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质粒论文_曾晨,李康佳,尹朝群,牛祥娜,赵嘉城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源质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质粒,杆菌,病菌,水稻,多粘菌素,载体,抗毒素。

内源质粒论文文献综述

曾晨,李康佳,尹朝群,牛祥娜,赵嘉城[1](2019)在《水稻条斑病菌内源质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简称Xoc)内源质粒分布状况、类型及其含有的主要功能基因,为下一步开展该菌与质粒相关的毒力进化研究、抗逆机制分析及穿梭载体构建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数据库检索法和质粒分离鉴定法,调查水稻条斑病菌内源质粒的分布状况;以GenBank数据库中Xoc菌株基因组序列为研究对象,开展质粒信息检索,并对已发表的Xoc内源质粒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以Xoc中国菌株菌种库为研究对象,采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进行质粒酶切带型分析和主要功能基因鉴定。【结果】GenBank全基因组数据库中Xoc菌株内源质粒检出率为11.76%,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质粒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在257株Xoc中国菌株中,有29株菌株含有质粒,质粒检出率为11.28%,带有内源质粒的菌株均来自于华南稻区,且大部分来自广西。通过质粒酶切图谱比较,确认新发现的质粒属于9种新型Xoc内源质粒。按照已知Xoc内源质粒pXOCgx01上主要功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结果表明新鉴定的Xoc质粒含有重金属抗性和DNA转移相关的基因,但在菌株间存在明显的多样性。【结论】部分Xoc菌株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内源质粒,质粒类型和所含功能基因等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携带内源质粒的Xoc菌株有明显地域性。(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赵玄玉,施斐,王晓雪[2](2018)在《Shewanella oneidensis内源性大质粒上ParE-ParD家族毒素-抗毒素系统(SO_A0088-A0087)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毒素-抗毒素系统在原核生物中分布十分广泛,在细菌的生命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维持水平基因转移元件的稳定性以及应对环境胁迫等。然而目前对于来自生态环境菌株中的毒素-抗毒素系统的研究仍较少。文章鉴定了自然水体环境来源的菌株ShewanellaoneidensisMR-1携带的内源性大质粒上的一对ParE-ParD家族Ⅱ型毒素-抗毒素系统SO_A0088-A0087。毒素SO_A0088在大肠杆菌以及原宿主S. oneidensis内均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并导致细胞分裂存在缺陷。抗毒素SO_A0087能够完全拮抗毒素的毒性。同时,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证实抗毒素SO_A0087能够结合自身的启动子。另外,文章还通过易错突变的方法找到了毒素SO_A0088的3个毒性关键位点。(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余笑波,沙跃兵,张晓东,赵雷,王珂[3](2017)在《转基因油菜Ms8质粒分子外/内源基因比值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PCR是一项不依赖校准物的DNA绝对定量技术,通过统计(泊松分布)反应室中的阳性信号来定量DNA的拷贝数。该文对转基因油菜Ms8质粒分子进行构建和纯度分析后,采用荧光定量PCR对质粒分子的可替代性、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考察,采用数字PCR对质粒分子进行定值,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数字PCR测得pMs8的外源基因和内源基因的比值及其不确定度为1.12±0.13,k=2。(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7年S1期)

