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试论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傅先海(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天津,300070)

【摘要】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工作始终贯穿于基建项目工程决策、项目设计、工程施工、竣工决算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只有科学的确定工程造价,有效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与控制,凝聚各部门力量进行综合协调,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管控,最大限度地获得投资效益。

本文对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展开需要建立在必要的市场监督与管理机制前提之下,与宏观市场竞争环境相吻合,重视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对于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推动作用,落实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实施细节。现代化管理理念在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中的呈现不仅表现在造价管理的方案落实方面,同时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施效果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1、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确定工程造价时,应按照客观实际,考虑动态因素,严格执行定额及法规,既不能高估冒算,也不能少算漏算。

2、统筹兼顾原则。在确定基建工程造价时,既要考虑降低工程成本,又要把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3、“三控制”原则。基建工程造价管理要做到:使初步设计概算控制在投资估算之内,施工图预算控制在初步设计概算之内,工程预算控制在施工预算之内。

4、全程全面管理原则。基建工程造价管理要加强对建设者各阶段、各环节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监督,有关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各负其责,全面搞好工程造价管理。

二、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措施1、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控制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整个基建工程造价过程的开端。所谓投资决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决策:一是项目中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对企业投资而言的决策,另一个是项目完成后企业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合理预测。项目的立项、选址、是否可行、社会效益都是起始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需要考虑的因素。一个合理的投资决策阶段管理与控制策略必须要准确的确定基建工程的规模、地点、设备、工艺以及标准等等,它们是影响工程造价的直接因素,只有对这些因素有了一个准确全面系统的论证后,企业才有可能对投资决策做出正确合理规划,从一开始就规避错误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对基建工程的不良影响。

2、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部分,因基建工程施工中原则上严格照图施工,所以设计阶段的工作得当与否,直接影响了整个基建工程的建设和造价。因而其是基建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的关键阶段,它负责了基建工程整体规划,它亦是整个基建工程建设的定调阶段。一个基建工程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而一个合理科学的设计不仅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而且能降低今后的生产成本及经营费用等。

3、工程发包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这个阶段主要是两个方面:招标与签订。

公平透明应该是招标时须坚持的原则,并且施工组织要能够在科学的方案、先进合理的技术下,将投标报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工程尽量在最低合理价上保质保量的完成。关于合同的管理和控制一定要加强对各种风险的规避,选择合同的形式及降低风险控制造价所要考虑的因素一定要有发包时的工程工期、规模,以及市场变化、利率升降等等一系列的实际情况。

4、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1)建立资金计划并严格执行。在施工前应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计划,编制和控制资金使用计划。这时就需要对基建工程的资金用度和阶段性支持进行分析、预测和规划。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造价管理全过程控制的事中部分,其在工程造价中的占比也最大。资金的合理支配在整个造价管理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控制好施工阶段的资金支出可以看做是控制造价的基础。因此首先应对资金的使用进行规划,编制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其目的是确定工程造价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即为造价控制确定标准。为全过程的控制确定阶段性标准,从而让控制措施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施工阶段,定期提出工程进度表和财务支付汇总表,在此基础上运用项目投资差异分析的方法来对投资进行分析、预测与控制。另外,有计划的对资金进行控制可以通过其建立完善的资金支付审批流程,以此保证资金的用度和去向有据可查。这样就可以利用资金使用计划帮助全程控制有效的降低施工阶段的非合理支出,从而控制造价提高。

(2)对工程变更进行控制。在设计阶段完成审核后,还应当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变更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尽量将工程造价控制在预算目标内。基建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外界因素的不可预测性,就会出现技术性变更,此种变更所导致的就是造价的改变。虽然不能绝对避免变更但是必须实行严格的变更审核制度,即按照规范、合同、法规等对变更进行逐级的审核,并建立责任制度对审核实现问责,以此保证变更有据可查、流程可依。

(3)控制签证管理。基建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也应肩负其造价控制的责任,加强对现场施工流程管理,即体现全过程管理的思路,按照施工图纸对材料代用、人员增减、材料采购、预算外费用支出等都应当做到先计算后签证,以此可以随时掌控施工中费用的变化,对施工造价管理落实到细处。同时对各种子工程项目的开展做好记录工作,尤其是隐蔽工程的工程量务必仔细记录签证情况,以此为竣工结算积累准确的资料,从而保证造价准确。

(4)控制材料价格。基建工程中材料的用度是关系到造价变化的最大因素,因为材料费用是基建工程中最大的开支,其比例有时可以达到70%。所以材料的价格就直接影响了工程的造价。而施工材料并不是一次性采购引进的,而是分批次采购进入施工过程,这时就需要对材料的价格进行有效的监控,即综合考虑市场的价格保证材料质优价廉。

同时加强对现场材料的管理,存放、搬运等都要采取措施保证材料的非正常损耗。另外,施工合同签订之前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审核和计算,从而指导材料的基本单价,控制其不合理的价格支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择优选择,尽最大可能就近采购降低材料的附加成本。

5、基建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控第一要对工程量进行严格的审查,对已出现工程死角的地方,相关审查人员一定要在现场审查时严格把好工程量这一关,确保能够及时签证;第二是落实工程材料价格,由于工程材料的厂家、材质各不相同,材料价格也可能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这就要求要事先进行市场调查,货比三家后再落实;第三是必须准确的套取定额,要对施工工序有详细的了解;第四是做好外部审核工作,外部审核工作是由建设施工单位进行初步审核后并通过领导批准后开始的,外部审核要尽量规避不合理的费用使用。

总之,我们只有科学的确定工程造价,有效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与控制,凝聚各部门力量进行综合协调,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管控,最大限度地获得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1]周建明.浅谈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与投资控制[J].建设管理,2010(06):37.[2]孙家祥.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6):48.[3]赵鑫.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控制[J].现代商业,2010(22):167.[4]沈继民,姜志强.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3(3)

标签:;  ;  ;  

试论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