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体系LiCl-NH_4Cl-H_2O(0℃,30℃)的相平衡研究

三元体系LiCl-NH_4Cl-H_2O(0℃,30℃)的相平衡研究

一、三元体系LiCl-NH_4Cl-H_2O的相平衡研究(0℃,30℃)(论文文献综述)

丁曼馨[1](2021)在《Na+,Mg2+,NH4+//Cl-,SO42--H2O体系相平衡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镁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例如医药行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建筑材料、食品中、交通、农业以及航天。盐湖中存在大量的可溶性镁,对其进行有效的回收不但可以解决环境污染同时使资源循环利用。镁、铵同样都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元素,通常出现在肥料当中。并且根据研究得知复合肥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要比单一肥料高。无论是盐湖“镁害”问题还是复合肥的生产问题都以水盐体系Na+,Mg2+,NH4+//Cr,SO42--H2O相平衡为基础。因此,对五元体系Na+,Mg2+,NH4+//Cl-,SO42--H2O的水盐体系固液相平衡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和湿渣法在303.15 K对五元水盐体系Na+,Mg2+,NH4+//Cl-,SO42--H2O中的四个三元子体系和两个四元子体系测定了其相平衡数据,同时测定了体系平衡液相的物理参数数据(ρ,η,)。并且绘制出每个体系的相图以及物理性质-组成图。实验结果表明,Na+,NH4+//Cl--H2O和Na+,Mg2+//Cl--H2O体系都分别存在一个共饱点、两条单变曲线和三个结晶区。三元体系Mg2+,NH4+//Cl--H2O存在复盐,存在两个共饱点、三条单变曲线和五个结晶区。三元体系Mg2+//Cl-,SO42--H2O较复杂,存在四个共饱点、五条单变曲线和五个单盐结晶区。对于四元体系Na+,Mg2+,NH4+//Cl--H2O含有两个共饱点以及四结晶区,即三个纯物质结晶区(NH4Cl、MgCl2·6H2O、NaCl)和一个复盐结晶区(MgCl2·NH4Cl·6H2O)。对于交互四元体系 Mg2+,NH4+//Cl-,SO42--H2O,其含有七个共饱点和九个结晶区(NH4Cl、MgCl2·NH4Cl·6H2O、MgCl2·6H2O、MgSO4·(NH4)2SO4·6H2O、MgSO4·7H2O、MgSO4·6H2O、MgSO4·5H2O、MgSO4·4H2O、(NH4)2SO4)。在获得相平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平移法”对多元体系相图进行预测。获得五元体系Na+,Mg2+,NH4+//Cl-,SO42--H2O相图,该体系含有十个共饱点、三十三条单变曲线。此外,本文对303.15 K四元体系Na+,Mg2+,NH4+//Cl--H2O和Mg2+,NH4+//Cl-,SO42--H2O相图采用变温结晶法进行分析。制定了制取铵光卤石(MgCl2·NH4Cl·6H2O)工艺流程和用MgCl2·6H2O和(NH4)2SO4生产N-Mg复合肥和氯化铵的新工艺,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本文通过对五元体系Na+,Mg2+,NH4+//Cl-,SO42--H2O的研究与预测揭示了该五元体系中物质的溶解度以及盐析规律,为制取铵光卤石(MgCl2·NH4Cl·6H2O)和生产N-Mg复合肥提供理论基础。

王雪莹[2](2020)在《含钾硝酸盐水盐体系低温相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盐体系的相平衡理论是指导开发海水、盐湖、地下卤水及含盐废水综合利用技术的重要基础。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温和高温下的稳定及介稳相平衡,而对于低温下的相平衡研究较少。低温对水盐体系的相平衡和盐类结晶规律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含硫酸盐水盐体系,能够抑制某些复盐析出,极大地简化相图,从而有可能开发出更简单、效率更高的生产工艺。新疆卤水硝酸盐矿主要含有Na+、K+、Mg2+、Cl-、NO3-、SO42-六种离子,属于高元复杂体系,常温及较高温度下的结晶路线异常复杂,难以获得高质量目标产品;同时考虑到新疆冬季寒冷漫长,探索开发低温工艺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由于缺少相关的低温相图作为指导,工艺探索开发工作较为盲目,未能取得进展。为此,本文针对卤水硝酸盐矿所属的六元水盐体系Na+,K+,Mg2+//Cl-,NO3-,SO42-–H2O及其子体系,开展低温下的相变化研究。包括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该体系在258.15K下的溶解度和密度数据,构建了不同形式的相图,分析并讨论各体系中盐类之间的相转化关系及析出规律;采用低温冷却曲线法研究了相关水盐体系的冰点、共晶点与溶液组成的关系和图形表达。同时结合相图,研究了具有不同组成特征的含有Na+,K+,Mg2+,Cl-,NO3-,SO42-的溶液在降温和蒸发过程中的析盐规律,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相关的生产工艺,为今后新疆卤水硝酸盐矿的开发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三元体系Na+//Cl-,NO3-–H2O、Na+,Mg2+//NO3-–H2O和Mg2+//Cl-,NO3-–H2O在258.15 K下均为简单共饱型,没有复盐存在;相图均由1个零变量点、2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和3个结晶区组成。K+,Mg2+//Cl-–H2O体系有复盐KCl·Mg Cl2·6H2O的形成,相图由2个零变量点、3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和5个结晶区组成。温度变化对相图中各盐的结晶区相对大小有一定影响,这些变化为设计出生产氯化钾、硝酸钠的工艺提供了思路。(2)四元同离子体系Na+,K+,Mg2+//Cl-–H2O在258.15 K下属于复杂体系,有复盐KCl·Mg Cl2·6H2O生成;相图含有2个零变量点,5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3个单盐结晶区和1个复盐结晶区,结晶区大小次序为KCl﹥Na Cl·2H2O﹥KCl·Mg Cl2·6H2O﹥Mg Cl2·8H2O。四元交互体系Na+,Mg2+//Cl-,NO3-–H2O为简单共饱和型体系,无复盐生成,含有2个零变量点,5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和4个单盐结晶区,其中Mg Cl2·8H2O的结晶区最小,也即溶解度最大;Na NO3的结晶区最大,在低温下更易从卤水中析出。和298.15 K的相图相比,随着温度的降低,各盐的结晶区大小及结晶形式均发生改变。(3)五元交互体系Na+,K+,Mg2+//Cl-,NO3-–H2O在258.15 K,Na Cl·2H2O饱和的条件下,存在复盐KCl·Mg Cl2·6H2O。含有4个零变量点,9条单变量曲线,6个两盐结晶区,结晶区的大小按照KCl、KNO3、Na NO3、KCl·Mg Cl2·6H2O、Mg Cl2·8H2O、Mg(NO3)2·6H2O顺序递减。五元体系Na+,Mg2+//Cl-,NO3-,SO42-–H2O是一个简单体系,无复盐形成。相图含有3个共饱点,7条单变量曲线,5个两盐结晶区,结晶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2SO4·10H2O、Na NO3、Mg SO4·7H2O、Mg Cl2·8H2O、Mg(NO3)2·6H2O。Na2SO4·10H2O和Na NO3更易于从此类型的卤水中析出。与该体系298.15 K稳定相图相比,钠硝矾和白钠镁矾复盐结晶区消失,相关系得以简化。(4)六元体系Na+,K+,Mg2+//Cl-,NO3-,SO42-–H2O相图可采用正三棱柱表达无水无氯干盐图;在258.15 K,Na Cl·2H2O饱和的条件下,相图共有6个零变量点和8个两盐结晶区,其中Na Cl·2H2O和Na2SO4·10H2O的共晶区最大,在低温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最小,降温过程中最先结晶析出。与298.15 K的相图相比,减少了19个零变量点,复盐的种类由6种减少至1种,因此该体系在258.15 K的相关系更为简单。(5)构建了三元体系Na+//Cl-,SO42-–H2O、四元同离子体系Na+//Cl-,NO3-,SO42-–H2O和四元交互体系Na+,K+//Cl-,NO3-–H2O的冰点(共晶点)温度-溶液组成图,可以直观表达出冰与单盐、两盐及三盐的共晶点、线与面,此外,还可以反映出不同盐类组成的等水体系的冰点面。针对不同溶液组成构成的等水面冰点,采用扩展UNIQUAC模型进行计算,冰点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模型的适用性良好。(6)具有不同组成特征的含钾硝酸盐的盐湖卤水的降温实验证明,硫酸根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低温下卤水中大部分硫酸根离子以Na SO4·10H2O的形式析出,避免了大量的硫酸盐型复盐的生成。降温分离固相后的卤水进行自然蒸发实验,蒸发液相组成变化路径与Na+,K+,Mg2+//Cl-,NO3-–H2O五元体系298.15K相图分析基本吻合。因此对卤水采用冬季天然冷冻,夏季自然蒸发的方式,可以分离出卤水中的十水硫酸钠和氯化钠,浓缩富集后的卤水可进行后续的硝酸盐及钾盐的分离。