李康佳[4](2017)在《水稻条斑病菌内源质粒分析与穿梭质粒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质粒是独立于染色体外可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大多为环状双链DNA分子。质粒上往往携带有抗生素抗性、重金属抗逆性及功能蛋白分泌系统等功能相关基因,可帮助宿主菌适应生存环境;而质粒的自主复制与转移能力又使其具备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潜力。基因工程载体在黄单胞菌的致病机理研究及黄原胶、胞外蛋白酶的合成研究中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cola,Xoc)为研究对象,基于水稻条斑病菌中首个被发现的内源质粒pXOCgx01的序列信息,开展了质粒普查分析和基因工程载体的构建工作。1.在257株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分离株中共普查得到9种质粒,分别命名为 pXOCgx02、pXOCB116、pXOCB209、pXOCB216、pXOCB220、pXOCB409、pXOC709、pXOC820 和 pXOC905。对普查到的质粒进行功能鉴定,结果发现:pXOCB209可能具有重金属抗逆性、转座基因及IV型分泌系统,pXOCgx02和pXOC905可能具有IV型分泌系统,pXOCB116、pXOCB216和pXOCB220可能携带转座基因,而pXOCB409、pXOC709与pXOC820上未检测到重金属抗逆性、转座及IV型分泌系统相关功能基因。这表明Xoc的内源质粒各有不同的功能结构,但部分功能上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2.目前,在黄单胞菌中常用的基因工程载体均不是由黄单胞菌属细菌的质粒改造而成,不能充分满足黄单胞菌功能基因组学发展的需要。本研究通过对质粒pXOCgx01的序列分析,为构建适于黄单胞菌的基因工程载体对pXOCgx01进行了一系列改造:通过剪切重组去除原始质粒上可能与质粒复制无关的序列,引入抗性筛选标记、多克隆位点和复制起始位点oriVpMB1、oriV等质粒载体必备功能基因。由53 kb的原始质粒pXOCgx01构建得到两个约11.6 kb的穿梭质粒载体pXUG和pXUK,大大减小质粒载体自身分子量。其中,pXUG具有庆大霉素抗性,pXUK具有卡那霉素抗性。在此基础上,分别用pXUG对Xoc GX01的胞外多糖缺陷型菌株进行互补,用pXUK对Xoc GX01的胞外蛋白酶缺陷型菌株进行互补,结果表明:两个穿梭质粒载体均可将缺陷型的表型补回野生型水平。对pXUG和pXUK的稳定性进行验证,检测证实:穿梭质粒载体pXUG和pXUK均可在大肠杆菌和稻黄单胞菌中稳定复制、有效表达,且几乎不影响菌株自身表型。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Xoc中国分离株中质粒的普查、序列分析、功能调查、质粒改造,为Xoc内源质粒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本研究首次以Xoc内源质粒为骨架构建得到两个可在大肠杆菌和稻黄单胞菌中应用的载体pXUG和pXUK,大大简化黄单胞菌基因功能研究的传统流程,为黄单胞菌中高效分子工具的研究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6-01)

