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作图论文_李莎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作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麦,分子,条锈病,标记,白粉病,雄性,晚疫病。

分子作图论文文献综述

李莎[1](2019)在《小麦K-TCMS育性恢复基因Rfk1-1B(CS)的分子作图及育性恢复相关基因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两系法研究的小麦KTM3315A是本课题组创制的一种K型细胞质温敏雄性不育(K-CMS)小麦,具有易恢复、易保持、无不良的细胞质效应等优点,使其在杂交小麦育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选育其优良、稳定且恢复度高的恢复系十分关键,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K-TCMS小麦恢复度高而稳定的恢复系仍偏少的问题,以及从农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K-TCMS育性恢复基因及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一方面以K型不育小麦KTM3315A和中国春为亲本构建的杂交组合BC_1F_1回交群体KTM3315A//中国春/TM3315B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育性鉴定及遗传分析,此外,还利用SSR、EST-STS和KASP等分子标记对育性恢复基因Rfk1-1B(CS)进行了分子定位,旨在为K-TCMS小麦的遗传机理和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以课题组多年组配的K型小麦近等基因系KTM3315A和KTM3315R的二核期花药为测序材料,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发掘和确定与育性恢复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和关键代谢通路,旨在为研究小麦育性恢复的分子机制提供有用信息和新的见解。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TM3315A、恢复系中国春、KTM3315A/中国春F_1代、近等基因系KTM3315R为供试材料,对花药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小孢子I_2-KI染色分析。结果发现,KTM3315A的花药干瘪、瘦小,顶端不开裂散粉,花药外壁显微结构排列杂乱,小孢子变形、瘪皱,呈典型的染败类型;而中国春、(KTM3315A/中国春)F_1和KTM3315R的花药饱满均匀、顶端开裂散粉,花药外壁显微结构排列整齐,小孢子圆形、饱满,染色均匀育性正常。说明K型小麦恢复基因Rfk1-1B(CS)存在的条件下,可将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TM3315A的育性恢复正常。2.对KTM3315A//中国春/TM3315B的BC_1F_1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和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分析。结果如下:可育株:不育株接近1:1的分离比,符合1对主效恢复基因(Rf)控制的育性恢复;将育性恢复基因Rfk1-1B(CS)定位在KASP标记C28882165A和EST-STS标记BG274848之间,它们距育性恢复基因Rfk1-1B(CS)的距离均为0.5cM,除此之外,有一个SSR分子标记gwm413与育性恢复基因Rfk1-1B(CS)共分离。3.对KTM3315A及其近等基因系KTM3315R二核期的花药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64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上调1404个,下调1238个。对这些DEGs进行功能注释分析,GO显着富集分析发现大量DEGs参与代谢、细胞壁和酶活性等功能。KEGG富集分析表明,糖代谢、苯丙烷类代谢和生物合成途径与育性恢复密切相关。此外,转录因子分析发现,WRKY、bHLH和MYB转录因子与小麦的育性密切,均参与调控小麦的育性恢复。4.对功能注释和关键代谢通路的综合分析结果进行验证表明,与KTM3315A花药相比,KTM3315R花药中糖含量和类黄酮含量的充足以及重要代谢通路中相关酶的上调表达,进而维持了小麦的正常育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杨乐[2](2018)在《马铃薯野生种S.pinnatisectum抗晚疫病基因分子作图及PME/PMEI家族基因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属于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马铃薯亚属(Potatoe(G.Don)A'Arcy)马铃薯组(Petota Dumortier)。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18世纪开始在欧洲广泛传播,至今已有约160个国家和地区种植。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的第一大国,年种植面积总量和年总产量均位居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首位。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世界性重要病害,具有流行性强、蔓延速度快、致病程度严重等特点,被视为马铃薯生产的头号杀手。