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交通仿真论文_宋向群,陈中亚,王文渊,丁文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船舶交通仿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船舶,交通,琼州海峡,通流,交通量,模型,自动机。

船舶交通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宋向群,陈中亚,王文渊,丁文涛[1](2016)在《考虑船舶随机到港影响的集装箱港区实时交通仿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受船舶随机到港的驱动,集装箱港区实时交通量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如何合理预测对于港区集疏运系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集疏运交通量的预测多根据统计资料利用"不平衡系数法"进行推算,而新建港区往往不具备历史资料,在港区规划初期此方法的应用存在较大局限。本研究构建了考虑船舶随机到港影响的港区作业系统仿真模型,模拟从船舶到港到集装箱离港的整个作业过程,预测出港区的实时交通量,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以北方某新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区为例,分析该港区船舶到港规律,应用仿真模型预测其在不同规模时的集疏运交通量,为分阶段建设该港区集疏运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姚舜[2](2016)在《船舶交通仿真原型系统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交通是人-船-环境-管理4个要素相互耦合作用的随机动态复杂系统。借助仿真技术能够建立包含系统主要因素和具体细节的模型和框架,从而定量分析或形象展示系统的运行过程。本文设计的船舶交通仿真原型系统将已采集的船舶交通动态信息、静态信息数据化,然后根据不同的仿真需求抽取相应的数据。原型系统分为显示模块、数据库模块、AI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轨迹分析模块、交通流模拟模块、港口交通组织模块、VTS (Vessel Traffic System)培训模块,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总结了船舶交通仿真领域和仿真系统的研究现状,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调研确定原型系统的主要组成,并对系统整体及每个模块的功能进行详细分析;2)对数据库模块展开研究,以中国海事信息数据库和TRANSAS VTS数据库为参照对象,结合交通流实验仿真需求和VTS业务仿真需求,为船舶交通数据库建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选取AIS数据作为数据源,设计一套抽取、清洗、转换的ETL (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ing)规则,保证AIS数据正确、完整、有效;3)对AIS轨迹分析模块展开研究,分析了AIS轨迹分析的意义与应用领域,提出船舶运动识别算法和AIS轨迹还原算法,归纳船舶交通的特征与规律,统计交通流参数,再现历史交通流;4)对交通流模拟模块和港口交通组织模块展开研究,通过分析船舶交通流传统模拟方式的流程和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分析的随机数生成算法和改进的交通流模拟算法,对比分析仿真交通流与历史交通流,验证交通流模拟效果,并评估与验证船舶调度优化结果;5)对VTS培训模块展开补充研究,提出一套适用于VTS操作员端和船员端仿真雷达的大范围多尺度雷达仿真数据的合并算法,使生成的雷达仿真图像连续、准确,目前该算法已成功应用于航海模拟器中。(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6-01-01)

李伟峰,马文耀,王庆武,于家根,严粱[3](2015)在《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船舶交通仿真模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掌握琼州海峡中船舶的运动态势,提出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可模拟狭水道和繁忙水道船舶交通的仿真模型。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将琼州海峡通航分道网格化;结合船舶领域,制定船舶跟随规则和船舶穿越规则;采用离散事件模型产生不同类型、不同航速的船舶,模拟海员在各种航行环境下的反应并比较船舶实际通过海峡的航行时间和模拟通过海峡的时间。由于仿真模型没有完全考虑影响航行时间的细微因素,因此所有仿真模型中船舶的航行时间与船舶实际航行时间有一定差值,但都在可接受范围内。(本文来源于《中国航海》期刊2015年02期)

熊欣[4](2014)在《基于航海模拟器的船舶交通仿真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造船技术的发展及世界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加,船舶性能日益增强,海上船舶密度日益增大,导致船舶交通流分布发生变化、航道拥堵、海上交通事故频发。这些变化对船舶交通主管机关、船员、港口建设集团提出了更高的管理、安全、效益上的要求。构建船舶交通综合仿真系统可对船舶交通业务流程进行仿真、培训海事相关人员、模拟海上交通实验环境并进行科学论证。本文以大连海事大学自主开发的航海模拟器为基础,设计基于航海模拟器的船舶交通仿真系统,以期满足海上船舶交通领域的仿真需求。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对船舶交通仿真系统所涵盖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调研分析该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归纳总结出船舶交通管理仿真、人员培训、科研论证为该系统的叁大主要功能。根据系统的仿真需求对各组成部分的实际业务流程及仿真功能进行详细分析。2、对船舶交通仿真系统及其组成模块进行详细设计。以航海模拟器平台为基础,基于DIS和HLA的设计思想,构建船舶交通仿真系统框架。将该系统分为系统控制中心、数据库管理系统、仿真实验中心、船舶交通服务人员培训模块、基于航海模拟器的主本船分系统、基于ECDIS的副本船分系统六部分,各部分的不同组合可满足不同的仿真需求。对船舶交通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3、初步实现船舶交通仿真系统的人员培训功能。根据IALA对VTS人员培训的建议,结合天津港、威海港以及大连港等港口的VTS中心人员培训实际要求,以VS2010为开发平台,利用Codejoke公司的Xtreme ToolKit界面库进行设计开发,初步实现了基于船舶交通仿真系统的船舶交通管理人员培训,主要包括对信息服务、助航服务、交通组织服务、应急服务等5个场景的仿真。(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4-12-01)