钟传青,宗工理,张超,付加芳,姜天翼[5](2017)在《畜禽养殖场附近污水中多粘菌素E耐药性肠杆菌的分离分析及内源质粒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畜禽养殖业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了广泛的微生物耐药性问题,研究抗生素耐药菌株可以了解环境中细菌的耐药性情况和抗性基因的传播机制。采集畜禽养殖场周边的污水,分析了污水中多粘菌素E耐药性细菌和耐药性肠杆菌的丰度;同时以一株具有较高多粘菌素E耐药水平的肠杆菌R11为例,首先进行16S r DNA测序和抗生素耐药谱分析,然后通过质粒提取、酶切电泳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其内源性质粒等情况。结果表明:在畜禽养殖场周边污水环境中,多粘菌素E耐药性细菌占细菌总数的0.14%~0.35%,多粘菌素E耐药性肠杆菌占肠杆菌总数的1.50%~7.40%,而肠杆菌占细菌总数的1.13%~2.45%,说明肠杆菌可能是携带多粘菌素E抗性基因的主要细菌种类,同时也是养殖业污水中细菌的主要组成部分。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R11是一株Enterobacter cloacae,抗生素耐药谱分析R11具有多重耐药性,除对林可霉素敏感外,阿米卡星、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为10μg?m L~(-1),阿莫西林的MICs为25μg?m L~(-1),磺胺甲恶唑的MICs为32μg?m L~(-1),氨苄西林的MICs为40μg?m L~(-1),链霉素的MICs为90μg?m L~(-1),而多粘菌素E的MICs最高,达到96μg?m L~(-1)。质粒提取酶切和PFGE分离鉴定结果显示,R11菌株可能有多个内源性质粒。综上所述,R11菌株具有较高水平的多粘菌素E耐药性,并且具有多重耐药性和多个内源性质粒,对于研究多粘菌素E耐药性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杨涓,吕常江,罗麦琪,胡升,黄俊[6](2016)在《一株无内源质粒短乳杆菌的电转化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质粒p MG36e,p NZ8148,p NZ9530和无内源质粒的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CGMCC1306)为材料,通过对短乳杆菌感受态制备及电转化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考察,建立了最佳的电转化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1%甘氨酸作为细胞壁弱化剂,于MRS培养基中37℃静置培养至对数中期(OD600=0.4~0.6),以0.5 mol/L蔗糖、5 mmol/L KH2PO4、0.5 mmol/L Mg Cl2(p H 7.4)为洗涤剂,以1 mol/L蔗糖、3 mmol/L Mg Cl2为电击缓冲液制成感受态细胞,加入400 ng的质粒DNA,调节电场强度为10 k V/cm,电击3.5 ms,于含有0.3 mol/L蔗糖的MRS培养基中复苏培养3 h,获得最佳转化率。为外源基因电转化短乳杆菌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短乳杆菌遗传改造及基因功能探究奠定了实践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陈晓静[7](2016)在《粘细菌内源性隐秘质粒pMF1存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质粒,在1952年由Joshua Lederberg发现,是一类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质粒基因组一般包括一系列必需基因,比如负责复制、分配等维持遗传稳定的基因,还包括各种各样的附属基因。质粒对于细菌的进化适应具有重要作用,一是由于其能在不同的遗传距离较远的宿主之间转移,通过重组、转座等实现基因交流;二是其能编码很多对细菌有利的生态学表型,如抗生素、毒素、重金属抗性等。然而,自然界中还存在大量的隐秘质粒,这些质粒并不携带明显的宿主表型优势基因,而且,大范围筛选证实大约一半的质粒不具有可移动性。质粒存在会给宿主带来代谢负担,质粒DNA的维持和修复以及质粒蛋白的合成会消耗宿主细胞的原料,占据细胞的器官,如核糖体,破坏细胞的内环境。所以质粒存在的前提是对质粒上有益附属性状的阳性筛选超过质粒带给宿主的负担,但是,对有益性状的持续选择最终会使这些基因被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许多长时间细菌-质粒共培养的实验进化研究表明尽管会给宿主带来生理学负担,即使是在没有正选择的情况下,质粒也不会很容易的从细菌种群中丢失。目前关于质粒保存机制有多种解释,比如位点特异性重组、翻译后自杀系统、低拷贝质粒的主动分配系统、接合质粒的高接合率、非移动性质粒的阳性选择和代偿性适应等等。但是,隐秘质粒在细菌宿主内的保存机制及其给宿主带来的影响仍然不清楚。粘细菌是一类特殊的细菌类群,具有复杂的细胞间协同行为和庞大的基因组。粘细菌基因组的典型特点是存在大量的基因复制和水平基因转移现象,比如Sorangium cellulosum So0157-2(14.78Mb)的基因组中近40%的基因可能来自水平转移,暗示了粘细菌基因组易于整合外源DNA并进行染色体自我重组。整合外源DNA需要移动工具,比如质粒、噬菌体,但是,与其明显的基因组扩张相反的是,在粘细菌中并未发现普遍的质粒存在现象。pMF1,来自于Myxococcusfulvus 124B02,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在粘细菌细胞中自主复制的内源质粒。pMF1对于研究为何M.fulvus 124B02能够包含内源质粒、质粒给M.fulvus124B02宿主带来的影响以及粘细菌基因组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围绕粘细菌内源质粒pMF1的存在机制展开,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1、pMF1复制和分配遗传稳定区域功能模式分析。采用PEG6000沉淀法提取了M. xanthus DZ1 pZJY41的复制中间体,确定了pMF1的复制方式为theta型,这种方式是大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中质粒的复制方式。但是,与经典的repABC质粒的复制和分配方式不同,pMF1的复制和分配功能是由两个单独的操纵子负责(pMF1.13-pMF1.16, pMF1.21-pMF1.23),基因结构、调控网络更复杂,我们对维持低拷贝质粒稳定存在的主动分配系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pMF1质粒的par loci除了包含其他低拷贝质粒都含有的编码ATPase (pMF1.22, parA)、DNA-binding protein (pMF1.23, parB)的基因以及parS位点以外,还包含一个额外的基因(pMFl.21),我们命名为parC。这与其他低拷贝质粒的主动分配系统有明显不同,暗示了pMF1质粒在完成复制进行分配时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方式。在论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研究。parC位于promoter和parA之间,并且与parA在序列上有4个碱基的重迭。这种序列上的组合方式暗示了parC可能具有某种功能。将parC进行全基因敲除后,重组质粒的稳定性下降到与pZJY41相似,对粘球菌宿主M.xanthus DZ1最大生长量的影响也显着下降,表明parC参与了par loci精确分配质粒和影响宿主生长的过程。融合荧光报告基因结果显示parC在粘球菌宿主中能正常表达成蛋白,是以蛋白质的形式发挥作用。通过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并没有找到ParC在序列和结构上的同源蛋白。对其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发现ParC含有大量的a螺旋,大约80%的氨基酸都形成了a螺旋。同源模建结果发现ParC形成一个发卡样的长螺旋,该长螺旋逆时针旋转成一个类似DNA超螺旋结构的右手螺旋。表面电势分析显示在长螺旋的顶端(N-端)广泛分布着一些带正电荷的氨基酸,而底部(C-端)则富含带负电荷的氨基酸。结合ParC形成叁聚体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ParC螺旋利用半胱氨酸形成二硫键,组装成3个螺旋贴在一起的N-端带正电,C-端带负电的“棒状”结构。pMF1的DNA-binding protein ParB是一个碱性蛋白,带正电荷,而细胞内的DNA是带负电荷的,ParC这种电荷的不均匀分布是否是为了与这两者相互作用呢?实验表明ParC确实能增强ParB与ItA(parS位点)的结合作用,但其本身与ItA并不结合。而且ParC与ori(10953-13980)及par loci (17242-50)区均没有结合作用。体内和体外实验表明ParC与ParB之间也没有相互作用。在低拷贝质粒的分配过程中,第一步便是大量的ParB蛋白与parS结合,形成分配复合物,而我们的结果表明ParC不参与质粒分配的第一步。pMF1质粒的复制和分配方式不同于其他低拷贝质粒,对其机制我们在做进一步研究。对于隐秘质粒来说,仅有完整的复制和分配功能不能保证其在宿主漫长进化过程中的稳定存在。接下来我们将研究目标扩展到整个质粒和宿主,从基因组学的角度研究质粒-宿主的进化历史。2、pMF1质粒和宿主M.fulvus 124B02基因组组学研究暗示了两者的共进化。我们对pMF1质粒上的23个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分别进行功能来源预测,并归为四类。其中14个蛋白与粘细菌密切相关,质粒上约1/3(8个)的编码蛋白只能与Mstipitatus DSM14675比对到同源蛋白,另外,1个来自于Stigmatella aurantiaca,1个来自于Anaeromyxobacter,1个来自于Chondromyces crocatus和Sorangium cellulosum,3个来自于粘细菌众多种属。9个pMF1蛋白在数据库中比对不到任何的同源蛋白,属于pMF1特有。但是,很多蛋白的功能仍然未知。转录组数据表明在23个基因中,转录水平最高的是pMF1.17,pMF1.18,其次是pMF1.12。链特异性转录组和RT-PCR结果表明pMF1包含6个操纵子,占全部基因比例的87%(20/23)。接下来我们对宿主M. fulvus 124B02进行了基因组全测序,结果表明M. fulvus 124B02包含一个环形染色体,大小为11,048,835 bp,以及一个环形质粒,也就是pMF1。染色体和质粒基因组的GC含量相似,分别为69.96%和68.7%。全基因组进化树和共线性比对表明M.fulvus 124B02与M.stipitatus DSM14675同源性最高,二者在基因组大小上也最接近。与其他粘球菌相比,M.fulvus 124B02的基因组有1-2 Mb的扩张,但其在直系同源和旁系同源基因比例上并没有明显差异。限制修饰系统和CRISPR-Cas系统比较分析发现,M.fulvus 124B02的防御系统更加薄弱,其Cas蛋白操纵子比其他粘球菌要少1/2-2/3,记录外源DNA的spacers也少于其他同种或同属的粘细菌,限制修饰系统类型和修饰酶种类也较少。同源比对结果显示pMF1上的某些基因来自于其他粘细菌,暗示了pMF1曾经在不同粘细菌之间水平转移,而且与M.stipitatus DSM14675的同源基因最多。粘球菌属产生于47-51百万年前,而M.fulvus 124B02与M.stipitatus DSM14675在大约41百万年前时由共同祖先分化而来,相对薄弱的免疫系统解释了为什么pMF1最终在M.fulvus 124B02中保存下来,并与M.fulvus 124B02共同进化,稳定存在。3、pMFl在宿主M.fulvus 124B02中发挥维持宿主基因组稳定的作用为了探明pMF1稳定存在于M.fulvus 124B02中的机制,我们构建了质粒消除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pMF1与宿主M.fulvus 124B02的进化。利用质粒不相容原理可以将pMF1自M.fulvus 124B02中消除,而且pMF1的消除没有显着影响宿主的生长、运动、发育等表型,说明pMF1对宿主的影响并不是短时间的表型影响。在进行实验室传代时,我们设定了叁种培养条件,分别以丰富的CYE、贫瘠的dead cells和捕食性的living cells为食物来源。结果发现只有在以贫瘠的dead cells为营养时,pMF1能稳定存在,而在其他两种条件下传代的菌株中,pMF1在7-8周时便检测不到。为了找到影响pMF1稳定存在的相关基因,我们对叁种条件传代的菌株进行测序,对筛选出的基因进行敲除,重复传代实验,最终确定了可能相关的一些基因。我们筛选到了pMF1稳定存在的实验室条件,在该条件下,对经过较长时间共进化的菌株进行表型分析时发现不携带质粒的菌株其发育能力下降程度要明显高于携带质粒的菌株,CYE平板上的124B02/free菌株甚至由聚团生长变成分散生长,暗示了pMF1对宿主的影响可能是经过长时间的逐渐积累。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们对进化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124B02/free菌株的基因组突变率要明显高于124B02/4111和124B02/pMF1菌株,pMF1或者pZJY4111质粒的存在能降低基因组突变率,而且这些突变的发生是随机的,没有基因组位置和基因功能的偏好性。pMF1和pZJY4111的共同部分是质粒的ori和par loci,而pZJY4111质粒在进化传代过程中ori被宿主剪切,只剩下par loci的现象表明可能是par loci发挥了稳定基因组,防止基因组发生突变的作用。综上所述,pMF1的发现,不仅成功解决了粘细菌的遗传操作问题,同时为我们了解粘细菌基因组进化提供了指导。据此,我们推测了pMF1隐秘质粒稳定存在的机制模型。在粘细菌的进化历史过程中,做为基因移动的载体,pMF1曾经在粘细菌之间水平转移。由于结构简单、拷贝数高,质粒被认为是快速的基因进化器,可以加速宿主基因组的进化。由于具有相对较弱的免疫防御系统,pMF1更容易进入M.fulvus 124B02宿主细胞内。pMF1通过参与宿主基因组的错配修复过程,最终被M.fulvus 124B02需要而保存下来。(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15)

