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新型线论文_王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涡旋新型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涡旋,气孔,动力学,压缩机,几何,计算机辅助设计,理论。

涡旋新型线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04)在《涡旋压缩机涡旋新型线及系统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涡旋压缩机是近年来倍受重视并迅速发展的一种容积式压缩机。涡旋压缩机具有效率高,可靠性强,噪声低,重量轻和尺寸小等特点,即兼有容积式和回转式压缩机之优势,因此它受到了国内外科技界的广泛重视。但涡旋压缩机的设计国内目前仍处于传统的经验型设计阶段,设计周期长,准确度差,设计参数不易确定。 为进一步提高涡旋压缩机的设计效率,打破长期有国外垄断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本文对涡旋压缩机从型线的设计、参数优化、啮合分析到解决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本文结合重庆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7520),对涡旋压缩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出了一种基于“叁基圆”延伸形变修正理论的新型型线,申请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0410022526.6);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涡旋腔工作过程几何理论;深入的进行了动力学研究;为背压设计和排气孔开设提供了精确的理论解答;最终开发出集设计、分析、制造于一体化的涡旋压缩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针对涡旋压缩机的关键技术,本文以渐开线涡旋齿端的型线修正问题为突破口,研究出一种基于“叁基圆”延伸修正理论的新型型线,申请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0410022526.6)。新型型线不仅使涡线可具有高的压缩比,而且,随着压缩比的增加,涡线根部段的强度(壁厚)仍将增加,且突破了日本专利中修正圆弧圆心只能在主涡线基圆切线上的限制,而可在所需的任意处,日本专利仅是本理论中参数D=0,ψ=0的一个特例。 2)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涡旋腔工作过程的几何理论。该理论动态地描述出动、静涡盘啮合过程中,各压缩腔容积的变化过程。针对压缩腔啮合过程中涡盘啮合型线的变化,完整的推导出压缩腔不同的容积计算公式,并确定了不同型线的啮合转折点。为涡旋压缩机的设计开发提供完善的设计理论基础。 3)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对涡旋压缩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动力学研究。在曲柄转角2π的一个周期内,对各个压缩腔的体积、压力进行同步追踪,导出一个周期内的各个压缩腔压力、动涡盘所受轴向力、径向力、切向力、惯性力及合力、合力矩随曲柄转角的变化函数表达式和各部件所受作用力表达式,为涡旋压缩机的功率匹配,强度设计提供了设计参数和载荷计算依据,为动强度计算提供载荷的时间历程。 4)在几何理论研究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为涡旋压缩机背压压力的选取,背压孔开设位置提供精确的理论解答和实际应用。涡旋压缩机的背压是一个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很关键的问题,以往由于对涡旋压缩机各个压缩腔压力随曲柄转角变化的值与变化规律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或者研究都是停留在对全渐开线老式涡盘的研究,所以对于背压孔的开设、背压压力的选取比较困难,本文对各个压缩腔压力随曲柄转角的变化有详细的研究,所以使得背压孔的开设摆脱了以往的经验判断,变得准确及迅速。 5)在新型型线的基础上,提出了排气孔开设原则及理论开设区域,使得排气孔的设计更加合理化。 6)经过以上各点对涡旋压缩机系统的研究,作为省部级攻关项目(重庆市科委:项目编号7520),我们开发出了一套目前国内首创的涡旋压缩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使涡旋压缩机从型线的设计、参数优化、啮合分析到解决动力学问题,进而生成型线的数控加工程序,实现了设计、分析、制造一体化。这个过程可以用“设计一分析一评价”这样一个循环过程来描述,使设计者能极为容易的开发出满意的产品。实现了在现代设计中,设计过程参数化、可视化所追求的目标。(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4-04-29)

涡旋新型线论文开题报告

涡旋新型线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伟.涡旋压缩机涡旋新型线及系统动力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弓修正后的渐开线线型生成图两涡旋盘占据最大空间的啮合图修正前白各腔压力曲线涡盘随曲柄转角变化各腔所受压力Fig7...

标签:;  ;  ;  ;  ;  ;  ;  

涡旋新型线论文_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