致病疫霉菌生理小种毒性不断变化给马铃薯抗病育种带来巨大困难,抗病基因随时面临抗性丧失的风险。因此,挖掘抗病新种质、研究抗病新基因、扩展抗病育种资源库对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源自墨西哥的马铃薯二倍体野生种Solanum pinnatisectum具有优良的晚疫病抗性。本研究通过构建作图群体、筛选分子标记、共线性分析等手段对S.pinnatisectum无性系PI275233携带的抗病基因遗传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晚疫病诱导表达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研究了S.pinnatisectum中抗病相关基因果胶甲酯酶及其抑制因子(PME/PMEI)对晚疫病的响应,筛选出晚疫病胁迫后抗感材料间差异表达的基因,为挖掘新的抗病相关基因,指导马铃薯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抗病亲本S.pinnatisectum(PI275233)与感病亲本S.cardiophyllum(PI186548)杂交和回交,构建了931个BC_1后代单株的遗传分离群体,离体叶片鉴定结果表明晚疫病抗病单株有440株,感病单株有491株,符合1:1分离比(χ~2=2.794,P=0.095),说明野生种S.pinnatisectum(PI275233)对致病疫霉菌的抗性是由单基因控制,命名为Rpi2。2.通过构建BC_1群体的抗感池(BSA)筛选共计324对AFLP引物组合(196对E-A/M-C和128对E-A/M-A),从BC_1群体中选择164株极端感病单株和101株极端抗病单株组成的小群体对抗性相关标记进行验证,获得距离抗病位点最近的两个标记为EAAC/MATC-330(0.8 cM)与EAGC/MCGA-450(1.2 cM),分别转为CAPS标记SpAFLP2和SpAFLP1。以EAGC/MCGA-450标记序列为探针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n比对,获得23个ESTs拼接而成的Contig(命名为cEST1),并且在cEST1上发现一个已报道的RFLP标记TG572,据此开发了与SpAFLP1共分离的分子标记SPTG572。采用相似策略开发了分子标记SpAL21、SpCT226、SpGot2、SpT1756等与目标基因存在遗传连锁关系。通过筛选RGA引物,获得与目标基因遗传距离为2.8cM的RGA标记SpGrol-1。最终,构建了一个包含11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距离目标基因Rpi2最近的两翼标记分别为SpT1756和SpAFLP2,遗传距离分别为1.6cM和0.8cM。3.将连锁标记序列与马铃薯和番茄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比对,除过SpGot2-1和SpTG20外其余9个分子标记在马铃薯和番茄基因组7号染色体上均比对到同源序列,在马铃薯和番茄基因组上分别定位两个长度为2.9 Mb和2.4Mb的同源区段。马铃薯基因组上StAFLP2和StT1756之间的物理距离约为84kb,但是中间存在一个长度50kb的Gap,未能完成拼接组装,导致区段内的序列信息对选择Rpi2候选基因失去参考价值。番茄基因组目标区段的拼接较为完整,而且在该区域注释了10个功能基因位点,其中3个功能基因属于NBS-LRR类抗病基因(Accession:Solyc07g056180.1,Solyc07g056190.2,and Solyc07g056200.2)。4.在马铃薯DM基因组测序数据中共鉴定到35个StproPMEs、34个StPMEs和66个StPMEIs。基因名称根据PGSC蛋白质ID号从小到大排列后进行升序编号。对基因编码蛋白的长度、分子量、等电点、信号肽(SP)与跨膜结构域(TM)的有无等理化特征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整理。综合亚细胞定位及SP/TM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StproPMEs/StPMEs/StPMEIs属于胞外基质。5.系统发育及保守基序motif分析结果表明,StproPMEs能够划分为9个亚家族,命名为GroupⅠ~Ⅸ,35个StproPMEs蛋白序列中鉴定到28个保守基序motif;StPMEs能够被划分为3个亚家族,分别命名为GroupⅠ、GroupⅡ、GroupⅢ;StPMEIs被划分为9个亚家族,66个StPMEIs蛋白序列中鉴定到26个保守基序motif。6.马铃薯不同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StproPMEs/StPMEs/StPMEIs中有部分基因在生殖器官(成熟花器和雄蕊)中特异表达,这些基因在其他组织和器官中几乎不表达,包括8个StproPME基因、4个StPME基因和9个StPMEI基因。参考拟南芥的研究结果以及雄蕊作为发育形成花粉的生殖器官,推测这些在雄蕊特异表达的基因参与了马铃薯花粉形成、花粉管伸长等生理过程。7.致病疫霉菌侵染后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StproPMEs/StPMEs/StPMEIs均有部分基因受病原诱导出现表达趋势变化,并且在抗感材料间呈现差异表达。马铃薯PME基因在响应致病疫霉菌侵染过程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表达模式。一种是基因在的表达与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正相关。例如,StproPME22在抗感材料中表达水平基因一致的情况下,接种晚疫菌后6h抗病材料表达量明显升高,而感病材料表达量则逐渐降低。另一种类型是基因的表达与马铃薯抗晚疫病的抗性负相关。例如,StproPME16、StproPME28和StPME28接种晚疫病菌后,在抗病材料中表达量逐渐降低,其中StPME28仅在抗病材料中特异表达。马铃薯PMEI基因中StPMEI23、StPMEI25、StPMEI29、StPMEI40、StPMEI45、StPMEI52、StPMEI60、StPMEI62等在抗病材料中特异表达,并且受病原菌诱导出现表达上调。(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11-01)