孙宇[8](2016)在《莓实假单胞菌A22和B25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和内源质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耐冷微生物分布广泛,是在极地、深海以及冷藏储存等多种低温环境中重要的生物类群。它们在低温下仍然具有高效的物质吸收和转化能力,因此对低温环境中的能量与物质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拥有很强的生物技术应用价值。耐冷微生物为适应低温环境,在细胞内储存了大量能量物质,对它们的研究可以为新型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而通过与常温菌比较,更能解释它们适应低温的耐冷机制。本课题主要从耐冷菌莓实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A22和B25两株同种菌展开,菌株A22在其细胞壁上可以积累一种特有的大颗粒物质A22B,并且胞外脂多糖含量与菌株B25相比高出八倍。前期研究试图分析A22B的物理性质,初步推断是一种聚酯类物质,然而随着研究的展开,关于化学结构的解析和合成途径的探索也遇到了瓶颈。B25是和A22同种的模式菌株,不产生大颗粒物质A22B,脂多糖含量也较少。本课题通过测序绘制两株菌的基因组精细图,随后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的分析,有助于发现A22B的合成相关基因。另外,通过与常温假单胞菌的比较,能揭示莓实假单胞菌的耐冷机制。1.通过第二代测序技术,对两株莓实假单胞菌进行了测序、拼接和注释,首次得到了莓实假单胞菌的基因组精细图谱。A22染色体基因组全长5,070,897 bp,预测出有功能的基因3818个。B25染色体基因组全长5,020,398 bp,预测出有功能的基因3856个。另外,对于基因组的基本组成元件进行了预测,并且对预测的功能基因和蛋白进行了聚类分析、代谢通路预测等分析。2.通过比较两株菌的基因组结构,发现A22和B25的基因组共线性非常高,插入和缺失的片段相对较少,而存在少量重排。A22的基因组元件中,特有两个编码脂多糖的基因岛,在B25中没有发现。A22含有串联重复序列197条,远超B25所含有的数目(37条),插入序列家族预测显示A22也多于B25,A22基因组移动元件多于B25,推测与A22所生长的低温环境有关,过多的插入和重复序列,能够赋予A22灵活多变的适应能力。莓实假单胞菌的种内功能基因比较发现,A22含有更多元的碳源和氮源利用的相关基因,增强了 A22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和假单胞菌属内另外叁株菌的比较发现(P.putida KT2440,P.syringa B728a,P.protegensPf-5),莓实假单胞菌基因组中参与代谢和脂类合成运输的基因比例较大,推测这与耐冷菌在低温环境的自我保护能相关。另外,通过基因和蛋白聚类分析,发现了若干莓实假单胞菌特有的增强低温环境适应性的基因簇和低温诱导调控因子,增进了对于耐冷菌耐寒机制的认识。3.首次报道了来自莓实假单胞菌的内源质粒,通过质粒提取发现A22含有3个天然质粒(pPF01、pPF02和pPF03),B25含有一个质粒(pB25),通过亚克隆测序的到了质粒的序列,并进行基因预测和注释,结合体内试验,验证出A22叁个质粒的复制蛋白Rep的功能,并且缩短了其复制元件,为构建穿梭质粒奠定基础。通过序列比较发现,A22的pPF02和B25的pB25质粒非常相似,推测可能是属于莓实假单胞菌中较为古老的质粒。通过对天然质粒中可能存在的质粒稳定元件进行克隆和功能验证,发现只有pPF02中orf5-parE有助于维持质粒的稳定。最后,构建了叁个穿梭载体,遗传稳定,拷贝数较高。通过质粒消除实验,筛选出一株消除了pB25的B25M菌株。结合穿梭质粒和B25M,可以为后续研究A22基因组中特有的基因的功能提供便捷工具。(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6-04-22)

