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内镜和病理特征

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内镜和病理特征

湖南省溆浦县中医院湖南怀化4193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及病理特点。方法:抽取我院2002年3月到2015年3月间收治的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表现,观察其内镜下检查结果及病理诊断结果。结果:观察患者的胃镜下检查结果,溃疡型62例,隆起型患者有23例,糜烂浸润型患者有15例。经免疫组化分析,可见其CD20、CD45、CD79蛋白检测结果均呈阳性,而CD3、CD45RO则呈阴性,HP感染率为93.0%。则内镜诊断准确率为48.0%,病理诊断准确率为100.0%。结论:把握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等,对于提高医务人员对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认识程度,提高诊断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内镜特点;病理特征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gastric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oftheendoscopicandpathologicalfeatures.Method:extractfromMarch2014toMarch2015were100casesofgastric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theclinicaldataofpatientswerereviewed,themainperformance,observeitsendoscopicfindingsandpathologicaldiagnosis.Results:thepatientsundergastroscopeexaminationresults,62casesofulcertype,uplifttype23patients,15patientswithinfiltratingtypeisatype.Byimmunohistochemicalanalysis,visibletheCD20,CD45,CD79proteintestresultswerepositive,whiletheCD3,CD45ROwerenegative,HPinfectionratewas93.0%.Theendoscopicdiagnosisaccuracyratewas48.0%,thepathologicdiagnosticaccuracywas100.0%.Conclusion:thegraspofthepatient'sclinicalfeatures,pathologicalchanges,etc.,toimprovemedicalstaffawarenessofgastric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hasimportantsignificancetoimprovediagnosticaccuracy.

【keywords】gastric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Endoscopicfeatures.Thepathologicalfeaturesof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属于常见的结外淋巴瘤,由多种形态的小B细胞共同组成,在所有淋巴结外瘤患者中,约占3/10-5/10[1],但在所有胃部恶性肿瘤中,其仅占5%,并有发病率不断升高的趋势。作为一种惰性恶性淋巴瘤,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患者多因消化道症状就诊[2],常规检查过程中有较高的误漏诊率,且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文抽取我院2002年3月到2015年5月间收治的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及病理特点。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02年3月到2015年5月间收治的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诊断证实,同时符合符合DAWSON标准:经常规检查,患者的外周血象正常;经X线胸片、肝脾超声、CT等影像学手段检查也未见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其他明显异常表现。

排除标准:合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合并胃周淋巴结外远处转移的患者。

100例患者中,男64例,女36例,患者的年龄在22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6±3.5)岁。患者的病程3个月到15年之间,平均(6.3±1.5)年。

患者均以腹胀(260%)、腹痛(65.0%)、恶心呕吐(6.0%)、纳差(5.0%)、消化不良(7.0%)、黑便(12.0%)、呕血(8.0%)、贫血(47.0%)等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以合并腹痛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

1.2方法

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观察胃镜下检查结果(使用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Fujinon-EG-250HRZ型胃镜对患者进行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使用AF-D2423BT型活检钳或者AF-D2433BT大号活检钳钳取4-6块的病灶及周围组织送检)等,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治疗前的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确诊例次进行统计,确诊率进行计算。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内镜检查结果

观察患者的胃镜下检查结果,可见病变位于胃底的有8例(8.0%)、位于胃体的有23例(23.0%)、位于胃窦的有27例(27.0%)、位于胃角的有6例(6.0%),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患者36例(36.0%)。

观察病变的形态,可见①溃疡型患者62例,占62.0%,其中,单发溃疡恶化38例,占61.29%,溃疡直径在2.0cm以上,平均直径为(5.1±1.0)cm,表现为深凹状;多发溃疡14例,占38.71%,溃疡直径在0.5-2.0cm之间,平均直径为(1.2±0.5)cm,溃疡的个数在2-4个,直径相对较浅小,且形态不规则,部分患者溃疡的边界模糊,溃疡表面存在污秽苔。②隆起型患者有23例,占23.0%,包括多发隆起结节和单发结节各8例、15例,分别占34.78%和65.22%,隆起状结节的大小、形态各异,且表明有糜烂表现;③糜烂浸润型患者有15例,占15.0%,包括糜烂型6例、浸润型9例,分别占40.00%、60.00%,病灶处多边缘模糊。

2.2病理诊断结果

观察患者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可见多数患者的肿瘤细胞呈不规则状或者核圆状,且核仁多不十分明显。患者均存在典型的淋巴上皮病变、中心细胞样细胞以及浆细胞浸润情况。经免疫组化分析,可见其CD20、CD45、CD79蛋白检测结果均呈阳性,而CD3、CD45RO则呈阴性,证实了其B细胞来源。经HP检测,93例患者呈阳性,HP感染率为93.0%,其中,病变局限于胃黏膜及黏膜下层、侵犯肌层、侵犯浆膜的分别有85例(85.0%)、9例(9.0%)和7例(7.0%)。

将患者治疗前的诊断结果与治疗后的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则内镜诊断准确率为48.0%(48/100),病理诊断准确率为100.0%(100/100)。

3讨论

本文对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内镜下检查结果以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可见,患者均以腹疼、腹胀、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纳差、消化不良、黑便、呕血、贫血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通过单纯的症状分析,容易和一些胃肠道疾病混淆,由于医生在检查时往往缺乏胃镜检查意识,也容易导致疾病的误漏诊[3]。通过对100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胃镜下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可见其以溃疡性改变为主,占62.0%,可以观察到单发或多发、形态大小不一的溃疡灶及其他表现,但总诊断准确率只有48.0%,并不是很高。组织病理学诊断准确性则可达到100.0%,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与长期的抗原刺激有关,通过免疫组化分析还可以对肿瘤细胞的来源进行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块的取材过程中,取材过浅、组织块较小或者受到挤压等都可能影响诊断准确性,需要提高操作技巧,改善活检准确率[4]。

把握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等,对于提高医务人员对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认识程度,提高诊断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浪,肖海波,戴正萍.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6例内镜与病理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6):2470-2472.

[2]赵鸿鹰,王宇,江荣科,等.胃钻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特点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2(4):305-307.

[3]南寿山,靳荣,窦广仙.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病理特征与疗效相关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8):1434-1437.

[4]戴小波,王益华,张丽华,等.32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内窥镜活检病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21(6):526-528.

标签:;  ;  ;  

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内镜和病理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