巢凯翔[3](2018)在《叁个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作图》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两种重要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最有效、经济和环保的措施。然而由于单一抗病基因的大面积利用和病原菌毒性的不断变异会导致抗病基因被病原菌新的毒性小种所克服,从而造成品种抗病性“丧失”,引起新的病害大流行,对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不断从小麦品种(系)、外源材料和农家品种中挖掘并定位新的抗病基因,利用其培育新的抗病品种,对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可持续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农家品种武都白茧在我国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甘肃陇南种植50多年,至今对条锈病抗性依然很稳定;普通小麦-滨麦草衍生后代M8664-3对我国条锈菌多个流行小种具有全生育期抗性;小麦品种天选45对小麦白粉菌多个菌系具有苗期抗性。为发掘和利用这些品种(系)的抗病基因,本研究对叁个品种分别进行抗条锈性和白粉病遗传分析和分子作图,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利用小麦条锈菌流行优势小种CYR29、CYR30、CYR31、CYR32、CYR33、CYR34对农家品种武都白茧进行苗期鉴定,结果表明武都白茧在苗期除对CYR29表现中抗外,对其余小种均表现感病。而在成株期多年多点鉴定中,该品种始终表现稳定抗性,表现为成株期抗病性。对武都白茧与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后代F_3群体在4个环境(杨凌2015,2016;天水2015,2016)下的抗条锈性调查结果表明,武都白茧成株期抗性由多个QTL控制;用SNP和SSR标记结合表型数据通过两种QTL计算方法检测到两个表型变异解释较高的QTL:QYrwdbj.nwafu-5A与QYrwdbj.nwafu-2B.1。其中QYrwdbj.nwafu-5A位于小麦染色体5AS的缺失系5AS1-0.40-0.75和5AS3-0.75-0.98相邻的区域,解释15.02%-40.26%的表型变异;QYrwdbj.nwafu-2B.1位于小麦染色体2BS的缺失系C-2BS1-0.53上,该位点解释9.54-10.40%的表型变异。通过分子检测、抗病基因位置和上位性分析结果表明,QYrwdbj.nwafu-5A可能是一个需要与其它位点结合互作才能发挥抗条锈作用的新QTL。这种多个抗性QTL互作模型可以为实现持久抗性的聚合育种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QYrwdbj.nwafu-2B.1连锁的侧翼标记AX-111500211与AX-110411572以及与QYrwdbj.nwafu-5A连锁的侧翼标记AX-110458796、AX-109621625与AX-111568277能有效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2、普通小麦-滨麦草衍生后代M8664-3对供试条锈菌流行小种CYR29、CYR31、CYR33、Su11-4和Su11-7具有全生育期抗性。M8664-3与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后代F_1、F_2和F_(2:3)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M8664-3对CYR33的抗性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YrM8664-3。利用SNP、SSR和EST标记对铭贤169/M8664-3的两个F_2代杂交群体进行遗传作图和物理作图,结果显示YrM8664-3位于缺失系4AL13-0.59-0.66接近4AL12-0.43-0.59的位置,与YrM8664-3连锁的最近的侧翼标记为AX-111655681和AX-109496237,遗传距离分别为5.3和2.3cM。通过抗谱和抗病基因位置分析表明,YrM8664-3可能是一个新的抗条锈病基因。利用与YrM8664-3连锁的标记,对黄淮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和其它普通小麦-滨麦草衍生后代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供试的主栽品种中不含有YrM8664-3,但在多个普通小麦-滨麦草衍生后代中可能存在。综上所述,YrM8664-3是一个对抗条锈育种有着重要价值的新基因。3、小麦品种“天选45”对高毒力的白粉菌HY5菌株具有苗期抗性。对铭贤169/天选45杂交F_1、F_2和F_(2:3)代群体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天选45对HY5的抗性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PmTx45。由于常规基于SNP芯片测序的集群分离分析策略无法直接判断抗病基因位置,故采用显示差异SNP相对频率分布的曼哈顿图初步判断PmTx45位于小麦染色体4BL基因组的520-550M范围内。