方亮星,孙坚,李亮,李幸萍,廖晓萍[9](2015)在《大肠杆菌中染色体编码的CMY-2转移到内源性ColE1-like小质粒上的传播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3株猪源ST641型大肠杆菌染色体编码的bla_(CMY-2)基因转移到内源性的类似ColE1小质粒上并伴随着对3代头孢菌素耐药程度提高的机制。【方法】2012年从猪场分离到3株携带bla_(CMY-2)ST641型的大肠杆菌。首先,通过MIC、电转化、SI-PFGE、I-Ceul-PFGE、Southern杂交、PCR-mapping和引物步移等实验,对分离的菌株以及电转子进行耐药表型的测定、bla_(CMY-2)基因的电转效率测定、基因定位以及基因环境的分析。然后,分析携带bla_(CMY-2)类似的ColE1质粒的稳定性及二次转化效率。最后采用qPCR和qRT-PCR分别对原菌和电转子中的bla_(CMY-2)基因的相对拷贝数和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3株ST641大肠杆菌携带的bla_(CMY-2)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但原菌和电转子的基因环境表明染色体上bla_(CMY-2)保守区转移到内源性的大小为4,661pb的类似ColE1小质粒的不同位点上,形成大小为14,845pb较大的类似ColE1质粒,后者以较低的电转效率(10~(-8)-10~(-9))转移到感受态细胞中。相对野生菌,电转子对头孢噻肟、头孢噻呋以及头孢他啶的MICs均提高2-8倍。qRT-PCR分析表明第叁代头孢菌素耐药程度提高与电转子中bla_(CMY-2)表达量的增加相关。二次电转效率试验表明携带bla_(CMY-2)的类似ColE1质粒能够以较高的转化效率(10~(-2)-10~(-3))发生转移。但是质粒稳定性试验表明携带bla_(CMY-2)的类似ColE1质粒在无抗菌药物选择作用下,连续培养100代(10天),出现质粒的丢失现象。【结论】染色体上编码的bla_(CMY-2)基因能够转移到内源性的类似ColE1小质粒上,并随之一起发生转移,这可能是细菌在选择压力下的一种适应性生存机制的体现。(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10-20)