焦亮[5](2000)在《船舶交通仿真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增进船舶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防止环境污染,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建立了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一般在建立(VTS)之前,必须根据大量观测、实验和历史数据进行可行性论证,而船舶交通仿真便是重要的手段。 本文在总结船舶交通实态调查方法基础上,研究了船舶交通的统计特性,详细的论述了船舶交通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开发研究了基于Access的船舶交通数据库软件包,利用此软件包可对我国主要水域进行船舶交通实态调查,再现交通现场实况,为船舶仿真提供数据支持。然后,阐述了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船舶交通仿真系统的整个流程,并给出了数据库航路交通流模型。文中分析了船舶不同会遇局面的危险度情况,提出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优化仿真输出,得出了不同会遇局面的权重量化结果,理论与实践意义重大。与前人研究成果比较,这种方法更具客观性,克服了专家经验的不确定性,从深层次上反映了海上交通危险的表现形态。最后,对我国部分港口存在的交通流配布不和理问题,提出了新的规划方案,将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0-03-01)

船舶交通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船舶交通是人-船-环境-管理4个要素相互耦合作用的随机动态复杂系统。借助仿真技术能够建立包含系统主要因素和具体细节的模型和框架,从而定量分析或形象展示系统的运行过程。本文设计的船舶交通仿真原型系统将已采集的船舶交通动态信息、静态信息数据化,然后根据不同的仿真需求抽取相应的数据。原型系统分为显示模块、数据库模块、AI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轨迹分析模块、交通流模拟模块、港口交通组织模块、VTS (Vessel Traffic System)培训模块,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总结了船舶交通仿真领域和仿真系统的研究现状,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调研确定原型系统的主要组成,并对系统整体及每个模块的功能进行详细分析;2)对数据库模块展开研究,以中国海事信息数据库和TRANSAS VTS数据库为参照对象,结合交通流实验仿真需求和VTS业务仿真需求,为船舶交通数据库建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选取AIS数据作为数据源,设计一套抽取、清洗、转换的ETL (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ing)规则,保证AIS数据正确、完整、有效;3)对AIS轨迹分析模块展开研究,分析了AIS轨迹分析的意义与应用领域,提出船舶运动识别算法和AIS轨迹还原算法,归纳船舶交通的特征与规律,统计交通流参数,再现历史交通流;4)对交通流模拟模块和港口交通组织模块展开研究,通过分析船舶交通流传统模拟方式的流程和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分析的随机数生成算法和改进的交通流模拟算法,对比分析仿真交通流与历史交通流,验证交通流模拟效果,并评估与验证船舶调度优化结果;5)对VTS培训模块展开补充研究,提出一套适用于VTS操作员端和船员端仿真雷达的大范围多尺度雷达仿真数据的合并算法,使生成的雷达仿真图像连续、准确,目前该算法已成功应用于航海模拟器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船舶交通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1].宋向群,陈中亚,王文渊,丁文涛.考虑船舶随机到港影响的集装箱港区实时交通仿真模型[J].水运工程.2016

[2].姚舜.船舶交通仿真原型系统的初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

[3].李伟峰,马文耀,王庆武,于家根,严粱.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船舶交通仿真模型及应用[J].中国航海.2015

[4].熊欣.基于航海模拟器的船舶交通仿真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5].焦亮.船舶交通仿真与优化[D].大连海事大学.2000

论文知识图

船舶交通数据概念模型图武汉长江多桥航道7.2系统模型船舶交通流仿真系统结构西南交通大学仿真中心开发出的分布式...仿真平台结构框图助航信息播发设计流程

标签:;  ;  ;  ;  ;  ;  ;  

船舶交通仿真论文_宋向群,陈中亚,王文渊,丁文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