杨家敏[3](2020)在《KCl-NH4H2PO4-CO(NH2)2-H2O体系在283.15K下固-液相平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KCl-NH4H2PO4-CO(NH2)2-H2O体系在283.15K下固-液相平衡研究,得出溶解度数据,并绘出相图,为后续的相平衡和共结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KCl-NH4H2PO4-CO(NH2)2-H2O体系是一个五元交互复杂体系,KCl和NH4H2PO4会发生可逆的复分解反应产生NH4Cl和KH2PO4,所以该体系实验所需物料有五种:KCl、NH4H2PO4、NH4Cl、KH2PO4和CO(NH2)2。体系中由于NH4+和K+离子半径相近,两个阳离子分别与Cl-和H2PO4-两阴离子结合,会形成四种固溶体:(K,NH4)H2PO4、(NH4,K)H2PO4、(NH4,K)Cl、(K,NH4)Cl。尿素与NH4Cl反应会形成复盐CO(NH2)2·NH4Cl。Na+,K+//NO3-,H2PO4-,CO(NH2)2-H2O交互体系与KCl-NH4H2PO4-CO(NH2)2-H2O相比,由于K+离子半径大于Na+离子半径,体系虽然为交互体系,但不会有固溶体和水合物形成,属于简单含脲交互体系。KCl-NH4H2PO4-CO(NH2)2-H2O体系由于形成四种固溶体和复盐,绘制相图有一定难度,因此可根据情况相应简化。KCl-NH4H2PO4-CO(NH2)2-H2O体系283.15K相平衡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即高级体系在次级子体系的共饱和点基础上加入另一物质,在恒温下,经过长时间溶解、搅拌达到固-液相平衡。本体系在283.15K下的相平衡,除五个二元子体系已见报道外,另有8个三元子体系、5个四元子体系和一个总体系,其中,三元子体系:CO(NH2)2-NH4H2PO4-H2O、CO(NH2)2-KCl-H2O、KCl-KH2PO4-H2O、NH4Cl-NH4H2PO4-H2O、NH4Cl-KCl-H2O、NH4H2PO4-KH2PO4-H2O和四元交互子体系:K+,NH4+//Cl-,H2PO4--H2O,本课题组前期已测定。本文对下列七个体系的相平衡进行了研究:三元体系KH2PO4-CO(NH2)2-H2O、CO(NH2)2-NH4Cl-H2O;四元体系:NH4+//Cl-,H2PO4-,CO(NH2)2-H2O、K+//Cl-,H2PO4-,CO(NH2)2-H2O、NH4+,K+//Cl-,CO(NH2)2-H2O、NH4+,K+//H2PO4-,CO(NH2)2-H2O;总体系KCl-NH4H2PO4-CO(NH2)2-H2O,实验测定了它们的溶解度数据,并绘制了相图,研究表明:KH2PO4-CO(NH2)2-H2O体系是一个简单体系,共饱和结晶点只有一个,单变量曲线有两条,有四个区域:不饱和区、尿素结晶区、KH2PO4结晶区、CO(NH2)2和KH2PO4混合结晶区。CO(NH2)2-NH4Cl-H2O三元体系是一个复杂体系,体系平衡固相产生了复盐CO(NH2)2·NH4Cl,结晶区也相对于简单体系多了两个区域。体系有两个共饱和结晶点,两条单变量线,六个区域:不饱和区、尿素结晶区、氯化铵结晶区、CO(NH2)2·NH4Cl和CO(NH2)2混合结晶区、CO(NH2)2·NH4Cl和氯化铵混合结晶区和CO(NH2)2·NH4Cl复盐结晶区。K+//Cl-,H2PO4-,CO(NH2)2-H2O是一个四元简单体系,体系有三个三元子体系,所以单变量曲线有三条,作干盐相图,相图有三个结晶区域:CO(NH2)2结晶区、KH2PO4结晶区和KCl结晶区。NH4+,K+//H2PO4-,CO(NH2)2-H2O体系有三个三元子体系,且平衡固相产生两种固溶体:以NH4H2PO4为主的固溶体(NH4,K)H2PO4和以KH2PO4为主的固溶体(K,NH4)H2PO4。相图有一个共饱和点、三条单变量曲线,三个结晶区域:固溶体(K,NH4)H2PO4结晶区域、固溶体(NH4,K)H2PO4结晶区域和尿素结晶区域。NH4+//Cl-,H2PO4-,CO(NH2)2-H2O体系有三个子体系,由于CO(NH2)2-NH4Cl-H2O子体系有两个共饱和点,所以此体系干盐相图有四条单变量曲线,两个共饱和点、四个结晶区:尿素结晶区、NH4Cl结晶区、NH4H2PO4结晶区和复盐CO(NH2)2·NH4Cl结晶区。NH4+,K+//Cl-,CO(NH2)2-H2O体系平衡固相有复盐和两种固溶体产生,体系干盐相图有三个共饱和点、四条单变量曲线、四个结晶区:尿素结晶区、CO(NH2)2·NH4Cl复盐结晶区、以KCl为主的固溶体(K,NH4)Cl结晶区和以NH4Cl为主的固溶体(NH4,K)Cl结晶区。本文所研究的四个四元子体系中,共饱和点个数共有七个,前期研究的四元NH4+,K+//Cl-,H2PO4--H2O交互体系有两个共饱和点,则五元体系从九个方向加料进行实验。该五元体系中存在复盐CO(NH2)2·NH4Cl、四种部分互溶固溶体:(K,NH4)H2PO4、(NH4,K)H2PO4、(NH4,K)Cl、(K,NH4)Cl。四种离子会产生交互反应,各离子间浓度会互相影响。体系中有九个共饱和结晶点,九条单变量曲线。NH4+-Cl-干盐图,与四元交互体系干盐图类似,但结晶区域更多,结晶区域共有六个:固溶体(K,NH4)Cl结晶区、固溶体(NH4,K)Cl结晶区、固溶体(K,NH4)H2PO4结晶区、固溶体(NH4,K)H2PO4结晶区、尿素结晶区和复盐CO(NH2)2·NH4Cl结晶区。将三种电解质理论模型:Pitzer模型、NRTL模型、Wilson模型运用到多组分固-液相平衡理论研究中。本文对KH2PO4-CO(NH2)2-H2O体系实验溶解度数据运用了三种模型进行模拟。对产生复盐的CO(NH2)2-NH4Cl-H2O和K+//Cl-,H2PO4-,CO(NH2)2-H2O体系的溶解度数据运用Pitzer模型模拟,将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关联的数据进行对照,其中三个体系Pitzer模型关联最大相对误差5.77%,最小相对误差0;CO(NH2)2-KH2PO4-H2O体系Wilson模型关联均方差为0.159%,相对平均方差为0.575%,NRTL模型关联均方差为0.136%,均方差为1.58%,结果高度吻合。

吴强[4](2020)在《KCl-NH4H2PO4-(NH2)2CO-H2O体系在298.15K下固-液相平衡研究》文中认为多元体系相平衡是研究溶液结晶的基础,因此,测定KCl-NH4H2PO4-(NH2)2CO-H2O相平衡数据是研究(NH2)2CO、NH4H2PO4、KCl、KH2PO4和NH4Cl能否形成共晶体,以及探究该体系能否进行共结晶的基础。本文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对298.15 K下五元体系KCl-NH4H2PO4-(NH2)2CO-H2O中的部分子体系进行了固液相平衡实验研究,测定出相关体系的溶解度数据,基于实验数据绘制了相图,体系所得到的平衡固相组成和结构通过湿渣法和X射线衍射法共同确定。研究发现:(1)三元体系NH4Cl-NH4H2PO4-H2O为简单共饱和型,体系无复盐及固溶体形成,平衡相图有四个相区,两条单变量曲线,一个三元共饱和点,饱和液相组成质量分数为:NH4Cl 25.76%,NH4H2PO45.69%,H2O 68.55%。四个相区分别是不饱和相区,NH4Cl结晶区,NH4Cl和NH4H2PO4共结晶区,NH4H2PO4结晶区。由相图分析可知,NH4Cl对NH4H2PO4有盐析作用;三元体系NH4H2PO4-(NH2)2CO-H2O为简单共饱和型,体系无复盐及固溶体形成,平衡相图有四个相区,两条单变量曲线,一个三元共饱和点,饱和液相组成质量分数为:(NH2)2CO 44.9%,NH4H2PO4 11.93%,H2O 43.17%。四个相区分别是不饱和相区,(NH2)2CO结晶区,(NH2)2CO和NH4H2PO4共结晶区,NH4H2PO4结晶区;三元体系KH2PO4-NH4H2PO4-H2O为部分互溶的固体溶液型,该体系少量的NH4H2PO4溶解到KH2PO4中形成了以KH2PO4为主的固溶体和少量的KH2PO4溶解到NH4H2PO4中形成了以NH4H2PO4为主的固溶体,其相图有六个相区,两条单变量曲线,一个三元共饱和点,饱和液相组成质量分数为:NH4H2PO417.55%,KH2PO4 14.83%,H2O 67.62%。六个相区分别是不饱和相区、KH2PO4结晶区、NH4H2PO4结晶区、以KH2PO4为主的固溶体的结晶区、以NH4H2PO4为主的固溶体的结晶区、以及两种固溶体的共结晶区。(2)四元体系NH4+,K+//H2PO4-,(NH2)2CO-H2O中NH4H2PO4和KH2PO4形成了固溶体,其相图有三个相区,三条单变量曲线,一个四元共饱和点,饱和液相组成质量分数为:NH4H2PO4 17.55%,KH2PO4 5.56%,(NH2)2CO38.36%,H2O 47.78%;四元体系NH4+//Cl-,H2PO4-,(NH2)2CO-H2O中NH4Cl和(NH2)2CO形成了加和物(NH2)2CO?NH4Cl,其相图有四个相区,四条单变量曲线,两个四元共饱和点,饱和液相组成质量分数分别为NH4Cl 19.16%,NH4H2PO4 3.14%,(NH2)2CO 32.86%,H2O 44.84%和NH4Cl 14.43%,NH4H2PO4 3.22%,(NH2)2CO 42.42%,H2O 39.93%;四元体系NH4+,K+//Cl-,(NH2)2CO-H2O中NH4Cl和KCl形成了固溶体,NH4Cl和(NH2)2CO形成了加和物(NH2)2CO?NH4Cl,其相图有四个相区,四条单变量曲线,三个四元共饱和点,饱和液相组成质量分数分别为NH4Cl 15.73%,KCl 6.62%,(NH2)2CO35.35%,H2O 42.3%;NH4Cl 11.21%,KCl 5.02%,(NH2)2CO 61.12%,H2O22.65%和NH4Cl 14.42%,KCl 5.38%,(NH2)2CO 47.26%,H2O 32.94%。交互四元体系NH4+,K+//Cl-,H2PO4--H2O中,NH4H2PO4与KH2PO4形成了固溶体,NH4Cl与KCl形成了固溶体。其相图有四个相区,五条单变量曲线,两个四元共饱和点,饱和液相组成质量分数分别为H2PO4-4.25%,Cl-17.6%,NH4+7.03%,K+5.9%,H2O 65.22%和H2PO4-4.54%,Cl-17.22%,NH4+7.88%,K+3.73%,H2O 66.63%,相图中以KH2PO4为主的固溶体结晶区面积最大,占据了整个相图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所以KH2PO4溶解度最小,以NH4Cl为主的固溶体结晶区面积最小,所以NH4Cl的溶解度最大。(3)采用Pitzer模型对本文实验所得到的三元体系溶解度数据进行了关联。三元体系NH4H2PO4-NH4Cl-H2O中Cl-最大相对误差为2.274%,最小相对误差为0.05835%,平均相对误差为1.023%;H2PO4-最大相对误差为2.235%,最小相对误差为0.06191%,平均相对误差为1.397%。三元体系(NH2)2CO-NH4H2PO4-H2O中(NH2)2CO最大相对误差为0.6191%,最小相对误差为0.4009%,平均相对误差为0.5005%;NH4H2PO4最大相对误差为0.6403%,最小相对误差为0.1176%,平均相对误差为0.3450%。含有固溶体的三元体系KH2PO4-NH4H2PO4-H2O中NH4+最大相对误差为2.426%,最小相对误差为0.03555%,平均相对误差为0.5586%;K+最大相对误差为1.295%,最小相对误差为0.05647%,平均相对误差为0.5652%。

