    关键词: 中国东部,早白垩世,板内,古太平洋板片,底部加水弱化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

    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陆碰撞带为陆壳增长主要场所’的岩石地球化学验证”(41130314,41630968),中国科学院创新鳌山科技创新计划亚洲大陆边缘地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项目之海洋地质过程与海底环境研究子项目:太平洋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地质演化研究(2015ASKJ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海洋科学研究基金联合基金(U1606401),中国科学院千人计划创新人才专项经费(Y42217101L)

    分类号: P534.5;P588.121

    总页数: 72

    文件大小: 3861K

    下载量: 156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地质与资源 2020(03)
    • [2].对华南花岗岩研究的若干思考[J]. 城市地理 2017(02)
    • [3].云南凤庆地区花岗岩类矿物化学特征[J]. 城市地理 2017(02)
    • [4].云南凤庆地区花岗岩类岩相学特征[J]. 城市地理 2017(02)
    • [5].当代花岗岩研究的若干问题[J]. 环球人文地理 2017(09)
    • [6].湖北大悟娘娘顶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9(01)
    • [7].青海治多地仁地区过铝质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地球学报 2018(01)
    • [8].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类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6(06)
    • [9].巨型花岗岩带与大陆聚合—裂解作用成因联系研究进展[J]. 高校地质学报 2019(02)
    • [10].华北克拉通北缘显生宙含石榴石淡色花岗岩:特征、时代及成因初探[J]. 岩石学报 2019(07)
    • [11].滇西澜沧江构造带南段沙乐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7(04)
    • [12].赣南兴国东固高分异花岗岩成因及地质意义[J]. 地质论评 2018(01)
    • [13].西藏八宿地区侏罗纪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J]. 矿床地质 2010(S1)
    • [14].花岗岩类土质高边坡稳定性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9(06)
    • [15].新疆蕴都卡拉A型碱性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16].北祁连造山带窑洞沟地区中奥陶世花岗岩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制约[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9(02)
    • [17].内蒙古白音查干地区莫斯图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 矿产勘查 2017(06)
    • [18].华北克拉通五台地区2.2~2.1Ga花岗岩的成因与构造背景[J]. 岩石学报 2018(04)
    • [19].花岗岩类特征对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的示踪[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7(05)
    • [20].安徽省花岗岩类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及保护建议[J]. 滁州学院学报 2015(05)
    • [21].海南岛花岗岩类砖红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9)
    • [22].庐枞地区A型花岗岩类与橄榄安粗岩系研究[J]. 矿物岩石 2009(03)
    • [23].内蒙古北山哈珠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地球化学测试数据集[J]. 中国地质 2020(S1)
    • [24].兴安地块东北部晚侏罗世C型埃达克质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意义[J]. 地学前缘 2018(06)
    • [25].西秦岭秦岭梁环斑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通报 2019(Z1)
    • [26].花岗岩大地构造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J]. 地质力学学报 2019(05)
    • [27].松潘—甘孜造山带南缘江浪穹窿文家坪花岗岩成因及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 2018(01)
    • [28].不同赋存深度新疆天湖花岗岩的动态拉伸力学特性研究[J]. 工程力学 2018(03)
    • [29].柴达木盆地东部基底花岗岩类岩浆活动的化学地球动力学[J]. 地质学报 2011(02)
    • [30].预应力锚索加固花岗岩类土质高边坡的现场测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S1)

    标签:;  ;  ;  ;  ;  

    中国东部中生代板内花岗岩成因及构造意义 ——以崂山花岗岩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