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仪音乐论文_邓一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祭仪音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音乐,敖包,蒙古族,满族,祭祀,仪式,毛南族。

祭仪音乐论文文献综述

邓一军[1](2018)在《湘西泸溪县跳香祭仪的音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泸溪县瓦乡苗族跳香被列入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其泸溪县跳香祭仪反映了当下跳香祭仪音乐文化形态的现状。从音乐及表演上看,其唱词、唱腔、伴奏乐器和音乐表演具有独特的音乐特征。(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8年07期)

李孟凯[2](2018)在《吉林满族萨满与台湾布农族祭仪音乐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满族和台湾原住民族布农族祭仪音乐进行比较研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每个民族更是存在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笔者有幸于硕士期间赴台湾东海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得以近距离探索布农族的音乐艺术特征。在经过多方调查后发现,台湾布农族祭祀中的祭仪音乐与吉林满族萨满的祭仪音乐存在异同之处,但民族艺术的本质一定是建立在民族研究基础之上的,因此笔者在台湾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决定撰写这篇论文。本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吉林满族萨满与台湾布农族祭仪音乐产生的概述。该部分主要从民族学和历史学方面,针对吉林满族与台湾布农族的历史、地域分布、生活方式、信仰以及祭仪概况进行分析研究,为后文对其祭仪音乐的差异性研究进行铺垫。第二部分:吉林满族萨满与台湾布农族祭仪音乐比较。本部分以吉林满族萨满与台湾布农族具有代表性的祭仪音乐为例,从音乐角度,对祭仪音乐的表现形式、祭仪音乐的歌唱形式、祭仪乐器以及祭仪音乐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分析其音列差异、节奏差异与和声调式中的差异性。第叁部分;吉林满族萨满与台湾布农族的祭仪音乐功能比较。该部分从音乐学、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对吉林满族萨满与台湾布农族祭仪音乐中的功能进行比较研究,并针对其宗教功能、象征功能、审美功能等分析出异同点。第四部分:吉林满族萨满与台湾布农族的祭仪音乐的传承危机及保护措施。通过对两个民族的传承方式,以及传承危机的分析,探寻其祭仪音乐在现今时代中的保护措施。最后对本文内容进行整理总结。(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李孟凯[3](2017)在《吉林满族萨满祭仪音乐特征与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满族萨满祭仪音乐为一种原始艺术的特殊形态,随着时间演变,满族萨满祭仪形式出现音乐、声音概念和行为叁位一体的统一形态,其中体现出艺术发展所带有的某种特性。本文就吉林省满族萨满祭仪音乐的特征和功能进行分析,从中刨析出音乐在萨满仪式中的地位,与价值。(本文来源于《通俗歌曲》期刊2017年05期)

董波[4](2014)在《石堆上的音乐——内蒙古乌拉特地区蒙古族“敖包”祭仪“音声”考察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敖包祭祀活动是蒙古族祖先在远古时期所创造的,经过世世代代相传到了今天。敖包祭祀仪式是一个完整的仪式过程。为揭示敖包及仪式的音乐文化内涵,文章以实地个案考察等方法,揭示乌拉特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与蒙古族萨满、佛教等传统文化的关系。通过我们的田野考察和观看,乌拉特敖包仪式中的经韵音乐十分丰富。敖包祭祀仪式中的祭词、祝词、赞词都是属于音声的范畴。从目前的考察来看,乌拉特敖包祭祀仪式及音乐中既有萨满教又有喇嘛教文化的音声特征。文章指出,敖包信仰对于人生存与生活的意义是乌拉特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得以传承的重要动力。(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卫凌[5](2013)在《夏县南关村玉皇大帝祭仪及音乐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夏县南关村的玉皇大帝祭祀活动,是探究玉皇大帝与民众信仰关系的重要部分。凡人与神灵之间的连接性、神秘性,依然在祭祀仪式中集中显现出来。通过对个案——夏县南关村祭仪活动的描述和解析,展示出晋西南的文化生态以及民众信仰的现状,并以此作为透视中国民间信仰的一个视角。(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3年03期)

李志雄[6](2011)在《山子瑶“跳香火”祭仪及其音乐》一文中研究指出"跳香火"是广西金秀瑶族支系山子瑶的民间祭祀活动。"跳香火"祭祀仪式的仪程及其音乐的音乐类型和形态特征,将山子瑶淳朴的民风民俗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呈现出来。(本文来源于《艺术探索》期刊2011年04期)

杨红[7](2011)在《传统固守与现代重塑——毛乌苏沙漠中的敖包祭仪及其音乐》一文中研究指出敖包祭祀是蒙古族的古老传统。地处毛乌苏沙漠腹地的乌审旗,更是以"敖包之乡"遐迩闻名。本文基于对乌旗陶勒盖镇茫哈图胡热呼敖包祭祀活动的田野调查,通过对祭仪过程的描述与解析,展示了当下敖包祭仪的文化生态和鲜活样式,以及传统重塑和发展,进而阐释其当代的音乐实践和文化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1年03期)