张雨佳[5](2020)在《Mn2+,Mg2+,NH4+∥Cl-,SO42--H2O五元体系及其子体系稳定相平衡研究》文中指出在电解锰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水和渗滤液,对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在废水和渗滤液中存在大量的可溶性二价锰、镁以及氨氮,对其进行有效的回收不但可以解决环境污染同时使资源循环利用。此外,锰、镁、铵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元素,且复合肥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要比单一肥料高。因此,无论是电解锰废水渗滤液处理回收还是复合肥的生产均涉及水盐体系 Mn2+,Mg2+,NH4+//Cl-,SO42--H2O 相图利用。因此,对五元体系 Mn2+,Mg2+,NH4+//Cl-,SO42--H2O的水盐体系固液相平衡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和湿渣法在303.15 K下对五元水盐体系Mn2+,Mg2+,NH4+//Cl-,SO42--H2O中的五个三元子体系和两个四元子体系测定了溶解度,同时测定了体系平衡液相的物化(ρ,η,nD,pH)。并且根据实验测定结果绘制出每个体系的相图以及物化性质-组成图。在测定的五个三元子体系中有两个简单体系Mn2+,Mg2+//SO42--H2O和Mn2+//Cl-,SO42--H2O,存在一个共饱点两条单变曲线和三个结晶区。另外三个三元子体系为Mn2+,NH4+//SO42--H2O、Mg2+,NH4+//SO42--H2O、Mn2+,NH4+//Cl-,-H2O均存在复盐,存在两个共饱点、三条单变曲线和五个结晶区。对于四元体系Mn2+,Mg2+,NH4+//SO42--H2O含有三个共饱点以及五个结晶区,即三个纯物质结晶区(MnSO4、MgSO4、(NH4)2SO4)和两个复盐结晶区((NH4)2Mn(SO4)2·H2O、(NH4)2Mg(SO4)2·H2O)。对于交互四元体系Mn2+,NH4+//Cl-,SO42--H2O,其含有四个共饱点和六个结晶区(MnSO4、MnCl2、NH4Cl、(NH4)2SO4、(NH4)2Mn(SO4)2·H2O、NH4Cl·MnCl2·4H2O)。在获得相平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平移法”对多元体系相图进行预测。获得五元体系Mn2+,Mg2+,NH4+//Cl-,SO42--H2O中相图,该体系含有九个共饱点、二十八条单变曲线以及十四个结晶区。此外,本文对303.15 K三元体系Mn2+,NH4+//SO42--H2O和Mg2+,NH4+//SO42--H2O相图采用等温蒸发法和变温结晶法进行分析,得到各个过程中的结晶的物质(MnSO4、(NH4)2Mn(SO4)2·H2O和(NH4)2Mg(SO4)2·H2O),能够从理论上有效地提高结晶率。本文通过对五元体系Mn2+,Mg2+,NH4+//Cl-,SO42--H2O的研究与预测揭示了该五元体系中物质的溶解度以及盐析规律,为有效物质(MnSO4、(NH4)2Mn(SO4)2·H2O和(NH4)2Mg(SO4)2·H2O)的回收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聂国亮[6](2020)在《四川盆地含锂钾锶地下卤水体系298K相平衡》文中提出为了实现四川盆地三叠纪地下卤水中锂、钾、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揭示该卤水资源的成矿过程及卤水中盐类矿物的溶解和结晶规律,本论文以四川盆地三叠纪富锂、钾、锶地下卤水体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Na Cl–KCl–Mg Cl2–Sr Cl2–H2O、Li Cl–Na Cl–KCl–Sr Cl2–H2O、Li Cl–Na Cl–Mg Cl2–Sr Cl2–H2O、Li Cl–KCl–Mg Cl2–Sr Cl2–H2O及其部分子体系稳定相平衡研究,获得了相应的实验相平衡数据和平衡相图,同时应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对部分子体系开展了相平衡理论计算。三元体系Li Cl–Na Cl–H2O、Li Cl–KCl–H2O在298 K条件下均为简单共饱和型,体系未发现固溶体和复盐生成,但有相应水合盐的固相结晶区。三元体系Li Cl–Sr Cl2–H2O在298时同样无固溶体和复盐生成,但相图中存在Sr Cl2·2H2O的溶解度曲线,其相图属于水合物相图I型。298 K条件下三元体系Li Cl–Mg Cl2–H2O为复杂体系,未发现固溶体存在,但有复盐Li Cl·Mg Cl2·7H2O生成。上述三元体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相图中,相图的构型未发生明显变化,Li Cl、Mg Cl2在溶液中对其他盐类物质均表现出较强的盐析作用。四元体系Na Cl–KCl–Sr Cl2–H2O在298 K时未发现固溶体和复盐生成,其相图属于简单共饱和型,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相图中,相图的构型一致,随温度升高出现了Sr Cl2·2H2O固相结晶区。298 K条件下四元体系Na Cl–Mg Cl2–Sr Cl2–H2O、Li Cl–Na Cl–Sr Cl2–H2O、Li Cl–KCl–Sr Cl2–H2O中均无固溶体和复盐生成,由于Mg Cl2、Li Cl对Sr Cl2强烈的盐析作用而出现了Sr Cl2·2H2O的固相结晶区,其中四元体系Na Cl–Mg Cl2–Sr Cl2–H2O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相图中,相图的构型未发生改变,373 K时,Sr Cl2·6H2O消失,出现了Sr Cl2·H2O固相结晶区。四元体系KCl–Mg Cl2–Sr Cl2–H2O在298 K时无固溶体但有复盐光卤石(KCl·Mg Cl2·6H2O)生成,同时还生成了Sr Cl2·2H2O,属于复杂体系,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相图中,相图的构型未变。298 K条件下四元体系Li Cl–Mg Cl2–Sr Cl2–H2O为复杂体系,无固溶体但有复盐锂光卤石(Li Cl·Mg Cl2·7H2O)结晶相区,相平衡实验结果表明锂盐的溶解度明显大于其他盐类物质。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Na Cl–KCl–Mg Cl2–Sr Cl2–H2O分别在Na Cl、KCl、Sr Cl2饱和时均无固溶体但有复盐光卤石(KCl·Mg Cl2·6H2O)生成,Na Cl饱和时的固相结晶区中,KCl占比最大;Sr Cl2饱和时的固相结晶区中,Na Cl占比最大,Sr Cl2·2H2O占比最小;KCl饱和时的简化干基图相对简单,各固相结晶区的大小按照Na Cl、Sr Cl2·6H2O、KCl·Mg Cl2·6H2O顺序依次递减。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Li Cl–Na Cl–Mg Cl2–Sr Cl2–H2O分别在Li Cl、Na Cl、Mg Cl2饱和时均无固溶体生成,但都存在复盐锂光卤石(Li Cl·Mg Cl2·7H2O),Li Cl和Mg Cl2分别饱和时的简化干基图类似,Li Cl·Mg Cl2·7H2O在上述两个条件下,溶解度最大;Na Cl饱和时的各盐类物质的溶解性大小按照Sr Cl2·6H2O、Sr Cl2·2H2O、Mg Cl2·6H2O、Li Cl·Mg Cl2·7H2O、Li Cl·H2O依次增加。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Li Cl–Na Cl–KCl–Sr Cl2–H2O在Li Cl、Na Cl、KCl、Sr Cl2饱和的相图中无复盐和固溶体生成,其空间立体图中含有二十三条等温溶解度单变量曲线、五个单固相结晶区和两个五元共饱点。其中Li Cl、Sr Cl2分别饱和时的简化干基图类似,上述两种盐各自饱和时的固相结晶区中,Sr Cl2·2H2O的结晶区占比均最小;Na Cl、KCl各自饱和时的简化干基图同样类似,固相结晶区中均存在Sr Cl2·6H2O、Sr Cl2·2H2O、Li Cl·H2O,其中Li Cl·H2O的相区占比最小。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Li Cl–KCl–Mg Cl2–Sr Cl2–H2O分别在Li Cl、KCl、Mg Cl2饱和时均无固溶体生成,但有复盐光卤石(KCl·Mg Cl2·6H2O)、锂光卤石(Li Cl·Mg Cl2·7H2O)存在,Li Cl、KCl各自饱和情况下的简化干基图构型一致,各固相结晶区中含锂盐的相区占比均最小;Mg Cl2饱和时的简化干基图相对简单,各固相结晶区的大小按照KCl·Mg Cl2·6H2O、Sr Cl2·2H2O、Li Cl·Mg Cl2·7H2O的顺序依次递增。基于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298 K条件下四元体系Na Cl–Mg Cl2–Sr Cl2–H2O、KCl–Mg Cl2–Sr Cl2–H2O、Li Cl–Na Cl–Sr Cl2–H2O、Li Cl–KCl–Sr Cl2–H2O、Li Cl–Mg Cl2–Sr Cl2–H2O进行了相平衡理论计算,并和相平衡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讨论,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相图与实验相图基本吻合。