范丽平,张江,霍贵成[10](2015)在《乳酸乳球菌内源隐蔽性质粒序列分析及食品级克隆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构建乳酸菌食品级载体,对乳酸乳球菌内源隐蔽性质粒p KL001进行全序列测定、序列分析及PCR扩增,获得了该质粒的复制子。以Southern杂交对质粒p KL001复制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 KL001为θ型复制。将该复制子与镉抗性功能片段连接,构建了食品级克隆载体p KF168,其在受体菌株KLDS4.0319-5中可稳定存在。(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内源质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毒素-抗毒素系统在原核生物中分布十分广泛,在细菌的生命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维持水平基因转移元件的稳定性以及应对环境胁迫等。然而目前对于来自生态环境菌株中的毒素-抗毒素系统的研究仍较少。文章鉴定了自然水体环境来源的菌株ShewanellaoneidensisMR-1携带的内源性大质粒上的一对ParE-ParD家族Ⅱ型毒素-抗毒素系统SO_A0088-A0087。毒素SO_A0088在大肠杆菌以及原宿主S. oneidensis内均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并导致细胞分裂存在缺陷。抗毒素SO_A0087能够完全拮抗毒素的毒性。同时,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证实抗毒素SO_A0087能够结合自身的启动子。另外,文章还通过易错突变的方法找到了毒素SO_A0088的3个毒性关键位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源质粒论文参考文献

