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发区空间集聚模式与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

上海开发区空间集聚模式与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

詹水芳[1]2004年在《上海开发区空间集聚模式与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文中认为产业集群是激烈的全球产业竞争的产物,又是国家和地区回应全球化挑战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最初就是从制造业中产生的。为此,要深入探讨产业集群,就必须首先对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行研究。作为制造业集聚载体的开发区和产业基地的建设大大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成为培育重大制造业集群的主要空间。为此,本文选取开发区的空间集聚模式与由开发区演化而来的世界级产业基地为研究对象,这也是当今学术界探讨的热点。本文只是在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中,提出意在抛砖引玉的一孔之见。 全文共分五章,现将各章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上海开发区空间集聚模式与世界产业基地建设”这一命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以开发区发展的动力机制为契入点,从动态的层面深入探讨了开发区空间集聚模式发育的阶段性和规律性,为下文的展开作了铺垫。 从论文的第叁部分开始,着重论述由开发区大型化引发的问题研究。其中,对于开发区大型化与世界工厂关系所展开的讨论单独辟为一章。在该章中,论文从世界级产业基地和世界工厂的内涵入手,阐述了世界工厂变迁的历史,由此引发了“现阶段,中国是否成为世界工厂”的讨论。作者以大量详实的资料,充分论证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并形成了长江叁角洲、珠江叁角洲、环渤海湾叁大世界级制造区域这一无庸置疑的事实。故而,论文接着以长江叁角洲为研究对象,从大型化趋势和国际市场份额两个层面分析了长叁角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的现状,并对上海五大产业基地作了重点分析。 论文的第四章探讨了开发区大型化诱发的深层次的理论思考:即关于规模和效益的关系问题、土地供应和土地储备问题以及开发区与都市区关系的探讨。 效益与规模的差异在于,规模并非越大越好,但效益则是越高越好。由于不同的开发区在功能、区位依托的区域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存在统一的最佳规模的标准;同样,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地提高着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益,存在着所谓“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效应,因此也不存在效益的最佳标准。论文根据上海市级以上开发区绩效的实证研究结果,结合开发区的发展阶段、开发模式和依托城市等因素,大胆设定了一个大致的开发区规模标准,但有待进一步验证。同时,立足于开发区的基本作用,作者设定了一个判别开发区效益的相对指标。 基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紧缺性和开发区利用土地的无序性和大型化这一现实,论文接着展开了关于土地供应与土地储备关系的讨论,指出要抑制当前大规模的圈地狂潮,只能靠市场化的方法,即建立合理的土地储备制度,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制度,并提出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的对策以示参考。 随着开发区结构与功能的不断完善化,开发区由原来单纯的工业区逐步进化成为初具规模的新城区,由此引发了对于开发区与都市区关系的探讨。开发区从工业园到新城区的“城市化”转型,是开发区发展进程的必然,是开发区自身的进化,也是开发区实现多种形式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结合开发区的发展趋势,即规模的大型化、功能的综合化和产业的集群化,论文的最后选择了上海国际汽车城作为研究案例。