刘敏[7](2020)在《五元体系NH4+,Mg2+,Ca2+,Sr2+//Cl--H2O及其部分四元子体系298.2K稳定相平衡研究》文中提出含锶尾矿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加入浸取剂后形成含铵、锶、钙、镁、铝等多离子共存的水盐体系。上述体系中盐类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存在多种形式的水合盐、复盐或固溶体等,为锶矿废渣中有用矿物质元素的提取分离带来一定难度。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浸取液多离子共存体系开展相平衡研究。本论文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了含锶五元体系NH4+,Mg2+,Ca2+,Sr2+//Cl--H2O 298.2 K及其部分四元子体系NH4+,Mg2+,Ca2+//Cl--H2O 298.2 K、NH4+,Ca2+,Sr2+//Cl--H2O 298.2 K、Mg2+,Ca2+,Sr2+//Cl--H2O 298.2 K相平衡研究,测定了上述体系298.2 K时的溶解度及平衡液相的密度和折光率,采用X-ray粉晶衍射法对平衡固相进行了鉴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各体系的空间立体图、相图、水图及密度/折光率-组成图。四元体系NH4+,Mg2+,Ca2+//Cl--H2O 298.2 K时有两种复盐2Mg Cl2·Ca Cl2·12H2O和NH4Cl·Mg Cl2·6H2O生成,未发现固溶体,属复杂四元体系。该体系298.2 K相图由3个共饱点、7条单变量曲线和5个结晶相区组成。5个结晶区面积按照NH4Cl>NH4Cl·Mg Cl2·6H2O>Ca Cl2·6H2O>Mg Cl2·6H2O>2Mg Cl2·Ca Cl2·12H2O顺序依次递减,表明在该体系中NH4Cl最先从溶液中达到饱和结晶析出。四元体系NH4+,Ca2+,Sr2+//Cl--H2O 298.2 K时有固溶体[(Ca,Sr)Cl2]·6H2O和[(Sr,Ca)Cl2]·6H2O生成,未发现复盐,属于复杂四元体系。该体系298.2 K相图由3个共饱点、7条单变量曲线、5个结晶相区组成。5个结晶区的大小顺序为NH4Cl>Sr Cl2·6H2O>[(Ca,Sr)Cl2]·6H2O>[(Sr,Ca)Cl2]·6H2O>Ca Cl2·6H2O,对应NH4Cl在该体系中的溶解度最小,Ca Cl2的溶解度最大。四元体系Mg2+,Ca2+,Sr2+//Cl--H2O 298.2 K时有复盐2Mg Cl2·Ca Cl2·12H2O和固溶体[(Sr,Ca)Cl2]·6H2O、[(Ca,Sr)Cl2]·6H2O生成,属于复杂四元体系。该体系稳定相图由5个共饱点、11条单变量曲线、7个结晶区(2Mg Cl2·Ca Cl2·12H2O、[(Sr,Ca)Cl2]·6H2O、[(Ca,Sr)Cl2]·6H2O、Sr Cl2·2H2O、Sr Cl2·6H2O、Mg Cl2·6H2O、Ca Cl2·6H2O)组成。其中Sr Cl2·6H2O结晶区最大,Ca Cl2·6H2O结晶区最小,表明在298.2 K时体系中Sr Cl2的溶解度最小,最易从混合溶液中饱和结晶析出。298.2 K时五元体系NH4+,Mg2+,Ca2+,Sr2+//Cl--H2O有两种复盐2Mg Cl2·Ca Cl2·12H2O、NH4Cl·Mg Cl2·6H2O和固溶体[(Ca,Sr)Cl2]·6H2O、[(Sr,Ca)Cl2]·6H2O生成。该体系空间立体相图包含9个共饱点、22条单变量曲线和9个结晶区,9个结晶区分别为NH4Cl、Mg Cl2·6H2O、Ca Cl2·6H2O、Sr Cl2·2H2O、Sr Cl2·6H2O、2Mg Cl2·Ca Cl2·12H2O、NH4Cl·Mg Cl2·6H2O、[(Ca,Sr)Cl2]·6H2O、[(Sr,Ca)Cl2]·6H2O,其中单盐NH4Cl的结晶相区最大,极易从混合溶液中析出;NH4Cl饱和投影相图包含3个五元共饱点、7条单变量曲线和5个结晶区;Mg Cl2饱和投影相图包含4个五元共饱点、9条单变量曲线和6个结晶区。

王林[8](2020)在《四元体系RbCl+CsCl+PEG+H2O及其部分子体系多温相平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氯化物型卤水中,铷、铯元素因其性质相近,易以固溶体混盐形式析出,使得卤水中铷铯元素的利用率非常低。在水盐体系中引入聚乙二醇,改变溶剂性质,可影响铷铯氯化物盐结晶析盐规律,有望应用于铷铯混盐的分离。因而,开展铷铯共存氯化物体系在聚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体系中的相平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浊点法分别开展了288.2,298.2,308.2 K下三元体系RbCl+CsCl+H2O、CsCl+PEG1000/4000/6000/8000/10000/20000+H2O和四元体系RbCl+CsCl+PEG1000/4000/8000+H2O相平衡研究。考察了研究温度、聚乙二醇分子量对体系相平衡关系的影响。结合Schreinemaker湿渣法和X-ray粉晶衍射对三元体系RbCl+CsCl+H2O288.2,298.2,308.2 K平衡固相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体系中除连续变化固溶体[Csx,Rb1-x]Cl生成外,还有RbCl和CsCl单盐生成。3个温度下该体系平衡相图均包含2个三元共饱和点,3条单变量曲线和3个结晶相区(RbCl单盐和CsCl单盐以及1个连续变化固溶体[Csx,Rb1-x]Cl结晶相区)。采用Pitzer模型对该体系溶解度进行计算,获取了273.2-398.2 K下CsCl的单盐参数(β(0)、β(1)、和Cф)与温度的关联方程。拟合了288.2、298.2和308.2 K相应的Pitzer混合参数(θRb,Cs和ψRb,Cs,Cl),溶解度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三元体系CsCl+PEG1000+H2O 288.2和298.2 K时仅存在固-液相平衡关系,其平衡相图由不饱和液相区(L)、一固一液区(L+S)和两固一液区(L+2S)组成;308.2 K时,新增液-液平衡相区(2L)和液-液-固平衡相区(2L+S),两固一液区(L+2S)消失。三元体系CsCl+PEG4000/6000/8000/10000/20000+H2O288.2,298.2,308.2 K同时存在固-液和液-液平衡关系,其各体系对应的平衡相图均由不饱和液相区(L)、2个一固一液区(L+S)、两固一液区(L+2S)、液-液平衡相区(2L)和液-液-固平衡相区(2L+S)组成。三元体系CsCl+PEG+H2O 288.2,298.2,308.2 K相平衡研究发现:温度升高或聚乙二醇分子量增大,有利于体系液-液平衡区(2L)的产生。当研究温度相同时,聚乙二醇分子量增大,体系液-液平衡区(2L)、一固一液区(L+S)、两固一液区(L+2S)均增大,不饱和液相区(L)减小;当聚乙二醇分子量相同时,温度升高,体系中不饱和液相区(L)、一固一液区域(L+S)均增大,两固一液区(L+2S)减小,液-液-固平衡区(2L+S)变化较小。采用非线性方程ln(wPEG)(28)a(10)bwCs0.5Cl(10)cw3CsCl、wPEG(28)a(10)bwCs0.5Cl(10)cwCsCl(10)dw2CsCl和wPEG(28)a(10)bwCs0.5Cl(10)cwCsCl对三元体系双液线数据进行关联,同时采用Othmer-Tobias和Bancroft经验方程对三元体系液-液平衡结线进行关联计算,关联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性较好。通过改变混合溶剂中PEG比例R或控制混合盐比例K(K(28)wCsCl:wRbCl)完成了四元体系RbCl+CsCl+PEG1000/4000/8000+H2O 288.2,298.2,308.2 K相平衡研究。当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000时,288.2 K时,对比混合溶剂中PEG1000比例R=0,0.2,0.4时该体系平衡相图发现:随着R的增加,RbCl和CsCl盐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降低,两种单盐RbCl和CsCl的结晶相区均增大。当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0和8000时,288.2,298.2,308.2 K时,引入PEG4000和PEG8000后,RbCl单盐结晶区均明显增大,当混合溶剂中PEG含量较高时(PEG比例R=0.35~0.55),PEG4000和PEG 8000的引入,使得相同温度时原三元体系相图中的[Rb,Cs]Cl固溶体结晶形式转变为RbCl单盐。

