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研发G系列轮式装载机

徐工研发G系列轮式装载机

一、徐工开发G系列轮式装载机(论文文献综述)

周馥隆,王小龙[1](2021)在《匠心铸造精品 驱动行业持续发展 “2021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颁奖典礼暨嗨购节隆重举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4月16日,由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指导,《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主办,匠客工程机械传媒承办的"2021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颁奖典礼暨嗨购节"以云直播的方式成功举行。在颁奖盛典上,"2021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金手指奖、技术创新金奖、市场表现金奖、应用贡献金奖、金口碑奖、评委会奖、年度TOP50奖以及年度供应商奖各花落有主。同期的嗨购节吸引了众多终端用户参与,在国民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奉献了一场荣耀与责任的饕餮盛宴,彰显了中国工程机械持续的发展活力。

施頲俊[2](2021)在《A公司轮式装载机箱桥产品质量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从国务院近些年印发的质量发展纲要和工作指导方针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正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其关键就是质量的管理和发展。本论文涉及的工程机械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该行业质量竞争力处于中等阶段。近五年工程机械企业产品的高质量已成为行业内各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本论文所指产品应用于装载机市场,在工程机械行业中是仅次于挖掘机的第二大市场。众所周知,整机设备的质量水平取决于核心零部件的质量管理水平。变速箱和车桥是轮式装载机的两大核心零部件。本论文以A公司轮式装载机变速箱及车桥产品质量管理为例,通过质量对客户满意度、销售、质保成本等造成影响的数据反映A公司质量管理的现状,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创新质量管理理论和鱼刺图等相关工具方法,从人、机、料、法、环质量管理五要素的角度,基于五年的实际数据归纳和分析问题,并针对员工质量意识薄弱,外部供应商来料监管不严和产品研发团队研发能力不足三个主要问题分别构建了员工培训机制,供应商全要素变更控制管理,研发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标杆分析和授权激励的解决方案。并运用PDCA培训法,以人为本的质量文化等措施来保障方案的实施。当前,中低端装载机主要采用国产品牌箱桥,高端装载机依赖于进口品牌箱桥。国产品牌箱桥的性能、质量还有待于突破。A公司进口品牌箱桥产品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后续质量管理优化方案的实践,对A公司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希望能为其他箱桥制造企业或相近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为中国的制造业的高质量的创新发展发挥积极的影响。