刘曙华[2]2012年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形态开始从以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型,由此导致经济结构处于不断地更新和升级之中,全球经济形态也逐步由商品生产向服务生产转变,人类逐渐步入“服务社会”时代。在“服务社会”时代,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显着,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集聚已成为区域经济空间重构的重要驱动力。但在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系统理解及其与新经济空间动力学关系的研究仍比较薄弱,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探索并需要更多的补充与完善,对其作用的方式、机制和机理还有待深入探讨。特别是,在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这个领域,还缺乏一种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据此,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分析其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不但在学术上可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以上思路,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为绪论、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及其述评。首先基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技术路线,同时构建了研究的总体框架,并对全文的创新之处及其存在不足进行了说明;然后在明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古典区位理论、产业区理论、竞争经济理论、空间经济理论、集聚经济理论等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从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等视角,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分别加以述评。第二部分(第叁、四章)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重构区域空间的作用途径与机理。首先通过在全球、区域、城市叁个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的分析,总结得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七个驱动因素和五个集聚模式;然后具体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四大作用途径,并从叁个方面分析了其作用机理;最后从城市和区域两个层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表现形态。第叁部分(第五章)从行业角度出发,着重就叁个重要的生产性服务行业(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探讨其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的关系。首先分别分析了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及其动力因素;其次分析了这叁大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最后对叁大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四部分(第六、七章)主要以长叁角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分析了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态势及其演化模式;其次探讨了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传导路径及其效应;最后分析和提出了推进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现实依据、结构形态、实现途径和战略选择。第五部分(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别是在城市的集聚对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传导路径对区域空间结构产生重构作用,由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跃升的推动力,在此过程中遵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空间结构重构——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2)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存在异同,但总体上遵循服务行业集聚——服务行业集聚区——空间结构重构的作用路径。在此过程中,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空间集聚的差异,促使行业集聚区的表现形态和空间分布有所区别,从而形成具有不同功能和性质的产业空间结构。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可从不同地域层面进行考察。具体表现为,在全球层面是有选择性的跨国迁移与集聚发展;区域层面是向中心城市的集中不断增强;城市层面则向城市核心区集聚不断强化。4)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各类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了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服务生产与交易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服务生产的非标准化、生产性服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外置等因素,也包括了地区人力资本、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等驱动因子。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可形成核心区、集聚区、功能区和发展轴带等多种布局形态;而在微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轴轮式、多核式、网状式、混合式和政府驱动式等五大模式,不同集聚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采取的集聚方式有所不同。6)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途径。具体为:重构产业空间布局、变换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改变交通设施空间走向和变更土地空间利用类型等。其作用的机理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博弈、集聚区的空间演进和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响应等,由此导致两个地域层面表现形态的差异。也即,城市层面服务业集聚布局的差异化与空间经济非均衡的产生、区域层面服务城市的区域化与城市等级新体系的形成。7)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动力因素及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存在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所以,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整个产业的分析,基于整体的个案(行业)分析也十分重要。8)长叁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或功能区。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在演化上出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交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空间功能分化和集聚城市的功能扩展等模式。而且,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遵循了企业之间、集聚区之间和城市之间的传导路径,由此带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城市效应、区域效应和全球效应等叁大效应。9)长叁角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有效支撑,城市群的构筑需要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工相配合,区域一体化的推进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布相协调。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在空间形态发展上体现为产业业态和空间结构与布局的层级性、企业之间和集聚区之间以及集聚城市之间的网络性以及产业空间发展的一体化。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是市场和政府共同驱动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服务业的发展及其空间优化以及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集聚发展,只有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引导扶持手段才能充分实现,并以此促进产业集聚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1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发展战略应与其他产业有所不同。也即,既要结合自身产业特性,又要区分行业各自特性。据此,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具体战略选择必须加以统筹考虑,有调控引导战略、分工发展战略、融合互动发展战略、功能提升发展战略、特色专业化发展战略、集群发展战略、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和重点扶持发展战略以及相关制度安排等。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过程中,应根据长叁角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采用合适的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空间研究视角的确立。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发展的传统研究主要把着眼点放在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对空间分析重视明显不够。本论文把着眼点重点放在由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导致的区域空间结构变化上,以此确立了空间研究的新视角。2)研究尺度的动态变化和范式转换。为了能体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作用的动态变化,本论文采用了不同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市场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对比分析等动态研究方法,分别对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发展类型、竞争方式、市场范围及其空间效应的差异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演进、驱动机制及其空间功能等作了详细探讨,以此区别于以往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静态方法。而在空间维度上,从微观到宏观采用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的研究范式,对全球、区域和城市叁个层面以及生产性服务企业、生产性服务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叁个层次,进行了分层论证和综合分析,做到统分结合,由此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3)在文献调查、案例剖析、理论归纳和提炼的基础上,论证和阐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基本模式;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基本规律的详细分析,论证和阐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与机理;通过对长叁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态势、演化模式及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方式和传导路径的实证研究,论证和提出了推进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实现途径和战略选择。

