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湖北省咸宁市结核病防治院4371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重症科室中60名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喉镜直视下经口器官插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纤支镜引导经鼻器官插管治疗,两组患者在吸痰后均给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间(min)、PIC出现时间(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d)、有创通气时间(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对严重呼吸衰竭合并慢阻肺患者采用呼吸内镜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治疗质量,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呼吸内镜;呼吸内科;临床效果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根据临床医疗数据显示,慢阻肺疾病在我国有着9.9%的发病率[1]。严重呼吸衰竭合并慢阻肺疾病的病理十分复杂,在我国目前的医疗体系当中有着多种治疗方式,本文主要研究呼吸内镜在对严重呼吸衰竭合并慢阻肺患者治疗当中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样本选自本院重症科室60例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样本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60例患者均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以及《呼吸衰竭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严重呼吸衰竭合并慢阻肺疾病,采用随机抽样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最大为76岁,最小年龄为45岁,年龄均值为(59.1±4.2)岁;观察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年龄为47岁,年龄均值为(61.1±5.1)岁。两组患者均排除患有肺癌、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并告知患者与家属本次研究目的后获得同意。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性别与年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①对照组患者给予喉镜直视下经口器官插管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常规麻醉后,采用喉镜直视的方式,经患者口器官进行插管。在插管完成后,运用有创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负压吸痰后采用序贯通气治疗[2]。

②观察组患者给予呼吸内镜引导经鼻器官插管治疗,在心电图与SPO2监护下进行纤支镜操作[3]。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需要给予咪达锉伦镇静剂,采用静脉推注的方式吗,后在患者的鼻腔内滴入两滴黄素滴鼻液,后行插管操作。取患者平卧位,将纤支镜插入部上段套上气管导管套,从患者鼻腔将纤支镜插入,在插入位置过患者声门后置入器官下段隆突4cm[4]处,由助手将导管通过纤支镜插入患者气管,后将纤支镜从导管前端隆突3cm左右撤出,填充气囊并将导管固定,然后运用有创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采用序贯通气治疗。

1.3观察标准

治疗质量:①平均插管时间(min)、②有创通气时间(d)、③PIC出现时间(d)、④呼吸衰竭纠正时间(d)。治疗效果:①患者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②患者死亡率、③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x2检验。当P<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质量分析

通过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平均插管时间(min)、有创通气时间(d)、PIC出现时间(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d)来分析患者治疗质量,经过统计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所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结论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患者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其肺功能会不断下降,由于支气管与肺部的感染导致患者产生呼吸衰竭,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而建立人工气道则是抢救患者的有效方法。目前在我国医疗体系当中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主要分为气管插管与切开气管两种,而插管则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本文从喉镜直视下经口器官插管治疗、纤支镜引导经鼻器官插管治疗两种治疗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对严重呼吸衰竭合并慢阻肺患者采用呼吸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

与喉镜直视下经口器官插管治疗比较,呼吸内镜引导经鼻器官插管治疗的插管用时少,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较高,并且患者容易配合[3]。而喉镜直视下经口器官插管往往需要等到患者在服用大量镇静药剂之后进入神志不清状态才能进行插管操作,不仅可能延误患者的治疗最佳时间,甚至有可能增加患者呼吸抑制与心跳抑制的风险,而纤支镜引导经鼻器官插管,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也可以顺利进行插管,有利于在治疗过程当中争取患者的治疗最佳时间,并且一次插管的成功率比较高,对患者的损伤较小。

在本次研究当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喉镜直视下经口器官插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纤支镜引导经鼻器官插管治疗。

从治疗质量分析,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插管时间(min)为(8.93±2.63)min、有创通气时间为(11.30±2.94)d、PIC出现时间为(11.53±3.63)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18.93±3.54)d;观察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min)为(4.10±1.01)min、有创通气时间为(5.21±1.64)d、PIC出现时间为(5.10±2.63)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9.83±2.30)d,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从治疗效果分析,对照组患者有6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9.4%、有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6.1%、10例一次性插管成功,成功率为32.2%;观察组患者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4%、28例一次性插管成功,成功率为96.6%,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异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对严重呼吸衰竭合并慢阻肺患者采用呼吸内镜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治疗质量,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韦庆.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7,(07):869-870.

[2]任鹏洋.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23):55-56.

[3]耿娟.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116.

标签:;  ;  ;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