曹丙伟[3](2020)在《双变量液压系统装载机动态功率匹配及节能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装载机作为非道路机械中土石方作业的重要机种,常用以完成物料的铲掘、举升及卸载等工作。目前国内装载机虽然在产销量上多年稳居世界首位,但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技术创新,装载机制造企业缺乏自身的技术特点,这是导致国内装载机行业同质化严重、产品价格恶性竞争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装载机的技术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配备双变量液压系统的装载机为载体,结合在国内首次实现的数字变量、极限牵引力控制、单手柄转向及变截面等强度铸造动臂等技术,立足于大量的装载机转向、I型循环、V型循环等实验数据,重点对装载机的动态功率匹配及节能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由液压系统节能问题出发,通过机构优化稳定了转向系统压力,与定量系统对比分析得到了变量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节能特性,并提出了可应用于装载机的数字变量技术;由功率角度问题出发,提出了基于V型循环的分阶段功率匹配控制策略及极限牵引力铲装功率匹配控制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转向系统功率波动较大及产生的损耗问题,搭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转向系统机构优化模型。以转向油缸铰接点位置及转向系统传递函数角度出发,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机构优化模型,设计转向系统优化程序,优化转向油缸铰接点位置和转向油缸尺寸,优化后转向液压系统实验未发现明显的压力波动,提高了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及转向液压系统功率利用率。(2)提出了通过优化工作装置机构来提高液压系统的功率利用率的方法,结合实验与仿真,对变量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节能特性进行研究。搭建了变量工作装置负载敏感液压系统模型,与定量系统展开了不同作业工况下的能耗对比工作,通过大量动臂举升及I型循环实验,得到了变量系统的节能特性及不足之处。对应用于本装载机的变量液压系统节能控制技术进行了原理分析及实验验证,根据负载敏感变量液压系统原理,提出了数字变量技术,结合作业工况完善了相应控制策略并完成软件编程及试验台搭建工作。(3)为提高装载机的功率利用率,提出了基于图像识别算法的发动机分功率匹配控制策略。对不同种类物料的铲装作业阻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并进行了铲装实验验证,基于图像识别算法构建了物料识别模型,提出了基于物料识别的铲装控制策略,进行铲装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实现了发动机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降低了油耗。(4)为了减少铲装阶段因轮胎滑转造成的功率损耗,提出减阻插入机理并实现极限牵引力铲装控制。明确了铲装作业阻力形成机理,提出了铲装减阻插入方法,基于大量铲装实验数据,搭建了PSO-SVM模型,实现了牵引力与提升力之间的平衡,提出了基于扭矩差值和转速差值两种极限牵引力铲装控制策略,降低了铲装峰值功率,达到了发动机的功率动态匹配,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苗颖彬[4](2020)在《工程车辆驾驶室舒适性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愈发注重产品的使用舒适性。即使是功能属性非常强的工程机械类产品,使用时的舒适性优劣也逐渐成为各品牌产品的主要竞争领域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关工程车辆驾驶室的研究逐渐增多,相关企业投入大量资源以期优化驾驶员舒适性,但目前有关工程车辆驾驶室优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应用人机工程学相关原理改善驾驶员生理向舒适性领域,针对驾驶员心理向舒适性优化的研究较少,且现有心理向舒适性优化解决方案也存在许多待改善之处。本文首先对工程车辆驾驶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针对驾驶员心理舒适性研究较少、驾驶室形态设计过度依赖设计师主观经验等问题;其次以感性工学理论为指导,以轮式装载机驾驶室为切入口,通过聚类分析法、形态分析法、语义差异法、因子分析法等研究手段,建立驾驶室形态设计要素与用户感性意象之间的映射关系;再次依据数量化理论Ⅰ类进一步对二者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探讨,并借助SPSS软件建立函数关系;接着将上述函数关系引入到交互式遗传算法中,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适应度函数,再利用MATLAB软件中的相关工具箱实现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轮式装载机驾驶室舒适性优化设计系统的构建;最后利用该构建的舒适性优化设计系统执行遗传优化操作,输出用户满意的优化设计方案表现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输出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评价,验证系统的效度与信度。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轮式装载机驾驶室舒适性优化设计系统以用户偏好为导向,有利于提升工程车辆驾驶室设计优化的效率、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切实改善驾驶员心理向舒适性。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其他类似的隐性指标优化问题同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强[5](2020)在《晋工机械公司轮式装载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机械行业是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基础建设投资因素影响较大的周期性行业。2016年行业再度开启了上升周期并呈现出延长的态势,但却不再是对过往周期的简单重复。市场环境、竞争格局以及行业内相关的各个主体的行为模式均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轮式装载机是我国工程机械产销量最大的产品种类之一。装载机行业对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必须适时地对自身的营销策略进行动态评估以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晋工机械公司作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中的一家民营企业,以生产和销售轮式装载机为其主要经营业务,公司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本文以晋工机械公司轮式装载机营销策略的优化研究为主题,对与研究相关的营销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利用调查研究取得的结果,发现和探寻公司现行营销策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运用研究模型工具对企业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和行业市场环境及内部营销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对公司自身的客观分析确定企业应选择的发展策略;进而寻找公司的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提出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和服务方面的营销优化策略和使营销优化策略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王小龙[6](2019)在《引领行业发展 践行“制造强国”战略 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2019)榜单揭晓》文中指出2019年4月2日,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指导,《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主办,匠客工程机械传媒承办的"2019工程机械产品发展(北京)论坛暨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颁奖典礼"在京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及下属分支机构、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相关行业协会以及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施工企业、科研机构、

段飞[7](2019)在《5吨轮式装载机传动系统节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轮式装载机在市场上占有量大、销量高,二氧化碳、硫化物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几年,全社会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越来越重视,目前节能型工程机械产品成为行业的新宠,节能型装载机也面临新的市场机遇,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开发节能型轮式装载机将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方向。本文对5吨轮式装载机传动系统节能进行研究。首先,以某5吨轮式装载机为研究对象,对其传动系统进行分析,基于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特性,提出了采用低速发动机与低速大能容行星式变矩器匹配的节能方案;进行了低速发动机与低速大能容行星式变矩器匹配方案计算,与原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方案相比,输出扭矩增大,同时,整机工作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域,实现了节能的目的。最后,对样机进行了动力性能测试,并与原机型节能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装载机动力性能的前提下,新方案较原机型在行驶和铲装工况下节油率提高。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8](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陈能诵,张铁军,王婧婷[9](2014)在《土石方机械看点》文中认为bauma China 2014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盛会,国内外各大厂商登场亮相,看点颇多。在如此巨大的工程机械饕餮盛宴中,记者就如下几点感受,与读者们一起交流:(1)持续加"大"。在以往的展会中,也展出过不少大型或特大型设备。但今年的展会恰逢工程机械行业处于低谷,这些以往靠玩"大家伙"博取眼球的展商可要掂量掂量兜里的人民币了。往往这些"大家