徐毅松[3]2006年在《迈向全球城市的规划思考》文中认为毋庸置疑,当前,全球化浪潮席卷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而上海也正以中国城市“领头羊”的姿态卷入这一浪潮中。上海未来的发展定位如何?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是被动承受,在全球化浪潮中任由沉浮?还是主动出击,把握时机,确定自身在全球城市体系中不可取代的地位?答案不言而喻。 时至今日,全球化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课题。“跨国公司”,“全球金融体系”等等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关于全球化的名词。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参与这场关于全球化的大讨论。其研究关乎全球城市的定义,全球城市成因,全球城市发展规律,全球城市发展方向,全球城市规划与管理,全球城市个案研究等诸多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为今后城市的全球化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警示。 然而,没有一个城市的发展经验能够成为放诸四海皆准的标准。对上海而言,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与改革开放历程决定了上海必将面临一条世界独一无二的全球化道路,发达国家全球城市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却难以抄袭。回顾上海过去几十年起起落落的发展历程,综观上海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审视上海自身的发展条件,可以认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全球城市,核心目标是提升国际竞争力,也就是说,上海面临同步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 全球城市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所架构的上海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产业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生态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以及空间发展战略等五个子系统。简言之,当前,上海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成产业集群的发育和壮大以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建设上海为核心的全球城市区域,促进区域内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建设生态城市,构筑上海城市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网络,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及资源化利用水平,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建设布局以及与自然共生的城市形态;构建具有“亲和力”的城市与和谐社会,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提高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吸引力。而当所有这些落实到物质形态层面上时,就需要一个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与发展规划。这也正是本研究的重中之重。 根据以上理论与实证研究,结合十年来上海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认为,上海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应该从长江叁角洲、上海市域、上海中心城等叁个层次;从产业布局、人口规模、历史保护、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多个角度统筹考虑,协调发展。尤其要发挥浦东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抓住2010年承办世博会的契机,迈入国际化大都市行列,顺利完成建设全球城市的第一步。 世界格局瞬息万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发展规划是个动态的过程,同时,全球化课题包含众多内容,无法一一阐述。本研究意在从其中一个侧面为上海的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不足之处,还望指正。论文结束时,作者也提出了一些继续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吴庆玲[4]2016年在《京津冀区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1984年首先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之后扩展到中西部地区,以发展制造业为主的特定区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制度创新,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压力。从国际上看,面临着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招商引资难度加大的压力;从国内看,则面临着优惠政策弱化、产业亟待升级和产城分离的挑战。2014年,国家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加强现有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为促进人口集聚、发展服务经济拓展空间”。2015年7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为新型城镇化探索路径”。可见,产城融合不仅关乎开发区自身发展,也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区域是与长叁角区域、珠叁角区域并列的国家经济增长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国家推出的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并列的叁大战略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要有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做支撑,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核心载体,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担负着科技引领、产业支撑和发展引擎的重要使命,代表着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产城融合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本研究从剖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亟待破解的诸多难题入手,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置于京津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置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在梳理国内外产城融合理论基础,总结产城融合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开发区产城融合系统协同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我国开发区产城融合的理念、内涵、机理、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分别构建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产城融合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和产城融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地调研、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区域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实证研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建树和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1)产城融合是破解开发区职住分离、城市设施不足等诸多问题,顺利实现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设立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成果,经过多年发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升级、职住分离、城市功能设施不足、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困境。产城融合通过助力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城市设施建设、提升开发区引资引智优势和应对资源环境挑战,可以有效破解京津冀区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临的难题,顺利实现开发区转型升级。(2)总结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的一般规律。通过分析国内外开发区产城融合案例,发现开发区产城融合具有以下规律:产业发展是产城融合的支撑,城市功能设施建设是产城融合的关键,政府在产城融合中发挥着引导作用,空间融合是产城融合的保障,人口融合是产城融合的核心。(3)构建了开发区产城融合系统协同理论分析框架。以产业集聚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和系统自组织原理为基础分析了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内在机理;以系统要素层次原理为基础分析了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和功能目标;以系统要素竞争协同原理为依据分析了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动力机制。(4)京津冀区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测度结果差异明显。天津和北京刚刚进入产城融合的高水平区域;秦皇岛进入到较高水平的中段;廊坊刚刚进入较高水平;北辰处于产城融合一般水平区域。城市功能设施对产城融合的影响最大,资源环境的影响位居第二,人口因素位居第叁,产业发展因素位居第四,制度政策等管理因素影响力不明显。京津冀区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除天津、北京两家外,规模都偏小,对产城融合的支撑力不足;天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效率递减,廊坊、北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效率递增。(5)提出促进京津冀区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对策建议。本研究提出改革开发区管理机构,促进开发区管委会向城市政府转型;编制城市规划取代开发区规划;加强区域合作,优势互补,提升京津冀区域产业整体势能:加强人口管理与服务,促进人口融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营造绿色生态环境;加快城市功能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强化动力机制,形成合力,促进产城融合。