经过分子作图,PmTx45位于4BL的缺失系4BL5-0.86-1.00,并且与其连锁的最近的侧翼标记为SNP标记AX-110673642和内含子长度多态性标记ILP-4B01G269900,遗传距离分别为3.0和2.6cM。应用标记AX-110673642和ILP-4B01G269900对86个供试主栽小麦品种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具有与PmTx45基因相同的标记位点的品种较少。结合抗谱和基因位置分析结果表明,PmTx45可能是一个新的隐性抗白粉病基因,对于抗病育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PmTx45的定位过程表明通过基于芯片BSA差异SNP的相对频率分布初步判断目标基因位置的方法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李仕金,林志珊,刘畅,王轲,杜丽璞[4](2017)在《簇毛麦6V#4S特异PCR分子标记开发及其比较基因组作图》一文中研究指出簇毛麦有英国和俄罗斯两个来源,分别携带6V#2S染色体上的Pm21和6V#4S染色体上的PmV基因位点,2个基因位点均赋予小麦广谱而持久的白粉病抗性。目前开发了较多的标记检测Pm21和PmV,仅有MBH1标记可以清楚区分Pm21和PmV基因位点。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携带俄罗斯簇毛麦6V#4S染色体PmV基因位点的小麦-簇毛麦易位系Pm97033的转录组数据,以这些序列为基础,开发了25个6V#4S染色体特异标记,其中有3个在6V#2S和6V#4S染色体中扩增出不同大小的片段,可以清楚区分6V#2S和6V#4S染色体;4个仅能在6V#4S染色体中扩增出一致的条带;其余18个在6V#2S和6V#4S染色体中扩增出一致的条带,可以鉴定小麦背景中的6VS染色体。利用这批特异标记对两个不同来源的簇毛麦及其易位系和携带不同6VS染色体的小麦材料进行了分析,并加入已知基因Stpk-V和这批25个标记一起进行了比较基因组作图,探讨了这些标记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的应用潜力,这些标记的开发为6V#4S染色体PmV基因位点上抗病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7-08-07)

段阳[5](2017)在《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T763A败育的特点与育性恢复基因Rf_3的分子作图》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叁大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小麦雄性不育系在杂交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在提高小麦产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是目前研究时间最久、研究最广泛最深入的一种雄性不育系小麦。本研究对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T763A的败育特点进行研究,以期明确其雄性败育细胞学机制;为了选配具有高恢复度的T型恢复系,对所有参试材料的1BL/1RS核型进行分析和鉴定并且对叁个恢复系(Tm3315B、Tm504B和Tp731B)对T763A的育性恢复能力进行深入研究;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对两个不育系(T763A和T504A)的育性恢复进行了遗传分析,并通过SSR引物和设计的EST-STS引物对恢复基因Rf_3进行分子作图,旨在为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麦的遗传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以小麦雄性不育系T763A、保持系763B和恢复系Tm3315B、Tm504B为供试材料,对它们的外部形态表型进行观察,并进行花粉粒制片观察(醋酸洋红染色、I2-KI染色和DAPI染色);对供试材料叁核期的花药形态、内壁、外壁以及小孢子做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发现,T763A的败育类型表现为典败和圆败,其成熟花药干瘪瘦小,花药外壁排列不整齐,内壁不平整且乌氏体分部相对稀疏,花粉粒表现为皱缩无规则,并且内含物较少,表现为败育,败育的时间为单核晚期至二核期。2.以中国春和黑麦作为对照,对不育系T763A、T504A,保持系763B、504B和恢复系Tm3315B、Tm504B、Tp731B做核型鉴定实验;同时对恢复系Tm3315B、Tm504B和TP731B的育性恢复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上述材料全部是非1B/1R类型;叁个恢复系均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并且Tm504B对T763A的恢复能力相对最好,这可能与控制其育性恢复的主效基因数量有一定的关系。3.对不育系T763A、T504A与恢复系Tm504B杂交后代F2群体和相应的保持系与Tm504B杂交再与不育系回交的BC1群体测单株结实率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T763A和T504A均为孢子体不育;不育系T763A的育性恢复受一对主效恢复基因控制,而不育系T504A的育性恢复却受两对主效恢复基因控制。由此推测,不同雄性不育材料的育性恢复遗传模式可能不同,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恢复有着复杂的遗传机理。4.