本刊编辑部[10](2014)在《匠心沁入 从容应对——bauma China 2014直通未来》文中指出2014年11月25-28日,bauma China 2014(第7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在凄冷细雨与温婉秋风的夹杂下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如期上演,时隔两年行业人再次齐聚上海。一样的地点,一样的场景,不一样的是我们的心境。在这个艰难的岁月里,行业人用更加理智和坚定的实际行动和从容不迫的气度守望着未来。在为期4天的展会中,观众数量、展商数量以及展会服务等各方面均实现了

二、徐工开发G系列轮式装载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工开发G系列轮式装载机(论文提纲范文)

(1)匠心铸造精品 驱动行业持续发展 “2021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颁奖典礼暨嗨购节隆重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洞察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产品力量“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榜经典回顾
“云”演播厅直播+在线嗨购创新模式引爆海量传播
持续创新,以技术升级引领行业发展
    极限化产品成就大国重器
    核心技术突破主力机型升级换代明显
    整机性能增强特殊工况攻坚克难
    电动化+节油技术顺应国家低碳政策
    核心配套件提供强有利技术支撑
    致敬工匠感谢有你!
同期活动精彩纷呈行业影响力传播力进一步提升
中联重科ZAT18000H型全地面起重机
山推SD90-C5型履带式推土机
徐工XC9350型超大吨位轮式装载机
三一SCC40000A型履带起重机
柳工856E-MAX型电动轮式装载机
徐工XM1205F型铣刨机
同力重工TL885型非公路宽体自卸车
三一SYM5445THBES 620C-10A型混凝土泵车
山河智能SWDM160H2型旋挖钻机
日立建机ZX890LCH-5A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
徐工XCA750型全地面起重机
三一SY550H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
小松PC500LC-10M0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
山东临工L968FHD型轮式装载机
宇通YTR200AE型纯电动旋挖钻机
上海金泰G90型液压连续墙抓斗
中联重科ZT68J型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
山河智能SWE600F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
凯斯SR250B型滑移装载机
徐工XR400E型旋挖钻机
山东临工E6205F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
徐工XGL1800型风电专用起重机
中联重科ZLJ5318GJBJH1E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卡特Cat?305.5E2型迷你液压挖掘机
现代R245VS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
斗山DX60W ECO型轮式液压挖掘机
中联重科ZE550EK-10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
雷沃FR350E2-HD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
山推SE245LC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
山推建友SjHLS240-5D型混凝土搅拌楼
雷萨TX408型自动挡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山工机械SEM526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
南方路机LLB系列连续间歇一体式双核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铁拓机械TSC系列连续式沥青混合料热再生组合设备
徐工XS225JS型电控直接换挡压路机
三一SSP90C-8型摊铺机
临工重机EP760型液压打桩机
中联重科ZR500L型旋挖钻机
三一SR405R-HK型旋挖钻机
雷沃FL960K型轮式装载机
英轩重工YX677HV型轮式装载机
山工机械SEM676D型轮式装载机
宇通YTK90E型非公路宽体自卸车
徐工XGS50K型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
临工重机T28J型直臂式升降工作平台
中联重科WA6012-6A型平头塔机
徐工SQS200型随车起重运输车
三一SAC16000S型全地面起重机
大陆集团康迪泰克
致辞嘉宾