熊国平[5]2005年在《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指出90年代以来我国有着新的经济社会背景,城市形态演变呈现新的特征,有着新的动力和机制,及时总结,对城市理论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城市形态演变研究的实践性强,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功能组织、城市交通组织、城市绿地系统等方方面面,在目前我国城市扩展迅速、规划实践空前发展的情况下,开展此项研究对规划管理和编制实践均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指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是本研究观察问题的基本途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循环反复,逐步提高是本研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人为本是本研究判断问题的基本标准。首先从城市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和外部轮廓的迅速扩展两个方面归纳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指出两者互相关联、互为因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次从90年代以来新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建立了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快速城市化与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中考察城市形态的动态演变。分析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别为经济增长、功能调整、新的消费需求等,外在动力分别为快速交通、行政区划的调整等,指出城市形态演变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复杂性。揭示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别为市场机制、产业进化机制、投资机制和调控机制,认为无形的机制的综合作用引起了城市形态有形的变化。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过程,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多因素多层面的交织耦合过程。同时,各机制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综合性。基本总结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的演变,指出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认为这既是中国转型期的特色,也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还从形态的协调性,形态的成长性,形态的生态性,形态的经济性等方面初步提出合理形态的评价标准,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仉培宏[6]2011年在《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城市化空间效应》文中认为特殊经济功能区作为我国不同区域内,经济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和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重要试验区,为城市化空间扩展与质量提升、产业集聚与人口迁移提供重要支撑。加强各类经济功能区建设与城市空间重构相互关系的时空效应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经济功能区发展的规律性、充分发挥经济功能区在城市及区域结构与功能优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引导经济功能区与城市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开发区研究多是就开发区论开发区,较少将各类开发区、高新园区、保税区等经济功能区的理念统一组织起来,探讨这类特殊区域与城市化发展的共性问题和内在规律性。本文以特殊经济功能区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城市地理学视角,结合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不同学科理论观点,通过对大连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实证分析和解剖,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首次将所有开发区、产业园区运用“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概念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将这类空间载体对城市化的地域空间效应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考察,为园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全文从特殊经济功能区对城市化空间的经济拉动作用、牵引城市产业空间重构、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特殊经济功能区对城市化的地域空间效应,在此基础上对其作用机制和空间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提炼,针对当前特殊经济功能区发展态势提出了加快发挥其城市化空间效应发的调控策略。第一,对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国家级经济功能区的分类,从基本理论、城市化发展模式、对城市化的影响等方面系统总结和梳理了特殊经济功能区与城市化关系的研究成果。第二,运用Logistics曲线模型,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典型案例,对特殊经济功能区对城市化的拉动效应进行了定量测定,通过分析典型经济功能区与母城之间在GDP、工业总产值及人口等指标上的弹性系数和边际作用变化,深刻揭示了开发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对母城越来越明显的拉动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工业型经济功能区发展与传统产业空间集聚、新型园区与城市新兴产业空间格局两方面论证了大连主要特殊经济功能区对城市产业空间重构的影响,即推动形成“两区一带”传统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构建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和城市高端服务功能区的形成,提升了产业空间内涵。第叁,以大连主要经济功能区为例,分别从特殊经济功能区涌现推动市域城镇体系演化、大型经济功能区主导大连都市空间形态演变、经济功能区引导下的都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叁个方面探讨了经济功能区对城市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地域空间结构的影响。第四,全面、系统总结、提炼了特殊经济功能区对城市化空间效应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特殊经济功能区面临的主要城市化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增长极集聚和引力扩散下的空间辐射和带动作用;制度改革与创新推动;跨国公司及主导企业的牵引推动产业链式成长;母城有机疏散和自身空间效益提高的同向拉动;通过产业空间优化与重组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园区发展带来的交通系统建设引导点-轴式空间节点发育;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加快生长节点的空间整合等七个方面。此外,论证了大型综合经济功能区的“飞地型”模式、大型高新技术园区的郊区化模式、中小园区组群发展的嵌入与填充模式等叁种特殊经济功能区城市化空间效应的空间模式。文章最后从规划协调、空间互动、城市功能提升、产业链式构建、文化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强化特殊经济功能区城市化特色的对策建议。