通过对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育性恢复基因Rf_3的定位发现,该恢复基因位于小麦1BS.sat18-0.50-1.00区域,并且找到了连锁较为紧密的分子标记Xfba329、BE425889和Xmwg68,与Rf_3的遗传距离分别是2.4cM、1.7cM和4.7cM。同时根据遗传距离绘制了遗传连锁图谱,为进一步进行恢复基因Rf_3的精细定位探究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恢复基因的分子遗传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张莹[6](2016)在《小麦品种曹选5号和蓝天1号成株期抗条锈性的主效QTL分子作图》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小麦的重要产区,也是小麦的主要消费区,栽培面积仅次于玉米、水稻,可见,小麦的安全稳定生产对国计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小麦条锈病普遍流行于中国在内的全球六十多个小麦生产国,是一种气传病害,大流行年份可导致50%-60%的产量损失,甚至绝产(Li Z Q,Zeng S M 2002),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目前,化学药剂及时广泛的使用使得小麦条锈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发病面积仍然非常之大。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严重,还会导致抗药菌系的出现,所以种植抗病品种是最为环保经济有效的方式。然而目前我国主推的小麦抗病品种均面临抗性“丧失”问题,因此有必要选育出优良的持久抗病性品种,因此对新的抗源材料的开发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曹选5号的成株期抗条锈性和蓝天1号的高温成株抗条锈性进行了遗传分析和QTL分子作图,得到以下结果:1.在抗病亲本曹选5号的温室分小种鉴定中,曹选5号苗期对当前流行的六个小麦条锈菌小种均表现高度感病,反应型为7-9;而成株期均表现为近免疫,反应型为2-3,抗性优良。铭贤169在以上测试中均表现高度感病,反应型为9。2.曹选5号成株期在杨凌和天水两地均表现高度抗病,反应型为2-3,严重度在5%-15%之间,铭贤169表现高度感病,表现型为9,严重度达90%-100%。群体后代株系的严重度和反应型均表现连续性变异,表明曹选5号成株抗条锈性为数量性状遗传。方差分析表明,在杨凌和天水两年内的反应型和严重度数据均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79-0.86,P<0.01,严重度的广义遗传力为0.81,表明曹选5号的成株期抗条锈性有很高的遗传力,能够很好地遗传给后代。3.通过筛选分子标记,对铭贤169/曹选5号群体的反应型和严重度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两个稳定的QTL,分别位于染色体3BS和6AL上。3BS染色体上稳定出现的QTL QYrcx.nafu-3BS位于分子标记Xgwm533.2和Xgwm493之间,距离为10.7cM,可解释的表型变异在杨凌和天水分别在17.3%-38.1%和18.2%-29.9%之间;6AL染色体上稳定出现的QTL QYrcx.nafu-6AL位于分子标记Xwgp5471和Xwgp5576之间,距离为4.6cM,可解释的表型变异在杨凌和天水分别在9.7%-13.0%和10.8%-19.8%之间。4.在抗病亲本蓝天1号的温室分小种鉴定中,感病亲本铭贤169在所有测试中均表现高度感病,反应型为4。蓝天1号在常温条件下,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高度感病,反应型为3-4;在高温条件下,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高度抗病,反应型为0、1、1+。说明蓝天1号是全生育期高温抗病品种。5.在田间高温条件下(平均温度白天32℃、夜间13℃)蓝天1号成株期在两地均表现高度抗病,反应型为2-3,严重度在5%-20%之间,铭贤169表现高度感病,表现型为9,严重度达90%-100%。群体后代株系的严重度和反应型均表现连续性变异,表明蓝天1号高温成株抗条锈性为数量性状遗传。方差分析表明,在杨凌和天水两年内的反应型和严重度数据均高度相关,严重度的广义遗传力为0.71,表明其高温成株期抗条锈性有很高的遗传力,能够很好地遗传给后代。6.通过筛选分子标记,对铭贤169/蓝天1号群体的反应型和严重度进行QTL分析,在染色体1BL上定位了一个QTL位点。1BL染色体上稳定出现的QTL QYrlt.nafu-1BL位于分子标记Xbarc61和Xgwm403之间。(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杨朋娜,张璐,史慧娟,李清,王茂林[7](2015)在《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基因ndf1的分子标记连锁遗传作图》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40对SSR和672对SRAP分子标记,以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株系与高秆野生型杂交的回交一代(BC1)群体为材料,对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基因ndf1进行连锁遗传作图分析.结果表明:(1)在240对SSR引物中,有145对的扩增产物显示出突变株系与野生型间具有多态性,采用矮秆与高秆杂交F2群体集团分离分析法(BSA)筛选连锁分子标记,并利用BC1群体进行遗传连锁作图分析,发现位于13号连锁群上的Na12-E02和CB100572对SSR标记与矮秆突变基因ndf1位点紧密连锁,2对标记位于矮秆突变基因ndf1的同侧,连锁图距分别为6.34cM、8.77cM;(2)经过672对SRAP分子标记连锁遗传分析,获得了4对与矮秆突变位点连锁的SRAP标记:Me15em4-288、Me28em3-171、Me25em15-262和Me3em18-684,与矮秆突变位点的连锁图距分别为12.48cM、15.19cM、20.19cM和35.46cM,Me28em3-171和Me3em18-684位于矮秆突变基因ndf1的另一侧.