(2)A公司轮式装载机箱桥产品质量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相关理论概述
        1.4.1 全面质量管理
        1.4.2 创新质量管理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A公司外部环境分析和质量管理现状
    2.1 公司背景及轮式装载机箱桥产品介绍
    2.2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2.2.1 宏观环境分析
        2.2.2 行业环境分析
        2.2.3 同行竞争对手分析
    2.3 公司箱桥产品质量管理现状
        2.3.1 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组织架构
        2.3.2 公司现有质量管理流程
        2.3.3 质量管理问题对产品市场份额的影响
        2.3.4 质量管理问题对成本及利润的影响
        2.3.5 质量管理问题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第3章 A公司箱桥产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质量管理问题的诊断
        3.1.1 2015-2019年产品失效零件种类统计
        3.1.2 质量管理问题按五要素归类统计分析
    3.2 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装配过程人为差错率较高
        3.2.2 装配线工装不齐全
        3.2.3 供应商来料品质不良
        3.2.4 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影响产品质量
        3.2.5 环境清洁度控制不达标
    3.3 质量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3.3.1 员工质量意识薄弱
        3.3.2 装配线工装配置缺少或不统一
        3.3.3 供应商来料监管不严格
        3.3.4 研发缺乏质量体系建设及授权激励
        3.3.5 环境清洁度控制不严及产品抗污染等级不高
        3.3.6 质量管理问题成因汇总
第4章 A公司箱桥产品质量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4.1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4.1.1 选择适合的员工并加强培训
        4.1.2 完善KPI考核指标并给予及时的奖罚
    4.2 提高工装配置的一致性和及时性
        4.2.1 提高工装配置的一致性
        4.2.2 提高工装投入的及时性
    4.3 供应商质量控制流程的优化方案
        4.3.1 全要素控制供应商来料变更流程
        4.3.2 供应商来料检验标准的严格执行
    4.4 全方位提高研发能力以确保产品质量可靠
        4.4.1 研发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优化
        4.4.2 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及全方位研究标杆产品
        4.4.3 研发团队授权与激励
    4.5 加强环境清洁度控制及提高产品抗污染等级
        4.5.1 加强装配环境清洁度控制
        4.5.2 提高产品关键零件防护等级以适应恶劣环境
第5章 A公司箱桥产品质量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5.1 公司箱桥产品质量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
        5.1.1 实施目的
        5.1.2 实施计划
        5.1.3 实施重难点
    5.2 公司箱桥产品质量管理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
        5.2.1 强化管理层支持
        5.2.2 创造以人为本的质量文化氛围
        5.2.3 人力资源保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3)双变量液压系统装载机动态功率匹配及节能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装载机液压系统概述
        1.2.1 装载机液压系统研究现状
        1.2.2 装载机液压系统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装载机功率匹配与节能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柴油发动机节能技术
        1.3.2 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节能技术研究现状
        1.3.3 相关节能控制策略的移植
        1.3.4 现存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装载机机构优化及功率匹配
    2.1 液压系统功率损耗对比
        2.1.1 转向系统压力波动问题
        2.1.2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能耗对比
    2.2 装载机机构设计优化分析
        2.2.1 转向油缸铰接点位置优化
        2.2.2 工作装置机构优化
    2.3 动力传动系统匹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载机液压系统能耗分析与实验研究
    3.1 转向液压系统