毕秀晶[7]2013年在《长叁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对企业空间组织以及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城市-区域的全球联系网络与内部空间组织演变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议焦点,世界城市/全球城市、世界城市网络、全球城市-区域、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等理论概念不断出,丰富了新时期城市-区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但多数理论与实证研究都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发展中国家的关注相对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分权化以及城市化(五化)分别从外部和内部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与区域空间组织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逐渐市场化、分权化以及快速城市化的国内背景使我国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化环境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化背景,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现有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典型城市-区域发展演化的空间特征、过程与机理进行系统分析,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理论体系。与此同时,系统分析我国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化特征、过程与机理也是我国国家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重要需求。国家十一五计划以来,“城市群战略”多次被写进国家级战略规划之中,强调城市群作为增长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促进区域的城市化与一体化进程。地方政府也积极主动的自上而下的推进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城市群的发展是能否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发挥其扩散效应、哪些因素影响了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成为城市群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需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国内外城市群相关理论及经验研究的梳理与总结入手,采用“理论演绎—假说提出—数据采集分析—模型模拟验证”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发展最为成熟的城市群之一——长叁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我国转型时期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城市群在不同空间尺度集聚扩散过程以及主要的动力机制,为后发的以及正在建设的城市群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依据。论文有叁个核心议题:一是,长叁角城市群区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空间演化特征如何?空间格局、空间联系以及内部的区域差异是如何演变的,是否表现出与国外城市-区域类似的多中心、网络化、均衡化态势?二是,城市群的集聚扩散态势如何,作为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是否已经显现?城市群内部的大都市区与城市群在更大的区域空间上是否存在溢出效应?空间溢出是否与空间分工演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叁是,我国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论文共分为八章对上述叁个核心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前叁章为理论演绎与假说提出部分,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第四、第五章分别对长叁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特征和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第七章则对长叁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以及行为主体的作用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最后一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缘起和研究目标、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并介绍了论文主要的数据来源和所用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首先在梳理城市群概念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城市群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与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别分析。其次进一步明确空间演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从传统城市地理学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从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区域非均衡理论到新区域主义学说)以及劳动空间分工理论叁个视角对城市群演进过程与机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第叁章是对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国内外城市群研究新进展的综述。着重关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城市-区域国际研究的新理论、新视角、新方法以及所发现的新特征。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论文研究的理论假说,并确定后文的分析框架。第四章与第五章是对长叁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演化规律、集聚扩散过程的实证分析。第四章从多尺度的空间视角出发,首先将长叁角城市群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空间层次,并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和宏观经济指标,从空间格局、空间联系与空间差异叁方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叁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长叁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呈现出“多中心化”、“均衡化”、“点-面化”与“网络化”的发展特征趋势特征。第五章则以第四章划分的不同空间尺度的空间层次为基础,首先分析了城市群演化过程中经济要素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集聚与扩散态势,并对大都市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然后,结合人口普查的从业人口数据,进一步从产业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城市群演化过程中的集聚扩散的主要内容。研究证实了大都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了制造业空间扩散、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集聚产业集聚与扩散特征。第六章与第七章是对长叁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分析。第六章从系统论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理论出发,探讨了该理论框架下城市群作为一个空间系统的演化过程、通道与关键的行为主体,并构建了基于企业、政府与劳动者叁个能动主体与城市群区域空间格局与空间联系演化的关联分析框架。其次,论文在第六章中实证分析了企业区位与再区位决策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作用力,检验企业空间组织演变与城市专业化和城市等级体系演变的耦合性。第七章则重点探讨各级政府的相关行为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作用。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了政府政策、规划和投资建设对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作用。在宏观层面,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群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以及城市联系演变的作用。在微观层面,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开发区(政府力量的集中体现)间的产业分工与联系的分析具体探讨了政府政策、规划和投资建设对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对城市分工与联系的作用以及对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作用。在探讨政府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直接作用的同时,也充分分析了政府通过对企业、产业的影响进而推动城市群演化的间接作用。第八章为总结和展望。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关于长叁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中的一些基本结论,并对该领域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1)以空间演化为桥梁将区域发展演变与生产空间演化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从空间格局、空间联系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只注重格局而忽略联系的不足。(2)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注重将不同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以及宏观与微观分析方法进行结合。从动态化、多尺度、多机制的综合视角对长叁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进行系统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论文在数据指标上采用了基于人口普查中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引入考虑空间自相关的空间滞后模型,更加客观、准确地模拟了区域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3)通过对大都市区在城市群内部“集聚与扩散”的实证分析,实证检验了大都市区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对周边县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新时代背景下增长极战略的空间效应,进而为城市群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意义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4)从区域空间演化的能动者行为出发,以系统论中的自组织与他组织为理论基础,从企业、劳动者和政府叁个行为主体的交互作用视角,将由城市群空间演化机制的研究逻辑一致地统一在动态兼容的理论框架体系之中,并实证分析了叁个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格局和空间联系演化的作用机理。在弥补了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企业的微观作用机制、缺少政府作用的实证支持等方面的不足的同时,为城市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经验借鉴。