李成[9](2020)在《K+,Mg2+,NH4+//Cl-,SO42--H2O及MgCl2-NaCl-NH4Cl-H2O体系相平衡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以察尔汗盐湖日晒产物光卤石矿为原料,与工业副产物硫酸铵反应生产无氯钾肥,是实现盐湖中钾镁等无机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的新思路。为此,本文对K+,Mg2+,NH4+//Cl-,SO42--H2O五元体系及其部分四元体系的相平衡进行了研究。此外,为了综合利用光卤石矿生产氯化钾过程所产生的提钾母液,本文研究了60℃和75℃时NaCl-MgCl2-NH4Cl-H2O四元体系的相平衡,提出了生产铵光卤石的工艺路线。采用等温溶解法测定了0℃时K+,NH4+//Cl-,SO42--H2O四元体系及KCl-NH4Cl-H2O和K2SO4-(NH4)2SO4-H2O两个三元子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并绘制了相图。由相图可以看出,四元干盐相图存在一个共饱点和三个结晶区。三个结晶区分别为((NH4)n,K1-n)Cl的结晶区、(K1-m,(NH4)m)Cl的结晶区和(K1-t,(NH4)t)2SO4的结晶区。其中,(K1-t,NH4 t)2SO4结晶区最大,表明(K1-t,NH4 t)2SO4易于结晶析出。通过对0℃和50℃时该体系干盐相图的分析和计算,提出了以氯化钾和硫酸铵为原料,生产硫酸钾铵并副产氯化铵钾的工艺,同时对工艺路线进行了理论计算。采用等温溶解法测定了0℃和25℃时K+,Mg2+,NH4+//Cl-,SO42--H2O五元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并绘制了相图。两温度下该体系的简化干盐相图中均存在七个共饱点和八个结晶区。根据两温度各盐结晶区的交叉,提出了以光卤石和硫酸铵为原料,生产无氯钾镁复合肥和无氯钾铵复合肥的工艺流程,并分析了母液的循环方式,对此循环工艺进行了理论计算。采用等温溶解法测定了60℃和75℃时NaCl-MgCl2-NH4Cl-H2O四元体系及其相关三元子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并绘制了相图。该四元体系存在两个共饱点和四个结晶区,结晶区分别为NaCl、NH4Cl、MgCl2·6H2O和复盐铵光卤石MgCl2·NH4Cl·6H2O的结晶区,无固溶体形成。结合该四元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干盐相图,提出了以光卤石提钾母液为原料,生产铵光卤石的新工艺。此外,以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该四元体系的计算模型,计算得到了该四元体系和三个三元子体系的相平衡数据。结果表明,溶解度数据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研究了介稳条件对(NH4)2SO4-Mg SO4-K2SO4-H2O四元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稳定相图相比,介稳条件下该体系的共饱点和结晶区出现了明显差异,软钾镁钒的结晶区减小,六水铵镁钒的结晶区增大,且增加了六水硫酸镁的结晶区。根据这种介稳现象,提出了以软钾镁钒为原料,生产氮镁复肥的新工艺,并设计了母液的循环路线,对循环工艺进行了理论计算。

张子义[10](2020)在《含锂、钠、钾、钙、锶体系相平衡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的地下卤水和油田卤水资源,特别是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地区的油田卤水,具有丰富的锂、钾、钙、锶等资源,而相平衡和相图研究是盐类分离提取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开展具有该油田卤水体系特征的相平衡研究,对该地区油田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了含锂,钠,钾,钙,锶体系中部分四元体系及三元子体系的相平衡研究,其中包括四个三元体系:Li Cl-Sr Cl2-H2O(308K、323K),NH4Cl-Na Cl-H2O(308K),Ca Cl2-NH4Cl-H2O(288K、308K),NH4HB4O7-NH4Cl-H2O(288K、308K、323K、348K);三个四元体系:Sr Cl2-Na Cl-NH4Cl-H2O(308K)、Sr Cl2-KCl-Li Cl-H2O(308K、323K)和Sr Cl2-Na Cl-Li Cl-H2O(308K)。根据测定的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三元体系和四元体系的相图。LiCl–Sr Cl2–H2O三元体系288K、308K、323K时的相图进行了比较,在这三个温度下都无复盐和固溶体形成,体系有2个无变量点,3个单变量曲线和3个单盐结晶区,体系288K有2个无变量点,固相组成分别一个是Sr Cl2·6H2O和Sr Cl2·2H2O,另一个是Sr Cl2·2H2O和Li Cl·2H2O;体系308K、323K时都有2个无变量点,固相组成分别一个是Sr Cl2·6H2O和Sr Cl2·2H2O,另一个是Sr Cl2·2H2O和Li Cl·H2O。NH4Cl-Na Cl-H2O三元体系308K是复杂三元体系,有固溶体形成。三元体系NH4HB4O7–NH4Cl–H2O 288K、308K、323K和348K时的相图进行了比较,在这温度4个下都没有复盐和固溶体形成,属于简单饱和体系。体系有1个无变量点,2个单变量曲线和2个单盐结晶区。Ca Cl2-NH4Cl-H2O三元体系288K、308K时的相图进行了比较,在这两个温度下均无复盐和固溶体形成,属于简单饱和体系。体系有1个无变量点,2个单变量曲线和2个单盐结晶区,体系中NH4Cl的结晶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a Cl2·6H2O水合物的结晶区则变小。SrCl2-KCl-Li Cl-H2O四元体系288K、308K、323K时的相图进行了比较,在这三个温度下都无复盐和固溶体形成,都只有2个无变量点和4个单盐结晶区,5条单变量曲线,六个结晶水的氯化锶(Sr Cl2·6H2O)会因为氯化锂的作用,会在结晶过程逐渐脱水成为两个结晶水的氯化锶(Sr Cl2·2H2O)。Sr Cl2-Na Cl-NH4Cl-H2O四元体系308K是复杂体系,有固溶体形成。Sr Cl2-Na Cl-Li Cl-H2O四元体系308K条件下无复盐和固溶体生成,为简单饱和体系。

二、三元体系LiCl-NH_4Cl-H_2O的相平衡研究(0℃,30℃)(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元体系LiCl-NH_4Cl-H_2O的相平衡研究(0℃,30℃)(论文提纲范文)