        3.1.1 转向液压仿真模型
        3.1.2 转向系统的优化实验验证
        3.1.3 压力波动深入分析
    3.2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
        3.2.1 工作装置负载敏感系统
        3.2.2 工作液压系统仿真模型
        3.2.3 空载提升对比
        3.2.4 I型循环作业
    3.3 两系统功率对比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量液压系统节能控制研究
    4.1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4.2 变量液压系统合流问题
    4.3 装载机数字变量技术
        4.3.1 数字变量技术控制机理
        4.3.2 数字变量技术试验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V型循环的发动机分阶段功率匹配策略研究
    5.1 分阶段功率控制策略
    5.2 物料识别机理分析
        5.2.1 作业阻力计算
        5.2.2 物料铲装试验
    5.3 物料识别算法研究
        5.3.1 物料识别模型
        5.3.2 物料识别实验
    5.4 V型循环节能作业
        5.4.1 工作装置记忆功能
        5.4.2 误差预测模型
    5.5 节能作业探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极限牵引力铲装控制策略下的发动机功率匹配
    6.1 铲装作业功率损耗及现有解决办法
        6.1.1 功率损耗对比
        6.1.2 现有解决方案
    6.2 铲装作业阻力机理分析
        6.2.1 作业阻力密实核形成机理
    6.3 极限牵引力控制策略的提出
        6.3.1 牵引力与提升力平衡机理
        6.3.2 预测算法模型
    6.4 极限牵引力铲装实验验证
        6.4.1 基于扭矩差值铲装实验
        6.4.2 基于转速差值铲装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工程车辆驾驶室舒适性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程车辆驾驶室舒适性研究现状
        1.2.2 感性意象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1.2.3 交互式遗传算法在产品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基于感性意象的舒适性优化相关理论研究
    2.1 驾驶室舒适性研究
        2.1.1 舒适性的含义
        2.1.2 工程车辆驾驶舒适性影响要素分析
        2.1.3 工程车辆驾驶室舒适性影响要素分类
    2.2 感性意象获取相关理论与方法
        2.2.1 语义差异法
        2.2.2 聚类分析法
        2.2.3 形态分析法
        2.2.4 因子分析法
    2.3 数量化理论Ⅰ类概述
        2.3.1 数量化理论Ⅰ类的起源
        2.3.2 数量化理论Ⅰ类的原理
        2.3.3 数量化理论Ⅰ类的应用
    2.4 交互式遗传算法概述
        2.4.1 交互式遗传算法的起源
        2.4.2 交互式遗传算法的原理
        2.4.3 交互式遗传算法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程车辆驾驶室感性意象评价量表构建
    3.1 工程车辆驾驶室需求层次分析
        3.1.1 驾驶室产品形态人机工程分析
        3.1.2 驾驶室产品形态审美体验分析
        3.1.3 驾驶室产品形态内涵语义分析
    3.2 工程车辆驾驶室代表形态特征筛选
        3.2.1 原始样本的收集与整理
        3.2.2 样本库样本形态分析提取
        3.2.3 代表样本的筛选
    3.3 工程车辆驾驶室代表意象词汇筛选
        3.3.1 原始意象词汇的收集
        3.3.2 代表意象词汇的筛选
    3.4 建立驾驶室感性意象评价量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IGA的舒适性优化设计模型构建
    4.1 基于数量化理论Ⅰ类的关系模型构建
        4.1.1 构建映射关系的数学模型
        4.1.2 模型求解及相关系数分析
        4.1.3 轮式装载机驾驶室实例分析
        4.1.4 关系模型检验
    4.2 基于IGA的舒适性优化设计模型构建
        4.2.1 染色体编码与解码
        4.2.2 适应度函数建立
        4.2.3 遗传优化操作流程
    4.3 基于MATLAB舒适性优化设计系统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舒适性优化设计系统应用与输出方案评价
    5.1 驾驶室舒适性优化设计系统应用实例
        5.1.1 系统界面设置简介
        5.1.2 需求导入及种群初始化
        5.1.3 遗传所需参数设置
    5.2 优化设计方案输出
        5.2.1 设计方案心理舒适性需求导入
        5.2.2 设计方案生理舒适性需求导入
        5.2.3 设计方案输出呈现
    5.3 优化设计方案评价
        5.3.1 设计方案的心理向评价
        5.3.2 设计方案的生理向评价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60 个轮式装载机驾驶室样本图
附录2 线上问卷调研系统
附录3 样本平均相似性评分数据表
附录4 150 个轮式装载机驾驶室感性意象词汇
附录5 装载机驾驶室意象语义词汇调研问卷
附录6 装载机驾驶室评价代表感性词汇对调研问卷