张仁桥[8]2007年在《上海工业集聚区的空间整合与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工业集聚区是现代工业空间组织的基本单元。本文以工业集聚区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视角,分析了城市工业集聚区的理论基础和中国大城市的基本特征,并以上海市为案例,在分析上海市工业集聚区发展轨迹和经济绩效的基础上,构建上海工业集聚区空间整合模式和优化创新模式。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推动城市工业企业布局和工业集聚区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城市工业布局发展和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全文共七章,其中,前叁章属于理论研究,主要是工业集聚区相关研究、城市工业集聚区的理论基础,以及大城市工业集聚区的基本特征等问题的讨论,构建城市工业集聚区理论平台,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其后叁章属于实证研究,主要运用城市工业集聚区布局理论和中国城市工业集聚区发展的基本规律,探讨上海市工业集聚区发展轨迹,并梳理上海市工业集聚区优化和整合的思路或模式,构建上海市工业集聚区创新模式;最后一章,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讨论城市工业集聚区的空间规模和新城或工业集聚区距中心城市距离。在绪论部分。首先阐明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在选题背景方面,文章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选题的依据。选题意义在于丰富城市工业企业布局理论和工业集聚区,通过上海市工业集聚区研究,为上海未来发展和其他城市工业集聚区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然后,本章介绍主要研究内容和可能的突破点,最后阐述研究方法,并构建了论文研究框架。第1章国内外工业集聚区相关研究综述。工业集聚区研究涉及企业区位选择和城市工业企业布局结构,论文从工业区位论、工业集聚区及城市工业布局3个层面进行综述,理清城市工业集聚区研究的变化脉络。第2章城市工业集聚区的理论基础。在上一章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城市地租成本、运输成本的空间分布结构,接着阐述现代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新环境及其对城市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构建城市工业空间布局的总体模式,得到不同工业行业在城市中布局的圈层式结构;其次,分析了工业集聚区的内涵、类型及形成机理;最后,综合宏观(城市)和微观(工业集聚区)两个层面的因素,梳理工业集聚区与城市的关系。第3章我国大城市工业集聚区的基本特征。在上一章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城市工业集聚结构和城市工业集聚区布局结构两个层面分析城市工业集聚和集聚区布局的总体态势,然后重点分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位类型。第4章上海工业集聚区的发展轨迹与经济绩效。将上海工业集聚区发展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段,并总结了上海工业集聚区发展规律:(1)工业集聚区布局的离心倾向十分明显;(2)新型工业集聚区已占主导地位;(3)六大产业基地将成为工业集聚区中的重中之重。最后,本章从不同层面分析了上海工业集聚区发展的绩效。第5章上海工业集聚区调整和工业集聚区的空间整合。首先,本章分析了城市工业布局空间整合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工业布局空间整合的四种类型;其次,阐述了上海市工业布局调整的主要动因,认为城市功能升级、工业郊区化与企业自身发展等是上海工业布局调整的主因;再次,在此基础上,从圈层和轴向两个角度,分析了上海市域工业布局结构的变化,在圈层结构方面,上海市工业布局已经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由内圈、中圈和外圈构成的叁个圈层结构转变;在轴向结构方面,目前,正从传统的南北向内向型结构,向东西向外向型结构转变。最后,本章提出了上海市工业布局整合的模式,即分散整合模式、整体提升模式与局部提升模式。第6章上海工业集聚区空间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本章首先分析了工业集聚区空间模式的基本类型,根据工业集聚区与城市的关系,可分为城区一体化模式、城区互动模式与城区独立模式;根据工业集聚区的空间形态,可划分为离散状模式、带状模式与团块状模式;根据工业集聚区空间组织结构,又可分为网络形模式、集群模式与混合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工业集聚区空间模式的优化,根据工业集聚区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原生态的空间模式、社区介入的空间模式与城区融合的空间模式。最后,作为工业集聚区模式优化和创新的应用,文章提出了功能性节点城市的概念,从内涵、作用、外部特质、选建原则与区域布局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重点分析了临港新城和嘉定新城这两个功能性节点城市的模式创新。第7章在全文的最后,文章对城市工业集聚区的两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即工业集聚区的空间规模及其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关于工业集聚区空间规模,本章分别从理论基础和现实问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关于工业集聚区距中心城市的距离,与空间规模讨论类似,也是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工业集聚区距中心城市的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本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特色的或创新的尝试:(1)以城市工业空间布局的基本单元——工业集聚区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探讨了城市工业(集聚区)的圈层状布局结构,并从规模、区位、职能、空间组织等方面对城市工业集聚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2)在多层面、多视角,构建了上海市工业集聚区空间整合模式;(3)提出了城市工业集聚区空间优化思路和创新模式。