杨秀昭[8](2011)在《毛南族丧葬祭仪及其音乐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毛南族丧葬祭仪及其音乐具有两种文化源流的双重性。透过丧葬祭仪及其音乐特质的层层分析,可以确认这种双重性主要体现在信仰观念、仪式行为、音乐本体等叁个方面,它们都包含着本土原生性的文化传统与汉族地区植入的文化传统,两者历经碰撞、磨合与交融,逐渐形成当今的毛南族丧葬祭仪及其音乐文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汉族音乐文化的交融轨迹。(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董波[9](2010)在《音乐在仪式中进行——内蒙古乌拉特地区蒙古族“敖包”祭仪的“音声”考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敖包,是蒙古族祖先在远古时代创造的,经过世代相传到了今日。敖包祭祀仪式是一个完整的仪式过程。可以说,仪式的形式结构完整丰富。从目前来看,蒙古族的敖包祭祀仪式中既有蒙古族文化深受影响的萨满教又有喇嘛教的文化内容。敖包祭祀仪式中的祭词、祝词、赞词都是属于音声的范畴。通过我们的考察和观看,乌拉特蒙古族敖包仪式中的经韵音乐空前丰富,引人瞩目。为揭示敖包即使仪式的音乐文化内涵,本文以文献、实地个案考察和乐谱分析等方法,揭示乌拉特敖包祭祀仪式及其音乐与蒙古族文化的关系。本文认为,乌拉特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传承的历史动力与蒙古族藏传佛教及其音乐文化关系密切,突显了藏传佛教的音乐文化特征,也与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非常关联。(本文来源于《2010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会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研究论文集》期刊2010-11-05)

赵焕春[10](2007)在《花蓝瑶“跳甘王”祭仪及其音乐》一文中研究指出"跳甘王"是瑶族一支系花蓝瑶的民间祭祀活动。本文通过对跳甘王活动内容、仪程及音乐情况的描述,分析该祭祀仪式与音乐的关系及音乐形态特征,进而了解该族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来源于《艺术探索》期刊2007年06期)

祭仪音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满族和台湾原住民族布农族祭仪音乐进行比较研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每个民族更是存在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笔者有幸于硕士期间赴台湾东海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得以近距离探索布农族的音乐艺术特征。在经过多方调查后发现,台湾布农族祭祀中的祭仪音乐与吉林满族萨满的祭仪音乐存在异同之处,但民族艺术的本质一定是建立在民族研究基础之上的,因此笔者在台湾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决定撰写这篇论文。本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吉林满族萨满与台湾布农族祭仪音乐产生的概述。该部分主要从民族学和历史学方面,针对吉林满族与台湾布农族的历史、地域分布、生活方式、信仰以及祭仪概况进行分析研究,为后文对其祭仪音乐的差异性研究进行铺垫。第二部分:吉林满族萨满与台湾布农族祭仪音乐比较。本部分以吉林满族萨满与台湾布农族具有代表性的祭仪音乐为例,从音乐角度,对祭仪音乐的表现形式、祭仪音乐的歌唱形式、祭仪乐器以及祭仪音乐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分析其音列差异、节奏差异与和声调式中的差异性。第叁部分;吉林满族萨满与台湾布农族的祭仪音乐功能比较。该部分从音乐学、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对吉林满族萨满与台湾布农族祭仪音乐中的功能进行比较研究,并针对其宗教功能、象征功能、审美功能等分析出异同点。第四部分:吉林满族萨满与台湾布农族的祭仪音乐的传承危机及保护措施。通过对两个民族的传承方式,以及传承危机的分析,探寻其祭仪音乐在现今时代中的保护措施。最后对本文内容进行整理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祭仪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1].邓一军.湘西泸溪县跳香祭仪的音乐研究[J].黄河之声.2018

[2].李孟凯.吉林满族萨满与台湾布农族祭仪音乐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8

[3].李孟凯.吉林满族萨满祭仪音乐特征与功能[J].通俗歌曲.2017

[4].董波.石堆上的音乐——内蒙古乌拉特地区蒙古族“敖包”祭仪“音声”考察与思考[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

[5].卫凌.夏县南关村玉皇大帝祭仪及音乐调查研究[J].四川戏剧.2013

[6].李志雄.山子瑶“跳香火”祭仪及其音乐[J].艺术探索.2011

[7].杨红.传统固守与现代重塑——毛乌苏沙漠中的敖包祭仪及其音乐[J].中国音乐.2011

[8].杨秀昭.毛南族丧葬祭仪及其音乐探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

[9].董波.音乐在仪式中进行——内蒙古乌拉特地区蒙古族“敖包”祭仪的“音声”考察与分析[C].2010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会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研究论文集.2010

[10].赵焕春.花蓝瑶“跳甘王”祭仪及其音乐[J].艺术探索.2007

论文知识图

台湾布农族弓琴与口簧琴演奏2口簧琴...台湾布农族木杵演奏2台湾布农族弓琴与口簧琴1原住民迎婚庆迎妇乐舞①布农族祭祀仪式历法图吉林满族萨满依姆钦1

标签:;  ;  ;  ;  ;  ;  ;  

祭仪音乐论文_邓一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