附录7 装载机驾驶室感性意想评价量表调研问卷
附录8 驾驶室代表性样本反应矩阵表
附录9 舒适性优化设计系统MATLAB代码(部分)
附录10 研究成果展板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5)晋工机械公司轮式装载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 研究工具与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STP营销理论
    2.2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2.3 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营销相关理论研究
第三章 晋工机械公司轮式装载机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3.1 晋工机械公司基本情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公司营销部组织结构
        3.1.3 公司经销商情况
    3.2 晋工机械公司轮式装载机产品营销现状
        3.2.1 销售台量情况
        3.2.2 销售区域分布
        3.2.3 销售方式
        3.2.4 客户年龄结构
    3.3 晋工机械公司轮式装载机营销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产品方面
        3.3.2 价格方面
        3.3.3 渠道方面
        3.3.4 促销方面
        3.3.5 服务方面
    3.4 晋工机械公司轮式装载机营销策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晋工机械公司轮式装载机营销环境分析
    4.1 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4.1.1 政治和法律环境因素分析
        4.1.2 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4.1.3 社会和文化环境因素分析
        4.1.4 技术环境因素分析
    4.2 行业营销环境分析
        4.2.1 行业总体状况
        4.2.2 行业竞争环境
        4.2.3 市场需求环境
    4.3 内部营销环境分析
        4.3.1 品牌与技术资源
        4.3.2 组织与人力资源
        4.3.3 资本与财务资源
    4.4 晋工机械公司SWOT分析
        4.4.1 优势分析
        4.4.2 劣势分析
        4.4.3 机会分析
        4.4.4 威胁分析
第五章 晋工机械公司轮式装载机市场定位
    5.1 市场细分
        5.1.1 产品细分
        5.1.2 区域细分
        5.1.3 客户细分
    5.2 目标市场选择
        5.2.1 产品选择
        5.2.2 区域选择
        5.2.3 客户选择
    5.3 市场定位
第六章 晋工机械公司轮式装载机营销优化策略
    6.1 产品优化策略
        6.1.1 进行产品形象升级
        6.1.2 强化产品精益化制造
        6.1.3 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
    6.2 价格优化策略
        6.2.1 重点市场战略定价机制
        6.2.2 普通市场产品服务一体化定价机制
        6.2.3 直属市场特殊定价机制
    6.3 渠道优化策略
        6.3.1 差异化渠道策略
        6.3.2 开发个人渠道
        6.3.3 建立线上渠道
    6.4 促销优化策略
        6.4.1 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促销
        6.4.2 区域差异化促销
        6.4.3 客户定制化促销
    6.5 服务优化策略
        6.5.1 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导向的服务策略
        6.5.2 客户自助式服务策略
        6.5.3 客户服务升级到客户体验的服务策略
第七章 晋工机械公司轮式装载机营销优化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7.1 打造公司共生型商业模式
        7.1.1 建立共享共赢的新型供应链关系
        7.1.2 建设供应链信息化平台
        7.1.3 积极探索和推动供应链融资业务
        7.1.4 完善公司内部利益共享机制
    7.2 公司内部组织管理保障
        7.2.1 建立健全部门之间协同联动机制
        7.2.2 调整完善部门内部职能岗位设置
        7.2.3 积极打造组织内部的奉献关系
    7.3 公司人才机制保障
        7.3.1 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7.3.2 规避家族式民营企业人才管理误区
        7.3.3 构建公司与经销商人才协同管理机制
    7.4 公司资金运营保障
        7.4.1 增强内部融资
        7.4.2 完善外源融资
        7.4.3 优化股权结构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引领行业发展 践行“制造强国”战略 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2019)榜单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主力机型升级换代效果显着
深度创新极限产品再次突破
攻坚克难针对特殊工况创新设计
技术彰显核心配套件成就产品登榜
致敬工匠感谢有你!