(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许梦琦,李双铃,任艳,石延茂,王辉[8](2015)在《花生作图亲本间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h MITE、SSR、SRAP及SRAP-RGA 4种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作图亲本花育22号与"950527"间的分子多态性。经过初筛和复筛,822对Ah MITE引物、1 106对SSR引物、460对SRAP和731对SRAP-RGA引物在两亲本间表现稳定多态性的数量分别为101、207、25和72对,多态性比率分别为12.3%、18.7%,5.4%和9.8%。结果表明,SSR标记揭示作图亲本间多态性的效率最高,其次是Ah MITE标记,SRAP标记的多态性和重复性最差。(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1期)

管昌英,郭军,薛凤博,张广旭,王宏伟[9](2015)在《普通小麦DH155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作图及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其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小麦品系DH155对白粉病菌表现高抗。为明确DH155所携带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方式及与抗病基因连锁SSR标记,利用DH155与高感小麦品系SN2890杂交获得的F2和F2:3群体进行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发现DH155对白粉菌菌株E09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Ml DH155。BSA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Ml DH155与SSR标记Xcfd81和Xcfd18连锁。利用已发表的中国春和粗山羊草D基因组序列开发新标记,进一步将Ml DH155定位于标记Xsdau K525和Xsdau K527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0.2 c M和0.8 c M。将DH155与感白粉病优良品系HB133-4和旱10杂交,在F2~F4代,结合优良农艺性状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白粉病鉴定,获得3个高抗白粉病且农艺性状优异的株系(SDAU2100、SDAU2101和SDAU2102)。利用14个白粉菌菌株对DH155进行苗期接种鉴定表明,DH155对13个菌株表现抗病反应型。这些菌株对DH155的毒力谱与已知抗白粉病基因Pm2相似,但DH155对Bg78-3和Bg44-5菌株的反应型与携带Pm2的Ulka/8*Cc不同。结合本试验结果和Pm2基因的相关报道,推测Ml DH155可能是Pm2或其等位基因。(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王苓[10](2015)在《小麦条锈病新抗源L693抗性基因的EST分子标记作图与共线性片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引起的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小麦流行病害。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小麦是最主要的口粮之一,小麦条锈病对我国小麦产量影响尤其大。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更为复杂,条锈菌有越冬区和越夏区,很难从空间和时间上阻断,使得防控工作很难取得成效。诸多学者研究指出,选育抗病品种和发掘新的抗病资源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有效的途径,不断发现新的抗病基因以应对新突变的毒性小种。历次大的条锈病流行,迫切要求我们多样化主栽品种,不能单一推广某个系列小麦,只能不断丰富抗性基因资源,抗条锈病研究是没有止境的斗争,任重而道远。前期的研究通过SSR分子标记,已经确认抗病新品系L693的抗条锈病基因YrL693(YrYU25)在小麦1B染色体上,并筛选到多对SSR标记,但标记不够多,需要通过其他分子标记技术进一步加密。本研究是以抗病亲本L693与感病亲本L661杂交得到的F2后代和F2:3家系为作图群体。首先查找文献中报道的小麦1B染色体上的EST分子标记,进行多态性筛选,更多的EST标记设计需要从GrainGene网站下载1B染色体上EST资源,设计EST-STS标记,用以多态性筛选。之后用连锁EST引物对应的EST序列与短柄草、水稻、高粱基因组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确定YrL693基因所在范围在短柄草、水稻、高粱上的共线性片段。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抗病亲本L693和感病亲本L661杂交得到的F1代抗病,F1代自交得到的F2代出现抗感分离,卡方检验符合3R:1S的分离比;F2:3家系各行也出现抗感分离,经卡方检验符合1R:2H:1S的分离比,由此足以证明L693的抗条锈性是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这个L693的抗性基因暂时命名为YrL693。