付磊[9]2008年在《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大都市正受到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等的多重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经历着急剧的演变进程。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转型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也由此成为当前中国城市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论文在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主流视野,“在社会关系的构成范畴和社会过程的空间属性的理论基础上”,建立包括宏观层面“社会—空间辩证法”,中观层面“社会—经济—制度的互动结构”和微观层面“能动者—结构的互动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研究框架,由此将城市空间结构划分为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和制度空间结构叁个研究层面。基于综合性的分析框架,论文分别深入到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的上海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型,经济空间结构和社会空间结构重组,经济组织和城市居民的空间行为等宏观和微观的层次上,从理论和实证的双层角度,全面分析了上海经济空间结构和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与机制。同时,论文通过对上海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变迁、制度作用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城市管理体制变革、转型中的政府行为与作用等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分析,揭示了影响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制度动力。基于以上研究,论文发现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和社会空间结构演变是在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制度转型促动下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重组,通过经济组织和城市居民等能动者的行为模式而实现的空间化过程;中国城市的发展及空间结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家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而诱致的结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与方向与市场化进程中制度变迁的总体路径密切相关,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制度与空间的互动过程构成了城市制度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制。在整体层面上,经济组织、居民和政府行为的互动机制成为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体动力,而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和制度空间结构的交互作用过程则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综合机制。

扎玛[10]2006年在《东北产业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振兴东北”是我国新世纪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它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列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第叁步战略目标“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它担负着区域经济振兴以及东北亚政治经济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东北的振兴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都是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各个产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更关系到东北区域经济的增长。东北问题主要源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各种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充分反应。东北曾经是我国工农业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地区,如今区域竞争能力却低于长叁角地区、珠叁角地区和京津地区。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仅是对东北工业的振兴,而应当是对东北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等全方位的振兴。东北各种矛盾问题所反映的本质归纳起来还是在于产业竞争能力弱。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通过产业创新来实现,产业创新是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通过产业创新,充分挖掘东北的资源潜力,将东北的企业、政府与大学和研究机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自主创新力,实现产业内外部要素价值的最大化。东北实行产业创新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关键在于产业创新的培育与开发。 本论文的研究出发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东北振兴,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研究东北问题,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分析东北

参考文献:

[1]. 上海开发区空间集聚模式与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D]. 詹水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D]. 刘曙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 迈向全球城市的规划思考[D]. 徐毅松. 同济大学. 2006

[4]. 京津冀区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研究[D]. 吴庆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5]. 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熊国平. 南京大学. 2005

[6]. 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城市化空间效应[D]. 仉培宏. 辽宁师范大学. 2011

[7]. 长叁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D]. 毕秀晶.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8]. 上海工业集聚区的空间整合与模式创新研究[D]. 张仁桥.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9]. 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D]. 付磊. 同济大学. 2008

[10]. 东北产业创新研究[D]. 扎玛.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上海开发区空间集聚模式与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