(1)Na+,Mg2+,NH4+//Cl-,SO42--H2O体系相平衡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a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盐体系相关体系研究现状
        1.2.1 镁盐体系研究进展
        1.2.2 铵盐体系研究进展
        1.2.3 硫酸盐体系研究进展
    1.3 镁、铵资源利用进展
        1.3.1 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3.2 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4 研究内容
        1.4.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及分析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分析方法
        2.3.1 液相和湿渣组成的化学分析方法
        2.3.2 平衡液相物化性质的研究方法
        2.3.3 平衡固相组成的表征方法
第三章 Na~+,Mg~(2+),NH_4~+//Cl~--H_2O体系及其子体系相平衡研究
    3.1 Na~+,NH_4~+//Cl~--H_2O体系相平衡研究
        3.1.1 体系研究现状
        3.1.2 相平衡实验结果
        3.1.3 平衡液相物性参数测定结果与讨论及理论计算
        3.1.4 共饱点拟合计算
    3.2 Na~+,Mg~(2+)//Cl~--H_2O体系相平衡研究
        3.2.1 体系研究现状
        3.2.2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3.2.3 平衡液相物性参数测定结果与讨论及理论计算
        3.2.4 共饱点拟合计算
    3.3 Na~+,Mg~(2+),NH_4~+//Cl~--H_2O体系相平衡研究
        3.3.1 体系研究现状
        3.3.2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3.3.3 平衡液相物性参数测定结果
    3.4 四元体系Na~+,Mg~(2+),NH_4~+//Cl~--H_2O变温结晶过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g~(2+),NH_4~+//Cl~-,S0_4~(2-)-H_2O体系及其子体系相平衡研究
    4.1 四元体系及其子体系研究现状
    4.2 三元Mg~(2+),NH_4~+//Cl~--H_2O体系相平衡研究
        4.2.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4.2.2 平衡液相物性参数测定结果与讨论及理论计算
        4.2.3 共饱点拟合计算
    4.3 Mg~(2+)//Cl~-,SO_4~(2-)-H_2O体系相平衡研究
        4.3.1 体系研究现状
        4.3.2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4.3.3 平衡液相物性参数测定结果与讨论及理论计算
    4.4 Mg~(2+),NH_4~+//Cl~-,S0_4~(2-)-H_2O体系相平衡研究
        4.4.2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4.5 四元体系Mg~(2+),NH_4~+//Cl~-,SO_4~(2-)-H_2O变温结晶过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a~+,Mg~(2+),NH_4~+//Cl~-,SO_4~(2-)-H_2O体系相图预测
    5.1 多组分四元水盐体系相图预测
        5.1.1 四元体系Na~+,Mg~(2+),NH_4~+//Cl~--H_2O相图预测
        5.1.2 四元体系Na~+,Mg~(2+),NH_4~+//SO_4~(2-)-H_2O相图预测
        5.1.3 四元体系Na~+,Mg~(2+)//Cl~-,SO_4~(2-)-H_2O相图预测
        5.1.4 四元体系Mg~(2+),NH_4~+//Cl~-,SO_4~(2-)-H_2O相图预测
        5.1.5 四元体系Na~+,NH_4~+//Cl~-,SO_4~(2-)-H_2O相图预测
    5.2 多组分五元水盐体系相图预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2)含钾硝酸盐水盐体系低温相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新疆盐湖资源概况
    1.3 硝酸盐资源概况
        1.3.1 国外天然硝酸盐资源及加工技术
        1.3.2 国内天然硝酸盐资源及开发利用
    1.4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方法与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水盐体系相平衡
        1.5.2 冰点、共晶点及低温生产工艺
    1.6 扩展的UNIQUAC模型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意义和内容
        1.7.1 课题目的与意义
        1.7.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8 课题来源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仪器及实验装置
    2.2 实验方法
    2.3 化学分析方法
第3章 三元体系相平衡及冰点、共晶点研究
    3.1 Na~+//Cl~-,NO_3~-–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与讨论
    3.2 K~+,Mg_2~+//Cl~-–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与讨论
    3.3 Na~+,Mg_2~+//NO_3~–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与讨论
    3.4 Mg_2~+//Cl~-,NO_3~–H_2O258.15K相平衡研究与讨论
    3.5 Na~+//Cl~-,SO_4~(2-)–H_2O体系冰点、共晶点的测定与图形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四元体系相平衡及冰点、共晶点研究
    4.1 Na~+,K~+,Mg_2~+//Cl~-–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
        4.1.1 相平衡数据
        4.1.2 相图结构分析与讨论
        4.1.3 共饱点平衡固相组成的确定
        4.1.4 不同温度下的相图比较及应用
    4.2 Na~+,Mg_2~+//Cl~-,NO_3~–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
        4.2.1 相平衡数据
        4.2.2 相图结构分析与讨论
        4.2.3 温度对相图结晶区的影响
    4.3 四元体系冰点、共晶点的测定与图形表达
        4.3.1 Na~+//Cl~-,NO_3~,SO_4~(2-)–H_2O体系冰点(共晶点)温度-溶液组成图
        4.3.2 Na~+,K~+//Cl~-,NO_3~–H_2O体系冰点(共晶点)温度-溶液组成图
    4.4 四元体系等水组成溶液冰点的热力学模型
        4.4.1 Na~+//Cl~-,NO_3~,SO_4~(2-)–H_2O体系等水组成溶液冰点模型计算
        4.4.2 Na~+,K~+//Cl~-,NO_3~–H_2O体系等水组成溶液冰点模型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五元体系258.15K相平衡研究
    5.1 Na~+,K~+,Mg_2~+//Cl~-,NO_3~–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
        5.1.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5.1.2 不同温度下的相平衡关系对比
    5.2 Na~+,Mg_2~+//Cl~-,NO_3~,SO_4~(2-)–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
        5.2.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5.2.2 不同温度下的相平衡关系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六元体系Na~+,K~+,Mg_2~+//Cl~-,NO_3~,SO_4~(2-)–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
    6.1 六元体系相平衡数据
    6.2 六元体系相图构建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含钾硝酸盐卤水加工工艺基础研究
    7.1 具有不同组成特征的卤水动态降温析盐规律
        7.1.1 降温实验过程及数据
        7.1.2 析盐规律研究与过程计算
    7.2 冷冻固液分离后卤水自然蒸发析盐研究
        7.2.1 自然蒸发实验过程及数据
        7.2.2 卤水蒸发液相组成变化与结晶路线分析
        7.2.3 卤水蒸发结晶理论分析及计算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KCl-NH4H2PO4-CO(NH2)2-H2O体系在283.15K下固-液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
    1.2 国内外水盐体系固液相平衡研究进展
    1.3 相平衡理论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1.3.1 Pitzer电解质理论模型
        1.3.2 Wilson、NRTL局部组成电解质理论模型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 三元含尿素子体系在283.15K下相平衡的研究
    3.1 三元体系KH_2PO_4~-CO(NH_2)_2-H_2O在283.15K下相平衡研究
        3.1.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3.2 三元体系CO(NH_2)_2-NH_4Cl~-H_2O在283.15K下相平衡研究
        3.2.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四元含尿素子体系在283.15K下相平衡的研究
    4.1 简单四元K~+ //Cl~-,H_2PO_4~-,CO(NH_2)_2-H_2O在283.15K下相平衡的研究
        4.1.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4.2 含固溶体四元体系K~+ ,NH_4~+ //H_2PO_4~-,CO(NH_2)_2-H_2O在283.15K下相平衡的研究
        4.2.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四元体系NH_4~+ //Cl~-,H_2PO_4~-,CO(NH_2)_2-H_2O在283.15K下相平衡的研究
        4.3.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含固溶体、复盐四元体系NH_4~+,K~+ //Cl~-,CO(NH_2)_2-H_2O在283.15K下相平衡的研究
        4.4.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五元含尿素交互体系NH_4~+,K~+ //Cl~-,H_2PO_4~-,CO(NH_2)_2-H_2O在283.15K下相平衡的研究
    5.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5.2 小结
第六章 溶解度数据关联
    6.1 三元含尿素体系KH_2PO_4~-CO(NH_2)_2-H_2O溶解度数据关联
    6.2 三元含尿素体系NH_4Cl~-CO(NH_2)_2-H_2O溶解度数据关联
    6.3 简单四元体系KH_2PO_4~-KCl~-CO(NH_2)_2-H_2O溶解度数据关联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4)KCl-NH4H2PO4-(NH2)2CO-H2O体系在298.15K下固-液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2.1 水盐体系稳定相平衡研究现状
        1.2.2 水盐体系介稳相平衡研究现状
        1.2.3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方法
    1.3 水盐体系相平衡的热力学计算模型
        1.3.1 Pitzer模型
        1.3.2 NRTL模型
        1.3.3 UNIFAC模型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分析方法
第三章 三元子体系298.15K时相平衡研究
    3.1 三元体系NH_4H_2PO_4-NH_4Cl-H_2O 298.15K时相平衡研究
        3.1.1 实验结果
        3.1.2 结果讨论
    3.2 三元体系(NH_2)_2CO-NH_4H_2PO_4-H_2O 298.15K时相平衡研究
        3.2.1 实验结果
        3.2.2 结果讨论
    3.3 三元体系KH_2PO_4-NH_4H_2PO_4-H_2O 298.15K时相平衡研究
        3.3.1 实验结果
        3.3.2 结果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元子体系298.15K时相平衡研究
    4.1 简单四元体系NH_4~+,K~+//H_2PO_4~-, (NH_2)_2CO-H_2O 298.15K时相平衡研究
        4.1.1 实验结果
        4.1.2 结果讨论
    4.2 简单四元体系NH_4~+//Cl~-,H_2PO_4~-, (NH_2)_2CO-H_2O 298.15K时相平衡研究
        4.2.1 实验结果
        4.2.2 结果讨论
    4.3 简单四元体系NH_4~+,K~+//Cl~-, (NH_2)_2CO-H_2O 298.15K时相平衡研究
        4.3.1 实验结果
        4.3.2 结果讨论
    4.4 交互四元体系NH_4~+,K~+//Cl~-,H_2PO_4--H_2O 298.15K时相平衡研究
        4.4.1 实验结果
        4.4.2 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溶解度理论计算
    5.1 三元体系NH_4H_2PO_4-NH_4Cl-H_2O 298.15K时的溶解度理论计算
        5.1.1 Pitzer方程介绍
        5.1.2 Pitzer单盐参数
        5.1.3 Pitzer混合离子作用参数的求解
        5.1.4 溶解平衡常数求解
        5.1.5 溶解度的理论计算
    5.2 三元体系(NH_2)_2CO-NH_4H_2PO_4-H_2O 298.15K时的溶解度理论计算
        5.2.1 活度系数的热力学关系式
        5.2.2 纯尿素溶液的活度系数
        5.2.3 相互作用参数的回归
        5.2.4 溶解度的理论计算
    5.3 三元体系KH_2PO_4-NH_4H_2PO_4-H_2O 298.15K时的溶解度理论计算
        5.3.1 Pitzer单盐参数
        5.3.2 Pitzer混合离子作用参数的求解
        5.3.3 溶解平衡常数求解
        5.3.4 溶解度的理论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5)Mn2+,Mg2+,NH4+∥Cl-,SO42--H2O五元体系及其子体系稳定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物理符号及缩写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进展
        1.2.1 水盐体系相平衡的应用
        1.2.2 水盐体系相平衡的计算与预测研究进展
    1.3 相关体系研究进展
        1.3.1 锰盐体系研究进展
        1.3.2 镁盐体系研究进展
        1.3.3 铵盐体系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及分析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分析方法
        2.3.1 液相和湿渣组成的化学分析方法
        2.3.2 平衡液相物化性质的研究方法
        2.3.3 平衡固相组成的表征方法
第三章 Mn~(2+),Mg~(2+),NH_4~+//SO_4~(2-)-H_2O体系及其子体系相平衡研究
    3.1 303.15 K,Mn~(2+),NH_4~+//SO_4~(2-)-H_2O体系相平衡研究
        3.1.1 体系研究现状
        3.1.2 相平衡实验结果
        3.1.3 平衡液相物性参数测定结果与讨论
        3.1.4 平衡液相物化性质的理论计算
    3.2 303.15 K,Mg~(2+),NH_4~+//SO_4~(2-)-H_2O体系相平衡研究
        3.2.1 体系研究现状
        3.2.2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3.2.3 平衡液相物化性质
        3.2.4 平衡液相物化性质的理论计算
    3.3 Mn~(2+), Mg~(2+)//SO_4~(2-)-H_2O体系相平衡研究
        3.3.1 体系研究现状
        3.3.2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3.3.3 平衡液相物化性质
        3.3.4 平衡液相物化性质的理论计算
        3.3.5 共饱点拟合计算
    3.4 Mn~(2+),Mg~(2+), NH_4~+//SO_4~(2-)-H_2O体系相平衡研究
        3.4.1 体系研究现状
        3.4.2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3.4.3 立体相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n~(2+),NH_4~+//Cl~-,SO_4~(2-)-H_2O体系及其子体系相平衡研究
    4.1 四元体系及其子体系研究现状
    4.2 303.15 K,三元Mn~(2+),NH_4~+//Cl~--H_2O体系相平衡研究
        4.2.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4.2.2 平衡液相物理性质
        4.2.3 平衡液相物化性质的理论计算
    4.3 303.15 K,Mn~(2+)// Cl~-,SO_4~(2-)-H_2O体系相平衡研究
        4.3.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4.3.2 平衡液相物理性质
        4.3.3 平衡液相物化性质的理论计算
    4.4 Mn~(2+),NH_4~+//Cl~-,SO_4~(2-)-H_2O体系相平衡研究
        4.4.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4.4.2 平衡液相物理性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n~(2+),Mg~(2+),NH_4~+//Cl~-,SO_4~(2-)-H_2O体系相图预测
    5.1 多组分四元水盐体系相图预测
        5.1.1 四元体系Mn~(2+),Mg~(2+), NH_4~+//SO_4~(2-)-H_2O相图预测
        5.1.2 四元体系Mn~(2+),Mg~(2+), NH_4~+//Cl~-H_2O相图预测
        5.1.3 四元体系Mn~(2+),NH_4~+//Cl~-,SO_4~(2-)-H_2O相图预测
        5.1.4 四元体系Mg~(2+),NH_4~+//Cl~-,SO_4~(2-)-H_2O相图预测
        5.1.5 四元体系Mn~(2+),Mg~(2+)//Cl~-,SO_4~(2-)-H_2O相图预测
    5.2 多组分五元水盐体系相图预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g~(2+),NH_4~+//SO_4~(2-)-H_2O和Mn~(2+),NH_4~+//SO_4~(2-)-H_2O平衡相图分析及应用
    6.1 三元体系Mg~(2+),NH_4~+//SO_4~(2-)-H_2O等温蒸发和变温结晶过程分析
    6.2 三元体系Mn~(2+),NH_4~+//SO_4~(2-)-H_2O等温蒸发和变温结晶过程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6)四川盆地含锂钾锶地下卤水体系298K相平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卤水资源概述
        1.2.1 卤水资源的定义
        1.2.2 卤水资源的成因和分类
        1.2.3 卤水资源的分布
    1.3 四川盆地三叠纪地下卤水地球化学特征
    1.4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
        1.4.1 含钾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4.2 含锂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4.3 含锶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5 电解质溶液理论
        1.5.1 发展现状
        1.5.2 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及其发展
    1.6 研究内容
        1.6.1 稳定相平衡实验研究
        1.6.2 相平衡理论计算
    1.7 论文创新点
    1.8 研究经费来源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分析方法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第3章 五元体系NaCl-KCl-MgCl_2-SrCl_2-H_2O及其子体系298K相平衡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四元体系Na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3.2.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3.2.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3.3 四元体系K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3.3.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3.3.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3.4 四元体系NaCl-KCl-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3.4.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3.4.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3.5 五元体系NaCl-K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3.5.1 五元体系Na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NaCl饱和)
        3.5.2 五元体系Na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KCl饱和)
        3.5.3 五元体系Na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SrCl_2饱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五元体系LiCl-NaCl-MgCl_2-SrCl_2-H_2O及其子体系298K相平衡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三元体系LiCl-NaCl-H_2O298 K相平衡
        4.2.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4.2.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4.3 三元体系LiCl-MgCl_2-H_2O298 K相平衡
        4.3.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4.3.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4.4 三元体系LiCl-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4.4.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4.4.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4.5 四元体系Li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4.6 四元体系LiCl-NaCl-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4.7 五元体系LiCl-Na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4.7.1 五元体系LiCl-Na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NaCl饱和).
        4.7.2 五元体系LiCl-Na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LiCl饱和)
        4.7.3 五元体系LiCl-Na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MgCl_2饱和)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及其子体系298 K相平衡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三元体系LiCl-KCl-H_2O298 K相平衡
    5.3 四元体系LiCl-KCl-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5.4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5.4.1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相平衡(NaCl饱和)
        5.4.2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相平衡(LiCl饱和)
        5.4.3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相平衡(KCl饱和)
        5.4.4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相平衡(SrCl_2饱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五元体系LiCl-K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五元体系LiCl-K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6.2.1 五元体系Li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LiCl饱和)
        6.2.2 五元体系Li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KCl饱和)
        6.2.3 五元体系Li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MgCl_2饱和)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相平衡理论计算
    7.1 Pitzer方程介绍
    7.2 含锶子体系298K相平衡理论计算
        7.2.1 四元体系Na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理论计算
        7.2.2 四元体系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理论计算
        7.2.3 四元体系Li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理论计算
        7.2.4 四元体系LiCl-NaCl-SrCl_2-H_2O相平衡理论计算
        7.2.5 四元体系LiCl-KCl-SrCl_2-H_2O相平衡理论计算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A 计算程序
    B 平衡固相单晶鉴定图谱