2.前期工作已经通过SSR标记将YrL693定位在1B染色体上,本研究采用EST分子标记技术进一步加密遗传图谱。经过F2群体基因组DNA的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共得到8对连锁的EST-STS标记:CD77、WE173、WE201、 BE443300、BE518403、BE444094、BE404005和BE405692,在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上的位置分别是:1.186 cM、0.118 cM.1.011 cM、0.758 cM、0.853 cM、0.93cM、 0.948 cM和1.282 cM。其中,BE443300和BE444094分析的基因型呈3:1,其余6对分析的基因型呈1:2:1。3.用筛选到的8对EST-STS引物以及饶和斐报道的共分离EST引物LS36对应的EST序列,与短柄草、水稻、高粱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BE444094、 BE518403、LS36对应在短柄草3号染色体上2.22Mb (Bradi3g2616-Bradi3g27877)、水稻10号染色体上3.49Mb (Os10g0396400-Os10g0456500)和高粱1号染色体上8.12Mb (Sbo1g020230-Sb01g023110)的序列呈共线性。这些共线序列上的基因可为候选基因的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分子作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属于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马铃薯亚属(Potatoe(G.Don)A'Arcy)马铃薯组(Petota Dumortier)。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18世纪开始在欧洲广泛传播,至今已有约160个国家和地区种植。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的第一大国,年种植面积总量和年总产量均位居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首位。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世界性重要病害,具有流行性强、蔓延速度快、致病程度严重等特点,被视为马铃薯生产的头号杀手。致病疫霉菌生理小种毒性不断变化给马铃薯抗病育种带来巨大困难,抗病基因随时面临抗性丧失的风险。因此,挖掘抗病新种质、研究抗病新基因、扩展抗病育种资源库对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源自墨西哥的马铃薯二倍体野生种Solanum pinnatisectum具有优良的晚疫病抗性。本研究通过构建作图群体、筛选分子标记、共线性分析等手段对S.pinnatisectum无性系PI275233携带的抗病基因遗传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晚疫病诱导表达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研究了S.pinnatisectum中抗病相关基因果胶甲酯酶及其抑制因子(PME/PMEI)对晚疫病的响应,筛选出晚疫病胁迫后抗感材料间差异表达的基因,为挖掘新的抗病相关基因,指导马铃薯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抗病亲本S.pinnatisectum(PI275233)与感病亲本S.cardiophyllum(PI186548)杂交和回交,构建了931个BC_1后代单株的遗传分离群体,离体叶片鉴定结果表明晚疫病抗病单株有440株,感病单株有491株,符合1:1分离比(χ~2=2.794,P=0.095),说明野生种S.pinnatisectum(PI275233)对致病疫霉菌的抗性是由单基因控制,命名为Rpi2。2.通过构建BC_1群体的抗感池(BSA)筛选共计324对AFLP引物组合(196对E-A/M-C和128对E-A/M-A),从BC_1群体中选择164株极端感病单株和101株极端抗病单株组成的小群体对抗性相关标记进行验证,获得距离抗病位点最近的两个标记为EAAC/MATC-330(0.8 cM)与EAGC/MCGA-450(1.2 cM),分别转为CAPS标记SpAFLP2和SpAFLP1。以EAGC/MCGA-450标记序列为探针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n比对,获得23个ESTs拼接而成的Contig(命名为cEST1),并且在cEST1上发现一个已报道的RFLP标记TG572,据此开发了与SpAFLP1共分离的分子标记SPTG572。采用相似策略开发了分子标记SpAL21、SpCT226、SpGot2、SpT1756等与目标基因存在遗传连锁关系。通过筛选RGA引物,获得与目标基因遗传距离为2.8cM的RGA标记SpGrol-1。最终,构建了一个包含11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距离目标基因Rpi2最近的两翼标记分别为SpT1756和SpAFLP2,遗传距离分别为1.6cM和0.8cM。3.将连锁标记序列与马铃薯和番茄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比对,除过SpGot2-1和SpTG20外其余9个分子标记在马铃薯和番茄基因组7号染色体上均比对到同源序列,在马铃薯和番茄基因组上分别定位两个长度为2.9 Mb和2.4Mb的同源区段。马铃薯基因组上StAFLP2和StT1756之间的物理距离约为84kb,但是中间存在一个长度50kb的Gap,未能完成拼接组装,导致区段内的序列信息对选择Rpi2候选基因失去参考价值。