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基金运营问题研究

养老保险基金运营问题研究

王建光[1]2008年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问题探讨》文中认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减速等外部因素,以及模式选择、制度设计等制度内因素的共同作用,国际上原有的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出现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对本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引入基金积累制,将积累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资本市场。世界各国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对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改革。我国人口老龄化导致现收现付制下养老金的收入和支出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因;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要求养老保险基金必须通过投资获取一定的投资收益率才能保证制度的可持续;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滞后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的拓宽和投资收益率的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单一,加上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压力,基金运营形式严峻。养老保险基金能否有效的保值增值也显得越来越迫切。它不仅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养老问题,而且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件。因此,笔者考虑在适合本国国情现状的基础上,顺应国际潮流,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和创新,设计合理的基金投资运营模式,选择可行的投资工具,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绩效。论文的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和结构、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为国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发展及实践分析,在借鉴美国、智利和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后,得出了有益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启示。第叁章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论述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四章提出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具体策略,即按照养老基金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原则的要求,设计合理的基金投资运营方式,选择可行的投资工具,安排适当的投资结构,提出了账户所有者-基金会-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模式,以构建完备的养老基金治理结构和可行的监管机制,为养老基金可持续运营提供制度保证。第五章在前面几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绩效的政策建议。鉴于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狭窄,单一的投资手段使养老保险基金根本不具备规避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的能力这一突出问题,本论文以此为创新点、突破点。运用现代理财学、金融学观点以及产权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具体策略。从强化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以市场化、私营化为目标建立新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建立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市场化相配套的监管体系;构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风险管理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绩效的具体政策建议。

刘叔申[2]2003年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的是部分积累管理模式,这样,关于滚存结余基金如何运营问题就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本文拟从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收入分配效应、国外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经验、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加强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韩玉堂[3]2003年在《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保障,按照联合国国际劳工局社会保障司的定义,即:它基本上可以解释为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的用以抵御因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而丧失收入或收入锐减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灾难的保护,医疗保险的提供,以及有子女家庭补贴的提供。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既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条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运作的内在制约因素。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内化于市场经济发展之中。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完整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保障社会每个劳动者(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生活)在失去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存权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养老保险制度将直接或间接地反作用于经济发展:适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养老保险模式将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否则必然会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桎梏与羁绊。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庭养老面临挑战,制度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共济性差;制度上存在不稳定性;管理水平低;保费筹集原则与参加自愿性原则相矛盾。因此,进一步加快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政府层面和学术层面必须十分重视并致力研究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它对于稳定我国宏观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是资金来源不足,因而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必须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为此,必须实行土地制度创新、户籍制度创新、市场交易制度创新、农业科技与推广制度创新,同时建立我国农业保险制度。这些措施必将极大地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农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从而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提供不竭的来源。国际经验表明,养老保险模式按基金的融资方式可以分为现收现付模式、完全积累模式、部分积累模式。根据目前中国实际,农村养老保险税融资模式基本上可以解决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筹资问题。再配以辅助融资渠道及发挥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保障就会解决。养老保险模式的国际实践表明,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世界各国发展趋势。它有利于促进养老保险普遍性原则与选择性原则的有机统一。国际上养老基金实行私营化规范运营并投放资本市场确保基金增值的成功经验及发展趋势,值得中国认真研究并借鉴,在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市场经济发达的部分城郊农村地区,要大胆尝试养老基金投资于资本市场以实现其盈利。其投资方式可以包括政府债券、银行定期存款和商业银行贷款、房地产、购买企业债券等。当然必须置于政府引导与严格规范的法律监管之下进行。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后发现,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可行的,并且可以积累本国经验。

张震宇[4]2011年在《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问题》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在1999年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行列,并且老龄人口数量增长迅速。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到2016年全国老龄人口达到2.1亿,2039年将达到4.1亿。另据权威组织预测:到2037年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现在的7.1%升至14.2%。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将会给社会一系列问题。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首先被影响的,就是养老问题,而养老问题中的核心就是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问题。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能否良性运转,已成为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养老基金运营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体制,解决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指导养老保险工作实践,都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郑纪刚, 薛兴利[5]2015年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问题及对策》文中认为随着老龄化和退休高峰的到来,我国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也越来越大。在传统的银行-国债的投资模式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正在不断贬值。为了保证基金的收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已成必然趋势。但现有的基金运营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外部环境不稳定、投资运营的结构不合理、顶层设计与管理不完善等。为了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需要对现行的基金投资运营模式进行完善,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高效运营。