(7)五元体系NH4+,Mg2+,Ca2+,Sr2+//Cl--H2O及其部分四元子体系298.2K稳定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含铵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2.2 含镁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2.3 含钙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2.4 含锶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课题来源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分析方法
        2.4.1 平衡液相物化性质分析方法
        2.4.2 平衡液相分析方法
        2.4.3 平衡固相分析方法
        2.4.4 测量不确定度
第3章 298.2 K四元体系NH_4~+,Mg~(~(2+)),Ca~(~(2+))//Cl~- -H_2O稳定相平衡研究
    3.1 实验研究现状
    3.2 四元体系NH_4~+,Mg~(~(2+)),Ca~(~(2+))//Cl~- -H_2O298.2 K相平衡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298.2 K四元体系NH_4~+,Ca~(2+),Sr~(2+) //Cl~- -H_2O稳定相平衡研究
    4.1 实验研究现状
    4.2 四元体系NH_4~+,Ca~(2+),Sr~(2+) //Cl~- -H_2O298.2 K相平衡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298.2 K四元体系Mg~(2+),Ca~(2+),Sr~(2+) //Cl~- -H_2O稳定相平衡研究
    5.1 实验研究现状
    5.2 四元体系Mg~(2+),Ca~(2+),Sr~(2+) //Cl~- -H_2O298.2 K相平衡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298.2 K五元体系NH_4~+,Mg~(2+),Ca~(2+),Sr~(2+) //Cl~- -H_2O稳定相平衡研究..
    6.1 实验研究现状
    6.2 稳定相平衡研究
    6.3 稳定相平衡投影图(NH_4Cl饱和)
    6.4 稳定相平衡投影图(MgCl_2饱和)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四元体系RbCl+CsCl+PEG+H2O及其部分子体系多温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含铷、铯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3 盐+聚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4 小结
    1.5 课题来源
    1.6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固-液平衡实验方法
        2.3.2 液-液平衡实验方法
        2.3.3 液-液-固平衡实验方法
        2.3.4 平衡液相密度、折光率测定方法
    2.4 分析方法
        2.4.1 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2.4.2 聚乙二醇含量测定方法
        2.4.3 平衡固相鉴定方法
        2.4.4 测量不确定度
第3章 三元体系RbCl+CsCl+PEG+H_2O288.2、298.2、308.2K相平衡研究
    3.1 实验研究现状
    3.2 实验相平衡研究
    3.3 溶解度计算
    3.4 小结
第4章 三元体系CsCl+PEG+H_2O288.2、298.2、308.2K相平衡研究
    4.1 三元体系CsCl+PEG1000+H_2O相平衡研究
        4.1.1 三元体系CsCl+PEG1000+H_2O288.2和298.2K相平衡研究
        4.1.2 三元体系CsCl+PEG1000+H_2O308.2K相平衡研究
    4.2 三元体系CsCl+PEG4000/6000/8000/10000/20000+H_2O相平衡研究..
        4.2.1 三元体系CsCl+PEG4000+H_2O相平衡研究
        4.2.2 三元体系CsCl+PEG6000+H_2O相平衡研究
        4.2.3 三元体系CsCl+PEG8000+H_2O相平衡研究
        4.2.4 三元体系CsCl+PEG10000/20000+H_2O相平衡研究
        4.2.5 不同聚乙二醇分子量三元体系CsCl+PEG+H_2O相图对比
    4.3 经验方程关联
        4.3.1 双液线的关联
        4.3.2 结线的关联
    4.4 小结
第5章 四元体系RbCl+CsCl+PEG+H_2O288.2、298.2、308.2 K相平衡研究
    5.1 四元体系RbCl+CsCl+PEG1000+H_2O相平衡研究
        5.1.1 四元体系RbCl+CsCl+PEG1000+H_2O288.2K固-液相平衡研究
        5.1.2 四元体系RbCl+CsCl+PEG1000+H_2O298.2和308.2K液-液相平衡研究
    5.2 四元体系RbCl+CsCl+PEG4000+H_2O液-液相平衡研究
    5.3 四元体系RbCl+CsCl+PEG8000+H_2O液-液相平衡研究
    5.4 四元体系RbCl+CsCl+PEG1000/4000/8000+H_2O液-液-固相平衡研究
    5.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K+,Mg2+,NH4+//Cl-,SO42--H2O及MgCl2-NaCl-NH4Cl-H2O体系相平衡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
        1.1.1 盐湖卤水资源相平衡研究现状
        1.1.2 察尔汗盐湖金属资源开发现状
    1.2 无氯钾肥生产现状
        1.2.1 硫酸钾生产工艺
        1.2.2 无氯复合肥生产工艺
    1.3 氯化镁脱水工艺现状
        1.3.1 气体保护的加热脱水工艺
        1.3.2 有机溶剂脱水工艺
        1.3.3 氨络合脱水工艺
        1.3.4 复盐法
    1.4 固液相平衡的实验方法
    1.5 电解质溶液理论研究现状
        1.5.1 Pitzer模型
        1.5.2 Wilson方程
        1.5.3 NRTL模型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2.1.1 实验仪器设备
        2.1.2 实验试剂
        2.1.3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2 分析方法
        2.2.1 各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2.2.2 平衡固相的确定
    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2.3.1 实验装置
        2.3.2 稳定相平衡实验步骤
        2.3.3 介稳相平衡实验步骤
第三章 光卤石和硫酸铵反应制备无氯钾肥的稳定固液相平衡研究
    3.1 0℃时K~+,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及应用
        3.1.1 0℃时KCl-NH_4Cl-H_2O三元体系的溶解度数据及相图
        3.1.2 0℃时K_2SO_4-(NH_4)_2SO_4-H_2O三元体系的溶解度数据及相图
        3.1.3 三元体系中固溶体组成的确定
        3.1.4 0℃时K~+,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的溶解度数据及相图
        3.1.5 0℃时K~+,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图的应用
    3.2 0℃和25℃时K~+,Mg~(2+),NH_4~+//Cl~-,SO_4~(2-)-H_2O五元体系相平衡及应用
        3.2.1 0℃和25℃时K~+,Mg~(2+),NH_4~+//Cl~-,SO_4~(2-)-H_2O五元体系溶解度数据
        3.2.2 0℃和25℃时K~+,Mg~(2+),NH_4~+//Cl~-,SO_4~(2-)-H_2O五元体系相图
        3.2.3 0℃和25℃时K~+,Mg~(2+),NH_4~+//Cl~-,SO_4~(2-)-H_2O五元体系相图应用
    3.3 小结
第四章 光卤石提钾母液为原料生产铵光卤石的稳定固液相平衡研究
    4.1 60℃时NaCl-MgCl_2-H_2O三元体系相平衡
        4.1.1 60℃时NaCl-MgCl_2-H_2O三元体系溶解度数据
        4.1.2 60℃时NaCl-MgCl_2-H_2O三元体系相图
    4.2 75℃时MgCl_2-NH_4Cl-H_2O三元体系相平衡
        4.2.1 75℃时MgCl_2-NH_4Cl-H_2O三元体系溶解度数据
        4.2.2 75℃时MgCl_2-NH_4Cl-H_2O三元体系相图
    4.3 75℃时NaCl-NH_4Cl-H_2O三元体系相平衡
        4.3.1 75℃时NaCl-NH_4Cl-H_2O三元体系溶解度数据
        4.3.2 75℃时NaCl-NH_4Cl-H_2O三元体系相图
    4.4 60℃和75℃时MgCl_2-NaCl-NH_4Cl-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
        4.4.1 60℃和75℃时MgCl_2-NaCl-NH_4Cl-H_2O四元体系溶解度数据
        4.4.2 60℃和75℃时MgCl_2-NaCl-NH_4Cl-H_2O四元体系相图
    4.5 MgCl_2-NaCl-NH_4Cl-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应用
        4.5.1 MgCl_2-NaCl-NH_4Cl-H_2O四元体系相图各温度对比
        4.5.2 以提钾母液为原料生产铵光卤石的四步法工艺
        4.5.3 以提钾母液为原料生产铵光卤石的三步法工艺
    4.6 小结
第五章 MgCl_2-NaCl-NH_4Cl-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计算
    5.1 Pitzer模型的计算过程
        5.1.1 纯电解质溶液的计算过程
        5.1.2 混合电解质溶液的计算过程
    5.2 60℃和75℃时NaCl-MgCl_2-NH_4Cl-H_2O体系溶解度计算
        5.2.1 体系所含θ和ψ的求解
        5.2.2 60℃时三元体系NaCl-MgCl_2-H_2O体系溶解度计算
        5.2.3 75℃时三元体系NaCl-NH_4Cl-H_2O体系溶解度计算
        5.2.4 75℃时三元体系NH_4Cl-MgCl_2-H_2O体系溶解度计算
        5.2.5 60℃和75℃时NaCl-MgCl_2-NH_4Cl-H_2O体系溶解度计算
    5.3 小结
第六章 25℃时(NH_4)_2SO_4-MgSO_4-K_2SO_4-H_2O四元体系介稳相平衡研究
    6.1 25℃时(NH_4)_2SO_4-MgSO_4-K_2SO_4-H_2O四元体系介稳相平衡
        6.1.1 25℃时(NH_4)_2SO_4-MgSO_4-K_2SO_4-H_2O四元体系介稳溶解度数据
        6.1.2 25℃时(NH_4)_2SO_4-MgSO_4-K_2SO_4-H_2O四元体系介稳相图
    6.2 25℃时(NH_4)_2SO_4-MgSO_4-K_2SO_4-H_2O四元体系相图应用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含锂、钠、钾、钙、锶体系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南翼山油田卤水研究现状
    1.3 锶、钾、锂、钙资源概况
        1.3.1 锶资源概况
        1.3.2 锂资源概况
        1.3.3 钾资源概况
    1.4 水盐体系研究现状
        1.4.1 含锶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4.2 含钾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4.3 含锂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2.2 液相组成化学分析方法
        2.2.1 铵根离子的测定──甲醛法
        2.2.2 氯离子的测定——银量法
        2.2.3 锶离子的测定-EDTA镁法
        2.2.4 钾离子的测定
    2.3 X射线粉晶衍射仪(XRD)测固相
    2.4 实验研究方法
第三章 三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3.1 三元体系LiCl–SrCl_2–H_2O 308K相平衡研究
        3.1.1 实验结果
        3.1.2 绘制相图与分析
    3.2 三元体系LiCl–SrCl_2–H_2O 323K相平衡研究
        3.2.1 实验结果
        3.2.2 相图绘制与分析
    3.3 三元体系LiCl-Sr Cl_2-H_2O 288,308,323K多温相平衡对比
    3.4 三元体系NH_4Cl-Na Cl-H_2O 308K相平衡研究
        3.4.1 实验结果
        3.4.2 相图绘制与分析
    3.5 三元体系NH_4HB_4O_7–NH_4Cl–H_2O 288K相平衡研究
        3.5.1 实验结果
        3.5.2 绘制相图与分析
    3.6 三元体系NH_4HB_4O_7–NH_4Cl–H_2O 308K相平衡研究
        3.6.1 实验结果
        3.6.2 绘制相图与分析
    3.7 三元体系NH_4HB_4O_7–NH_4Cl–H_2O 323K相平衡研究
        3.7.1 实验结果
        3.7.2 绘制相图与分析
    3.8 三元体系NH_4HB_4O_7–NH_4Cl–H_2O 348K相平衡研究
        3.8.1 实验结果
        3.8.2 绘制相图与分析
    3.9 三元体系NH_4HB_4O_7–NH_4Cl–H_2O多温相平衡对比
    3.10 三元体系CaCl_2–NH_4Cl–H_2O 288K相平衡研究
        3.10.1 实验结果
        3.10.2 绘制相图与分析
    3.11 三元体系CaCl_2–NH_4Cl–H_2O 308K相平衡研究
        3.11.1 实验结果
        3.11.2 绘制相图与分析
    3.12 三元体系CaCl_2–NH_4Cl–H_2O 288K和308K相图比较
    3.13 小结
第四章 四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4.1 四元体系SrCl_2–Na Cl–NH_4Cl–H_2O 308K相平衡研究
        4.1.1 实验结果
        4.1.2 绘制相图与分析
    4.2 四元体系SrCl_2–KCl–Li Cl–H_2O 308K相平衡研究
        4.2.1 实验结果
        4.2.2 绘制相图与分析
    4.3 四元体系SrCl_2–Na Cl–Li Cl–H_2O 308K相平衡研究
        4.3.1 实验结果
        4.3.2 绘制相图与分析
    4.4 四元体系Sr Cl_2–KCl–Li Cl–H_2O 323K相平衡研究
        4.4.1 实验结果
        4.4.2 绘制相图与分析
        4.4.3 四元体系Sr Cl_2–KCl–Li Cl–H_2O四元体系多温相平衡对比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三元体系LiCl-NH_4Cl-H_2O的相平衡研究(0℃,30℃)(论文参考文献)