番茄基因组目标区段的拼接较为完整,而且在该区域注释了10个功能基因位点,其中3个功能基因属于NBS-LRR类抗病基因(Accession:Solyc07g056180.1,Solyc07g056190.2,and Solyc07g056200.2)。4.在马铃薯DM基因组测序数据中共鉴定到35个StproPMEs、34个StPMEs和66个StPMEIs。基因名称根据PGSC蛋白质ID号从小到大排列后进行升序编号。对基因编码蛋白的长度、分子量、等电点、信号肽(SP)与跨膜结构域(TM)的有无等理化特征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整理。综合亚细胞定位及SP/TM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StproPMEs/StPMEs/StPMEIs属于胞外基质。5.系统发育及保守基序motif分析结果表明,StproPMEs能够划分为9个亚家族,命名为GroupⅠ~Ⅸ,35个StproPMEs蛋白序列中鉴定到28个保守基序motif;StPMEs能够被划分为3个亚家族,分别命名为GroupⅠ、GroupⅡ、GroupⅢ;StPMEIs被划分为9个亚家族,66个StPMEIs蛋白序列中鉴定到26个保守基序motif。6.马铃薯不同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StproPMEs/StPMEs/StPMEIs中有部分基因在生殖器官(成熟花器和雄蕊)中特异表达,这些基因在其他组织和器官中几乎不表达,包括8个StproPME基因、4个StPME基因和9个StPMEI基因。参考拟南芥的研究结果以及雄蕊作为发育形成花粉的生殖器官,推测这些在雄蕊特异表达的基因参与了马铃薯花粉形成、花粉管伸长等生理过程。7.致病疫霉菌侵染后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StproPMEs/StPMEs/StPMEIs均有部分基因受病原诱导出现表达趋势变化,并且在抗感材料间呈现差异表达。马铃薯PME基因在响应致病疫霉菌侵染过程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表达模式。一种是基因在的表达与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正相关。例如,StproPME22在抗感材料中表达水平基因一致的情况下,接种晚疫菌后6h抗病材料表达量明显升高,而感病材料表达量则逐渐降低。另一种类型是基因的表达与马铃薯抗晚疫病的抗性负相关。例如,StproPME16、StproPME28和StPME28接种晚疫病菌后,在抗病材料中表达量逐渐降低,其中StPME28仅在抗病材料中特异表达。马铃薯PMEI基因中StPMEI23、StPMEI25、StPMEI29、StPMEI40、StPMEI45、StPMEI52、StPMEI60、StPMEI62等在抗病材料中特异表达,并且受病原菌诱导出现表达上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作图论文参考文献

[1].李莎.小麦K-TCMS育性恢复基因Rfk1-1B(CS)的分子作图及育性恢复相关基因的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2].杨乐.马铃薯野生种S.pinnatisectum抗晚疫病基因分子作图及PME/PMEI家族基因表达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3].巢凯翔.叁个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作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4].李仕金,林志珊,刘畅,王轲,杜丽璞.簇毛麦6V#4S特异PCR分子标记开发及其比较基因组作图[C].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7

[5].段阳.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T763A败育的特点与育性恢复基因Rf_3的分子作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6].张莹.小麦品种曹选5号和蓝天1号成株期抗条锈性的主效QTL分子作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7].杨朋娜,张璐,史慧娟,李清,王茂林.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基因ndf1的分子标记连锁遗传作图[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许梦琦,李双铃,任艳,石延茂,王辉.花生作图亲本间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5

[9].管昌英,郭军,薛凤博,张广旭,王宏伟.普通小麦DH155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作图及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其转移[J].作物学报.2015

[10].王苓.小麦条锈病新抗源L693抗性基因的EST分子标记作图与共线性片段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一6主效QTL靶区段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分子的斯托克斯位移对溶剂极性...扭曲结构D-A分子部分材料的溶剂化效...小麦品种N.Strampelli的抗条锈基因定位...染色体断裂重组位点测序图分子标记NGA139对作图群体扩增结果

标签:;  ;  ;  ;  ;  ;  ;  

分子作图论文_李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