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优良家风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浅谈传统优良家风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干海初级中学校615700

摘要:如何利用“优良家风家训”逐步占领孩子们的心灵阵地,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我们从以下三方面作了探索:优良家风家训根治心田,培养良好习惯;优良家风家训进课堂,学生素养大提高;优良家风进家庭,爱心之花遍地开。总之,无论从理论的思考上,还是从实践的探索上都表明,传统优良家风对于营造良好班风、管理班级方面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优良家风家训良好习惯高尚情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阵地,其家风家训的优劣对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探究“不健康家风家训”的成因

说起不健康家风家训的产生,离不开现实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改革开放打破了人们心中的禁忌,拜金主义、自私自利思想高度膨胀,体现在家庭上,家训、家风的世俗化日益明显。诸如父辈教育子女“在外面不能吃亏”“能赚钱就行”“笑贫不笑娼”等,极端利己主义的盛行必然导致家庭内部、家庭与外界的冲突,造成社会矛盾与动荡。

不健康家风家训之所以能够很快在孩子们中间传开,与现在的电视、网络的普及、家长的手机短信及周围不良氛围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由于现在的电视和网络上时常充斥着一些不良内容,孩子们只觉得好听,好玩,并不是真的相信理解家风家训的内容,老师又未能及时发现、引导和教育,孩子们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害,只觉得好玩,慢慢记住并传开了。

不健康的家风家训给孩子们的心灵蒙上了不健康的影子,也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孩子毕竟是孩子,由于人生观的不成熟,不具备对事物进行正确辨别和判断的能力,缺乏自主意识,模仿能力却很强,一旦个别同学开始传诵,其他的学生肯定会跟着模仿。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几十年过去了,多年前的一些优良家风家训很多已经失传,大家耳熟能详的家风家训仍属于父辈,致使优良家风家训出现“断代”。专家们认为,健康的家风家训的缺失是不健康的家风家训产生的一大诱因。可以说“不健康家风家训”在社会中大行其道正是当前儿童精神产品创作不足和匮乏的表现,这也恰恰说明了儿童迫切需要健康家风家训的滋养和哺育。因此,对这种“不健康家风家训”,科学的做法不是简单粗暴地去扼杀,而是应投其所好,将功夫下在贴近儿童生活、健康向上的家风家训的收集和创作上。从而让孩子们回归纯净的家风家训世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传承“优良家风家训”

现代家训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定位为“父子亲、夫妇爱;讲平等、重孝敬;合礼法,爱国家”,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现代家训应注入新内容、新内涵,一是讲求家庭成员的人格平等,二是要发扬家庭民主,三是家庭成员财务透明,互相尊重,家庭内部事务合理合法,四是对违反家训家风的成员,要以教育为主,不要歧视和冷落犯错误的成员。时代在变迁,但家训家风中流传下来的精髓,与中央提出的以“三个倡导”24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许多的“不谋而合”。“现在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相结合的成果,”要继承传统家训中优秀的伦理观念,如孝顺、慈爱、和睦、勤俭等美德,这是人类共同认可的道德价值,但对‘性别歧视、明哲保身’等落后的观念要摈弃。

1.优良家风家训植根心田,培养好习惯。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只有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才能使道德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升华,在主观能动中转化为习惯,在习惯的培养中强化,德育才有实效性。可见,习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非同一般。中小学阶段是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着手也是发展小学生品德最有效的方法。

2.优良家风家训进课堂,学生素养大提高。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播,就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自我教育过程。家风家训世界包罗万象,给教育、学习和演绎提供了无尽的空间,无论是“劝人为善、教人求真”的传统家风家训,还是启迪思考、讴歌时代的新童谣,都饱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都是学生最喜爱的语言、也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形式。因此,我们应该在德育教育中引入家风家训这个载体,组织学生诵读优良家风家训,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了让学生氤氲在飘着乳香的家风家训文化里,可以开展读、说、诵、编、画、唱、演等形式童谣活动,晕染整个校园,从而让学生通过“诵家风家训、传家风家训”等形式,表达童真,抒发童趣,彰显童心。

3.优良家风家训进家校,爱心之花遍地开。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下,每个家庭在不违背国家法律、道德、文化的前提下制定现代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良好家风;借助互联网家谱为工具传承家文化(家规、家训、家风),延续家兴业旺,谱泽后世;实现幸福家庭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我让学生回家寻找自己的家风家训,不少学生的家长才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

将传统的优良家风引进班级,可以形成良好的班级风尚,不但有利于班级管理,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反之,在班级管理中引进良好家风,可以让广大学生了解家风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家风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互为补充。

标签:;  ;  ;  

浅谈传统优良家风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