(7)5吨轮式装载机传动系统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轮式装载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轮式装载机研究现状
        1.2.2 国内轮式装载机研究现状
        1.2.3 轮式装载机发展趋势
    1.3 轮式装载机液力变矩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国外轮式装载机液力变矩器研究现状
        1.3.2 国内轮式装载机液力变矩器研究现状
        1.3.3 装载机液力变矩器发展趋势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某型轮式装载机传动系统分析及节能方案研究
    2.1 轮式装载机的传动系统
        2.1.1 轮式装载机传动系统的一般组成和工作要求
        2.1.2 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1.3 发动机特性
        2.1.4 液力变矩器特性
        2.1.5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联合工作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2.2 某型轮式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性能分析
        2.2.1 某型轮式装载机整机和传动系统的基本参数
        2.2.2 某型轮式装载机发动机参数及外特性曲线
        2.2.3 某型轮式装载机液力变矩器特性分析
        2.2.4 某型轮式装载机牵引性能计算
    2.3 某型轮式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的节能方案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速大能容液力变矩器与低速发动机的匹配
    3.1 某型轮式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匹配计算
        3.1.1 低转速发动机的参数及外特性曲线
        3.1.2 低速大能容液力变矩器特性分析
    3.2 优化后轮式装载机牵引性能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某型轮式装载机的节能效果试验
    4.1 试验要求
    4.2 试验方案设计
    4.3 动力性能试验
    4.4 节能效果试验
    4.5 试验结果分析及节能效果评价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1 土石方机械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1.1.3 存在的问题
        1.1.4 研究发展趋势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1.2.1. 2 新能源技术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1.2.2. 5 问题与展望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1.3.2. 2 技术优点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1.3.2. 5 发展趋势
        1.3.2. 6 展望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1.4.2. 7 其他技术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1.4.4 存在问题
        1.4.5 展望
2压实机械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热点研究方向
        2.2.3 存在的问题
        2.2.4 研究发展趋势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2 热点问题
        2.3.3 存在问题
        2.3.4 发展趋势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2 存在的问题
        2.4.3 热点研究方向
        2.4.4 研究发展趋势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2.5.2 热点研究方向
        2.5.2. 1 控制技术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2.5.3 存在问题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2.5.4 研究发展方向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6.2 研究热点
        2.6.3 主要问题
        2.6.4 发展趋势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7.2 热点研究方向
        2.7.3 存在的问题
        2.7.4 研究发展趋势
3路面机械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3.1.1. 1 烘干筒
        3.1.1. 2 搅拌缸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3.1.2. 2 沥青烟
        3.1.2. 3 排放因子
        3.1.3 存在的问题
        3.1.4 未来研究趋势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3.2.3 存在的问题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 1 搅拌机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3.3.1. 3 搅拌工艺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3.3.2 存在问题
        3.3.3 总结与展望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4.1. 1 作业机理
        3.4.1. 2 设计计算
        3.4.1. 3 控制系统
        3.4.1. 4 施工技术
        3.4.2 热点研究方向
        3.4.3 存在的问题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3.5.2 存在问题
        3.5.3 总结与展望
4桥梁机械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4.1.4 发展趋势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5隧道机械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5.1.1. 2 锚杆钻机
        5.1.2 存在的问题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5.2.1 盾构机类型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5.2.2 盾构刀盘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5.2.2. 3 存在的问题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5.2.3 盾构刀具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5.2.3. 3 存在的问题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5.2.4 盾构出渣系统
        5.2.4. 1 螺旋输送机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5.2.6 壁后注浆系统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5.2.6. 3 存在的问题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5.2.7 盾构检测系统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5.2.7. 3 存在的问题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5.2.8 盾构推进系统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5.2.8. 3 存在的问题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5.2.9 盾构驱动系统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5.2.9. 3 存在的问题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6养护机械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6.1.1 国外研究现状
        6.1.2 热点研究方向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6.1.3 存在的问题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6.1.3. 2 作业效率低
        6.1.3. 3 除尘效率低
        6.1.3. 4 静音水平低
        6.1.4 研究发展趋势
        6.1.4. 1 节能环保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6.4.2 热点研究方向
        6.4.3 存在的问题
        6.4.4 研究发展趋势
        6.4.4. 1 整机技术
        6.4.4. 2 动力技术
        6.4.4. 3 传动技术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6.4.4. 5 智能化技术
        6.4.4. 6 环保技术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6.5.1. 3 存在的问题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6.5.2. 3 存在的问题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6.5.3 冷再生设备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6.6.1 前言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6.6.2. 4 研究方向
        6.6.2. 5 存在的问题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6.6.3. 5 存在的问题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6.6.4. 5 存在的问题
        6.6.5 研究发展趋势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6.7.1 技术简介
        6.7.1. 1 施工技术
        6.7.1. 2 施工机械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6.7.3. 1 研究热点
        6.7.3. 2 发展趋势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9)土石方机械看点(论文提纲范文)

