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相调功论文_韩猛,葛红娟,顾朱泉,谢刘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移相调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逆变器,感应,谐振,功率,电源,数据,电平。

移相调功论文文献综述

韩猛,葛红娟,顾朱泉,谢刘宏[1](2011)在《基于DSP的移相调功超声波电源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用TMS320LF2407 DSP产生全桥移相驱动脉冲的方法。实验结果证明全桥移相方法不仅可以调节输出功率,而且可以降低损耗提高电源的效率。(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应用》期刊2011年01期)

齐海润,彭咏龙,李亚斌[2](2010)在《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移相调功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现有感应加热电源功率调节方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脉宽移相调功与定角锁相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调节逆变器输出功率。该方法不仅满足了电压型逆变器的工作条件,而且实现了功率的大范围调节,主电路简单,可实现软开关。文中对输出功率与移相角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对该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及样机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大功率变流技术》期刊2010年06期)

赵志伟[3](2009)在《串联型感应加热电源脉宽移相调功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在金属热处理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电源所带负载也越来越复杂。为了使感应加热电源输出的功率稳定在额定功率附近,进而提高效率,本文提出了多种调功技术来解决负载匹配的问题。经过详细的比较分析,得出脉宽移相控制技术是目前比较适合串联型感应加热电源的一种调功技术,所以本文重点阐述了脉宽移相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理论上分析了脉宽移相控制技术下功率器件的损耗与移相角的关系,从而为移相角取值范围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和样机实验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其结果证明了分析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河北)》期刊2009-12-27)

周小荣,惠晶[4](2008)在《基于移相调功的叁电平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电平逆变器用于高电压大功率场合,可有效解决单只功率开关器件电压及电流定额受限的难题.基于这一优点,设计了适用于负载串联谐振的叁电平感应加热逆变电源,给出了叁电平逆变电源的拓扑结构,并采用PS-PWM(移相-脉宽调制)输出功率控制策略,在有效控制和调节输出功率的同时,改善了输出电压与电流波形的质量.采用PS-PWM控制方法,在器件额定电压确定时可提高1倍逆变器容量,且输出电压和电流的谐波也明显减少.利用PSPICE对25 kHz、540Vdc的超音频感应加热逆变电源的实际工况进行了仿真,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叁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及功率控制策略的正确与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孙金秋,怀红旗[5](2007)在《基于移相调功串联谐振逆变器动态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数据采样法建立了基于移相调功串联谐振逆变器的动态模型。并在Simulink环境中,采用FFT算法,仿真得出了逆变器的动态频率特性。两种方法得到的逆变器的模型相一致,从而证明了数据采样法同样可以用于DC-AC逆变器的建模。这里提出的FFT变换法也是建立逆变器模型的一种有力仿真方法。所建立的逆变器模型将为逆变器实际的试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07年20期)

孙金秋,怀红旗[6](2007)在《基于移相调功串联谐振逆变器的动态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数据采样法建立了基于移相调功串联谐振逆变器的动态模型。并在SIMULINK环境中,采用FFT算法,仿真得出了逆变器的动态频率特性。两种方法得到的模型相一致,从而说明数据采样法同样可以用于DC-AC逆变器的建模。所建的模型将为实际试验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变频器世界》期刊2007年09期)

时矗[7](2004)在《移相调功式IGBT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中小功率的感应加热电源多为并联谐振式主电路结构,功率调节通过直流侧调节实现:一种通过调节整流器件触发导通角实现,一种利用直流斩波电路实现。此类电源存在网侧功率因数较低,对电网谐波污染较大,效率不够高等缺点,而采用直流侧不控整流,逆变侧移相调功的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则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 本文首先对感应加热电源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等作一简单介绍,然后介绍了感应加热电源中两种不同类型的主电路结构形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设计方案。 确定了设计方案后论文详细分析了电源的主电路和系统各组成部分器件的参数计算和选取。 接着,论文着重分析研究了电源控制电路的原理及其具体实现方法,给出了详细的硬件电路设计原理图和各自的工作原理说明。 论文的第五章简要介绍了电源系统的控制软件的设计思路,给出了主要功能模块的软件设计框图。 最后,用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包对论文所算取的主电路参数,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有效性,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实验验证工作,给出了实验结果波形及其分析。(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4-05-01)

林小娥,吴兆磷[8](2000)在《固态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移相调功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固态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功率控制方法进行比较,仔细分析了移相调功方法的主电路工作原理,输出功率与移相角和工作频率之间的变化,并对移相调功方法的主要特点进行了介绍。(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杂志》期刊2000年06期)

毛鸿,候振程,吴昕[9](1997)在《半桥型IGBT移相调功感应加热电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工作频率为30-60kHz、功率为5kW串联准谐振移相调功感应加热电源的工作原理及实验仿真结果。控制电路采用LEM电流传感器和CD4046集成锁相环实现频率跟踪和移相调功,具有电路简单、效率高、体积小和成本低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工业加热》期刊1997年01期)

移相调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对现有感应加热电源功率调节方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脉宽移相调功与定角锁相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调节逆变器输出功率。该方法不仅满足了电压型逆变器的工作条件,而且实现了功率的大范围调节,主电路简单,可实现软开关。文中对输出功率与移相角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对该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及样机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移相调功论文参考文献

[1].韩猛,葛红娟,顾朱泉,谢刘宏.基于DSP的移相调功超声波电源的研制[J].电源技术应用.2011

[2].齐海润,彭咏龙,李亚斌.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移相调功方法研究[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0

[3].赵志伟.串联型感应加热电源脉宽移相调功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

[4].周小荣,惠晶.基于移相调功的叁电平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5].孙金秋,怀红旗.基于移相调功串联谐振逆变器动态模型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7

[6].孙金秋,怀红旗.基于移相调功串联谐振逆变器的动态模型的研究[J].变频器世界.2007

[7].时矗.移相调功式IGBT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

[8].林小娥,吴兆磷.固态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移相调功方法[J].电工技术杂志.2000

[9].毛鸿,候振程,吴昕.半桥型IGBT移相调功感应加热电源[J].工业加热.1997

论文知识图

基于移相调功的串联谐振逆变器...移相调功和调频调功时关断电流变...移相调功输出电压波形一12移相调功特性理论和仿真曲线基于移相调功的串联谐振逆变器的...移相调功期的波形

标签:;  ;  ;  ;  ;  ;  ;  

移相调功论文_韩猛,葛红娟,顾朱泉,谢刘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