马路贤[6]2013年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与运营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差异较大。由于城乡二元化体制,更是造成城市与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其中养老保险发展水平一直是城乡差异具体体现的一个方面。之前农村养老保险事业明显滞后于城市,但在2009年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后,农村养老问题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仅仅3年时间,很多省市地区就已经实现新农保全覆盖,比先前提出的2020年的目标提前了8年时间,新农保正在逐渐成为农民热议与关心的话题。人们对“人口老龄化”这个词语并不陌生,经常会看到报纸、电视中出现或听身边人谈论到。逐渐凸显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关注,因此,老年人成为社会焦点人群之一,加强对老年服务的建设已成为许多国家重大措施之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关系到超过6亿人的养老保障利益,其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问题又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核心问题和首要环节。要使农村老年人口的利益得到保障,必须改革和完善新农保基金筹集与运营机制,提高新农保基金运行效率,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保障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文章先阐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相关理论,主要是重要概念界定和基金筹集与运营机制的理论基础,并简要介绍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其次,在了解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与运营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再次,对比国外典型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与运营机制,并从中得到启示。文章最终总结之前的论述,并结合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地区的实际需求,研究得出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与运营机制的有效措施。

邓佳珺[7]2012年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制度;养老保险基金是养老保险制度健康运行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规模迅速增长,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投资运营压力。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部分人员没有参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巨大;由于投资渠道非常有限,已经出现实质性亏损……在此情形下,改善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显得格外重要。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问题,结合当前背景,对完善基金投资运营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有关理论进行概述,然后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成本高昂,投资渠道单一,抗风险能力差,运营缺乏有效监管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完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当前应切实规范管理体制,提高运作效率;构建分层次的投资策略,促使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加强投资运营的监督管理。

路爱峰[8]2008年在《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处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型的时期,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风险,如基金收支形势严峻,基金缺口不断扩大;基金管理体制不顺,基金被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基金的投资运营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等,极大的威胁着基金的安全。因此,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研究,防范和化解基金面临的风险,保证基金安全,成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此背景,本文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作的技术流程为路径,详细分析基金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表现,并概括了导致风险产生的叁个根源:基金收支平衡风险、投资运营风险、管理模式风险,并针对上述叁个风险源展开分析和研究。针对收支平衡风险,利用保险精算学中生存年金理论,并结合2005年底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缴费与给付的规定,构建了测算统筹账户基金缺口和个人账户基金替代率水平的两个精算模型,定量分析了基金缺口的大小和替代率水平的高低,并对影响基金缺口和替代率水平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找出缩减基金缺口和提高替代率水平的有效方法,为制度设计的完善提供参考。针对投资运营风险,以个人账户做实并进入资本市场运营为前提,系统分析了基金面临的各种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各种风险衡量方法,针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并对其适用性做了比较分析。在资产配置比例模拟分析部分,利用投资组合理论推导了养老保险基金在不同风险厌恶系数下的最优资产配置比例计算方法,并以上证综合指数、上证企业债指数、叁年期凭证式国债及银行储蓄存款为代表模拟分析了基金的资产配置比例,为未来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政策的设计提供参考。针对基金管理风险,分析了我国现行基金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国外典型管理模式的特点,结合我国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提出了建立分权式管理模式和制衡式监督模式等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思路。

刘钊[9]2010年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问题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核心问题和首要环节。国内学者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总体来说,多注重借鉴国外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经验,没有考虑到我国农村的特殊性,并且缺乏系统性。由于国外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是建立在其成熟的资本市场、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具备高素质的投资运营人才的基础上的,与国外相比,我们与之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本文提出我国的农保基金投资运营应该立足我国国情,特别是农村金融供给匮乏的现状,将农保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银行(简称“农保基金银行”),通过业务创新和担保方式的创新,以农户和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保险证质押贷款,在保证基金增值的基础上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难题,体现出基金运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局(简称“农保基金管理局”),做好农村养老保险的前期宣传工作,建立起新型农保信息管理系统,对农保基金银行及农保基金的支付进行监管,辅助农保基金银行做好信贷审核工作,实现农保基金管理与投资运营的分离。

王广同[10]2007年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问题探讨》文中认为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中存在着许多缺陷,本文通过对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的效果分析,针对投资运营中的缺陷,提出了投资主体专业化及投资组合多元化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问题探讨[D]. 王建光.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问题研究[J]. 刘叔申. 财贸研究. 2003

[3].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研究[D]. 韩玉堂. 中国海洋大学. 2003

[4]. 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问题[J]. 张震宇. 经济研究导刊. 2011

[5].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问题及对策[J]. 郑纪刚, 薛兴利. 经济论坛. 2015

[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与运营机制研究[D]. 马路贤. 云南民族大学. 2013

[7].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问题研究[D]. 邓佳珺. 武汉科技大学. 2012

[8].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研究[D]. 路爱峰. 北方工业大学. 2008

[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问题探讨[D]. 刘钊. 暨南大学. 2010

[10].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问题探讨[J]. 王广同.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标签:;  ;  ;  ;  ;  ;  ;  ;  ;  ;  

养老保险基金运营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