[1].曾晨,李康佳,尹朝群,牛祥娜,赵嘉城.水稻条斑病菌内源质粒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9

[2].赵玄玉,施斐,王晓雪.Shewanellaoneidensis内源性大质粒上ParE-ParD家族毒素-抗毒素系统(SO_A0088-A0087)的鉴定[J].热带海洋学报.2018

[3].余笑波,沙跃兵,张晓东,赵雷,王珂.转基因油菜Ms8质粒分子外/内源基因比值的不确定度评定[J].中国测试.2017

[4].李康佳.水稻条斑病菌内源质粒分析与穿梭质粒载体的构建[D].广西大学.2017

[5].钟传青,宗工理,张超,付加芳,姜天翼.畜禽养殖场附近污水中多粘菌素E耐药性肠杆菌的分离分析及内源质粒检测[J].生态环境学报.2017

[6].杨涓,吕常江,罗麦琪,胡升,黄俊.一株无内源质粒短乳杆菌的电转化条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6

[7].陈晓静.粘细菌内源性隐秘质粒pMF1存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

[8].孙宇.莓实假单胞菌A22和B25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和内源质粒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6

[9].方亮星,孙坚,李亮,李幸萍,廖晓萍.大肠杆菌中染色体编码的CMY-2转移到内源性ColE1-like小质粒上的传播特征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10].范丽平,张江,霍贵成.乳酸乳球菌内源隐蔽性质粒序列分析及食品级克隆载体的构建[J].中国食品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tmTNF-α的...过表达斑马鱼Redd1和Redd2能够显着抑...认了\’Gxs内源质粒的消除l一...克隆得到的复制子在菌株YBT-17“内蓝藻内源质粒pAQ1的质粒图谱小单孢菌40027菌株内源质粒pJT...

标签:;  ;  ;  ;  ;  ;  ;  

内源质粒论文_曾晨,李康佳,尹朝群,牛祥娜,赵嘉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