徐工“矿山双雄”引关注
柳工发布12吨H系列CLG8128H装载机
三一重机发布矿山型及轮式挖掘机、挖掘装载机和轮式装载机
厦工XG956HN装载机及XG815W轮挖新品亮相
山东临工推出L9120F装载机和LG6460E挖掘机
英轩重工YX656V定变量装载机亮相
沃尔沃参展阵容强大
约翰迪尔携多款挖掘机新品亮相
斗山发布9C系列挖掘机
住友建机发布SH210-6全新系列挖掘机
利勃海尔展出多款土方机械
日立建机推两款挖掘机新品
雷沃新一代D系列挖掘机
神钢推出SK系列最新挖掘机
德国宝峨 (BAUER) 展台精彩纷呈
三一矿机发布SAT40铰接式矿用自卸车
奥地利洛克斯特展出R700S“城市破碎机”

(10)匠心沁入 从容应对——bauma China 2014直通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国际观众及展商数量增幅大
用户需求趋于理性
智能化和环保性突显
整体解决方案逐步完善
商务配对系统首次启用
    徐工集团 高端引领绿动世界
    徐工挖机 展示矿用实力
    徐工施维英 举办全球客户峰会
    徐工基础 “绿色创想”
    中联重科 绿色革命引领制造未来
    三一集团 用技术创新迎接“新常态”
    柳工 迎接未来挑战
    山东临工 展现装备制造强力
    厦工 “定变量”液压系统亮相
    国机重工 重磅产品彰显央企实力
    雷沃重工 在稳健中实现融合与创新
    山河智能 取得“精”、“新”突破
    晋工 “时尚”新品开启崭新未来
    临工集团 携全系列产品参展
    科泰重工 KP307型压路机聚焦展场
    陆德 开启生态拌合新时代
    山重建机 “机液混合”迎接节能时代
    南方路机 优质产品引发销售热潮
    志高掘进 精筑四海掘进全球
    英轩重工 全新产品精彩呈现
    星邦重工 用云监控解决服务难题
    彭浦 新产品新征程
    中交西筑 中交集团副总裁宋海良视察展台
    抚挖 全新重磅产品
    易极拍 发布2015战略
    日立建机 5A系列引领环保潮流
    小松 才绘中国, 出彩人生
    斗山 20周年纪念庆典暨9C系列新品发布
    现代重工 挑战与革新
    神钢迎接“新10代”
    石川岛中骏 十周年喜踏新征程
    住友建机 凝聚客户价值, 6系新机首秀
    沃尔沃建筑设备 心致远创无限
    约翰·迪尔 首次出征输入行业驱动力
    特雷克斯 战略转型与中国市场
    阿特拉斯·科普柯 (矿山) “稳”中求胜
    阿特拉斯·科普柯 (建筑) 多款新品重磅出击
    山特维克 多款新品首发
    马尼托瓦克 新型塔式起重机首次亮相
    芝加哥气动 首次在中国发布全系列建筑设备
    威克诺森 专业领域用户首选
    安迈 倡导沥青搅拌站绿色发展
    吉尼 带您到达更高处
    捷尔杰 全系明星产品集结
    斯凯杰科 顺风启航
    吉凯恩 非公路领域持续创新
    INSEROEquipment 登陆亚洲
    科勒 推出新款发动机
    康明斯 用最经济的成本获取最佳的产品
    珀金斯 低排放满足全球市场
    MTU 发动机及服务全方位呈现
    道依茨 150周年庆典站在技术浪尖
    FPT 绿色“心脏”律动中国
    丹佛斯 携创新动力技术亮相
    博世力士乐 创新引领未来
    壳牌 卓越伙伴, 助赢先机
    米其林 选对轮胎改变一切
    特瑞堡 实心轮胎受青睐
    伊顿 技术为先
    MTS 在传感器市场逆势增长
    索斯科 创新工程机械解决方案
    德纳 专注于技术升级
    PMP 重磅新品引领技术潮流
    康迪泰克 旗下业务单元盛装亮相
    斯堪尼亚 工程车的全面解决方案
    ITT 掀起“节能低碳之风”

四、徐工开发G系列轮式装载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匠心铸造精品 驱动行业持续发展 “2021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颁奖典礼暨嗨购节隆重举行[J]. 周馥隆,王小龙.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1(03)
  • [2]A公司轮式装载机箱桥产品质量管理优化研究[D]. 施頲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5)
  • [3]双变量液压系统装载机动态功率匹配及节能控制技术研究[D]. 曹丙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4]工程车辆驾驶室舒适性优化设计研究[D]. 苗颖彬. 燕山大学, 2020(01)
  • [5]晋工机械公司轮式装载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王强. 兰州大学, 2020(01)
  • [6]引领行业发展 践行“制造强国”战略 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2019)榜单揭晓[J]. 王小龙.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19(03)
  • [7]5吨轮式装载机传动系统节能研究[D]. 段飞. 长安大学, 2019(01)
  • [8]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9]土石方机械看点[J]. 陈能诵,张铁军,王婧婷.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4(12)
  • [10]匠心沁入 从容应对——bauma China 2014直通未来[J]. 本刊编辑部. 今日工程机械, 2014(12)

标签:;  ;  ;  ;  ;  

徐工研发G系列轮式装载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