  • [1]Na+,Mg2+,NH4+//Cl-,SO42--H2O体系相平衡及其应用研究[D]. 丁曼馨. 宁夏大学, 2021
  • [2]含钾硝酸盐水盐体系低温相变化研究[D]. 王雪莹. 新疆大学, 2020
  • [3]KCl-NH4H2PO4-CO(NH2)2-H2O体系在283.15K下固-液相平衡研究[D]. 杨家敏. 贵州大学, 2020(04)
  • [4]KCl-NH4H2PO4-(NH2)2CO-H2O体系在298.15K下固-液相平衡研究[D]. 吴强. 贵州大学, 2020
  • [5]Mn2+,Mg2+,NH4+∥Cl-,SO42--H2O五元体系及其子体系稳定相平衡研究[D]. 张雨佳. 宁夏大学, 2020
  • [6]四川盆地含锂钾锶地下卤水体系298K相平衡[D]. 聂国亮.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7]五元体系NH4+,Mg2+,Ca2+,Sr2+//Cl--H2O及其部分四元子体系298.2K稳定相平衡研究[D]. 刘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四元体系RbCl+CsCl+PEG+H2O及其部分子体系多温相平衡研究[D]. 王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K+,Mg2+,NH4+//Cl-,SO42--H2O及MgCl2-NaCl-NH4Cl-H2O体系相平衡研究及应用[D]. 李成.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10]含锂、钠、钾、钙、锶体系相平衡研究[D]. 张子义.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三元体系LiCl-NH_4Cl-H_2O(0℃,30℃)的相平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